
会员
长城
更新时间:2019-11-22 18:18:22
最新章节:《长城》绘本读后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这是一部中国长城知识普及绘本,把长城的分布、修建历史、相关典故和传说、防御方式、现存状况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介绍。以爸爸带女儿沿着长城去旅行为主线,把中国有长城的几个省份的典型关隘地段串联起来,让读者了解更为完整的长城。
品牌:清华大学
上架时间:2019-06-01 00:00:00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清华大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甘孜岩画
本书为中央民族大学与四川省甘孜州文旅局联合开展的田野调查项目的成果。内容为甘孜地区新石器时期凿刻在岩石上的不同图案,为人类文明起源时代甘孜岩画图录与基本介绍(发现时间、地点、考察实录等)。通过该项目,可以印证早在新石器时期,甘孜州境域已有人类生存,而这些岩画生动记录了这一地区先民的生产、生活和自然万物、山川河流,记录了对劳动生产的讴歌与赞美,更是文字出现前珍贵的图像资料。该书经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岩画历史10.5万字 - 会员
欧亚时空中的中国与世界
当前,重新认识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已经成为学界十分关注的议题。本书注重区域整体历史互动的描述与分析,超越中外“两点加一线(交通路线)”式的传统丝绸之路历史观,转而思考古代中国是如何通过整体区域网络扩展历史影响的。以农耕、绿洲、游牧、森林、雪域高原等多区域互动、共生的分析框架,摆脱以传统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史叙述体系。本书还从概念史的角度反思了18~19世纪俄国东方学传统对欧亚世界的区域划分与知识历史18.8万字 - 会员
海上丝绸之路:8港口志
本书记叙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8个港口在历史中的形成与发展,也介绍了与港口相关的人物和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从3世纪30年代起广州黄埔港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泉州港作为东西洋国际贸易网的东方支撑点,曾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宁波港是中国著名国际贸易港之一;福州港堪称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启泊地之一;扬州港凭借矗立大运河之畔的独特位置,成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12.8万字 - 会员
厄瓜多尔:第2版(列国志·新版)
厄瓜多尔是南美洲西部的一个小国,赤道从其首都穿过,故有“赤道之国”的美名。厄瓜多尔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印第安民族早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化财富。首都基多享有“美洲艺术殿堂”的美誉,基多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厄瓜多尔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等情况,对于国人全面了解厄瓜多尔的历史与现实具有一定的意义。历史22.6万字 - 会员
创意城市学刊(2019年第2期/总第152期)
《创意城市学刊》原名《杭州学刊》,是杭州市委、市政府及所属部门的专题性工作调研的成果以及杭州市社会科学成果发布的平台。改版后,学刊突出创意城市研究主题,致力于创意城市学学科建设,突破地域局限,集聚学术力量,为创意城市和创意文化建设做出积极努力。学刊主要设有特稿、创意经济研究、创意文化研究、创意社会研究、创意人才研究、创意城市研究、创意小镇研究、政务创新研究、治理创新研究、历史文化研究等栏目。历史20.4万字 - 会员
创意城市学刊(2019年第4期/总第154期)
《创意城市学刊》原名《杭州学刊》,是杭州市委、市政府及所属部门的专题性工作调研的成果以及杭州市社会科学成果发布的平台。改版后,学刊突出创意城市研究主题,致力于创意城市学学科建设,突破地域局限,集聚学术力量,为创意城市和创意文化建设做出积极努力。学刊主要设有特稿、创意经济研究、创意文化研究、创意社会研究、创意人才研究、创意城市研究、创意小镇研究、政务创新研究、治理创新研究、历史文化研究等栏目。历史19.2万字 - 会员
枯荣两甲子:重庆近120年城市空间变迁纪事
本书以重庆市为例,参考相关地图、笔记日记、报纸新闻、回忆录、公文等资料,研究了重庆1891年到2011年120年间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动态变迁。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界,研究大致分为两个“甲子”。第一个甲子:重庆在屈辱中开埠,经历了军阀混战、国府西迁、重庆大轰炸、国府还都等重大事件;第二个甲子:重庆经历了解放、城市接管、三线建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直辖、西部大开发等重大事件。比较两个历史28.2万字 - 会员
元代丝绸之路史论稿
随着元代完成疆域空前广袤的大一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也迎来了一个人员、物资交往的高峰。本书以元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为视角,对西域畏兀儿王国的王室亦都护家族、东迁内地的西域人家族、河西地区的元代文献与商品、元朝和安南的关系、元代中国与波斯湾地区及阿拉伯半岛南部的关系等做了细致深入的研究与探讨,由此推进对元代丝绸之路沿线史地的认识与考察。历史23.9万字 - 会员
戏台与相机:美国《国家地理》与中国西南
1911年,美国地质学家罗林·钱伯林(RollinT.Chamberlin)在《国家地理》杂志上刊发的都江堰小镇上戏台与相机相遇照片,让历史上西方与东方在镜头里互视。本书以此为切入点,整体回溯了《国家地理》杂志一百多年来有关中国的报道,聚焦不同历史阶段的人文故事与地理景观,为跨越百年的无声文字与影像赋予多重审读视角。全书重点放在“西南一隅”,梳理了关涉西南形象的四重主题,涵盖植物地理、道路交通、历史16.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