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津通识读本:现代拉丁美洲文学(中文版)
更新时间:2020-04-28 10:20:40
最新章节:索引开会员,本书8折购 >
20世纪60年代,博尔赫斯、加西亚·马尔克斯等一批拉丁美洲作家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受到热捧,但很少有人知道滋养这些作家的文学传统。《现代拉丁美洲文学》从18世纪晚期论至现今,展开了一系列广泛的文学主题,成功地弥补了这一缺憾。拉丁美洲文学在政治危机时刻,如独立战争、美西战争、墨西哥革命和古巴革命中意识到了自己对于整个拉丁美洲及全世界的文学使命。在这样的叙述框架下,安德烈斯·贝略、何塞·玛利亚·埃雷迪亚、博尔赫斯、加西亚·马尔克斯、费尔南多·巴列霍、波拉尼奥等作家及其作品也得到了充分的分析和讨论。
品牌:译林出版社
译者:金薇
上架时间:2020-03-01 00:00:00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译林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童话与儿童文学新探:杰克·齐普斯文集
本文集汇编了作者的13篇论文,所关注的问题包括:对儿童文学和文学童话的界定以及相关理论观点的构建,对欧美童话起源的探究与进化史的分析,对一些重要童话作家的再评价,探讨民间故事与童话对伦理道德的维系和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全球化时代践行面对面讲故事的传统等。这些文章较系统地展示了作者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对从事民间文学、民俗学、儿童文学、教育等领域研究的学生与学者有极大的裨益。文学22.6万字 - 会员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政治文化生态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消费社会的兴起、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文化研究思维的盛行,当代中国文学批评面临着新的时代机遇和挑战。本书主要立足当代中国社会语境,从政治文化生态的理论视角切入,系统考察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批评。主要观点如下:当代中国的文学创作呈现出主旋律文学、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三分天下”的局面;文学批评类型中,“自发的批评”以“自媒体批评”的形式正勃然兴起,“文学18.8万字 - 会员
人文新视野(第17辑)
本书是由国内著名学者史忠义、栾栋先生主编的“人文新视野”研究论文的第17辑,书稿主要包括诗学研究、法语文学研究、英美文学研究、日本文学研究、语言学和语用学研究、翻译研究、比较文学等几个栏目。内容丰富,学术性强,处于文艺理论研究的前沿。文学17.1万字 - 会员
中国网络文学十大批评家
中国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离不开批评家的鼓励与鞭策,本书采取“以人带史,以史引论”的方式,选取国内10位最具代表性的网络文学批评家黄鸣奋、欧阳友权、陈定家、单小曦、周志雄、马季、邵燕君、夏烈、许苗苗、肖惊鸿,通过对他们网络文学理论批评成果的分析,展现他们的学术贡献,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揭示中国网络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水平和学术贡献。本书以批评家个体的批评实践入手,通过个体的批评症候获得中国网络文学批评的理文学21.2万字 - 会员
可笑的思想:古希腊“百家争鸣”中的阿里斯托芬
本书在解读古代希腊“政治谐剧”诗人阿里斯托芬时,试图超越古典学者们惯常的“微观历史决定论”的解读方式——以每部谐剧上演前后的历史状况为理解阿里斯托芬每部谐剧时的决定性的导引性线索。认为阿里斯托芬与苏格拉底的分裂是智慧与哲学的分裂。就像墨子在中国先秦思想家群像中是一个异类那样,阿里斯托芬在希腊古典时期思想家群像中也是一个异类。“百家争鸣”的本质在于文化大转型,在于对话者之间的思想关系。本书立足相关古文学12.3万字 - 会员
北美汉学界的宋诗研究
本书以宋诗在北美的跨文化传播为考察对象,以学术史梳理、话语分析为基本视角,以北美汉学界的宋诗研究成果之发展史、研究领域、主要特征、研究方法为论域,通过对大量散见于专著、学位论文、期刊中的英文文献进行搜罗、整理与研究,深入全面呈现北美汉学界宋诗研究的基本概况、传播规律、研究范式、名家名著,并揭示其对当下中国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借鉴意义。北美汉学界主要从宋诗类别、宋诗“自我”、宋诗“因革”、宋诗与政治、文学16.6万字 - 会员
世情小说的人物形象与性别话语嬗变研究
本书对明清时期代表性世情小说中的男女人物形象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背后的性别话语的嬗变。本书的研究特色与学术价值主要在于:其一,系统梳理世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演变,发现其中都有叛逆色彩较强的女性,她们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对传统女性话语的冲击,但传统色彩较浓的女性形象并没有完全退席,显示了传统女性观的韧性。其二,比一般相关著作更多地研究了世情小说中男性话语的存在,特别关注其中对理想男性的探讨。这既深化了文学19.9万字 - 会员
西方文学中的创伤书写研究
本书以创伤理论、新历史主义理论、后殖民理论、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以康拉德、莎士比亚、阿特·斯皮格曼、艾丽丝·沃克、海明威、梅尔维尔、卡夫卡等作家的作品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西方文学中的殖民之伤、种族之伤、女性之伤、生态之伤以及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之伤,重点探讨了殖民创伤的历史真实与文本再现,黑人奴隶与犹太人的创伤叙事,女性创伤与殖民、种族、男性话语、帝国意识之间的密切关联,海洋生态与荒岛生态以文学22.3万字 - 会员
新时期以来的陕西文学批评研究:以小说批评为中心
本书在《陕西文学》、《延河》文学月刊、《小说评论》等文学资料研读的基础上,对新时期以来陕西文学批评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以陕西长篇小说创作为中心,从新时期以来陕西文学批评的历史演变、格局建构,精神内涵、文化心态和批评家个案展开论述,实现对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的宏观把握和微观透视,揭示陕西文学批评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互文性关系,界定了笔耕文学研究组在陕西以及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价值意义,梳理了陕西文学30.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