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马克思哲学革命”观念的分析
高超更新时间:2022-11-17 15:59:46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以“马克思哲学革命”这一观念为研究对象,以关于科学革命的研究成果为理论工具,具体分析“马克思哲学革命”这一观念中的“马克思”(马克思本人对这一“革命”的态度)、“哲学”(这一“革命”是“哲学理论革命”还是“哲学观革命”)、“革命”(它在发展中的四个阶段)这三个观念,为真正实现“马克思哲学革命”做前提性的概念澄清工作。本书由作者的同名博士学位论文修改而成,该文被评为2017年吉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1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高超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术自传: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卷、文哲学部卷(全2册)
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网上线后即在首页开辟了“学部委员”专栏,发表“学部委员学术自传”及访谈等文章,旨在宣传我院杰出专家的学术成就、治学方法、治学经验、优良学风。用第一人称的方式,非常具有可读性。这个创意得到了学部委员和荣誉学部委员的支持,陆续赐文发表,扩大了学部委员的影响,扩大了我院的影响。几年下来,已经发表了100多篇,今年又收到了几十篇,共有140篇,平均每篇15000字左右。各篇基本由以下哲学52.6万字 - 会员
从文本到思想:整体性视域下的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
劳动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人类发展一般规律的基本起点和逻辑线索,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能够用一种“新派别”的姿态来重新理解全部的人类社会史,就在于从“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锁钥”。本书试图通过对劳动这一核心命题的考察,一方面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性视域中深化对劳动观的认识,即在历史唯物主义建构的内容与方法的具体联系中,深化对劳动与人的自由解放、劳动与人类历史发展的关系等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哲学32.2万字 - 会员
马克思哲学的世界
马克思哲学是马克思的哲学,离开马克思去理解马克思的哲学必然离题万里,往往把马克思哲学抽象化、教条化,甚至贫困化。资本主义现代世界遭遇时代困境——社会物质文明的迅速发展和无产阶级的本质异化矛盾同步、“悖论”共生。康德以后的德国古典哲学不断尝试破解这个时代难题,却终究“心事都虚化”。马克思哲学的首要创新是首倡“改变世界”的哲学观,然后才是关于世界、人、社会和时代的实践论的本体论洞察、人性论追究、认识论哲学29.4万字 - 会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与逻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其自身发展演变的历史,也有其内在的理论逻辑,这个内在的理论逻辑集中表现为它一以贯之的世界观、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本书选取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列宁主义时期的历史作为阐释对象,围绕重大事件发生和重要思想形成谋篇布局,通过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式再现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发展的进程。希冀有助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传播。哲学27.6万字 - 会员
马克思主义与伦理学(第1辑)
《马克思主义与伦理学》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政治哲学、社会学等相关研究领域,既关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历史发展,也关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范式建构;既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伦理思想进行研究,也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国化的发展创新予以探索;既反映当代中国学人的理论思考,也观照当代国外学界的前沿动向,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学哲学16.2万字 - 会员
马克思的辩证时空理论
马克思社会时空观是近代以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它在哲学上的突出表现是划时代的唯物史观的建立。马克思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思想是对德国古典哲学和其他传统哲学的一场“哥白尼式革命”。这场革命颠覆了建立在“永恒时空”基础上的观点,建立了全新的以“辩证时空”为基础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当下学界对于历史唯物主义时空观的理解尚有不足和误区,本书旨在比较全面地廓清马克思辩证时空理论。本书对马克思从早期到成熟哲学12.8万字 - 会员
虚拟社会中人的虚拟性活动的哲学研究
本书从哲学特别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选择了“虚拟社会中人的虚拟性活动”作为研究主题,就是力图通过系统深入地研究虚拟社会中人的虚拟性活动的当代形态、构成系统、基本形式、主要环节、运行机制、价值意义、合理规范等问题,从而深刻理解虚拟性活动这一人类活动的新形态和人、社会存在发展的新方式兴起的必然性、本质、特征、作用、价值等,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人和社会的本质及发展的趋势。哲学15.7万字 - 会员
何谓唯物主义:重新理解马克思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含义包括基本含义和重要意蕴两个方面。物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物质活动及其矛盾运动是思想观念以及上层建筑的现实基础,此为新唯物主义的基本含义。从方法维度看,新唯物主义是分析人类社会历史唯一科学的方法;从认识维度看,新唯物主义科学地研究和说明现实;从价值维度看,新唯物主义追求崇高的价值和理想;从实践维度看,新唯物主义以现实的活动改变现存世界。同唯物主义的其它含义相比,新唯物主义的含义是哲学22.4万字 - 会员
列宁与葛兰西意识形态思想比较
本书基于当前中国意识形态领域所面临的挑战,探寻列宁与葛兰西意识形态思想对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启示与借鉴意义。在梳理列宁与葛兰西意识形态思想的共同来源——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思想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实质、旨归及其对列宁与葛兰西的影响的基础上,对列宁与葛兰西意识形态思想的主题和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比较与梳理;分析并总结列宁与葛兰西意识形态思想的创新性、局限性与互补性;结合现阶段世情和国情,从宏观理念层哲学12.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