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梯航百货万国商:海上丝绸之路货币与贸易·泉州(修订版)
李冀平主编更新时间:2025-04-03 18:55:45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是迄今所知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本书从丝绸之路的兴起写起,以泉州为视角,介绍了唐五代时期的泉州港交通、造船技术、对外贸易等情况,重点介绍贸易中流通的各个时期的货币情况,并配以精美图片,让我们重识这些海上丝路货币以及相关文化遗存的历史,追忆当年沿线各国在海上丝路贸易中和平共荣的盛景。
上架时间:2018-12-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冀平主编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地域与使命:民国时期东北大学的创办与流亡
本书以民国时期东北大学的创办与发展为研究主线,展现了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地方势力朝向近代化的努力及其困境,探讨了事变后东北流亡势力在抗日战争、中央与地方的争夺以及解放战争等时代大势下的应对与纠葛。从中可以发现,地方势力对如何发展地方以及应对内外困难都有他们自己的规划,尽管这种规划富于地域性,但也充满使命感,从而汇入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去。历史21万字 - 会员
洛阳通史·隋唐五代卷
隋唐五代时期,洛阳上升到新的高峰。洛阳作为千年国都,这一时期或为东都、神都,或为西都、京师。洛阳是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又增添了隋唐大运河中心的身份。洛阳牡丹崭露头角,牡丹花城揭开了序幕。这一时期,帝王们或多次巡幸,或长期驻守,利用洛阳“天下之中”的便利条件来统治全国,号令天下。洛阳和世界连成一片,周边民族的首领、使者、商贾、僧侣、留学人员,梯山航海,在这里活动、定居、安葬。这里人文荟萃,群星灿烂;历史32.2万字 - 会员
家族·开发·变迁:唐宋以降福建北溪流域的社会发展
本书选取北溪流域的开发主力金沙、银塘、玉兰、碧溪四个村落为典型进行田野调查,结合对民间文献与官方史志的利用,较清晰地勾勒出唐宋以降北溪中下游区域社会的历史变迁,并对不同时代不同形态的区域社会变迁的原因、影响进行深入探讨,特别是对不同家族对九龙江北溪中下游的开发、家族势力的消长及其对地方社会秩序的影响的分析,既有对传统观点的补充,也有一些新的发现,新的观点。历史20.9万字 - 会员
历史的镜像:三门塘村落的空间、权力与记忆
本书以三门塘村落为切入点,通过三门塘家族的谱系建构、宗教风水观念、历史记忆、村落组织、性别、仪式等诸方面探讨了其与空间的关系,展现了不同类型的空间。本书不仅进行共时性的结构分析,同时也将空间做一历时性的动态阐释,关注在不同历史时段村落空间受社会政治经济力量影响而发生的诸多变化,以此来呈现不同层面的历史镜像。历史21万字 - 会员
艽野尘梦:民国掌故
本书记述了陈渠珍作为进出西藏经历的政治动荡和战争风云,穿越茫茫雪域大漠的历险以及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该书深刻揭露了英、俄帝国主义对西藏的觊觎与争夺、清末封疆大吏和新军内部的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真实记录了辛亥革命对川藏地区的重大影响,以及不同政治势力较量的实况;详细描绘了川、藏、青的山川风景、少数民族人情风俗和社会生活。该书是一部重要的清末民初川藏军政情势的实况史料,也一部精彩的纪实文学作品。历史9.4万字 - 会员
昌江黎族自治县史
昌江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西北部,是海南少数黎族自治市县之一。本书运用大量的考古资料与丰富的文献资料论述了昌江县的发展史,从昌江地质的形成和有人类居住活动开始,黎族先民迁徙昌江到秦汉时期设置至来县,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上下两万年,涉及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对生活在昌江境内的黎族哈、美孚、杞方言族群的地方风俗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历史20.2万字 - 会员
区域史研究(2019年第2辑/总第2辑)
《区域史研究》是由中山大学等九所高校内有着共同学术旨趣的一群学者联合创办的学术刊物。自施坚雅打破王朝国家历史叙述的范式,提出从区域的脉络解释中国历史结构的理论起,区域史研究成为学者们试图加深理解国家历史乃至全球历史的重要研究取向之一。其核心问题,是历史上人们的互动如何形成在某个视角下有意义的“区域”。本刊即希望给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平台,展现区域史研究的当前动向、思考认识与最新成果。历史14.7万字 - 会员
陆游的乡村世界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一生仕少闲多,长期生活在家乡浙东乡村。在陆游存世的海量诗作中,有六七成是与其家乡生活有关的。集中解读陆游的诗篇,借其目光观察浙东地区的乡村社会生活,展示其心目中的“乡村世界”,虽然吉光片羽,却显得弥足珍贵。通过剖析陆游“乡村世界”这一个案,展现了:陆游的乡村生活是浙东乡村一个中上水平乡居寓公的生活范本;以陆游为代表的士人阶层,在乡村社会生活中扮演了多重复杂的角色;由陆游所感知与描历史10.6万字 - 会员
宋元明清正史中的桐乡人
桐乡历代名人辈出,其科举、宦绩、著述、立世事迹等,地方志均有或详或略的记载。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进入了正史,或立传,或附传,或著录书目,或被提及。这代表了桐乡人所达到的一个高度。他们走出桐乡,处江湖之远而辉耀他乡,跻身庙堂而与议国事。其人其事很值得挖掘梳理、展示宣传,以耀乡邦,以励后人,以增一地之文化自信,以助一方之文化创新。本书梳理出宋元明清“正史”中出现的桐乡人、涉及的桐乡事,在此基础上进历史24.4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西安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本书只是对西安厚重历史的故事呈现,举重若轻;只是对西安3100多年建城史和1100多年建都史的粗线勾勒,挂一漏万……但她也许会成为您了解西安历史的一个向导,为您开启一扇扇神秘的大门,带您领略西安历史的“宗庙之美”和“百官之富”。地方史志10.1万字 - 会员
远去的都市:1950年代的上海(近世中国)
老上海是否曾消失得无踪影?上海的地方性是否延续?国家“入场”与都市“在场”怎样互动?……如同问题的发掘难以穷尽,几乎每一个问题都大有文章可做,且大有引发新问题的余地。本书仅从“劳动人民”“知识人与文化人”以及“小市民”三个研究主体出发,对1950年代的上海社会文化作一次重访,以期将历史巨变中那个远去的都市拉回到历史的真实中来。地方史志25.2万字 - 会员
上海传:叶辛眼中的上海
作者通过十多万文字和100多幅图片追寻上海与丝绸之路、上海发展与变革的契合点。这本书,如同一个城市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响诗,散发着海洋的气息;又似一部城市与作者的回忆录,真实有力,却又饱含不尽的温情。地方史志12.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