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论(全两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9章 货币标准 (1)

1.现金交易标准与现金余额标准

我将在第10章中提出的新的基本方程式,如同其本身所应该的那样,最终促成了货币购买力理论。但是,迄今仍在使用的数量方程式却没有做到这一点。我们将在第14章中了解到这些数量方程式指的是对不同商品进行了加权的物价水平,但是,对商品的加权不是根据这些商品在消费者中的不同重要性而进行的,而是依据它们对现金交易或者现金结存的重要性进行加权的。这两种货币标准,我们分别称为“现金交易标准”和“现金余额标准”。

这些货币标准都肯定是不同于货币购买力的,这是因为,以货币交易为目的的不同商品的相对重要性,与以消费为目的的商品的相对重要性是不相同的。很显然,分别适合消费标准和货币标准的加权系统相互间的区别是非常大的。直接从原生产商到最终消费者手中的消费性商品(例如,个人服务)涉及到的货币交易额,就比那些在许多人中间流通并且经过多个生产阶段才到达消费者手中的,同前者持有同样价值的商品涉及到的货币交易额要少。因此,这两种消费品为了消费标准的目的而同等加权,但是在货币标准的加权却并不相同。而且,有许多不同类型的金融业务会涉及到高额的货币交易,但是对消费标准来说却无足轻重。比如说,证券交易所业务或者是三个月期的短期国库券。三个月期的短期国库券在每三个月的时间里都会引起高额的支票交易,并且由于在其三个月期限到期前有可能多次易手而会引起更多的支票交易。

尽管如此,货币标准还是经常和货币购买力相混淆;即使有几位作者能够区分二者之间的差别,他们也常常会忽视货币标准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这样一个现实。在第一类货币标准中,不同的开支用途都是根据其导致的现金交易额(该措辞当然包含了用现金、支票进行的支付)比例进行加权的。但是在第二类货币标准中,不同的开支用途则是根据各自对银行往来余款或者货币存量的需求而进行加权的,二者是截然不同的。这是因为,有些交易要求根据它们发生的频率和可能性(人们可以从这些交易的日期和交易额来推测),比其他具有一样的货币价值的交易预先持有更多的银行往来余额。因此,同那些会引起等额的现金交易额的其他商品相比,某些商品价格的上涨或下跌会引起整个社会的现金余额更剧烈地波动。

我提议把第一类现金标准称为现金交易标准,第二类现金标准称为现金余额标准,并将在第14章中逐步展开对二者之间区别的重要性的解释,并且我们还会了解到,费雪的数量方程式逐渐发展成现金交易标准,而剑桥数量方程式则逐渐发展成现金余额标准。

我认为,研究现金标准的作者通常都把现金交易标准而不是现金余额标准看作是现金标准。被定义为现金交易标准的货币标准,实际上最初是由福克斯威尔教授提出来的,他称该标准是在关于复本位制、对各种标准进行选择等的讨论中“衡量增值还是贬值的最佳办法”。福克斯威尔并没有率先对此进行解释,埃奇沃斯教授在与福克斯威尔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在他1889年的《英国联合会第三备忘录》(再版,第261页)中作了如下的评论:“总之,货币标准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被之前的指数编制者毫无理由地置之一边的障碍,很有可能会成为未来指数结构的奠基石。”现金交易标准也非常重要,这是因为——正如我们在上文中提到的一样——该标准正是与欧文·费雪教授著名的PT=MV方程式相对应的物价水平1。

另一方面,现金余额标准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其他情况保持不变,现金余额标准的变化会以同比例改变公众对货币的需求量。

现实中,货币标准和消费标准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前者对商品的加权大于后者对商品的加权,而对服务的加权又小于后者对服务的加权;并且前者还包含了金融交易,而后者则排除了金融交易。因此,如果资本商品的交易价值相对于消费品的交易价值发生变化,或者商品的价格相对于服务价格发生变化的话,两种标准的波动存在本质上的不同。我们还会发现,这将对短期贸易经济理论和信贷波动产生重要影响;并且,这还意味着即使银行惯例和行为没有发生变化,货币购买力与货币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可能产生变化,而且不会引起方便性方面的变化。但是这就要涉及我们后面章节的主题内容了。

在某些情况下,相对于消费标准,批发标准的波动很可能更接近货币标准的波动,但是货币标准受到资本交易的影响,而批发标准则不受该影响,因此我们无法相信这一联系的可靠性。

2.是否真的存在“一般价格客观平均变化”?

但是,还有一种不同于上述现金交易标准和现金余额标准的货币标准,该标准在货币标准发展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且极大地影响了我们普遍地对价格指数性质持有的观点。将价格指数真正纳入货币科学中的第一位经济学家(尽管像其他有创新性的天才一样,之前也并非没有先行者)杰文斯,既没有从货币购买力这个角度,也没有从货币标准的角度思考过这一观点。埃奇沃斯从最早研究这一主题直到最近他提出的新的想法,前后跨时四十年,同样也没有从上述角度思考过,并且鲍利也没有清楚地在他的理论研究中这样做过。我们还要提到古诺,他在道德和物理科学进行错误的类比的基础上生出了非常多的错误观点,因为他认为物价的变化是由货币价值变化引起的,就如同地球相对于恒星位置的变化是由于地球本身的运动引起的一样。当然,这样的一些著名权威人士,像那些认为物价指数是复合商品的价格,而且因时间、地点和目的不同复合商品也各不相同的一些权威人士一样已经为人熟知。

他们的观点与我上述观点并没有非常大的区别。然而,至少我认为杰文斯、埃奇沃斯和鲍利当然还提出了不同于货币购买力的其他观点,他们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了这些观点,并且与他们所谓的货币价值,或者古诺所称的“货币的内在价值”有关2。我一直认为这不过是一个令人迷惑的观点,是一种不停绕圈的行为,使得如何看待英国传统的指数理论这一问题变得更加难以捉摸、无法理解。但在美国,情况却并非如此。以C.M.沃尔什、欧文·费雪和卫斯理·密契尔为首的经济学家提出的解决方法,同我在上面提到的杰文斯、埃奇沃斯和鲍利不同,完全没有让这一问题变得更加令人迷惑。可是尽管如此,虽然美国人没有热烈地崇拜前者神秘般的观点,他们也没有(可能沃尔什除外)积极地与之进行辩论,将该观点从我们曙光普照的学术界清除出去(而埃奇沃斯却非常巧妙地在学术界保持这一观点)3。为了能完整描述对该问题的论述,我将尽力明确我的观点,并且将可能存在的争议表述出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