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点中国历史(经典天天读系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帝王往事——盛事明君的文治武功(12)

选官的另一种途径是以博士弟子员入补官吏。公元前124年,丞相公孙弘奏请,让博士弟子员受业一年,经过“射策课试”,能通一经者就可以补文学掌故之缺,课试高第者可以任郎中。由此入仕者的人数虽然远少于察举,但同样是士人所看重的“正途”。这些新的用人制度的确立,使得汉武帝时期的政权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这样的选官制度,保证了“独尊儒术”的推行,进一步扩大了选拔官吏的范围,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除了形成制度的官吏选拔外,为了襄赞大业,汉武帝也颇有破格用人的雅量。元光年间,司马相如为西南夷事上书武帝,其中有句话,意味深长:“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人之所异也。”武帝对这话非常欣赏,以至二十多年后他在命令州郡举荐贤才的诏书中还说“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武帝本人的头脑其实是一个异常复杂的混合体,其中有儒家的政治理想,法家的权谋治术,也有方术神仙家的迷信,处处折射出那个时代特有的混乱和生机。刘彻崇尚文学,也醉心于武功,追求长生不老更是他一生的梦想。他身上既体现了那个时代最为“精英”的文化,也集中了那个时代最为“底层”的愚昧。作为天下至尊,刘彻从不缺乏勃勃雄心、丰富的想象力和坚强的意志;更重要的是,他手中握有空前强大的皇权,可以把任何想法付诸实践。他鼓励“毛遂自荐”式的人才选拔方式,一时之间“上书拜官”成为仕人步入官场的捷径。主父偃等人上书论政,当日就得到武帝召见,并说:“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求贤若渴之情溢于言表。武帝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思想和实践,自有其值得发掘的价值。

因此,在他身边很快便聚集起一批形形色色的“非常之人”。当时的热闹景象,用班固的话来说,那是“群士慕向,异人并出”。这些人最初多是在皇帝身边做侍从顾问,以后逐渐因才施用,委以各种要职。其中有满腹经纶的儒生,比如董仲舒、公孙弘,前者用公羊春秋的“大一统”的理念影响了武帝,后者曾经做过丞相;有学习“纵横之术”的权术家,如主父偃,为武帝设计“推恩令”,削弱诸侯,立下大功;也有商贾出身的“兴利之臣”,像桑弘羊,武帝一朝的重大经济决策几乎都出自其手,最后还成了“托孤”重臣。更多的恐怕是舞文弄墨、插科打诨、逗主子开心的近臣,其中官运好的像吾丘寿王、司马相如,能混个地方官,不过运气不佳如东方朔、枚皋者就只好一辈子被“倡优畜之”。武帝的“求贤”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战国时代的“养士”之风,实际上在西汉早期,地方诸侯的宫廷中往往蓄养着大批门客,有名的如梁孝王刘武、淮南王刘安。武帝实际上是在诸侯被削弱之后将“养士”的权力收归了中央。

汉武帝始终将自己定位为一位“常人所异”的帝王,他一生中所用的也确实多是“非常之人”,做的是“非常之事”,成的是“非常之功”,让当世和后世之人都大为惊叹,也为他赢得了一个“雄才大略”的评价。不过在这一连串“非常”的背后,有一个更大的背景,那就是“非常之世”。

汉武帝要想统治好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帝国,就必须驾驭一支庞大的官僚队伍,使他们尽心效力、忠于职守。然而由于汉景帝以来,职官、司法制度日益废弛,奢侈成风、吏治败坏,结果征敛不止、民不聊生,加剧了社会危机。为了扭转这种情况,汉武帝除了运用儒家学说进行思想控制以外,还对汉初以来的监察制度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就是建立刺史巡视制度。公元前106年,汉廷正式颁行刺史巡视制度,以朔方、交趾及冀、幽、并、兖、徐、青、扬、荆、豫、益、凉等十三州各为一个监察区(部),共十三部,每部置刺史一人。

“刺”的含义是刺探、铲除,“史”指官吏,“刺史”就是奉命到地方明察暗访、检举清除不法分子的官吏。刺史由朝廷直接派遣,受中央监察机构御史府(御史台)统管,具体由最高监察官御史大夫的副手御史中丞直接领导,在人事上是独立的。刺史属于低级官员,秩仅六百石,但是职权很重,有权监察二千石的郡守和王国相,还有地方的强宗豪族,后来甚至可督察诸侯王。

刺史一般于每年秋分开始“行部”,即到自己负责监察的部(州)内各郡、国巡视,届时郡、国须“各遣一吏迎界上”。刺史在例行的巡查之后,要依照制度要向中央报告各地官吏的政绩、政声,中央据此对相关官吏加以奖惩。

刺史的职责是“周行郡国,省察治政,黜陟能否(意为贬降无能者、提升有能者),断理冤狱,以六条问事”(监察的六大方面)。汉代郡守、国相年俸二千石谷物,所以常称他们为“二千石”,二千石是刺史巡视监察的重点对象。在“六条问事”中,除了第一条是针对地方豪强的监察外,以下的五条全都是针对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的监查、审核,包括其行政、司法、用人及管教子弟、官德官风等各个方面,核心问题是监察纠举其贪盗枉法行为以肃清吏治。

如果查明地方官吏的不法事实后,刺史不能擅自处理,必须上报御史中丞,请求上级处理。

同时,为了防范刺史滥用权力,干涉地方官员履行正常的行政职责,又明确规定刺史不得越过“六条”之外问事。这样,就可以使得行政机构和监察机构各自按照其规则运作。

其次是设置司隶校尉。公元前89年,武帝又设置司隶校尉,持节,称使者,主要监察京畿地区百官和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河(河东、河内、河南)及弘农七郡的官员,甚至皇太子、三公也在其监察的范围之内。

第三是设置丞相司直。丞相司直是丞相的属官,说起来是协助丞相监察不法官员的,实际上也起着监察丞相的作用。

御史中丞、司隶校尉、丞相司直是武帝时期建立起来的三大监察系统。这三大监察系统互相监督,大大加强了皇帝对中央百官和地方官吏的控制,从而保证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和皇帝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创立年号,变革历法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创立年号,同时也是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公元前113年,武帝下令:以当年为元鼎四年,并将此前之年追改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号均为6年。

董仲舒曾在对汉武帝的“天人三策”里,曾经提出了“改正朔,易服色,以顺天命而已”的建议,其中,改正朔就是要改变历法。

汉武帝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在统一的国家制度下颁布历法的皇帝。汉初时继续沿用了秦朝的《颛顼历》,以建亥之月(十月)为岁首,年终置闰。但到汉武帝时,《颛顼历》渐渐与实际天象不符,把闰月总是放在闰九月,也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对掌握季节的需要。于是,司马迁等人再次向汉武武帝提议改历。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宣布废除《颛顼历》,改订礼制和历法。改用由司马迁、落下闳、唐都、邓平等人创制的新历——太初历。“太初”的意义是宇宙的开端,武帝以此命名这部历法,象征太初年间的“改元更化”。

《太初历》不仅是中国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历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它规定一年等于365·2502日,一月等于29·53086日;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正月为岁首;开始采用有利于农时的二十四节气,并规定无中气(每月两个节气,月初为节气,后半月的为中气)的月份为闰月;《太初历》还根据天象实测和多年来史官的记录,得出了135个月的日食周期,调整了太阳周天与阴历纪月不相合的矛盾。这是我国历法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从汉武帝太初元年问世以后,这部历法一共行用了189年。

尊经兴学,教化万民

秦汉之际,儒家多难。秦始皇焚书坑儒,汉高祖对儒生溺冠辱骂,这个学派遭到各种贬绌。儒学的复兴,始于文景时期,完成于武帝时代,其间有两大举措:

第一,置“五经博士”。在文景时期,儒学共立了《诗》、《春秋》三经博士。公元前136年,汉武帝趁窦太皇太后病重之机,在中央政府设立了一项新的官职,总称为“五经博士”。

所谓“五经”,是经典儒学六艺中的《诗》、《礼》、《易》和《春秋》五种学术。博士,本是秦官的一种,为太常治下属官“掌通古今,秩比六百石,员多至数十人”,实际职责是在国事决策过程里充当顾问的角色。顾名思义,“五经博士”就是专门整理“五经”的博士官。这个官职的设立,历来被学者们看作儒学发展史的一座里程碑,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重要标志之一。

“五经博士”的设立应该与当时文化的繁荣有直接的关系。经济的发达必然促进文化的昌明,这是人类社会演进的客观规律。

第二,兴办太学,推广郡学。由政府面向广大国民办教育,始于汉武帝。公元前130年,董仲舒建议改革太学的教学内容,专用儒经,“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非儒经不得立为博士。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公元前124年6月,汉武帝根据御史大夫公孙弘的奏议,向天下郡国颁布《劝学兴礼诏》,为五经博士招收弟子,兴办了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完全用儒家“五经”为课程,教师聘请儒学博士担任,办学事宜全由丞相公孙弘主持。

此事是导致公孙弘由太常封侯而跻身相位的直接原因。从此,西汉确立了从全国察选博士弟子的制度。最初,太学中选博士弟子员额总50名,五经每经平均有弟子10人。这样,博士弟子终于有了吃皇粮的编制定额,并且特许免其赋役。由天下郡国察选年龄在18岁以上,仪表端正者,送太常,得以从博士受业如弟子。补博士弟子者,从师读经一年后参加考试,凡能通一经以上,补“文学掌故”之缺,其“高第”者,可以直接至郎中。如有“秀才异等”,才能超群者,上报。凡不能通过考试,无才能者,罢遣归乡。凡是才质优异的博士弟子者,按考试成绩的等次补官。

太学的设置首开了我国历史上“学而优则仕”的正规途径,适应了国家培养官吏的需要,所以发展很快,到了西汉末年,博士弟子员就已经达到一万人。

武帝还推广文翁的经验,“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他在长安兴办太学,用儒家经典教育官僚、地主子弟。同时,还命令各郡国建立学校,讲习儒家经书。

太学和郡国学主要是培养封建官僚,但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我国古代帝王中,办教育热情之高,成绩之大,汉武帝当数第一人。他的一系列兴教举措,在中国和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皆属划时代的大事,具有深远的影响。

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本名朱重八,元文宗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生于安徽凤阳贫农之家。明太祖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去世,享年71岁。

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当中,真正出身于贫穷的布衣之家,只有朱元璋一人。从赤贫的社会最底层坐上明朝开国皇帝的宝座,朱元璋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朱元璋从生活的重压和时代的夹缝中艰难崛起,早年生活对他造成了永久的影响——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经验,给了他无穷的财富:他目睹贪官污吏的横行不法,知道社会的病根所在;他目睹贫苦农民挣扎在生死线上,了解百姓的内心诉求;他的不平之气变成了除暴安良的侠气;他的怜悯之心变成了拯救苍生的一片仁心,这成了他日后谋事创业和治国平天下的“指南针”。

朱元璋从社会最底层而登上天子大位,虽然是时代的造就,但他个人的奋发与天资也是不可或缺的。时势造英雄,英雄也造时势。朱元璋的雄韬伟略影响了历史进程,也为后世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树立了楷模。

南征北战,推翻元朝

元顺帝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二月,濠州的土豪郭子兴率着千余名少年以红巾军的名义攻进濠州,杀了州官,占领了濠州城。

三月,郭子兴的部下在巡逻时,遇到了一个长相怪异、身着破烂僧衣的和尚。

这和尚说道:“请问这位大哥,你可是郭将军门下?我叫朱元璋,是专程从钟离的太平乡赶过来的。我有个朋友也是濠州的义军,他写信给我,邀我加入红巾军,我今儿个就是来投军的。”

守城门的红巾军道:“我看你的长相和行迹都相当的诡异,难保不是想混进城里的蒙古走狗,我们可不会上这个当!”说完就把朱元璋五花大绑捆了起来,抓进城里去向郭子兴报告。

郭子兴见守城的士兵推着一个衣着褴褛的和尚进门,正要问发生了什么事,却被眼前这个和尚的长相吓了一跳。郭子兴心道:“没想到世上竟有如此丑陋怪异的人。双眼凸出,眼尾上吊,再配上一个又圆又大的鼻子以及满脸的黑斑。这副尊容,真可谓是钟馗再世啊!”

郭子兴问道:“这和尚做了什么非法的事,为何要把他绑成这样?”

士兵道:“咱们怀疑这和尚是蒙古走狗想要混进城来,所以才把他捆送到将军面前。”

朱元璋此时虽被五花大绑,可是他不但没有因此胆怯,反而大声喊道:“我朱元璋真的不应该随便听信友人的谣言啊!说什么郭子兴是天下群雄中见识最广、最值得跟随的人。在我看来,这真的是可笑的传言!郭子兴不懂得知人、用人,居然还想要和人争天下,真的是笑掉人家的大牙啊!想我朱元璋不辞万难地赶到濠州来投军,居然被当蒙古走狗捉了起来。如果要我投到这种人的营下,我还不如去过我那托钵云游四方的日子。罢了,罢了,废话少说,要杀就杀,要剐就剐,老子我是绝对不会吭一声的。”

郭子兴见朱元璋一副口齿伶俐、盛气凌人的样子,于是走到他的面前,一边为他解开身上的绳索,一边说:“你说我郭子兴不懂得知人、用人,那你就未免太小看我了。这位壮士请你息怒,我们才刚打下濠州城,所以在巡逻时自然会比较小心谨慎,这一点,还请你原谅弟兄们的无理。我郭子兴不但不会动你一根毫毛,还要让你跟在我身边,好看看你有什么样的表现。”

加入红巾军后的朱元璋果真有非常杰出的表现,每次作战,不但表现得很勇敢,同时能以各种计谋来获取胜利。郭子兴对此非常高兴,立刻把朱元璋升为九夫长,并把自己的养女马秀英许配给他。此后,遇到要紧的事,郭子兴总会把朱元璋找来,和他一起商量讨论;遇到重要的战斗任务,也常交给朱元璋。就这样,朱元璋成为郭子兴最重要的助手。

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郭子兴派兵攻占和州,任命朱元璋为总兵官。在红巾军的猛烈攻势下,和州顺利地被朱元璋等人攻下,甚至还有十几万人前往归降,使郭子兴率领的红巾军声势更盛。

然而,当时起义车诸将的成分相当复杂,纪律又差,时常在出征时烧杀掳掠。他们又欺负朱元璋年轻,完全不肯听从朱元璋的命令。

某日,朱元璋把将领们找来,说道:“和州的防御工程需要好好地加强,不如咱们乘着休兵的机会,好好地把城墙修补起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已经做了分配,分别由各位将军率领将士们一起修筑,限三天之内完工。如果无法如期完工的话,我将依法惩处,绝不宽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