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台城墙 葡萄牙人控扼澳门的铁血见证
由于濒临海域,澳门在四百多年前屡受海盗的侵扰。为了防御海盗,葡萄牙人在澳门建筑了坚固的城墙,架起了沉重的军炮。恰恰是这道坚固的军事防线见证了澳门曾经的那段屈辱历史。如今,这座海岛城市重新站立起来并回到祖国怀抱,昔日修筑的大炮台与古城墙也成了这座城市难以抹去的历史记忆。
大炮台
大炮台,位于澳门中部海拔61米的大炮台山,是中国现存最早和为数不多的西式炮台之一。大炮台的前身是圣保禄教堂的祀天祭台,因此,也被称为圣保禄炮台、大三巴炮台。自1557年伊始,葡萄牙人开始陆续在澳门定居。当时,中国沿海的海盗活动非常猖獗,海盗四处横行,肆意劫掠。为了保护教士和居民的安全,葡萄牙人决定将祭台改建成炮台。1617年,炮台开建,1626年,炮台正式竣工,成为澳门防范海盗的一道有力防线。
炮台呈不规则四边形,占地面积约为一万平方米,平坦而开阔。四周城墙环绕,气势雄伟,颇具欧洲古堡风貌。炮台的东北、西南及东南三面是约为两米高的城垛,用石块和夯土砌建而成。城垛间架设着数十门黝黑发亮的巨型铁炮。一门门铁炮静静地蹲守在垛口,森严凛然,不怒自威,如同一只只蛰伏的猛兽。
整个炮台,唯有西北侧的城墙相对较矮,也并未设置炮口。这是因为炮台山炮台是殖民者在半岛上设置的由东海岸至西海岸防御体系的核心,主要防御东、南和西三个方向的来犯者。此外,为了增强炮台的防御力,葡萄牙人还在炮台修筑了棱堡和碉堡。
大炮台城堡的顶层为大炮台花园。
盎然的绿意和斑驳古老的旧城墙形成强烈的反差。
茨林园门洞
旧城墙遗址
旧城墙遗址位于大三巴牌坊的左侧,香火鼎盛的哪吒庙也近在咫尺。然而,与大三巴牌坊、哪吒庙的熙来攘往相比,旧城墙遗址显得清寂得多。
这堵不起眼的土墙,不绵延,不伟岸,甚至看上去并不结实,泥沙、细石、稻草和蚝壳粉,是它全部的内容,黑黑绿绿的青苔是它唯一的装裱。
从澳门的旧地图上可以看到,当时的城墙以大炮台为基点向东西两侧延伸,依山而起,面海而兴,沿途修有炮台、碉堡、闸门等工事。通过这些工事,葡萄牙人将澳门牢牢地攥在了手心里,开始了对澳门长达数百年的实质占领。
这堵带有军事性质的城墙,实际上也奠定了澳门的城市布局。城墙内外,两种文明、两种文化泾渭分明,葡萄牙人主要居住在城内,城外尤其是城北,则以华人为主。直到19世纪中期,葡萄牙人才拆毁了主体城墙,北拓南侵,在澳门全境推行殖民主义政策。伴随着主体城墙的消失,中西文化的樊篱也被打破,西方文化以紧密融合的方式慢慢渗入这座城市的血液,形成了今天独特的澳门风情。
从兴建到清拆到重建,从防御工事到历史遗迹,从蛮荒渔村到繁华盛地,从步步蚕食到全面侵占,走过屈辱,走过悲怆,一个民族曾如此步履蹒跚走过岁月,走过沧桑,历史将岁月的痕迹深深镂刻进这片时光的废墟。
时光荏苒,昔日的城墙如今只留下一段长18.5米,高5.6米的破旧墙体,裂缝绵延,青苔丛生,野草恣肆,传说中的墙面壁画早已了无踪迹,仅留下一个“梁永馨香庄”字样的旧招牌,在岁月的洪流中斑驳成诗、寂寞成画。
东望洋炮台
东望洋山是澳门半岛上海拔最高的山,山上遍植青松,因而也被称为“松山”。“澳门八景之一”的东望洋炮台就位于松山之巅。东望洋炮台又名基亚炮台、松山炮台,占地面积并不大,仅为800平方米。这小小的方寸之地却汇聚了澳门的三大名胜——松山炮台、松山灯塔和松山教堂,也合称为“松山三古迹”。2005年,三者均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松山炮台是居澳葡萄牙人的军事禁区,它与大炮台、妈阁炮台共同构成了澳门的第一道军事防线。
炮台始建于17世纪30年代,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炮台呈不规则的多边形,女儿墙高约6米,主要由花岗石建筑而成,炮台上设有灯塔、堡垒、火药库、营房等军事设施,炮台下则挖了一系列地下隧道,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防空洞”。
防空洞共由4组隧道组成,较长的两组隧道为456米和207米,较短的两组则只有52米和47米。这些四通八达的隧道,将炮台、堡垒和营房等军事设施连接贯通在一起,形成了一张庞大而精密的军事防御网。
炮台及隧道周边都被列为军事禁区,守卫森严。葡萄牙人还专门在外围设置了铁丝网,禁止闲杂人等靠近。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葡军撤离澳门,铁丝网才被拆除,向公众开放。
2003年,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对防空洞进行了重新修葺,建了“松山防空洞展示廊”。展示廊的墙壁上展示了珍贵的历史图片及相应的介绍文字,人们可以从中领略和遥想防空洞昔日的真实景象。
昔日的炮声早已淹没在历史的滚滚浪涛里,昔日的大炮成了珍贵的文物,昔日的炮台、隧道也成了供人游览追忆的古迹。
白色的灯塔,直入云霄。
从东望洋灯塔俯视周边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