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中等职业学校“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系列教材自2004 年出版以来已经6 年了,在此期间,教材受到全国许多中职学校的欢迎并获得好评。由于跨国公司进行的全球战略布局极大地推动了国际产业的梯度转移,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正在持续地向东亚和中国沿海地区转移,形成环绕东亚和我国沿海地区的两个扇面的产业转移趋势:一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将其技术密集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二是我国的沿海地区将劳力密集和低技术水平的制造产业向我国中、西部转移。这两个产业转移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和物流业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第一,东亚地区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和国际采购的中心;第二,东亚地区物流业高速发展,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世界十大集装箱港口中的前6位全集中在东亚地区;第三,我国中、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以西安、重庆、合肥和成都等为中心的经济区域群,并带动了物流业的急剧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物流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因此2009 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在上海召开了中等职业学校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研讨会及教材编审委员会工作会议,提出了教材修订要求。根据会议精神,本着“物流发展的动力是贸易,物流发展的核心力量是金融创新”的思路,经过主、参编的共同努力,“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系列教材终于修订完稿了。本系列教材共有8册,分别为《现代物流基础(第2版)》、《物流成本管理(第2版)》、《物流信息系统管理(第2版)》、《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第2版)》、《国际物流(第2版)》、《物流配送中心与仓储管理(第2版)》、《供应链管理(第2版)》及《企业物流(第2版)》。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物流管理做了全方位的介绍,所涉及的内容和相关名词术语既符合国家标准,又尽量与国际接轨,使全书保持一定的技术领先。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系列教材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1)前沿性: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企业物流业务中出现了许多新的业务,例如,金融物流、物流地产、RFID和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等。特别是国家出台的物流业振兴计划为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新的商业模式,本系列教材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从最新的物流管理教学模式出发,分享物流最前沿的创新成果和经验。
(2)务实性:适应中等职业教育的需要,传播实用操作模式,掌握物流应用方法。为了使读者能学以致用,修订版(除《现代物流基础(第2版)》)特别增加了实训章节,对物流相关的作业流程进行模拟,让学生学习操作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的具体作业内容,通过具体物流业务的模拟训练和情景实操,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缩短学生到企业后的上岗时间。
(3)全面性:物流管理涉及的专业知识很广,既有通信、计算机和机械等工程类的知识,又有经济、营销和会计等方面的内容。本系列教材在修订时力求覆盖这些知识点。因此,不仅在内容上尽量减少交叉重叠,在知识的认知上也尽可能保持一致。通过本系列教材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供应链物流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发掘学生的潜能,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整套教材由储雪俭教授担任主编,周良毅教授担任副主编。储雪俭教授负责本系列丛书的整体策划与结构设计。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上海市物流学会和电子工业出版社等单位领导和同人的大力支持,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季永青副院长也对教材修订工作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在本套教材的编写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并引用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资料,编者已尽最大可能地在参考文献中列出,谨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有些引用资料可能由于疏忽而没有指出出处,特向这些专家、学者表示万分歉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恳请读者及时批评指正,万分感谢。
储雪俭
2010年6月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