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当美国遭遇危机(2)
三、美国政府救市背后的玄机
美国政府为救援贝尔斯登、AIG、两房及相关基金,已经支出了6000亿美元,2008年10月3日,美国众议院又通过了布什总统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这两项资金加起来可以让任何一个国家在一夜之间拥有10个美国规模的航母舰队。而在已有的救市方案中,收购“金融机构问题资产”都是核心内容。作为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政府为何如此不惜代价救助这些问题公司呢?救市与郎咸平教授所提出的工商链条理论又有什么关系呢?
今天我要告诉大家一个新的观念,那就是,我们今天的世界已经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工商链条时代。什么是工商链条时代?那就是只要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立刻产生连锁反应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比如今天的中国股市,如果中国股市大跌的话,其结果不仅仅是股民受损失,还会有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股市大跌,股民买不起房子了,房价也跟着跌。于是信心下降,消费也就减少了。消费减少生产就减少了,生产减少的下一张骨牌是什么呢?失业增加。失业增加了,下一张骨牌又是什么呢?消费更少了,然后形成恶性循环,造成经济衰退。这就是我在2008年3月份呼吁政府救市的原因所在,就是希望政府斩断工商链条,防止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出现。也就是说,在我们股票市场发生问题的时候,应该立刻设立防火墙,不要影响到工业生产,否则危机就会蔓延。当然政府也在做工作,这一点我必须承认。那么,美国政府在做什么呢?
美国政府动用7000亿美元救市。7000亿美元是什么概念?这个金额相当于70艘美国的航空母舰,相当于美国老百姓每个人拿出2000美元,7000亿美元在美国可以买233万套300平方米的住房。美国政府决定动用这么大一笔经费来救这些公司,可为什么要救这些公司呢?
因为多米诺骨牌效应,因为工商链条时代特殊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你不救这些公司没有关系,你不救它们的结果是华尔街大量失业,信心崩溃,消费减少。信心崩溃就会导致股市崩盘,消费减少就会影响到工业,失业继续增加,消费继续减少,最终会造成什么后果?美国的经济大衰退。
所以说我们今天已经没有市场化的概念了。什么叫市场化?那是农耕时代的概念,而今天是工商链条时代。这是我创造出来的新词汇——工商链条时代。因此,美国政府的做法是对的,它在做什么呢?它在切断工商链条,也就是通过设立防火墙,让金融危机不要影响到信心,不要影响到消费,这也正是美国总统一再出面说我们保证救市,请美国人要有信心的原因所在。美国老百姓一旦丧失信心,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目前全球很多国家的央行都已经开始伸手援助美国的金融危机,这其中可能有国家利益的考虑,但是不管怎么样,就美国政府来说,它今天的做法非常值得赞扬,而且我也希望能通过我们的推广让我们的政府了解,今天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国际工商链条时代,美国政府的做法不是违反市场化的运作,不是把责任推给市场,而是什么呢?是由政府出面斩断工商链条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怎么斩断?通过设立防火墙。
当然,政府能做的,并非只有在问题出现之后再来设立防火墙。事实上,美国政府对于投资银行也好,对于所谓的一般商业银行也好,它的监管是非常严格的,但是对于金融工具的创新,美国政府是没有监管的。
次级债就属于金融工具的创新,一种新的、前所未有的金融工具,因此缺乏监管。就这么简单,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政府说,好,不玩了,以后我们不要投资银行了,大家回归到一般商业银行,没有暴利,没有百万年薪,也别玩这游戏了,你也别给我来金融创新,我们玩传统的东西,金融创新对国家太不利了。我可以告诉大家,以后也不要再想什么去华尔街赚个几百万、几千万美元了,这也许都是明日黄花了,说不定以后都不会再有金融创新,因为大家现在都对金融创新深恶痛绝,就因为金融创新才会有次级债惹的祸。
四、保尔森和伯南克能否力挽狂澜
美国历经金融动荡,深知实施严格监管的利害,今天,当问题从监管最为薄弱的环节爆发时,他们断然采取措施是意料之中的事。那么,面对如此复杂的金融变局,美国究竟有没有能力面对,在美国精英当中又有什么样的智囊人物可以脱颖而出,挽狂澜于既倒呢?
1929年的经济危机,根源就是美国政府没有设立防火墙。
看这两位哥们,能不能够成功地、有效地设立防火墙。
所以美国次贷危机对我们的冲击是有限的,还没有开始,真正的开始是什么时候呢?
此次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五大投行命运的转变,贝尔斯登于2007年3月被收购,2008年9月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接下来美林被收购,仅剩的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也变身为银行控股公司,为什么五大投行会变成次贷危机的重心?
这就要来看一下美国的历史,很有趣。1933年,美国出台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当时做的是相反的事,把一般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开。为什么分开?请注意一件事情,一般公司要上市需要通过谁?通过投资银行,也就如我们中国的证券公司,说穿了,像高盛、美林这些投资银行,它们的本质其实就是我们中国的证券公司。这就可以理解了,你要上市就必须通过证券公司,也就是通过美国所谓的投资银行。因为你公司上市需要提供相关资料,所以投资银行会知道你公司的很多秘密,它甚至知道你们未来有什么发展方案,说不定有什么利好或者有什么利空,证券公司或者投资银行都知道,这就很危险。如果是你知道这些的话,你会不会从商业银行拿大笔资金去投资获利呢?这是很有可能的。所以干脆一分为二,商业银行只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投资银行就专门负责上市业务,不准把上市公司的秘密透露给别人,必须在美国政府的监管之下,不能自己图利,这样做是为了方便监管。
当时为了方便监管,所以把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开了。70多年之后,到了2008年,发现分开后更糟糕,分开之后所谓中国的证券公司或者美国的投资银行都是一样,它们做什么?它们创新工具太多,制造了次贷危机。于是又进行合并,合并是什么意思呢?那就意味着以后金融创新会大幅减少,合并以后的银行除了受制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之外,还要受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也就是美国中央银行的管制。把你管得死死的,让你以后不会有这种创新的机会,为什么这样做?为了防止灾难的再次发生。美国70年整个180度大转变,目的只有一个——保护美国老百姓,保护全世界。它就怕什么?怕它们作弊。在1933年的时候,怕它们作弊,怕它们勾结,所以要分开;今天怕它们继续创新,再让老百姓损失一次,所以再合并,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可以说这多少有一点儿因噎废食的嫌疑,可是我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因为我不够聪明。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都是聪明绝顶的人。我对伯南克还是很熟悉的,他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他们这一代的经济学家是20世纪70年代培养起来的,而我是20世纪80年代。这两个年代的经济学家有着非常大的区别,那就是在那个时代,他们熟读历史,非常注重经济历史,以史为鉴。我们这个时代就不同了,20世纪80年代后所培养的经济学家,包括我本人在内,以及中国所有的现代经济学家,我们只做什么?我们只讲数学,我们修的所有课程都在导数学,导得极其艰难。我还记得我当初刚进沃顿商学院的时候,导数学,导衍生工具,比如说期权怎么定价,就这么一个简单的东西一导出去就要几十页纸。但伯南克那一代经济学家不是这样,他们那一代的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在上学的时候,老师就不断地告诉他们:1929年经济危机的根源就是美国政府没有设立防火墙,就这么简单。而伯南克本人的博士论文写的就是1929年的金融危机,而论文中提出的解决方案就是他目前正在做的事,直接用钱救金融机构。
保尔森这个人跟伯南克还不一样,他是华尔街出身,一生都在华尔街奋斗,他曾是高盛的董事长,而且美国的财政部长除了他之外,克林顿时期的财政部长鲁宾也曾是高盛的董事长。这非常有意思,他们当了财政部长之后,凭借他们过去在高盛工作的经验,他们对这个系统了解得非常清楚,所以由他们来处理问题比谁都适合。因此保尔森认为把投资银行和一般商业银行合并之后,斩断金融创新的根源,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坦白地讲,我个人认为他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他非常了解高盛等投资银行的运作机制,因为他本人就是高盛出身的。这样一个实务出身的专家,配合一位经历过大恐慌的学者,两个人在一起就是一个黄金组合,且看这两位哥们能不能成功地、有效地设立防火墙,让我们拭目以待好了,两个月后再来看,不管防火墙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是很有趣的话题。
五、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还没有真正开始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人都认为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显而易见的影响是在于股市,很多股民对股市的信心开始动摇。但事实上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现在还只是一些间接的损失,比如我们投资房利美和房地美损失了3700多亿美元,这并不一定是完全损失,而是已经投资3700多亿美元。但是我相信金融危机对中国真正的冲击,包括对中国股市的冲击还没有开始。
因为我们内地的股市跟美国不一样,跟中国香港地区也不一样,全世界的股市都是跟美国股市联动的,只有中国A股市场不是。因为中国A股市场基本上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系统,美国人怎么炒中国A股?很难。所以美国次贷危机对我们的冲击是有限的,还没有开始,真正的开始会是什么时候?就是美国的防火墙破裂之后。美国的防火墙一旦破裂,冲击到美国的消费市场,由于美国进口的减少,使我们的出口受到影响,从而打击到我们经济的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