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做人,高标做事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韬光养晦,先隐后显

要懂得隐匿锋芒

老子曾告诫孔子说:“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这里的盛德是指“卓越的才能”。整句话的意思是,那些才华横溢的人,外表上看与愚鲁笨拙的普通人毫无差别。无论是谦虚还是谨慎,可能都会让有些人觉得是消极被动的生活态度。实际上,倘若一个人能够谦虚诚恳地待人,便会赢得别人的好感;若能谨言慎行,更会赢得人们的尊重。因此,必要时要藏其锋芒,收其锐气,不可不分青红皂白地将自己的才能让人一览无余。如果你的长处短处都被他人看透,就如同被他人看到你手中的牌一样,很容易被他们操纵。

杜祁公有一个学生做县官,祁公告诫他说:“你的才华和学问,当一个县官是不够你施展作为的。但你一定要积存隐蔽,不能露出锋芒,要以中庸之道治理县政,求得和谐安定。不这样的话,对做事没有好处,只会招惹祸端。”他的学生说:“你一生因为正直忠信被天下尊重,现在却教我这些,是什么原因呢?”杜祁公说:“我为官多年,做了许多职位。对上被皇帝知道,对下又被朝廷的官员相信,所以能抒发志向。现在你当县令,什么事情都会发生,牵涉到上下官吏,那县令可不是好当的。如果你不被别人了解,你又怎么能施展你的抱负呢?只会惹来灾祸罢了。这就是我要告诉你不方不圆,在中庸之道中求得和谐这些话的原因啊!”

洪应明的《菜根谭》中说:“矜名不若逃名趣,练事何如省事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喜欢夸耀自己名声的人,倒不如避讳自己的名声显得更高明;一个潜心研究事物的人,倒不如什么也不做来得更安闲。

《老子·洪德》中说:“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意思是最聪明的人,往往看起来很笨拙;真正有本事的人,虽然满腹经纶,但平时看起来却像个呆子,并不自作聪明;虽然能言善辩,但看起来就好像不会讲话一样。无论是初涉世事,还是位居高官,无论是做大事,还是一般人际关系,锋芒都不可毕露。有了才华固然很好,但在合适的时机运用才华而不被或少被人忌,避免功高盖世,才算是更大的才华。只有这种才华才能既使自己事业有成,又不给自己带来危害。

东魏孝静帝时,和安在宫中侍奉孝静帝。他恭敬小心,脑筋灵活,善于逢迎别人的意思,很得孝静帝的喜欢。

一天,孝静帝深夜在宫中和几位有学问的大臣研究天文,便让和安出去看看北斗的斗柄指向何方。

和安出去观望了一番,回来后忐忑不安地说:“陛下恕罪,微臣不识北斗。”

孝静帝和几位大臣听了,都感到惊讶。

因为北斗七星是所有星座中最耀眼,也最易辨认的,稍有学识的人都会知道。

然而身为中书舍人的和安当真是不认识北斗星吗?

当时朝廷大权握在丞相高欢手中,孝静帝不过是个傀儡而已。而古人认为天象对应着人事,从天象的变化便可查知人事的变迁,所以一般人研究天文、妄谈休咎都是触犯忌讳的。

孝静帝和大臣闲着没事,研究天文自娱,也算不上大事。但权臣高欢却认为此举大有深意,说不定是借北斗斗柄所指的方向暗示大臣们要尊王权、废臣权的。因为在古代天文的说法中,北斗代表着丞相这个位置。当然孝静帝未必有此意,和安却马上想到了更深一层。他知道此举触犯高欢忌讳,所以宁可因为“无知”遭人耻笑,也不能因为卖弄聪明招惹杀身之祸。结果他非但无事,反而令高欢觉得他淳朴厚道,提拔他当了仪州刺史。

查斯特菲尔德说过这样一句名言:“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让他们知道。”外露的聪明远不如深藏的智慧更有实际意义。

沉默是金,言多必失,祸从口出。一个冷静的倾听者,不但到处受人欢迎,而且会逐渐知道许多事情;而一个喋喋不休者,像一只漏水的船,每一个乘客都希望赶快逃离它。同时,多说招怨,瞎说惹祸。正所谓言多必失,多言多败,只有沉默,才不至于被口舌出卖。保持沉默,便是保持不受伤害。

有人说说话极随便的人,一定没有责任心。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多言不如多知。即使千言万语,也不及一件事实留下的印象那么深刻。多言是虚浮的象征,因为口头慷慨的人,行为常常吝啬。有道德者,绝不泛言;有信义者,必不多言;有才谋者,必不多言。多言取厌,虚言取薄,轻言取侮,而保持适当的缄默,别人将以为你是一位有涵养、可信赖的人。

“明知故昧”的意思是明明知道的事情而故意装作不知道,看得分明的东西装作看不见。通俗一点讲,就是虽然明白一切,但却故意装糊涂。这是一种策略。例如为了保全自己,为了使目的达到,有时候就需要这样做。比如偶然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情,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就必须缄口不言。人人都有身处险境、尴尬难堪的时候,明知故昧常常是明哲保身或达到目的的重要手段。

晋代的阮籍本来是一个很有志向和才能的人,他也很想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干出一番大事业来。但是,他所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非常激烈,司马氏和曹氏两大贵族集团争权夺利。当时,许多有才能、有名望的人,都由于卷入了帮派斗争的政治旋涡而被杀害。

阮籍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他一方面不愿意加入帮派斗争,另一方面又想逃避政治祸害,以保全自己的性命。面对黑暗凶险的社会环境,怎样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呢?

阮籍选择的办法是喝酒,而且常常喝得烂醉如泥。他这样做,也确实免去了一些麻烦。

晋文帝司马昭有一个儿子名叫司马炎,就是后来的晋武帝。阮籍有一个女儿长得非常漂亮,又聪明伶俐。司马昭欲为其儿子到阮家求亲。

阮籍知道司马昭的意图后,心里不同意这门亲事,因为与司马氏结了亲,自然就被人看做是司马集团的人了。但是,他口头上又不好明说,因为直接这样说又得罪了司马昭,而司马氏是惹不起的。怎么办呢?他想了想,还是用喝酒来解决这个麻烦吧。于是,他天天喝,而且天天喝醉,一连醉了六十天也没有醒过来。司马昭几次都想派人去求亲,但看阮籍天天醉成这个样子,根本就没有说话的机会,他只好打消了向阮家求婚的念头。等到司马昭不想再提亲了,阮籍的酒也便醒了,醉得恰如其分,也醒得正是时候。

司马昭有一位十分宠爱的大臣名叫钟会,他对阮籍的傲视一切、行为放肆很不满,总想在阮籍身上找点儿什么岔子,好治他的罪。他平时故意拿些国家大事和高层人物的隐私来同阮籍交谈,想等阮籍说错了话,抓住辫子整治他。

阮籍对钟会的歪主意看得十分清楚,早就想好了对策。每次钟会来了,他便陪他猛喝酒,让自己醉得一塌糊涂,根本不能讲话。这样,钟会在阮籍身上每次都打不开缺口。因此,他虽然对阮籍常常不满,但总也奈何不了阮籍。

低调做人者必须锤炼忍耐精神

从某种意义上说,忍耐是保全人生的一种策略,忍一时之气,可免百日之忧。忍耐是一种弹性前进策略,就像战争中的防御和后退,有时恰恰是迎取胜利的一种必要姿态。

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吕后临朝称制。匈奴单于冒顿本已很轻视刘邦,现在一妇人上台执政,他更加肆无忌惮,便想挑起战端。他派使者给吕后送去一封信,信上说:“孤独苦闷的君王,生于荒野大泽之中,长于旷野牛马蕃育的区域,多次到达边境,希望能游览中国。陛下独立,孤独苦闷孀居。两位君主都不高兴,也没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希望以我的所有,换你的所无。”吕后见信后勃然大怒:“好一个不知死活的匈奴冒顿,竟敢调戏到孤家头上,想是活得不耐烦了。”于是,她召集群臣商议,要大举讨伐匈奴以雪此辱,以泄此恨。

吕后的妹夫樊哙率先请命道:“我愿带十万人马,横行匈奴之中。”

吕后大喜,季布却怒声叱道:“樊哙理应斩首。”

朝堂上的人都吓了一跳。

季布接着说:“当年高帝率三十万精兵讨伐匈奴,却被围困在平城七日七夜。那时樊将军也在军中,却无计可施。今日为何就能以十万人马横行匈奴之中呢?这不过是当面阿谀陛下,犯了欺君之罪,按律当斩。”

樊哙无言以对,其他众将也纷纷附和说,以高帝之英武,尚被困于平城,匈奴势力强盛,委实不宜挑起战端。

吕后见众将意思一致,回头细想也确实如此,便忍下这口恶气,退朝回到宫内,不再提讨伐匈奴的事了。

过后吕后为安抚单于冒顿,放下架子卑词婉约地写了一封和解信,说:“单于不忘我国,赐给书信,我等国人都很恐惧,我自思自忖,身体老迈,气息也衰弱,牙齿也脱落得差不多了,走路的步子都不均匀,单于听信了传言,我实在不足以使您自污。我国无罪,应在您赦免之列。我有自己坐的车二辆、马八匹,送给您平时乘坐。”然后她派宦官张泽送去。

单于冒顿原以为汉朝一定会倾竭国力攻击自己,所以严加戒备,没想到等来的却是这般礼遇。再想想,如若自己与汉硬拼,实在也占不得什么便宜,便派使者送给吕后好马,又和汉朝和亲。

吕后性格刚毅、心狠手辣,汉初三大功臣有两位直接死在她手上,即韩信和彭越。然而面对匈奴单于的侮辱和挑衅,她不但采纳众将的意思忍耐住了,而且还以谦卑的姿态回了一封信,倒使得冒顿心生惭愧,回信谢罪,并达成了和亲。吕后执政时边塞得以无事,民众得以休养生息,就是因为吕后能够忍下单于之气。

君子有所忍有所不忍,在利于大局的情况下,忍是一种智慧;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忍是一种涵养;在人际交往中,忍是一种气度。有修养的人,从来不会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发火动怒。只有生活中的智者,才能品味出忍的力量。

隋朝末年,李渊从太原起兵后不久,便选准关中作为长远发展的基地。因此,借“前往长安,拥立代王”为名,他率军西行。

李渊西行入关,面临的困难和危险主要有三个:第一,长安的代王并不相信李渊会真心“尊隋”,于是派精兵予以坚决阻击;第二,当时势力最大的瓦岗军半路杀出,纠缠不清;第三,瓦岗军还用一方面主力部队袭奔晋阳重镇,威胁着李渊的后方根据地。

这三大危险中,隋军的阻击虽已成为现实,但军队数量有限,且根据种种迹象判断,隋廷没有继续派遣大量迎击部队的征兆。但后两个危险却是主要的,瓦岗军的人数在李渊的十倍以上,第二种或者第三种危险中,任何一个的进一步演化都将使李渊进军关中的行动夭折,甚至全军覆没。

为了能扭转形势,李渊急忙写信给瓦岗军首领李密,详细通报了自己的起兵情况,并表示了希望与瓦岗军友好相处的强烈愿望。

不久,使臣带着李密的回信又来到了唐营。李密在信中劝说李渊应同意并听从他的领导,并速速表态。

当时,李密拥有洛口要隘,附近的仓中粮帛丰盈,控制着河南大部。向东可以阻击或奔袭在扬州的隋炀帝,向西则可以轻而易举地进取已被李渊视之为发家基地的关中。

李渊深知此时情况于己十分不利,如若此时再与李密树敌,后果将是“灭顶之灾”。眼下之计,只有先假意屈服于李密,日后再与他算账不迟。于是,李渊对次子李世民说:“李密妄自尊大,绝非一纸书信便能招来为我效力的。我现在急于夺取关中,不能立即与他断交,增加一个劲敌。”于是,李渊回信道:“天生庶民,必有司牧,当今为牧,非子而谁?老夫年逾知命,愿不及此。欣戴大弟,攀鳞附翼,唯弟早膺图篆,以宁兆民。宗盟之长,属籍见容。复封于唐,斯荣足矣。擅商辛于牧野,所不忍言;执子婴于咸阳,未敢闻命。汾晋左右,尚需安缉,盟津之会,未有卜期。谨此致覆!”大意是当今能称皇为帝的只能是你李密,而我则年已五十有余,无此愿望,只求到时能再封为唐公便心满意足,希望你能早登大位。因为附近尚需平定,所以暂时无法脱身前来会盟。这封信巧妙地掩藏了李渊争夺天下的野心,使李密放下了心。

李世民看了信说:“此书一去,李密必专意图隋,我可无东顾之忧了。”果然,李密得书之后十分高兴,对将佐们说:“唐公见推,天下不足定矣!”

李渊授李密之好,卑词推奖,不仅消除了李密争夺关中的危险,而且还为李渊西进牵掣住了洛阳城中可能增援长安的隋军,从而达到了“乘虚入关”的目的。李密中了李渊之计。他对李渊信任有加,常给李渊通信息,更无攻伐行为,只专力与隋朝主力决斗。之后几年中,李密消灭了隋王朝最精锐的主力部队。而自己也被打得只剩两万人马。而李渊则利用有利时机发展成了最有实力的势力,不费吹灰之力便收降了李密余部。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在民间极为流行,甚至成为一些人用以告诫自己的座右铭。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应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有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

低调者要磨炼自制自律的习惯

古人说:“自行本忍者为上。”做人要忍,尤其是那些性情暴躁之人,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不利情绪。当然在人生当中,不利的情绪有很多种类,我们在此暂不一一而论,只独谈谈愤怒对于人生的不利影响。

遇事不要轻易发火,要学会自制,得罪的人多了,将不利于自己日后的发展。现实生活中,一时愤怒酿成大错或大祸的事绝非少见。其中,美国著名的巴顿将军就有过这么一次。

巴顿将军某日来到前线医院看望伤员。他走到一病号前,病号正在抽泣。

巴顿将军问:“为什么抽泣?”病号抽泣说:“我的神经不好。”巴顿又问:“你说什么?”病号回答说:“我的神经不好,我听不得炮声。”

巴顿将军立刻毫无理智地大发雷霆:“对你的神经我无能为力,但你是个胆小鬼,你是浑蛋!”之后,巴顿依然难以泄恨,又给了这个病号一个耳光,并喊道:“我不允许一个胆小鬼在我们这些勇敢的战士面前抽泣。”他又毫不犹豫地给了那个病号一耳光,还把病号的军帽丢至门外,接着大声对医务人员说:“你们以后不能接受这种胆小鬼。”

临出门前,巴顿将军转头又对病号吼道:“你必须到前线去,你可能被打死,但你必须上前线。

这件事很快被披露,并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好多母亲要求撤巴顿的职,有一个人权团体还要求对巴顿进行军法审判。尽管后来马歇尔从大局出发,巧妙化解了这件事,但巴顿还是因为打骂士兵而声名狼藉。这种轻率、浮躁的作风以及政治上的偏见,也为他战后被撤职埋下了祸根。

轻易动怒,既伤身又损财,明智的人是不会冲动,随便宣泄自己愤怒的情绪的。因为一些小事而跟人争斗甚至打官司,是不利于延年益寿的。

对待别人的小过失,我们不能斤斤计较,而应该采取忍耐、宽容的态度。

轻易发怒有百害而无一利。为此,我们可以学学古人,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富弼是北宋仁宗时一位品行优良的宰相,然而富弼年轻的时候因能言善辩在无意间得罪了不少人,从而给自己的事业、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经过长时期的自省,他的性格逐渐变得宽厚谦和。后来当有人告诉他谁在说他的坏话时,他总是笑着回答:“怎么会呢,他怎么会随便说我呢?”

一次,一个穷秀才想当众羞辱富弼,便在街心拦住他道:“听说你博学多识,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

富弼知道来者不善,但也不能不理会,只好答应了。

秀才问富弼:“请问,欲正其心必先诚其意,所谓诚意即毋自欺也,是即为是,非即为非。如果有人骂你,你会怎样?”富弼想了想,答道:“我会装作没有听见。”秀才哈哈笑道:“竟然有人说你熟读四书,通晓五经,原来纯属虚妄。富弼才智驽钝,充其量不过是个庸人而已!”说完,大笑而去。

富弼的仆人埋怨主人道:“您真是难以理解,这么简单的问题我都可以回答,怎么您却装作不知呢?”

富弼说道:“此人乃轻狂之士,若与他以理辩论,必会剑拔弩张、面红耳赤,无论谁把谁驳得哑口无言,都是口服心不服。书生心胸狭窄,必会记仇,这是徒劳无益的事,又何必争呢?”

几天后,那秀才在街上又遇见了富弼。富弼主动上前打招呼,秀才不理,扭头而去。走了不远,他又回头看着富弼大声讥讽道:“富弼乃一乌龟耳!”

有人告诉富弼那个秀才在骂他。

“是骂别人吧!”

“他指名道姓骂你,怎么会是骂别人呢?”

“天下难道就没有同名同姓之人吗?”

他边说边走,丝毫不理会秀才的辱骂。秀才见无趣,便走开了。

人的一生谁都难免遇上难堪的误解,遭到他人不公正的批评甚至辱骂。不论是卑鄙的、恶毒的还是残酷的,你都千万不要被对方一句不公正的批评或难听的辱骂而激得像对方一样失去理智。获胜的唯一战术,就是保持沉默,不和别人发生正面冲突,就连多余的解释也没必要。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相互争吵、辱骂既不会给任何一方带来快乐,也不会给任何一方带来胜利,只会带来更大的烦恼、更大的怨恨、更大的伤害。退一步讲,在对骂中没有占上风的一方,必会因当众出丑而对自己的鲁莽行为深感悔恨。而占了上风的一方虽然把对方骂得体无完肤,但结果又能怎么样?只能加深对方的对立情绪,加深对方的怨恨。

清朝光绪年间流行一首歌曲:“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气中他计,气出病来无人替。请来大夫将病医,他说气病治非易。气之为害大可惧,诚恐因病将命废。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这首歌通俗易懂,寓意深刻,不失为有益的养身之道,尤其对那些一遇事就跳、一说就叫的人,可算是一剂良方。

传说上帝在创造蜈蚣时,并没有为它造脚,但是它仍可以爬得和蛇一样快速。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他有脚的动物都跑得比它快,心里就很不高兴,便嫉妒地说:“哼!脚那么多,当然跑得快。”

于是它向上帝祷告说:“上帝啊!我希望拥有比其他动物更多的脚。”

上帝答应了蜈蚣的请求,他把好多好多的脚放在蜈蚣面前,任凭它自由取用。

蜈蚣迫不及待地拿起这些脚,一只一只地往身上贴去,从头一直贴到尾,直到再也没有地方可贴了,它才依依不舍地停止。

它心满意足地看着满身是脚的自己,心中暗暗窃喜:“现在我可以像箭一样地飞出去了!”

但是,等它一开始要跑步时,才发觉自己完全无法控制这些脚。这些脚都各走各的,它非得全神贯注,才能使一大堆脚不致互相绊跌而顺利地往前走。

这样一来,它走得比以前更慢了。

过度的欲望让蜈蚣步伐缓慢、举步维艰,而人的心里一旦产生过分的欲望,终有一天也会出现超载的现象,而这种负荷的结果是不堪设想的。

古人云“人心不足蛇吞象”,私欲的沟壑是填不满的。如果每天都去注意自己的欲望是否得到满足,那么我们将时刻处在痛苦的煎熬之中。因为旧的欲望满足了,新的欲望又会出现,而且会一次比一次大、一次比一次难以满足。所谓欲壑难填,就是这个道理。这样一来,人生哪里还有什么快乐、幸福可言?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他只带了一块布当做衣服,就一个人到山中居住了。

后来他想到,当他要洗衣服的时候,他需要另外一块布来替换,于是他就下山到村庄中,向村民们乞讨一块布当做衣服。村民们都知道他是虔诚的修道者,于是毫不犹豫地就给了他一块布,当做换洗穿的衣服。

这位修道者回到山中之后,发觉在他居住的茅屋里面有一只老鼠,常常会在他专心打坐的时候来咬他那件准备换洗的衣服。可由于他早就发誓一生遵守不杀生的戒律,因此他不愿意去伤害那只老鼠。但是他又没有办法赶走那只老鼠,所以他回到村庄中,向村民要一只猫来饲养。

得到了一只猫之后,他又想了——“猫要吃什么呢?我并不想让猫去吃老鼠,但总不能跟我一样只吃一些水果与野菜吧!”于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只乳牛,这样那只猫就可以靠牛奶维生。

但是,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发觉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时间来照顾那只母牛,于是他又回到村庄中,找到了一个可怜的流浪汉来帮他照顾乳牛。

那个流浪汉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跟修道者抱怨说:“我跟你不一样,我需要一个太太,我要过正常的家庭生活。”

修道者想一想也有道理,他不能强迫别人跟他一样,过着禁欲苦行的生活……

这个故事就这样继续发展下去,结果你可能也猜到了:到了后来,整个村庄都搬到了山上。而这个修道者最初的愿望也不可能实现了。这一切都是因为欲望。欲望就像是一条锁链,一个连着一个,永远都不能满足。

我们每个人都有欲望,但欲望太多了,人生就会变得疲惫不堪。每个人都应学会轻载,更应该学会知足常乐,因为心灵之舟载不动太多的重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