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的命名史——网络电影·新媒体电影·微电影
内容提要 微电影在它诞生与发展之初,存在一段时间的摸索和探讨期,与之相伴的还有其命名之争。在“微电影”被正式命名以前,它曾先后以“网络电影”和“新媒体电影”的名称和形态存在着。
关键词 微电影 网络电影 新媒体电影
微电影(micro film),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是21世纪网络时代逐渐兴起的电影新类型,在国内获得了广泛关注。它是2011年由青年导演杨志平率先提出的概念,一般认为起步始自2010年的《一触即发》和《老男孩》。它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凡新生事物,在它诞生与发展之初,都存在一段时间的摸索和探讨期,与之相伴的还有其命名之争。在“微电影”被正式命名以前,它曾先后以“网络电影”和“新媒体电影”的名称和形态存在着。
一、“网络电影”之兴起
“网络电影”约在2000年兴起。当时,一方面随着DV拍摄器材、Adobe公司出品的Photoshop等图文编辑软件、Premire等数字剪辑软件、Macromedia公司出品的Flash等动画制作软件的普及,让个人摄制电影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兴起,得以让个人制作的电影广泛传播。这两方面的原因共同促成了网络电影的产生。
最早的网络电影出现在美国。大卫·阿贝尔是最早参与网络电影试验的年轻人之一。他是个网虫,也是个影迷。他在把网上的一切新鲜玩意都玩腻了以后,想到了拍摄小电影。他请父母作演员,以自己的家庭为背景,演绎了一段悲欢离合的故事。影片拍成以后,他采用数字技术送到网上,然后陪着父母一齐欣赏。后来,有网友点击了大卫·阿贝尔的网络电影,不断地给他发来“伊妹儿”,鼓励他继续探索。这便是网络电影的雏形。
中国的第一部互动式网络电影是2000年5月31日启动的《天使的翅膀》。它开创了国内首例全新的网络制播方式。北京音像网(www.avnow.com.cn)把影片的全部制作过程同步映射在网上,将故事情节在网上公布,动员网民参与从修改剧本到影片创作的每个环节。网民可以充分发挥创作灵感,参与情节设计。而影片根据网民的意见对影片进行加工,边拍摄,边播出。2000年8月18日,我国台湾诞生了第一部网络电影。它是我国台湾宏网集团与春水堂技科娱乐公司共同投资拍摄的网络原生电影《175度色盲》。影片由真人拍摄和2D、3D动画共同制作完成,且被分割成一块块2兆左右的段落,便于网民下载。网民可以与之互动,网民的回应可以主宰情节和剧中人物未来的命运。
2001年,“网络电影”这个概念正式进入了中国学者的视野。《电影艺术》杂志2001年第2期开设专题进行了讨论。其他学术刊物也出现了相关论文。归纳学界的定义,“网络电影”是指结合网络互动性特点和数字技术特点拍摄,以网络为唯一或最主要的发行或传播渠道,运用综合手段把拍摄或制作的形象进行连续放映,使之看起来像实在活动的形象的一种综合艺术;是专为在网上播放而制作的电影短片,一般长度为5分钟,最长的也不过30分钟。网络电影这一新形态的出现,成为电影史上的一场革命。与传统电影相比,网络电影除了片长较短以外,在风格和剧情上都更加接近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其制作载体、表现手段和传播方式都有了巨大改变;网民既是观众,又是放映者,更可能是制作者。网络电影带来了崭新的电影理论和美学观念。
但是当时,许多人并没有把网络电影放在眼里,认为它只是一些超级影迷或者小公司的“试验性”小品。可是由于网络电影给网友带来新的快乐,以及互联网惊人的发展及普及速度,为它带来了很好的发展契机。网络电影具有很强的发展动力,渐渐有了市场,其影响力日益扩大。比如,出现于2001年年底、盛行于2002年年初的《大史记1》和随后诞生的《大史记2》《大史记3》在网络上一夜爆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时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大学生基本都看过这个系列。随后,2005年12月28日,《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又把普通网友胡戈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几乎每个网民都看过这部作品。这部网络电影的受关注程度不亚于当时著名导演陈凯歌所拍的电影《无极》。2006年,胡戈又适时地推出了第二部网络电影《春运帝国》。
网络电影被越来越多的普通中国网民接受,除了观看之外,他们也开始自己拍摄进行上传。2005年4月15日,土豆网正式上线,它是全球最早上线的视频网站之一,也是当时中国最大的视频分享网站。它给普通网友提供了上传、下载网络电影的空间,它提出了“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的口号,相信它所建立的平台能帮助年轻人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影像作品,来表达对自己、生活和这个时代的看法。在土豆网上,出现了很多个人制作的网络电影。网络电影向着网友的自我创造、自娱自乐开始发展。
与此同时,网络电影还出现了另外一个发展方向,即大型的影视公司或广告公司,联合网站投资拍摄,以提高网站的点击率为主要任务,以收入广告费为目的。这类作品往往影像精致,更接近传统影视剧的制作方法,如2008年推出的《嘻哈四重奏》,是康师傅绿茶在优酷出品的原创网剧,也是优酷网推出的第一部网剧,不仅有不错的植入模式,还因为该剧搞笑的剧情、精良的制作被广大网友传播,创下优酷原创网剧的播放历史新高。
二、“新媒体电影”之确立
2009年开始,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MP4、PSP等手持终端的普及,“网络电影”渐渐无法涵盖新出现的如“手机电影”等电影样式,其命名开始受到质疑。当时,“新媒体”概念刚被确立,随之而来便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新媒体电影”。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它的出现及快速发展主要得力于网络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支撑,如3G移动通信技术。相对于第1代只能进行语音通话的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2代能够进行数据传输的数字制式手机(2G),第3代手机是一种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起来的移动通信系统,它不仅在传输速度上有了大幅提高,还能够结合互联网系统,方便处理图像、音乐、视频影像等多种媒体文件形式。新媒体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而“新媒体电影”即指在这一媒体形态中产生的电影样式。有专家撰文定义“新媒体电影”,是指以有线或无线网络为传播工具,以电脑、手机、MP4等载体为主要接收终端,同时兼容电视等传统传播媒体,面向无限广泛的视频观看人群的影像产品。
此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影视公司和电影人加入到了“新媒体电影”的领域。
比如,从事影视行业多年的中博世纪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简称“中博传媒”)从2005年开始,就投身于以手机、互联网、移动平台等为传播载体的新媒体服务业务领域,并率先在国内发展起了手机电影。其投资并由王小帅、贾樟柯等著名导演拍摄的《聚焦这一刻》在国内外获得多项大奖,成为中国手机电影的开山之作。《聚焦这一刻》的拍摄者都是传统电影人,在监制田壮壮的带领下,贾樟柯、王小帅、孟京辉、刘浩、小江、孙小茹、李虹、姜丽芬8位导演一起合作,每人一部片长3分钟的独立短片,全部采用胶片制作,每部短篇都有独立的名字和主题,分别是贾樟柯的《在那里》、王小帅的《寂静一刻》、孟京辉的《西瓜》、刘浩的《有钱难买乐意》、小江的《我想对你撒点野》、孙小茹的《星光梦旅》、李虹的《小小的心愿》和姜丽芬的《新娘》,表现了这些导演各自眼中的现实生活。《聚焦这一刻》的所有短片都被制成数字文件形式在国内主要网站免费下载,为了能和观众发生更深层次的互动,影片同时也被制作为适合智能手机播放的格式,从而成为中国第一套系列手机实验电影。正如田壮壮为该片的题词:“本片是开发中国电影新载体、培育新的电影营销市场的尝试。”它是一部电影短片集,也是中国首部手机电影,因而该片也被称为中国第一部“新媒体电影”。
让“新媒体电影”受到全民关注的是2010年中国电影集团联手优酷网共同出品,科鲁兹全程支持,汇集最鲜活的青春奋斗力量打造的“11度青春”电影行动。《11度青春系列电影》电影行动全力打造具有互联网特色、满足网民关注需求的新媒体电影。凭借高投入、精制作,实现了跨平台联动的链条式渠道,借助“网络院线”的全新传播渠道,彻底突破了传统视频网站作为影视播放平台的定位。该电影行动汇集了11位年轻新锐导演执导系列新媒体短片,这些导演中既有曾执导热播剧《中国式离婚》《手机》的导演沈严,搞笑喜剧《武林外传》的编剧宁财神,更有动画导演皮三及从音乐行业跨界的张亚东。此外,田蒙、尹丽川、杨树鹏、庄宇新、张亚光、肖央、李冯等优秀青年导演也纷纷加盟。加盟的11位新锐导演围绕“80后的青春”这一统一主题,各自创作一部短片。11部短片题材涉及浪漫、奇幻、悬疑、穿越、爱情、友情、人生、欢喜、愤怒、悲壮等丰富内容,多角度呈现了“青春、奋斗”的主题。
被冠以“新媒体电影”的《11度青春》系列剧,自2010年8月在视频网站播出后,在影视和网络界刮起了一股青春短剧的新旋风,受到了广大影迷的极大好评。尤其是肖央导演的《老男孩》,讲述两个最普通的北京小人物的梦想与现实,一夜之间在互联网迅速流传,甚至传统媒体也跟风大肆报道,感动了来自60至90后的各年龄层的广大观众,很多人流下了对青春唏嘘的泪水,交口称赞这是国产的少有的代表新青年心声之佳作。
三、“微电影”之出炉
而与此同时,又一场命名之争随之而来。尤其在2010年12月由中影出品、吴彦祖婚后首部动作巨制、凯迪拉克以国际大片的规格打造的《一触即发》在多个媒介播出之后,“新媒体电影”这个概念似乎已经无法涵盖跨媒介、跨平台联动的电影样式。而且“新媒体”和“电影”都属于媒介层面,这样的命名既不顺口也容易被人诟病,于是,出现了以篇幅来命名、让大众念起来也更朗朗上口的“微电影”这一概念。
2011年1月,青年导演杨志平率先提出了“微影”的概念,它是微型电影的简称。微型电影,即微电影,指的是在电影和电视剧艺术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小型影片,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和可观赏性。以《一触即发》为例,虽然该片完整版时长仅90秒钟,却是精炼了好莱坞紧凑叙事结构,有好莱坞大片的叙事风格、扑朔迷离的剧情和紧张刺激的镜头,幕后有国际一流制作团队,整个影片只是时间短,它的单秒制作费用其实更高。
至此,“微电影”这个概念才正式出炉,并因为一下涌现出来的很多作品,被广泛传播、广为接受。和以前的“网络电影”有所不同,微电影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商业性。个人制作、上传的作品少了,专业制作商制作或者委托制作、有专业或半专业导演和艺人参与、以产生话题为目的、适合广告植入、具有某种连续性和后开发潜力的作品多了。可以说,“微电影”起源于草根,前身是各种参差不齐的“小短片”,来自各种相机、DV、手机,但是,真正把它提升到“电影”层次的,就像传统电影一样制作的,还是这些专业性机构。
在此之后,优酷网、爱奇艺等视频网站开始了自制剧的探索。因为随着网络视频业务的发展壮大,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影视剧播放平台,各大门户和视频网站在视频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热门影视剧版权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高昂的版权购买费导致了网站巨大的运营成本。同时,网络视频同质化竞争严重,网站需要寻找差异化的竞争路线,提升原创能力。在这种竞争环境下,自制微电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不但成本低,而且能保证网站在运营中享有更多主动权,同时,微电影的灵活性和投资决策的风险都更加可控。
微电影也成为广告营销新阵地。随着中国网民自我意识的崛起,广大网民对广告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如今,广告需要采用更软性、更灵活、更易接受的营销方式。尤其是2011年广电总局颁布了“限娱令”“限广令”之后,更是进一步压缩了电视植入式广告的空间。此时,活化的软性植入方式必然是未来企业广告的走向。而定制专属于品牌自身的微电影则成为新的行业趋势。一方面,微电影比传统广告更有针对性,观看它的人群主要是具有较强购买力的年轻人;另一方面,通过微电影,可以把产品功能和品牌理念与微电影的故事情节巧妙地结合,用精彩的视听效果达到与观众的情感交流,使观众形成对品牌的认同感。
微电影热度一升再升,甚至很多知名影视导演及大腕明星也加入了微电影行列,纷纷开始尝试这一新鲜的创作模式。2011年1月,贾樟柯与苏格兰威士忌尊尼获加合作,由他监制并与6位年轻导演一起拍摄的12部网络短纪录片《语路》一经推出就获得了极大的社会反响。《语路》计划旨在通过展示在不同人生角色中完成理想的代表人物的话语,鼓励一代人思考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梦想,这与尊尼获加倡导的“永远向前”精神一脉相承。2011年6月举办的上海电影节上,“7电影”“移星唤导”计划宣布刘烨、黄渤、黄磊、张默、李光洁、王学兵、吴秀波将各自执导一部微电影。演员郝蕾也宣布将自己的导演处女作献给微电影《火锅》。
除了大腕明星开始跨界执导微电影,正牌电影导演们也纷纷试水。2011年香港导演彭浩翔将4部网络短片作为自己进军内地的开篇尝试;导演陆川监制的微电影《最美好的时光》宣布开机,并计划登陆院线公映;导演张一白的“快女微电影”、与星美传媒联合打造的十季百集网络大电影《星踪魅影》等项目也在筹备之中。
2011年9月,由贾樟柯担任监制的公益微电影《爱的联想》在北京举行首映式,贾樟柯表示,新媒体的日益崛起,给电影的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题材更丰富、局限更小、传播速度更快更广泛、创作心态更轻松随意,这些都是微电影相比传统电影创作更有优势的地方,尤其是在影像上,也打破了传统电影的很多局限,作者可以用很简单的拍摄器材,可以形成内心意识流的记录。新媒体对于电影创作,正在带来很大的影响。”
业内人士分析,以上这些由明星、名导参与的微电影,都是有大品牌或者知名视频网站的幕后支持,因此有充分的投资保障。它的内容涵盖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以系列成剧。具有参与性强、广告植入更灵活等特点,以其短小、精练、灵活的形式风靡于中国互联网。它迎合了“碎片化”的信息接收方式,在“体型”上契合了受众即时消费的诉求,既可以满足时间上的“碎片化”需要,也可以满足传播上的“碎片化”需求。而微电影的时长和拍摄周期都较短,投资规模不大,档期也相对好约,所以大大提高了拍摄的可操作性。
也因此,微电影又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青年编导人才孵育地。毕竟要拍摄一部长篇影视剧门槛高、机会少,而拍摄微电影的门槛低、机会多,参与微电影的拍摄可以作为练手,甚至带来走红的机会。
2011年以后,微电影作品犹如雨后春笋迅速在网络媒体中蔓延开来,其中不少就是由网站或者广告、影视机构委托青年编导、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或者半专业的想投身影视业的新手制作的,出现了谭永华、徐青勇、余泽海、牛健等新人导演,涌现出了《132阶台阶》《依靠》《温情的牛奶》《信不信我告你》《诺亚方舟》《你好吗?我很好》《这一刻,爱吧》《假如爱情》《爱情的时态》《私人订做》《轻晃的流年》《九歌学堂》《父亲》《摩天轮下的爱》《把快乐带回家》《空巢老人》《发现你的美》《66号公路》《再一次,心跳》《万万没想到》《梦想到底有多远》《城中鸟》《成功之路》等各种类型和风格的微电影作品。其中,《万万没想到》的编导演叫兽易小星、《嘻哈四重奏》的编导演卢正雨、《老男孩》的编导演肖英,他们在网络上走红,并成功地有了转型去拍大电影的机会。
随着“微电影”的蓬勃发展,各大门户网站开设了微电影频道;视频网站不仅开设相关频道,还加快了自制微电影的步伐;专门的微电影网站也出现了;微电影的活动犹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微电影展映及各种微电影大赛同时遍地开花。
(陈吉,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特聘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