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青少年必读100部经典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1章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

林汉达——著

大丈夫做事,得站得高,看得远才行。——刘秀

这是一部连续的历史故事集,60万字,800多页,讲述了从周朝东迁到晋朝统一全国,前后1050年的历史。书中分为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和三国故事5个部分。通过这些有名又有趣的故事,大家可以很好地了解那一千多年的历史,熟知那些鼎鼎有名的人物,领会那一个个耐人寻味的道理。

这本历史故事集有3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史实准确。该书与演义小说不一样。演义小说虽然写得很传奇很生动,但其中有许多虚构的情节。这本书是按照历史发展的进程,主要取材于《春秋》《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以四字(大部分是成语)为标题,前后关联地讲故事。二是语言生动。林汉达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和翻译家,对汉语有深入的研究,他把那些久远的历史故事,用流畅生动、浅显易懂的文字写出来,读起来非常顺口,引人入胜。三是配有图画。每个故事都配有一幅形象生动的图画,这样大家读起来更加愉快,也有利于增进对故事的理解。

在春秋故事中,比较有名的故事有“千金一笑”“管鲍之交”“一鼓作气”“老马识途”“唇亡齿寒”“退避三舍”“放虎回山”“一鸣惊人”“晏子使楚”“卧薪尝胆”等。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卧薪尝胆”这个故事。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带着夫人一起来伺候吴王夫差,给他喂马。由于勾践的良好表现,仅仅三年,吴王就放勾践回国了。勾践回到越国又当起了国王,他生怕舒适的生活消磨了自己复仇的意志,就把软绵绵的褥子撤下去,睡在柴草上;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个苦胆,经常尝一尝苦味。这就叫“卧薪尝胆”。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终于灭掉了吴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了目标后,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朝着目标奋勇前进。

在战国故事中,比较有名的故事有“起死回生”“商鞅变法”“悬梁刺股”“胡服骑射”“屈原投江”“狡兔三窟”“完璧归赵”“负荆请罪”“远交近攻”“毛遂自荐”“图穷匕见”等。令人最难忘的是“负荆请罪”这个故事。由于蔺相如不仅完璧归赵,还在渑池之会中为赵国和赵惠文王赢得了荣誉,于是赵惠文王就封他为相国,地位比大将廉颇还高。这可把廉颇气坏了,他说:“我是赵国的大将,拼着命打仗,立了多少汗马功劳!蔺相如就仗着一张嘴,有什么了不起的?有朝一日,要碰在我的手里,哼!就给他个样儿瞧瞧!”蔺相如知道后,就一直躲着廉颇,有一次在外面碰见,老远就躲到小巷子里。他的随从很气愤,就问他为什么这么胆小?蔺相如说:“我连秦王都不怕,怎么可能怕廉颇呢?强横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来侵犯赵国,还不是因为咱们团结一致。如果我和廉颇闹矛盾,两只老虎斗起来,秦国知道后,肯定会趁机来侵犯赵国。”廉颇知道后,就脱了衣服,赤裸着上身,背着荆条跑到蔺相如家去道歉、请罪。于是两个人成了知心朋友,同心协力保卫着赵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知错就改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美德。犯了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道错了还坚决不改。

在西汉故事中,比较有名的故事有“张良拜师”“揭竿而起”“破釜沉舟”“约法三章”“鸿门忍辱”“暗度陈仓”“四面楚歌”“李广射虎”“苏武牧羊”“昭君出塞”“王莽称帝”等。令人最振奋的是“破釜沉舟”这个故事。项羽率领大军去救被秦兵包围的赵国。各路诸侯派来营救的十几队兵马,都被强大的秦兵吓得驻扎在旁边,不敢动弹。项羽率领全军渡过漳河后,就吩咐士兵,各人带上三天干粮,把军队里做饭的锅都砸了,把船都凿沉了。他对将士们说:“成败在此一举。这次咱们打仗,只准进,不准退,三天里头一定把秦兵打败。”果然,已无退路、拼死一战的楚兵英勇非凡,以一当十,所向无敌,3天里打了9场胜仗,彻底击溃了秦兵。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狭路相逢勇者胜,在危急时刻,要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和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在东汉故事中,比较有名的故事有“绿林好汉”“赤眉起义”“争先恐后”“得陇望蜀”“宁死不屈”“投笔从戎”“天知地知”“跋扈将军”“官逼民反”等。最令人深思的是“天知地知”这个故事。杨震很有学问,先担任荆州刺史,后来又被提拔为东莱太守。他去东莱上任的时候,路过昌邑,在驿站里住了一宿。昌邑县的县令王密本来是杨震推荐的,就给杨震献上十斤黄金。杨震不收,王密就对他说:“您不必客气,反正半夜里没有人知道,您就收了吧。”杨震一本正经地说:“天知道,地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听了,臊得连耳朵根儿也红了,只好拿着黄金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平时不要做亏心事,做了不好的事情总会被人知道的。

在三国故事中,比较有名的故事有“董卓进京”“辕门射戟”“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离间失和”“一身是胆”“煮豆燃萁”“七擒孟获”“鞠躬尽瘁”“功成将死”“三国归晋”等。最令人感动的是“鞠躬尽瘁”这个故事。诸葛亮受了刘备的嘱托,总怕自己尽力不够,治理不好国家,会辜负了刘备。他总是睡得晚,起得早,没日没夜地操劳,54岁就在五丈原军营中因劳累致病而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受人之托,要忠人之事,竭尽自己的全力把事情办好。

每个故事都是那么精彩,不管是谁,只要拿起这本故事集,就会不由自主地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