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润滑油(2)
原料配比
续表
制备方法 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即可。
原料配伍 本品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烷基水杨酸盐0.8~1.8、混合基质清净剂0.8~2、硫化烷基酚钙0.3~1.3、双烯基丁二酰亚胺无灰分散剂1.5~2.6、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0.4~1.4、酚型辅助抗氧剂0.05~0.5、基础油加至100。
本品各添加成分选择如下。
金属清净剂较适宜的是高碱值混合基质金属清净剂、中碱值改性烷基水杨酸钙和高碱值硫化烷基酚钙的混合物,用以提高润滑油的高温清净性。该组分可从兰炼生产的商品LAN109C、T115B和混合基质金属清净剂中获得。
高碱值混合基质金属清净剂的使用,是由于高碱值烷基水杨酸钙与高碱值磺酸钙共存时,将有共沉淀生成,该问题严重制约着油品高温清净性的提高,混合基质清净剂的使用不仅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而且兼具高碱值磺酸盐和高碱值烷基水杨酸盐的性质,并且具有良好的高温清净性能和很高的碱值。由于API CF级油可适用于燃烧高硫燃料的柴油机(硫含量可大于0.5%),因此要求API CF级油必须具有良好的酸中和能力,混合基质清净剂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油品的高温清净性,而且可以提高油品的碱值,以提高油品的酸中和能力。该组分可从兰炼生产的混合基质清净剂中获得。
中碱值烷基水杨酸钙(T109)与磺酸钙共存时,同样将有共沉淀生成,该问题严重制约了本品与同类磺酸盐清净剂体系油品的混合使用。文献研究结果表明:当烷基水杨酸钙与磺酸钙共存时,烷基水杨酸钙与磺酸钙表面活性剂将形成一种临界胶束,这是一种其浓度更低、聚集数更小的混合胶束,降低了体系中游离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促使载荷胶团表面上的表面活性剂解吸。当此解吸达到一定程度时,载荷胶团将沉降、聚集,形成共沉淀。本品中使用的改性烷基水杨酸钙的制备方法是在合成烷基水杨酸钙的过程中,引入了具有较佳稳定分散作用的聚异丁烯-丁二酸酐(PIBSA)作表面活性剂,与水杨酸一同加入到反应体系中,进行中和反应。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载荷胶团的立体屏蔽稳定作用,在新的动态平衡形成时,仍能保持载荷胶团的稳定性,从而解决了烷基水杨酸钙与磺酸钙混合形成沉淀的问题(国内外水杨酸盐与磺酸盐复合均出现沉淀问题)。另外,聚异丁烯-丁二酸酐(PIBSA)的引入也提高了烷基水杨酸钙在加氢处理基础油中的溶解性。该组分可从兰炼生产的烷基水杨酸钙清净剂中获得,但使用中应保持润滑油的碱值不低于140mgKOH/g,并且不与磺酸盐产生沉淀。
T115B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油品的高温清净性,而且还可以增强油品的抗氧化和抗磨损能力。T115B的用量要适宜,T115B的用量太大,会对发动机活塞低温区的清净性造成不利影响,T115B的用量太小,则不能保证油品的高温清净性。该组分可从兰炼生产的硫化烷基酚钙清净剂中获得,也可从国内外类似的商品中获得,但使用中应保持润滑油的碱值不低于240mgKOH/g。
无灰分散剂较适宜的是双烯基丁二酰亚胺无灰分散剂。该组分可以使油品保持良好的分散性能,使油品在衰败过程中产生的极性组分能够很好地分散在油品中,而不至于沉积。该组分可从兰炼生产的T152无灰分散剂中获得,也可从国内外类似的商品中获得,但使用中应保持润滑油中氮含量不变。
组合物中将酚型辅助抗氧剂与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复合使用,二者以不同的抗氧化作用机理相互配合共同抑制了润滑油的高温氧化,赋予该组合物优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可从兰炼生产的商品和国内外类似的商品中获得。
调制润滑油时,除了加入本品所列的添加剂外,单级油还需加入降凝剂和抗泡剂,而多级油需加入降凝剂、黏度指数改进剂和抗泡剂。
黏度指数改进剂较适宜的是乙烯-丙烯共聚物,可从兰炼生产的T612A商品中得到。
降凝剂可从兰炼生产的LAN803B也可从国内外生产的降凝剂或倾点下降剂中得到。
抗泡剂一般是甲基硅油T901。
选择性能好的添加剂组分还不能完全解决本品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本品利用众所周知的添加剂组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原理,力求使各功能添加剂除了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性能优点外,在满足发动机各项性能要求方面,尽可能使各功能添加剂组分间产生较强的“协同效应”,避免出现“对抗效应”。
质量指标
产品应用 本品主要应用于柴油发动机。
产品特性 本品配方简单,成本低,调制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