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水资源产权市场建设与管理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水短缺的经济学解释

水资源的存量缺水程度,可以简单地用沙漠化程度衡量。沙漠化地区,水生资源及很多物种消失,可以被认为已经达到边际种群下降数量超过不可恢复的程度。

就人类对水的需求而言的相对缺水(流量缺水)来说,短缺是相对于需求而言的供给缺少,经济学中也称作需求过剩。

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支付的商品量。市场中的每一个个体,对水的需求,在生理需要范围以内,其需求价格弹性接近于零,即完全无弹性。超过生理需要以后的需求价格弹性,随着价格的降低而逐渐增大。对于不同收入阶层,一般情况下,高价格时,收入越高,价格弹性越大;低价格时,收入越低,价格弹性越大。如图1-1所示,DRICH表示高收入者的水消费需求曲线,DPOOR表示低收入者的水消费需求曲线,DAVERAGE表示平均需求曲线。高价格时(PH),高收入者需求价格弹性较大,而此时低收入者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低价格时(PL)正好相反。也就是说,高收入者已尽其所能的消费了水,降价已不会使其消费量增加。

图1-1 价格与需求量

供给是厂商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量。由于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水的供给又有很强的规模效应,使其形成自然垄断,因此各个国家为打破垄断,都会使水供给行业成为公共部门行业,经营的目标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福利最大化。供给量一般都会尽最大资源可开采量(不一定是可持续开采量)进行供给,即供给曲线是完全无价格弹性的(垂直于水平轴),水的供给价格一般是保持供给企业不亏损,即按平均生产运行成本定价。这样,出现了水的价格与需求无关的局面。只要生产或生活需要,而供给能力或资源存量达不到要求,就被认为水资源短缺。这也成为对水资源短缺值估算的依据,显然存在问题。

市场经济中,价格因素是调整供需变化乃至达到供需平衡(市场均衡)的主要力量。在价格这一市场信号失去作用力的情况下,市场的非均衡就有可能出现,短缺就会出现。换句话说,短缺是与价格捆绑在一起的。在定义及测度短缺量时,要说明价格。如图1-1中,价格为P1时,水的需求量会很大,价格为P3时,低收入阶层水的需求量只有Q1,高收入阶层的需求量不超过Q3,价格为P2时,平均的每人需求量不超过Q2。如果采用分部计价,每人基本生活用水量为Q1,不超过Q2部分的价格为P2,超过P2部分的价格为 P3,则此三类人水的需求量分别为 Q1Q2Q3,由此计算的水短缺值与在同一价格下的短缺值是不一样的,这说明计算水短缺,必须考虑价格因素。当前价格下的短缺量并非价格调整后的短缺量。尤其在预测未来水资源短缺程度时,更需考虑水价格的走势。

流量短缺相对于家庭数量,用到两个数值的大小比较,理由是(见图1-2): x1表示水资源需求量,x2表示其他商品需求量集合,凸向原点的两条曲线为两条无差异曲线,过A、B两点的两条直线分别为两条预算约束线。收入为M0,价格为P0时,水的消费量为QA,此时,其他物品消费替代,说明低价时水被过度浪费,此时实际不缺水。(b)表示水价放开后,实物收入不变,此时若水消费减少,同样说明水以前被过度浪费,市场价格没有真实反映水资源的稀缺性,若水价放开后水消费不减少,说明确实处于水短缺状态。(c)表示实际收入提高,若此时水消费量减少,说明水被错定为劣等品,以前水价没有真实反映水资源的稀缺性,若水消费不减少反而增加,表现出水是正常商品,水的稀缺性在市场上被正确反映,供给若满足不了需求,则表示缺水。综上,即时,相对流量缺水。凡符合此条件的家庭,构成缺水家庭数,这个数占总家庭数量的比,说明的是普遍的缺水程度。这就是(1-3)式、(1-4)式的由来。

图1-2 流量短缺

在水资源量相对充足的情况下,若成本价格下的需求量不大于供给量,市场不会感觉到水危机。但是,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生产规模的扩大,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一方面,低的价格使需求量超过供给量,形成短缺;另一方面,供给企业一般被迫超负荷运转,造成水生产平均成本提高,使企业形成亏损。因此,水短缺与水行业亏损存在相关性,短缺是价格信号失灵造成的,价格信号失灵,也造成企业亏损,解决了水短缺的认识观念,可以同时部分解决水生产企业亏损问题。

价格信号对投资有决定性作用,它直接与投资收益有关。有了水短缺的正确概念,水价格的调整就会自然用于水资源短缺的解决方案中。水资源价格的调整对水产业投资会产生激励作用,海水、废水、污水、雨水,等等,如果有利可图,都可能会被开发。各种节水设备,使用后如果有收益,都可能形成强大的市场。因此,对水短缺的正确定义,对水相关产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於方、过孝民、张强:《城市污染型缺水的界定及其经济损失的计算》, 《中国环境科学》2003年第1期。

[2]姜文来:《水资源价值论》,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康雪:《以生命的名义——中国水资源问题的思考》,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