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遵循这次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紫金社会学教材系列整体规划——社会学二级学科的教材直接使用学科名称,本书作为人口学学科的入门书籍,中文名称使用“人口学”,而英文名称则继续使用Introduction to Demography。鉴于本书是为有意进入人口学界的学子系统学习人口学的第一门课程而设计,因此本书在内容安排上秉承1959年美国著名人口学家菲利普·豪瑟(Philip M. Hauser, 1909-1994)教授和奥蒂斯·邓肯(Otis D. Duncan, 1921-2004)教授在《人口研究》(The Study of Population)一书中关于人口学的经典定义所涵盖的内容,即“对人口规模、地域分布、人口构成和人口变迁以及这些变迁的要素,如生育、死亡、迁移和社会流动的研究”。本书将这些内容整合并划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用一章的篇幅来帮助读者理解本学科同时也是当下最时兴的统计学学科的共同“创始人”——17世纪的英国著名学者约翰·格兰特(John Graunt, 1620-1674)所创建的人口学学科的历史发展脉络与现实命运;同时用一章的篇幅对作为一门以技术为主学科的人口学的最重要的资源——人口学及相关数据资料获取的通道进行系统介绍。按照学科逻辑,应先讲授人口的生育、死亡及由其而来的人口再生产,然后介绍以人口再生产与人口迁移作为两大基本因素而导致的人口的各种静态结构,但是考虑到内容的难易程度,本书做了适当的调整。在第二部分首先聚焦于人口静态结构的解析,包括人口自然属性的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社会属性的人口“地域结构”和“社会结构”。接着在第三部分系统介绍人口动态过程的解析方法,包括规范人口学范畴侧重的人口的“生”(生育分析)、“死”(死亡分析)、“迁”(迁移流动)及“人口再生产”的内容。本书最后一部分则为“人口预测与人口政策”,这里有意打破规范人口学“生、死、迁、测”的完整性,将其中的“测”(口预测)与人口政策放在一起作为一部分,这是因为人口学学科曾经的辉煌,尤其是在中国的辉煌是来自政界、学界对于人口问题的现实关注,并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人口预测而行的与人口问题核心相连的饱受争议的“人口政策”(尤其是该政策体系中的人口生育政策)这一词语,为此本书将这两章内容合并成为全书最后一个部分。

毋庸置疑,人口学最必要与最核心的要素是技术(Technique),因此,学习人口学就不能简单地依照社会科学领域里其他学科的思路,仅仅关注于理论、概念与数据,除此以外还要关注对于这些理论、概念的操作化(比如人口变化内部机制揭示,就需要对于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量的作用进行分解)及其广义领域内的现实社会问题的数量分析比如人口变化导致的一些社会问题发生的外部机制,即这些人口学变量如何与其他的社会变量产生互相作用。所需要的初阶的、中阶的、高阶的人口学分析方法和技术。本书作为人口学的学科入门教材,对一些方法的介绍只能是引介性的,因此读者如果想要了解一些方法的更细致的内容,或想要学习更为高阶的人口学分析方法,就需要阅读更多高阶的人口学方法教材/专著或是参加人口学的高阶课程。

人口学由于其交叉学科特点,不断地吸收其他学科的知识(Say no to“pure demography”)从而使得研究视野广泛化,与社会学、遗传学、生态学、地理学、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学科频频互动,并借用和整合这些学科的概念和方法。正如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本尼分校教授梁在所言:“……人口学的发展一直随着世界历史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迅速地向全新的方向拓展着……人口学已经成为一个交叉学科,并吸取着许多其他相关学科的优势。举个例子来说,随着关于个体、家庭户以及各种社区的地理数据越来越多,人口学的研究正在把地理信息融入传统的人口信息中,使其更加具体。与之类似的是,人口学者近年来也尝试着利用基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来解释人口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因此,人口学的知识和技术体系势必越来越发达,为此,本书在最后附录部分以“人口学学科部分经典著作索引”为名,单独梳理出关于人口学学科中较为重要的中、英文教材/专著,感兴趣的读者只需根据所列书目,到图书馆借阅或购买相关书籍进行学习即可。

最后,本书是笔者进入学界以来的第一本著作,势必会有诸多不足甚至错误之处,恳请学界前辈及各位读者批评指正,也烦请将相关意见和反馈发送至我的信箱weiguo@nju.edu.cn,我必在本书再版时予以修正。

郭未

2015年1月21日星期三

于南京大学仙林校区 河仁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