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阳腔史料三百种注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明代中叶以前弋阳腔的流传

明代初期弋阳腔已经开始流传,证明弋阳腔在元末就已经产生。

(一)明初弋阳腔流传到云南、贵州

魏良辅《南词引正》载:


腔有数样,纷纭不类。各方风气所限,有昆山、海盐、余姚、杭州、弋阳。自徽州、江西、福建俱作弋阳腔,永乐(1403~1424)间,云、贵二省皆作之,会唱者颇入耳。惟昆山为正声,乃唐玄宗时黄旛绰所传。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辞,善作古赋。扩廓帖木儿闻其善歌,屡招不屈。与杨铁笛、顾阿瑛、倪元镇为友,自号风月散人。其著有《陶真野集》十卷,《风月散人乐府》八卷行于世。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

(见钱南扬《汉上宦文存》,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第94页。)


【注】

①魏良辅,字尚泉,一作上泉。明沈宠绥《度曲须知》上卷《曲运隆衰》云:“嘉(靖)、隆(庆)间,有豫章魏良辅者,流寓娄东、鹿城之间”。豫章,即江西南昌,娄东,即江苏太仓。此谓魏良辅是豫章(江西南昌)人,流寓太仓(亦有记载为太仓人、昆山人),因改革昆山腔,创造“水磨调”,在嘉靖、隆庆年间扬名曲苑,被人尊为昆腔之祖。其生卒年代不详,胡忌、刘致中合著《昆剧发展史》认为:魏良辅“弘治十四年(1501)前后,出生”、“万历十二年(1584)前后,去世”(见该书第61页)。魏良辅的曲论著作《南词引正》,有文徵明手写本,载明玉峰张广德编《真迹日录贰集》,书名题作《娄江尚泉魏良辅南词引正》,下题“毘陵吴昆麓较正”,末有金坛曹含斋嘉靖丁未(二十六年,1547)序。另有一种魏良辅《曲律》最早见明周之标万历四十四年(1616)刻的《吴歈萃雅》,凡十八条,比《南词引正》少两条,此则文字就在缺失的两条之中,而且还有不少不同之处。

②杭州腔,当是南戏在杭州衍变而成的杭州地方戏曲声腔。

③黄旛绰,唐玄宗时宫廷艺人,善弄参军戏。死后葬于昆山绰墩。

④顾坚,生卒年不详。胡忌、刘致中《昆剧发展史》援引施一揆《关于元末昆山腔起源的几个问题》[原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2期]所言:“顾瑛、杨维祯、倪瓒有个交往甚密的诗文朋友名顾敬,字思恭,号灌园翁……此顾敬居然列于顾坚一支的世氏表上,为顾坚的叔伯行。顾敬既为顾瑛、倪瓒、杨维祯的友好,那么魏良辅所说顾坚与此三人为友,也是可信的”。

⑤扩廓帖木儿,即王保保,《明史》一二四卷有传。他招致顾坚,当在官左丞相,出而治兵,南平江淮时。

⑥杨铁笛(1296~1370),名维祯,字廉夫,会稽人。初居杭州铁治岭,故号铁崖;后至淞江,得莫冶所制铁笛,故又号铁笛。诗人。见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一。

⑦顾阿瑛(1310~1369),名瑛,字仲瑛、德辉,昆山人。见明陆容《菽园杂记》卷十三。

⑧倪元镇(1301~1374),名瓒,字符镇,号云林,无锡人。见明顾元庆《云林遗事》。

魏良辅记弋阳腔在明初永乐年间已流传到云、贵二省,而且“会唱者颇入耳”,说明他在南戏诸声腔中,除了推昆山腔为“正声”外,对弋阳腔也颇为看好。既然弋阳腔在永乐年间已流传到西南边陲之地,那么,它在江西邻省福建、徽州等地的流传,当在此前,即明太祖开国初期洪武年间。而弋阳腔的产生,至迟也在元朝末叶。

杭州腔,当是南戏在杭州衍变而成的杭州地方戏曲声腔。杭州是南宋都城,温州杂剧产生之后,不久当传入杭州。刘一清《钱塘遗事》云:“至戊辰、己巳(南宋度宗咸淳四年、五年)间《王焕》戏文盛于都下,始自太学,有黄可道为之”。按:刘埙《水云村稿·词人吴用章传》中有云:“至咸淳,永嘉戏曲出,泼少年化之”,则此时在杭州出现的《王焕》戏文,亦当是永嘉戏曲或由其衍生的杭州地方戏曲。元周德清《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云:“约之韵,乃闽、浙之音。……南宋都杭,吴兴与切邻,故其戏文如《乐昌分镜》等类,唱念呼吸皆如 ‘约韵’”。约韵,指吴兴武康人沈约(441~513)所编写的诗歌韵书《四声谱》。杭州戏文既然皆如“约韵”,有吴兴、杭州的语音特点,这就可成为杭州的地方戏,称为杭州腔。但杭州腔仅此一见,不明下落,窃以为有两种可能:或衍变为其他声腔(如不明产地的四平腔);或为其他声腔(如余姚、海盐、弋阳等)所取代。

而昆腔“乃唐玄宗时黄旛绰所传”,当然是无稽之谈。魏良辅认为,由于顾坚“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把顾坚推为昆山腔的创始者。另有周元《泾林续记》记载:“周寿谊,昆山人,年百岁。后(明)太祖闻其高寿,召之京……上善其对,笑曰:闻昆山腔甚佳,尔能讴否?曰:不能,但善吴歌。命之歌”。有此则记载作印证,“国(明)初有昆山腔之称”的说法,似乎可以确立,而且昆山腔创自顾坚说,也有了旁证。但我们必须注意到这一事实:顾坚本人的作品已佚,其《乐府》中可能有散曲作品,但很难说有南戏或昆山腔剧本。其友好杨维祯有南曲散套〔夜行船〕(吊古)传于世;倪瓒写有北曲小令;顾阿瑛养声伎、搬演戏剧,但与顾坚一样,也没有南戏或昆山腔剧本传世。看来,顾坚等人的昆山腔和明太祖风闻“甚佳”的昆山腔,只是散曲,而非民间戏班搬演的昆山腔。在民间流行的南戏支派昆山腔,直到明嘉靖初祝允明还说是“歌唱愈谬,极厌视听”“盖已略无音律腔调”,文人雅士是不会喜欢的。只有“昧士倾喜之,互为自谩耳”。所以顾坚等人所创昆山腔,如果有,也只能是散曲。他们不是昆山腔的创始人。

昆山的地方戏——昆山腔,是由南戏发展而来的。所以也不能说魏良辅是昆山腔的创始人,他只是昆山腔音乐的改革者,可以认为他是昆山腔水磨调的创始者。梁伯龙的《浣纱记》把魏良辅的水磨调引进舞台演出,使昆腔艺术面目一新,盛行于世。关于这个问题,流沙先生《驳昆山腔创自魏良辅或顾坚说》一文(原载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学习》1981年第2期)论之甚详。

(二)弋阳腔明洪武年间传入广东海陆丰

广东陆丰县《碣石卫志》卷五《民俗》载:


吾邑常演之戏有二焉:一曰白字戏,亦名梨园,多童伶,戏多文少武,唱乡音;闻白字戏昔随闽南人入籍本邑而来,宋元已有之。一曰正音戏,讲官话,文武兼演,俗名大戏;行柱角色,多是成年人或老壮人,多演历史戏,且多在庙堂戏台演出,戏金较之白字戏多,故有大戏之名。据前辈传说,洪武年间,卫所戍兵军曹万有余人,均籍皖赣,既不懂我家乡话,当亦不谙我乡音,吾邑虽有白字之乡戏,亦未能引其聚观。卫所戍兵散荡饮喝,聚赌博弈,时有肇斗殴打之祸。军曹总官有见及此,乃先后数抵弋阳、泉州、温州等地,聘来正音戏班。至此每演之际,戍兵蜂拥蚁集。闻正音戏初来时,邑人观者仅士子文人,近则凡平民之辈亦乐观焉。世宗以来,邑人有白字戏童伶年稍长者,复到正音戏班学戏,其数逐年增多,可凑集为本地正音戏班矣。

(转引自《中国戏曲志·广东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志·广东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3,第472页。)


【注】

①《中国戏曲志·广东卷》注明:“《海丰县志》编委会干部余少南,于民国三十年(1941)在陆丰县东山乡庄汉奕处,抄得明嘉靖年间编修、清乾隆三十年(1765)重修的《碣石卫志》卷五《民俗》残篇”,并注明“未觅得原本核实”。

此则记载称明洪武年间(1368~1398),碣石卫军曹总官“先后数抵弋阳、泉州、温州等地,聘来正音戏班”,所谓正音戏,又名正字戏,“用中州官话演唱,因当地(指广东海丰、陆丰)称中州官话为 ‘正字’或 ‘正音’而得名”; “正字戏的唱腔音乐包含正音曲(又称大板曲,有弋阳、青阳、四平诸腔成分)、昆曲以及乱弹、杂调。在一百七十多出戏文中,正音曲剧目占百分之六十多……”(见《中国戏曲志·广东卷》[志略]“剧种”篇“正字戏”条)。可见,正音字戏的老底子是弋阳腔,后来陆续吸收青阳、四平、昆腔、乱弹。弋阳腔常在庙堂戏台演出,以《三国传》《征东传》《征西传》等连台大本戏为常演剧目,故称为大戏。弋阳腔的这些特征,在正音戏中都得到保存,与本则记载相吻合。如果本则记载确实可靠,可以认为,洪武年间来到广东的弋阳正音戏班唱的是弋阳腔。再则,魏良辅《南词引正》所记,弋阳腔在明初永乐年间已在云南、贵州二省盛行,那么,此前(即明洪武年间)它从江西传入邻省广东,也是极有可能的,更何况,碣石戍兵“万有余人,均籍皖赣”,卫所军曹总官为安抚戍兵,特意从江西聘来弋阳腔戏班,戍兵喜爱乡音,聚而观之,是为弋阳腔传入广东的直接原因。

(三)明代中叶南戏四大声腔的流布

徐渭《南词叙录》载:


今唱家称“弋阳腔”,则出于江西,两京、湖南、闽、广用之;称“余姚腔”者,出于会稽,常、润、池、太、扬、徐用之;称“海盐腔”者,嘉、湖、温、台用之。惟“昆山腔”止行于吴中,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听之最足荡人,妓女尤妙此,如宋之“嘌唱”,即旧声而加以泛艳者也。

(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三集,第242页。)


【注】

①两京,指北京、南京。

②常,即常州府;润,即润州,即江苏镇江府;池,即安徽池州府;太,即太平府,故治在今安徽当涂县;扬,即江苏扬州府;徐,即江苏徐州府。嘉、湖、温、台,即浙江嘉兴府、湖州府、温州府、台州府。

③吴中即苏州。春秋时吴国建都于此,故名。

④嘌唱,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云:“嘌唱,谓上鼓面唱令曲小词,驱驾虚声,纵弄宫调,与叫果子、唱耍曲儿为一体,本只街市,今宅院往往有之”。

徐文勾勒了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该书问世之前南戏四大声腔的发源地和流播地区。此时弋阳腔在江西、南京、北京、湖南、福建、广东等地流行,加上魏良辅记载的徽州、云南、贵州等地,真可谓弋阳子弟遍天下。而昆腔只在苏州一带流行。可见明代南戏四大声腔中,弋阳腔是流传地区最广的一支。徐文提到的昆山腔,虽然“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但“止行于吴中”“听之最足荡人”,而且“妓女尤妙此,如宋之‘嘌唱’,即旧声而加以泛艳者也”。这实际上反映了魏良辅等人改革昆山腔的情况:“旧声而加以泛艳者”,还处于“嘌唱”(清唱)阶段。故“止行于吴中”,其实,民间老的昆山腔还在流行,流行地域也不仅限于吴中。

(四)魏良辅变弋阳、海盐故调为昆腔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十四“梁辰鱼”条载:


梁辰鱼,字伯龙,昆山人。有《远游稿》。伯龙雅擅词曲,所撰《江东白苎》妙绝时人。时邑人魏良辅能喉啭音声,始变弋阳、海盐故调为昆腔。伯龙填《浣纱记》付之。王元美诗所云“吴阊白面冶游儿,争唱梁郎雪艳词”是也。同时又有陆九畴、郑思笠、包郎郎、戴梅川辈,更唱叠和,清词艳曲,流播人间。今已百年。传奇家曲别本,弋阳子弟可以改调歌之,惟《浣纱》不能,固是词家老手。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第430页。)


【注】

①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浙江秀水人。清康熙十八年(1679)举鸿博,授检讨,与修《明史》。其《静志居诗话》专记有明一代诗人篇章,兼及遗闻。

②梁辰鱼(约1519~1591)所撰《江东白苎》系散曲集。

此则记载尤其值得注意者有二。

一是“时邑人魏良辅能喉啭音声,始变弋阳、海盐故调为昆腔。伯龙填《浣纱记》付之”,说明魏良辅改革的昆腔是“变弋阳、海盐故调”而来的,经过梁伯龙创作的《浣纱记》,搬上舞台演出。其实,在魏良辅等人改革之前,昆山腔早已存在,与弋阳、余姚、海盐等腔在元代末期即已产生。魏良辅等对民间流传的昆山腔进行改革,主要是把南散曲的音调吸收、改进,引进到昆腔中来,在改革的过程中可能吸收了弋阳、海盐两腔的成分,而不仅仅是“变弋阳、海盐故调为昆腔”。

二是“传奇家曲别本,弋阳子弟可以改调歌之,惟《浣纱》不能”。其实,弋阳腔(尤其是其变调青阳等腔)将文人传奇“改调歌之”的剧目不少,将《浣纱》改为弋阳诸腔演唱的也不在少数。新近出版的李福清、李平编《海外孤本晚明戏剧选集三种》中分别收有《浣纱记》的一些单折。如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江西临川人黄文华选辑的《新锲精选古今乐府滚调新词玉树英》目录中三卷上层著录有《浣纱记·吴王游湖》。明万历年间安成(江西吉安府安福县)人阮祥宇编《梨园会选古今传奇滚调新词乐府万象新》卷一“词林正式”收有《西施女诉心病》一折;后集卷四收有《越王别臣往吴》《子胥寄子鲍叔》等二折。此两种选本皆以“滚调新词”为号召,所谓“滚调”,青阳腔、四平腔及徽池雅调皆有之,可以认为徽池雅调将《浣纱记》改调歌之来演出。另一种《精刻汇编新声雅杂乐府大明天下春》,估计亦出自江西编选家之手,该书卷四亦收有《范蠡归湖》一折,当是滚调戏曲所唱。又万历三十八年吉州景居士编选《鼎刻时兴滚调歌令玉兴调簧》亦收《吴王游赏》一折。吉州,即江西吉安府,安福县属吉安府。可见万历年间吉安府盛行滚调戏曲,并将《浣纱记》改调歌之。

(五)魏良辅变弋阳、海盐故调为昆山腔,梁伯龙填《浣纱记》付之

刘廷玑《在园杂志》卷三载:


迨元作北曲,诗余遂为定场白之前引。前明昆山魏良辅能喉啭音色,始变弋阳、海盐故调为昆山腔,梁伯龙填《浣纱记》付之。

(刘廷玑:《在园杂志》,张守谦点校,中华书局,2005。)


【注】

①刘廷玑,字玉衡,号在园,辽宁辽海卫(即今开源)人。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出为浙江台州府通判,迁处州府知府,擢江西按察使,后降为江南淮徐道。其《在园杂志》一书卷首有孔尚任康熙乙未五十四年(1715)序。

其谓“元作北曲,诗余遂为定场白之前引”,值得注意。其余文字与朱彝尊《静居室诗话》同。

(六)弋阳为昆曲导师

姚华《曲海一勺》载:


至如弋阳诸腔,世多不习。北调失传,亦已泰甚。然弋阳为昆曲导师,北调与南调同祖,亦考古所必资。

(见任讷辑《新曲苑》第六册,中华书局,1940,第11页。)


【注】

①姚华(1876~1930),字重光,贵州省息烽人。清末进士,后曾留学日本,辛亥革命后历任朝阳大学(1949年改建为中国政法大学,1950年并入中国人民大学)等校教授,著有《曲海一勺》《篆猗室曲话》《元刊杂剧三十种校正》等曲学著作。

以上刘廷玑、姚华所言,均与朱彝尊所说魏良辅“始变弋阳、海盐故调为昆腔”的看法一致。

(七)海盐、弋阳诸腔,各起乡曲,振其土音,流行甚盛

姚华《曲海一勺》载:


词曲转捩,线索了然。其时海盐、弋阳诸腔,各起乡曲,振其土音,流行甚盛。所谓列国之风,其鄙实甚。自经士大夫润色,又屡屡以词入曲,由鄙而都。于是《琵琶》、《幽闺》诸本,遂为南曲祖。

(见任讷辑《新曲苑》第六册,第16页。)


姚华谓“北调与南调同祖”,是把“词”看成“祖”,这是仅从南北曲唱词系长短句来推论的。谓“弋阳为昆曲导师”是把魏良辅看成昆曲的创始人,以经过魏良辅等改革的昆腔“水磨调”的产生时间为标准。按照他的说法,先是有海盐、弋阳等“乡曲”“土音”盛行,然后这些“乡曲”“土音”“以词入曲”,才有《琵琶》《幽闺》诸本南戏,成为“南曲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