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丹心:第七批援藏干部人才的心路故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稳藏有责援藏无悔

北京市援藏干部

拉萨市北京实验中学教师邵文杰

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段话:“有一种生活,只有经历过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只有体会过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只有拥有过才知道其中的滋味。”的确,艰辛与快乐只在意念转换之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选择自己道路的权利,但是选择一段援藏之路,可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2014年6月30日,肩负着北京市委市政府、市委组织部、市教工委教委和北京所有教师的重托,我,毅然选择到拉萨来,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援藏工作,我的援藏工作单位是拉萨北京实验中学。

自进藏的第一天起,我时刻不忘组织的希望和领导的重托,始终严格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民族政策,尊重藏族的民族传统,积极维护藏汉民族团结。随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团结学校的少数民族干部教师,积极同藏族同胞友好交往,用他们习惯并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沟通、交流,并主动学习一些藏语以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注意了解、学习藏族同胞的风俗习惯,和藏族干部教师相处得非常和谐、融洽,我的工作也得以顺利开展。

“来到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干什么?走时给拉萨北京实验中学留下什么?”这是我来到拉萨、走进这所由北京援建的美丽校园后,一直思考的问题。陌生的环境决定我们不能直接照搬北京的工作方式、思维模式和目标规划。初到拉萨,我除了面临环境不适外,还面临语言不通、情况不熟、工作全新等种种困难。始终牢记自己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北京优秀的教育资源和先进教学理念在拉萨落地生根,与拉萨本土优秀教育相互交融、取长补短,在当地教师的教育教学中得以实践并显现成效。因此,从踏进拉萨北京实验中学的第一天开始,我始终没有停止过观察和思考。“学校硬件设施很好,但教学理念跟不上,当地教师上课只顾着自己讲,缺少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无法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当地学生很朴实,但基础较薄弱,学习习惯较差,学习效率不高。”这是我对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教学现状的最深印象。

面对学校各年级的学生除藏文学科外其他各科平均分几乎都是三四十分的水平,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首先要教会学生掌握和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学习习惯。”我的这一想法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认可,在深入课堂听课、参加学科组教研活动、与学生座谈、检查学生作业等之后,分学科研讨“教什么?怎么教?教多少?”很快,各年级就制定了“降低难度、合作学习、调动兴趣、多加鼓励”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爱听、听得懂,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慢慢过渡到爱动脑、爱动手。在全校上下齐心协力的努力下,一年的实践证明,“以人为本,夯实基础”的教学措施,是适合拉萨本地教育实际的。拉萨北京实验中学2015年高考本科上线率创历史新高,同时也带动高一新生录取分数大幅提升,已跃居拉萨乃至西藏自治区普通高中前茅。

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的取得让我倍感欣慰,学生们快乐的笑脸让我内心激荡,好想在这儿多干几年,让学校的发展更出色、让学生的笑脸更灿烂,但深藏心底“放不下”的远方牵挂,让我在自己的孩子面前羞颜愧心。在我忙于拉萨北京实验中学高三学生高考之时,也正是我的女儿面临中考的紧张阶段。虽然离家一年多来,每次给孩子打电话,她都表现得很轻松,但我知道,她很紧张,压力很大。自女儿上小学一年级起一直到初二,每天都是我接送她上学放学,尤其是升入初中以来的两年里,因为就在一个校区,每每她有一点点事情或心情不好就会找我,女儿一直把我当成她在学校里的最大支柱和依赖。在她初三面临中考关键的一年,我突然离开远赴西藏,给她带来不仅是失落更是无助。也正是这一年里,让我感觉到孩子突然间长大了、懂事了。2015年4月,即将参加北京初中毕业生体育中考的她,在上体育课时扭伤了脚踝,怕我担心,直到能慢慢走道了才敢告诉我,还请求体育老师(我教过的学生)不要告诉我。那段时间,我妻子每天接送孩子上学都要背着她进出校园,背着她去医院换药,自己也病了好几天仍坚持上班,回到家还要照顾受伤的女儿。尤其是中考那几天,我不敢给她们母女打电话,怕女儿因此更紧张,而她们俩也不敢给我打电话,担心影响我的工作。就这样,前后整整4天,两地双方实施“冷战”,直到6月26日中午接到女儿打来的电话说:“爸爸,我考完了,挺好的,您放心吧!”电话这头的我却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女儿,只是简单地说:“考完了就好,结果不重要,尽力就好,替我照顾好你的妈妈。”虽然心中充满了愧疚,但我必须坚守岗位。既然来援藏,就只能舍小家顾大家。北京各级领导的重托,还有家中的妻子和女儿给予我的支持,是我最坚强的后盾。我没有理由不坚持。

正是因为有了我的小家这份爱的支持,又有北京拉萨两地各级领导的嘱托和厚爱,一年来的援藏的日子里,每天最开心的事莫过于通过手机与妻子女儿视频聊天,看着屏幕上女儿的笑脸,我就会觉得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视频聊天时,我给女儿讲了很多学校里发生的趣事和当地学生刻苦学习的事例,也一再向妻子保证在这里生活过得很好,不用担心。我的原则就是报喜不报忧,省得她们担心。不愿让她们知道我在这里因为饮食不习惯、水土不服,经常上火使嘴角生疮,肚子也常“闹意见”等等。在我刚踏上雪域高原来到拉萨后近半个月的时间里,每天都伴随着头痛、胸闷、气短、难以入眠等一系列高原反应。或许是多年养成的做事雷厉风行的习惯,面对新学校诸多亟待解决的事情不免着急,行动速度稍快就会心跳加速、心慌不能自制,有时头痛欲裂,甚至晕倒。在2014年7月18日,也就是我来到拉萨的第17天,共青团拉萨市委通知有一批响应团中央“西部计划”来藏的大学生志愿者即将分配单位,为了能赶在其他单位前面“抢到”持有教师资格证的大学生志愿者,接到通知后我就马上急匆匆赶到团市委,刚刚走上二楼,突然眼前一黑失去知觉,没有任何反应地倒在楼道里,自己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醒来时已经躺在团市委的办公室里,等看到学校和团市委的领导们焦急的面孔时,我才感觉到双手和两个膝盖刺骨地疼,才发现双手和膝盖都磕破了,鲜血已经渗透裤腿。为了不耽误时间,起身就和团市委的同事们一起核对大学生志愿者信息,顺利“抢到”16名有教师资格证的志愿者。事后在校领导的强烈要求下,我去医院对伤口进行了简单包扎,同时我也请求领导不要告诉我的家人,直到现在也没有让她们知道。

对我来说,来拉萨参加援藏工作也是我与藏族学生的缘分所致。自2002年起,我所在的原单位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就在国家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安排下招收西藏内地班学生,也就是从那年起,学校让我承担学校西藏内地班学生的管理工作,直至2010年。回忆那些年里每天和西藏内地班学生在一起,他们天真无邪的笑脸、刻苦学习的身影,还有他们那份质朴、乐观,让我深受感染,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在飞信、微信、QQ群里给我发了很多西藏各地风土人情的图片,让我每每都想来西藏看一看,感受那传说中圣洁的雪峰、雄伟的高山、碧澈的蓝天、博大的草原。从2010年起,我任学校教务处主任,担任招生工作,虽然每年西藏教育厅和很多学生家长都邀请,也可以借招收西藏内地班新生和高考录取送档、寒暑假接送新生进京及返藏等机会来西藏,但都因为各种工作原因未能如愿。这次来藏工作,或许正是我与西藏学生的缘分和情感的促使。一年来与藏族同事们朝夕相处,为了学校的发展和学生们的进步,荣辱与共,让我真切感受到他们那份勤劳、质朴、坦诚、乐观。他们的心灵就像高原湖泊一样清澈,像高原的蓝天一样透明纯净,更让我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感知到更多的善良、真诚、包容、理解。在学校工作时,我更是得到了当地藏族干部教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浓厚的民族情结,更加坚定了我的援藏信念。

西藏大地的辽阔与苍凉,西藏人民的真挚与虔诚、和蔼与信赖,让我更加坚韧,使我更加思慕圣洁崇高,使我对生命的真谛有了新的感悟和诠释,对人生的境界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