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言与基本概念
1.1 研究的第一步
对大多数学生和年轻教授而言,着手一项研究如同在黑暗的房间里找到灯的开关一样。“我应该从何处着手?”“我应该研究什么主题?”“我需要什么样的例子?”“做多少文献回顾足够?”“我应该使用什么理论?”我们希望本书就是“灯的开关”。当开关打开以后,你就能看到很多事物,但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却不是这么简单。本书致力于为以下问题提供一些答案:“我如何进行一项高质量研究,从而使我能在梦寐以求的期刊上发表论文,从而使我的研究生涯有个好的开始呢?”本书的目标是希望给读者足够的帮助,找到回答这个问题的一些好的答案。这其中有很多的选择,因为研究并不是一个直线的途径。您可能要选择一条甚至几条最适合您兴趣、技能、个性和热情的途径。
本书将为您介绍的是研究管理和组织的规范的科学方法(Kaplan, 1964; Popper, 1968; Wallace,1971),它是北美的管理研究范式。在世界不同地方,研究的实践、规范和传统都会有些差异。本书不是用来比较这些不同的传统和范式,而是介绍北美的研究方法。这也是在组织和管理研究中的主流范式,大多数顶级期刊(大多数的北美期刊、一些欧洲以及亚洲的期刊)也遵循这样的范式。本范式对于在中国研究管理不一定是最合适的,但是,它让我们能够理解管理知识的现状及其发展过程,让我们能参与到当前的学术对话(intellectual conversations)当中,使我们能与北美学者们(或者一些使用或理解北美传统的欧洲学者)相互合作进行研究,让我们能在主流期刊上发表论文,最重要的是,让我们对全球管理和组织知识作出贡献。
1.2 科学的目的
科学的目标是追求真理,解释并且预测自然或社会现象。从科学方法中得到的真理既包含逻辑,也包含证据,逻辑与证据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数据的逻辑或没有逻辑的数据只是科学方法的一半,而且,科学是创造知识,而非知识的应用。科学不能解决关于某一研究领域(如干细胞研究)好坏或某一研究方法(如定性或定量)优劣等争执。科学研究独立于政策制定或应用方面的考虑。科学的目标是对现象(如全球变暖、传染病等)寻求理解、解释并且预测,以便通过政策决策,使知识能被用于控制或改变这些现象。
虽然追求科学与价值立场和政治考虑无关,但科学的终级目标是使现在和将来的社会变得更好。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关心人本身必须始终成为一切技术努力的目标,要关心如何组织人的劳动和商品分配,从而保证我们科学思维对于人类是祝福而非诅咒。”(Clark,1984:527)
1.3 求知的四种方法
科学的基本目的是在混沌的世界里探索规律,找到社会和自然世界中的真理。然而,科学并非知道真理的唯一方法。
人类历史起源时,大多数人通过神话,或者通过从祖先传下来的方式知道真理。他们告诉我们有一个太阳神、月亮神或者海神;如果有人在一年的某一时候遥望月亮,他们可能变成石头。其他人认为如果他们跟随神的教诲(不管是哪个神),他们将能够进入天堂,或者下一辈子过得更好。相信神的人们相信这些说法就是真理,是因为这些说法从神而来。不相信神的人们认为这些人的行为是一种迷信。从历史起源直至今天,宗教在这个世界上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最有影响力或共同的真理来源之一。实际上,甚至一些最知名的科学家都认为神是自然界或社会中不能使用科学方法解释的许多现象的一个可能的解释(如爱因斯坦就承认神存在的可能性,参见Clark,1984)。
求知的第二种方法是权威。当感冒或生病时,我们往往更相信医生,而不是管家(housekeeper)或出租车司机的建议。关于飓风如何形成和地震何时会发生的知识,我们更加相信百科全书,而不是小说或漫画。然而,对专家的知识必须保持谨慎并且不能无条件接受。我们知道医生在诊断时也会犯错(Welch, Schwartz &Woloshin,2007),并且,因为新的证据的出现,知识会随着时间而改变。有意思的是,大多数权威专家的知识是通过科学研究而来的,甚至由科学而来的知识只是暂时的(tentative)真理,有待于通过更多的研究进一步证实或辩驳。因此,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求知的第二种方法是来自某一领域的专家或来自书本。
对于没有确定答案的主题,如果有人提供很好的论据,我们更可能相信这样的解释或观点。逻辑是知晓真理或至少是暂定的真理的第三种途径,它通过推理给出一个合理的、有可能是真实的社会构念(social construction)。诉讼律师最擅长于使用逻辑,并娴熟地辅以数据为补充,来使法官或陪审团信服为什么原告是有罪的或被告是无罪的。理论物理学的基础是逻辑。数学是逻辑。逻辑是理论的核心,它能对为什么某一特定的粒子在特定的条件下有什么特定的行为方式提供合理的或令人信服的论据。理论是在给定的条件下对一个现象或多个现象中的事物的一个推测。所以,逻辑或理论是求知的另一种方法,但是这只是暂时的真理。如果有别的人提出新理论来提供不同且更加令人信服的解释,那么由之前的理论所支持的暂定的真理就会被推翻。除非逻辑与经验世界一致,否则仅仅只有逻辑不足以建立真理。科学研究的作用就是使用实证数据来证明逻辑的有效性。
因此,科学是求知的第四种方法。“认识论”一词是指求知的科学,而“方法论”一词是指如何找出真理的科学。因此,本书中我们所描述的求知的认识论是科学研究过程,本书讨论的是科学研究中涉及的方法论。求知的科学途径既包括逻辑的、也包括数据或实证观察,这被称为实证科学(Popper,1968)。科学过程所创造的知识更可信,因为它既有逻辑(理论),也有数据(实证观察)的支持。然而,科学所创建的知识也必须是暂定的真理,因为新的逻辑(理论)可能出现,新的数据可能推翻最初的逻辑。这就是通过持续的科学研究引入新的理论和新的观察,从而更新知识的过程。
1.4 看待现实的三种观点
如果科学的目标是探索真理,我们有必要首先考虑什么是现实(reality)。真理依赖于科学家所持对现实的看法。如果科学家相信现实是客观存在的,这表示只有一个真理。如果科学家相信同一个现象有多个现实,那就有多个真理。在像管理学这样的社会科学领域,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社会事实被人类经验高度影响。相信只有一个现实,独立于主观经验或阐释的信念是前现代(premodern)观点。玫瑰是美丽的,任何反对者的观点都被认为是不符合现实的。如果组织采取全面质量管理,前现代观点就假设全面质量管理对于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同一个现实。然而,大多数人同意人类经验的多样性,同意同一个客观现象可能有多个现实,有多种阐释。玫瑰可能被认为是美丽的、多刺的或者丑陋的,这依赖于感知者的视野或经验。如果人们普遍认为玫瑰是美丽的,但是我们仍然接受一个可能的现实,即玫瑰不漂亮,那么我们持有现代(modern)观点。现代观点认为既存在客观现实,也存在对此的多样的主观经验。因此,现代观点接受客观的全面质量管理的客观存在,也接受依赖于组织中不同成员或部门的经验而与客观事实不一致的其他现实。如果科学家相信现实是完全与经验有关的(如现象学的产生),那么他就持有后现代(postmodern)观点。对后现代主义者来说,美丽存在于看的人眼中。根本不存在美丽的花朵这回事,美丽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概念,有意义的是对花的主观想法或诠释。根据这个例子,全面质量管理完全是一个主观的经验。除了组织成员的经验之外,根本就没有客观的全面质量管理这回事。组织文化的现象学方法(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见Smircich,1983)与看待现实的后现代观点相一致。
总之,看待现实的前现代观点仅仅接受一个现实,个人的经验无关紧要,也不能改变现实。而现代观点认为,有一个客观的现实,但是人们对其有不同的经验,客观现实和主观经验能够并存。后现代观点则认为没有客观事实,只有现实的印象,或主观经验,这些都可被认为是现实或者真理。我们在本书中所讨论的科学方法基于现代观点。我们对要解决的难题和所使用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我们是对客观现实还是对主观现实感兴趣,以及我们对试图理解和解释的现象所持的看待现实的观点。
1.5 规范的科学范式
理论的诠释、显著事实的确定,以及事实与理论的匹配组成了我们追求科学的基本范式,我们称之为规范科学(Kuhn,1962)。诠释理论、寻求事实、将事实与理论匹配是规范科学的三个主要活动。规范科学是实证科学,即数据、证据或观察是支持理论的必要组成部分(Popper,1968)。规范科学的出发点可以是观察,也可以是理论。基于共同范式的研究遵守同样的科学实践准则和标准。在基本准则和标准上达成一致并且忠于它们,是规范科学的必要条件和一直所坚持的要求。范式涉及对真理或现实的不同假设,而规范科学范式是基于看待现实的现代观点。
科学是寻求自然界或社会中的难题的答案。规范科学范式决定了分析难题时对主题、理论、工具和方法的选择。当现有的方法和理论不能对现象提供满意的解释或理解时,新的理论或方法将出现,他们可能是新范式的开始。Kuhn(1962)将一种范式代替另一种范式定义为科学的演进。为什么我们在此处介绍这些看起来抽象的概念呢?原因很简单。我们需要谨慎对待规范科学的束缚(straight-jacket)。在特定范式中的科学家倾向于使用现有的理论和方法来得到学术界的接受。评委和编辑作为特定范式的忠实保卫者,可能会怀疑甚至不能容忍新的理论、逻辑或方法。因此,范式是祸福参半的。一方面,它提供了标准和准则,使我们进行科学调查和积累知识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它也可能蒙蔽我们,使我们不能发现新理论、发展新方法,或发现不熟悉的问题。为了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年轻的学者会发现遵循主流的研究范式是必要的或者是理想的方式。然而,戴上规范科学的有色眼镜,我们就可能认识不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象,并且不可能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我们在讨论“在中国进行研究设计需要情境化”时,将再次回到这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