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东坡同时代的人对东坡词的讨论
自东坡的门人开始,就对东坡这种不同于时风的词的创格,进行过思考和讨论。最著名的是陈师道的“以诗为词”说:
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尔。
但何谓“本色”,陈师道没有明言。另一位门人晁无咎则对别人指责苏词不合音律作了辩驳:“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认为东坡才大而不必受音律的约束。两人的讨论还涉及另一人物黄庭坚。陈师道在认为东坡词非本色之后,推出了他心目中的本色代表:“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耳。”认为秦观、黄庭坚才是当今词中大家。晁无咎对于黄词的意见正好与他相反:“黄鲁直间作小词,固高妙,然不是当[行]家语,自是着腔子唱好诗。”就是说,黄庭坚的词不能算本色,只是徒袭词音律的外衣而作诗,是另一种意义的“以诗为词”。陈、晁二人对东坡词还有其他方面的讨论:“《后山诗话》云:晁无咎言:‘眉山公之词短于情,盖不更此境也。’余谓不然。宋玉初不识巫山神女,而能赋之,岂待更而知也?余他文未能及人,独于词,自谓不减秦七黄九。”若与上段联系起来,则很有趣。晁补之虽然认为苏词才大,非音律所能局囿,但到底认为其“短于情”,即缺乏词应有的情致,晁补之将这种原因归之于苏轼“不更此境”,这句话的意思很模糊,既可以说苏轼本人不解风情,又可以说苏轼没有自觉认识到词中应有的情致;陈师道的回答也令人疑惑,他的“不然”,否认的只是须“更此境”始能为词的说法,对于苏词是否“短于情”并无明确的回应。但从他认为苏词非“本色”的论调看,他是不会为苏词“短于情”辩护的。
终宋一代从未停止过对东坡词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东坡词(主要指“豪放”风格)是否合乎词之正宗(由此而及东坡词的主要风格是什么)?“以诗为词”的具体表现为何(由此而及词如诗的原因何在、是得是失)?
从整个东坡创作来看,东坡的“以诗为词”实际上是与其“以文为诗”一脉相承的:“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如果把东坡的创作放在大的时代背景和文学流变中来看,则如下论说是比较确当的:“‘以诗为词’的实质是宋代理性精神对词体的冲击,也是‘道学’所倡导的独立不倚、自成一家的对于宇宙、社会、人生之思考,要求在词的创作中得到表达,亦即‘道’进入词体,以词载道,抒发情志,并使宋代文化的整体特征也得以展现到词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