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代有才人出析赵翼《论诗》
作者介绍
袁世硕,1929年生,兖州人,山东大学终身教授。袁世硕研究元明清文学,继承了冯沅君的治学方法和谨学态度,他注重从基本的训释古义、稽考史实做起,力求掌握最充分、最详实的文献资料,通过审慎的分析,搞清与所要解释、评论的文学作品有关的历史事实。有诗与论合集《心有灵犀》出版。
推荐词
这首绝句便是这样:通篇是直说,不讲求含蓄,没有一句让人费解,没有用一个特别文雅的语调,言简意赅地道出了诗论中的一个大道理。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以七绝组诗论诗,始自唐代大诗人杜甫之《戏为六绝句》。其后仿之者,金元间有元好问之《论诗绝句三十首》,清初有王士祯之《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清中叶则有赵翼的《论诗》。杜甫、元好问、王士祯三家论诗之诗,固然都发表了精到之论,屡为近世诗论家所称引,而传诵最广的却要算是赵翼《论诗》中的这首绝句了。
赵翼的这首绝句之所以传诵最广,其中一个原因是它最易于传诵。赵翼是历史学家兼诗人,作诗师法宋人,长于说理,即便是记游、吊古、歌咏山川之作,也往往免不了发点议论,而且又常常不假比喻、不用典故地直抒胸臆,还好以浅显的近于口语的语句出之。所以,他的部分短诗写得意思显豁,易懂易诵。这首绝句便是这样:通篇是直说,不讲求含蓄,没有一句让人费解,没有用一个特别文雅的语调,即使是一位不具有诗歌素养的读者,也能够一读便明白其大意,几经诵读便容易记得下来。
自然,更为重要的,也就是使近世人乐于传诵、援引的原因,还在于这首绝句言简意赅地道出了诗论中的一个大道理,一个令人毋庸置疑的道理。
“李杜诗篇万口传”,这是一句平淡无奇的大实话。李白、杜甫是古代杰出的大诗人,他们的诗篇数百年来一直盛传不衰,这是人所共知共认的事实。而第二句却来了个大转折,明白地说出李、杜之诗篇“至今已觉不新鲜”。这是前人未说过的话,堪称为石破天惊之论。不过,赵翼此语并非意味着要否定李、杜诗之杰出成就,动摇其历史地位。这里所谓“不新鲜”,是从读者的审美感受的角度说的,谓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杜甫的诗篇,已经不完全适合数百年后的读者的审美意识了。所以,上句之“万口传”同下句之“不新鲜”,两者并不矛盾,而是如实地说明了诗创作的时代性:诗歌所咏之事,所抒之情,所取之法,所成之意象,以及所开之风气,都是时代的产物,烙印着时代的特色,很适合同时代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在这里,赵翼并非有意唐突我们古代的诗仙、诗圣,而是将他们作为优秀诗人的代表,说明诗创作的这个法则,连他们这样的最为后世人所尊重、“诗篇万口传”的大诗人,也不能完全冲破时代的樊篱,其他诗人自然更不必说了。
赵翼的这首绝句并没有停留在说明这种现象上,接下来更进而提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意思很明显,就是肯定各个时代都自己的天才诗人,以富有创造性的诗篇,领导着当代的诗坛,开一代新的诗风。自然,由于绝句篇什极短小的限制,他不可能就与此有关的问题,作出更深细的研讨、分析,但是,此论基本上是正确的。诗并没有随着号称诗之“黄金时代”的唐王朝之灭亡而消亡,历代都有诗,也都有优秀诗人,北宋之苏轼、南宋之陆游、金元间之元好问等,不都是各自时代的“领风骚”的“才人”吗?更为重要的是,赵翼此论不仅体现了历史的发展观点,而且个中包含着追求创造的精神,呼唤诗人们摆脱崇古的观念和拟古的创作路子,理直气壮地去争新、创新,创造出适应当代人的审美意识的诗篇,做自己时代“领风骚”的“才人”。
(选自《名作欣赏》1989年第1期:析赵翼《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