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黄帝内经 白话全译(超值白金升级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刺热篇三十二 针刺可以治热病

本篇主要论述了热病的针刺方法。

肝脏引发热病的临床表现

【原文】

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其逆则头痛员员,脉引冲头也。

【译文】

热病由肝脏所引发的,病人首先会出现小便发黄、腹痛、喜欢躺着而不喜欢运动、身体发热的症状。热邪偏盛的,就会狂言,多惊惧,胁胀痛,手足躁动不安,不能安睡。在庚辛日时,病就会加重;在甲乙日时,就会出大汗。如果病人出现气逆,再到庚辛日时就会死去。治疗方法为取足厥阴和足少阳两经进行针刺。如果有肝气上行的情况,病人就会头痛眩晕,这是由于肝脉把热邪牵引而上冲到头部的缘故。

心脏引发热病的临床表现

【原文】

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壬癸甚,丙丁大汗。气逆则壬癸死,刺手少阴太阳。

【译文】

热病由心脏所引发的,病人首先会表现为愁闷,过几天后就会发热。热邪偏盛的就会出现心痛、烦闷、恶心、头痛、面部发红、无汗的症状。在壬癸日时,病就会加重。在丙丁日时,就会出大汗。如果病人出现气逆,到壬癸日时,就会死去。治疗方法是取手少阴和手太阳两经进行针刺。

脾脏引发热病的临床表现

【原文】

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甲乙甚,戊己大汗;气逆则甲乙死,刺足太阴阳明。

【译文】

热病由脾脏所引发的,病人会出现头部沉重、面颊疼、烦闷、额部发青、想呕吐、身体发热等症状。热邪偏盛,就会感到腰痛以至不能俯身和仰身,腹部胀满而泄泻,两颔疼痛。在甲乙日时,病当会加重。在戊己日时,就会出大汗。若病人气已混乱,到甲子日时,就会死去。治疗方法是取足太阴和足阳明两经进行针刺。

肺脏引发热病的临床表现

【原文】

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大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气逆则丙丁死。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主已。

【译文】

热病由肺脏所引发的,病人首先感到寒冷,然后出现汗毛直立,怕风寒,舌苔发黄,身体发热的症状。热邪偏盛的,就要气喘咳嗽,咳嗽时会震得胸痛,并牵连到背,不能深呼吸,头也痛得厉害,直冒冷汗。在丙丁日时,病会加重。在庚辛日时,就会出大汗。若病人气已混乱,到丙丁日时,就会死去。治疗方法是取手太阴和手阳明两经进行针刺,刺出黄豆大的血滴,热邪随血液就排出来了,病就快好了。

肾脏引发热病的临床表现

【原文】

肾热病者,先腰痛,苦渴数饮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寒且,足下热,不欲言。其逆则项痛,员员澹澹然。戊己甚,壬癸大汗。气逆则戊己死。刺足少阴太阳,诸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出也。

【译文】

热病由肾脏所引发的,病人会有腰痛、小腿发酸、口渴、身体发热等症状。热邪偏盛,就会头颈痛楚,小腿发冷而酸麻,足心发热,不愿意说话。如果肾气上逆,就会感到颈项隐隐作痛,头晕。在戊己日时,病就会加重。在壬癸日进,便会出大汗。若病人气已混乱,到戊己日时,就会死去。治疗方法是取足少阴和足太阳两经进行针刺。

热病治疗的关键在于发汗

【原文】

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热病从部所起者,至期而已,其刺之反者,三周而已。重逆则死。诸当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大出也。

【译文】

肝热的病人,赤色首先出现左颊;心热的病人,赤色首先在额上;脾热病人,赤色先出在鼻部;肺热的病人,赤色先出现在右颊;肾热的病人,赤色先出现在腮部。在疾病还没有发作的时候,一旦见到面部呈现红色,立即采用针刺法治疗,这称为治未病。如果五脏热病表现为面庞相应部位变红,那么只要及时给予治疗,到了该脏所主之日,病就会好的。如果采用的针刺法完全相反,那就必然延长治疗时间,需要经过三周才会好起来。如果再诊治错了,贻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那就一定会因病情恶化导致死亡的恶果。总之,热病治疗的关键在于发汗,若及时正确治疗,到了所主之日,就能够汗出而有治愈的可能。

热病的不同症状及针刺方法

【原文】

诸治热病,以饮之寒水乃刺之,必寒应之,居止寒处,身寒而止也。

热病先胸胁痛,手足躁,刺足少阳,补足太阴。病甚者五十九刺。热病始手臂痛者,刺手阳明太阴而汗出止。热病始于头首者,刺项太阳而汗出止。热病始手足胫者,刺足阳明汗出止。热病先身重骨痛、耳聋、好瞑、刺足少阴,病甚为五十九刺。热病先眩冒而热,胸胁满,刺足少阴少阳。

【译文】

治疗热病的一般过程是这样的,先让病人喝清凉的水,然后再运用刺法,并建议病人一定要穿单薄的衣服,住的地方要凉爽。这样,等身上的热渐渐消退了,病也就基本好了。

热病的症状,首先呈现为胸胁痛,手足躁动不安的,就针刺足少阳经,来补足太阴经;若病情较重的,就采用“五十九刺”的方法。热病症状最先表现为手臂痛的,针刺手阳明、太阴两经,汗出则热退。热病症状最先出现在头部的,针刺足太阳经,汗出则热退。热病症状最先出现在足胫的,刺足阳明经,汗出则热退。如果病人有身体沉重、骨节痛、耳聋、嗜睡的热病初期症状,就刺足少阴经;如病情较严重,就采用“五十九刺”的方法。病人如果有眩晕、胃热、胸胁胀闷的热病初期症状,就刺足少阳经。

【原文】

太阳之脉色荣颧骨,热病也。荣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时而已。与厥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其热病内连肾,少阳之脉色也。少阳之脉色荣颊前,热病也。荣未夭,曰今且得汗,待时而已。与少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

【译文】

足太阳经脉的病,赤色显现在颧骨上,这也是热病的症状,如果荣色未败,说明病在浅表。只要等到太阳经气旺盛的时候使其出汗,病自然会好的。但如果同时还有厥阴经的脉象,那么不会超过三天,死亡的日子就到了。这是因为此热病与肾相关联,又见了少阳脉色的缘故。少阳经脉的病,赤色显现在面颊上,这是热病的迹象,如果荣色未败,只要使其得汗,病很快就痊愈了。如果同时又有少阴经的脉象,病人就活不过三天了。

可以治疗热病的气穴有哪些

【原文】

热病气穴,三椎下间主胸中热,四椎下间主膈中热,五椎下间主肝热,六椎下间主脾热,七椎下间主肾热。荣在也,项上三椎陷者中也。颊下逆颧为大瘕;下牙车为腹满;颧后为胁痛;颊上者鬲上也。

【译文】

治疗热病的气穴:第三脊椎下面主治胸中的热病;第四脊椎下面主治膈中的热病;第五脊椎下面主治肝热病;第六脊椎下面主治脾热病,第七脊椎下面主治肾热病。治疗营血的病,应刺尾骶骨处。颈项第三椎以下凹陷的中央,是大椎穴。通过诊察面部气色,可以推知腹部的疾病,如赤色从面颊下上逆到颧骨的,为痢疾病;赤色从面颊下部到牙床的,为腹部胀满病;赤色呈现在颧骨后部的,为胁痛病。一般来说,赤色呈现在面颊上的,都是膈上出现病变。

五脏热病的诊断及针刺疗法

热病治疗的关键在于发汗,若在五脏热病还未发作时,看到面部呈现红色,立即采用针刺法治疗,此为治未病。在热病相应部位变红时,若及时治疗,在所主之日汗出,也有望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