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发展报告(2014)](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5/25018015/b_25018015.jpg)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2013年主要热点网络舆情深度分析
2013年,热度超过5000个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只有36个,本部分主要对3个超热度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展开深度分析。
本《报告》把引发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食品安全事件本身的类型定义为网络舆情的性质。参照《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2)》的界定[5],引发食品安全风险的可能的原因包括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等因素。世界范围内的食品安全事件和社科工作者的研究共同证明,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因素是自然性因素,是食品安全风险产生的主要直接因素,而且难以完全杜绝,由其引发的食品安全风险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这些自然性因素与不可抗拒的外力原因外,人为的行为不当、制度、社会环境等因素,包括生产者、信息不对称、利益性和政府规制性等因素,也为食品安全风险的产生、发酵和蔓延提供了机会和空间,甚至是影响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的罪魁祸首。本《报告》将引发食品安全舆情的人的行为不当、制度性等因素界定为人源性因素。
表1-7显示,在2013年度的3个超热度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除1个舆情难以确定外,其余2个主要是由人源性因素诱发的。
表1-7 2013年度超热度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性质
![img](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4EFE24/13354358903400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xt002_9.jpg?sign=1739413565-F6HkA7XJDQjXBrtAyQdEfzYTnE1Vm2EZ-0-68c6c00eefc368b6346120b06a624dc9)
续表
![img](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4EFE24/13354358903400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xt002_10.jpg?sign=1739413565-uqsZ1QtZ8jH3VfbBrotM1jktLkl5bCvt-0-ee8603e8dd5cec2ffc33bf05379e8f2a)
续表
![img](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4EFE24/13354358903400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xt002_11.jpg?sign=1739413565-w7iFuDx8h6PlMVE2LDpEDEo8leKciVYu-0-66413740b5c8b61f99a63dfacba3e6e5)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事件的网络新闻整理形成。
2013年,我国发生的食品安全舆情更多的是由人源性的食品安全事件所引发。本《报告》所指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引发源,主要是指形成网络舆情的载体或主体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包括微博或群众举报、舆情发布的机构等。表1-8显示了2013年度超热度的3个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引发源。
表1-8 2013年度超热度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引发源
![img](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4EFE24/13354358903400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xt002_12.jpg?sign=1739413565-5XWtNeXYxvzGAxCCHuoy0q2t7hzAXtAo-0-f66bdf3afc7bd68dc72a55e0c422a19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