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管理案例集:国际化视野与本土化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附录

附录1 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一词是由英文词组“organic agriculture”直译过来的。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将有机农业界定为促进和加强包括生物多样性、生物循环和土壤生物活动的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整体生产管理系统。国际上权威组织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指出有机农业是包括所有能够促进环境、社会和经济良性发展的农业生产系统。不同于传统农业,有机农业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

从发展的规模和数量上看,国民环保意识较强的欧洲、日本、美国等有机食品生产和需求发展较快。欧洲和北美两个市场占全球有机消费总额的97%,其余的3%也基本集中在日本和澳大利亚。欧洲的有机产品销售额在2003年已经达到105亿~110亿欧元,增长率约5%。德国为欧洲最大的有机产品消费市场,其市场销售额仅次于美国而位居世界第二。英国是世界第三大有机产品消费国,并保持着不断增长的势头,增长率超过了10%。

美国有机农业以家庭经营的农场为基本生产单位,同时还存在着大量农业合作组织,其主要职责为维护农民的共同利益和宣传推销农副产品。美国政府一直将农业科研和推广视为其重要职责,其有机农业的相关科研活动也直接面向生产。政府通过各州的大学在当地设立农技推广办公室,使农业科研直接服务于生产,生产中面临的问题也直接反馈给科研机构,使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真正做到生产、教学、科研的“三位一体”。澳大利亚有机农业的快速发展,是因为其有众多致力于研究有机食品的机构、充足的资金支持以及完善的认证管理和法规体系。目前德国有机食品的销售渠道主要为三类:第一是农户直销,主要存在三种方式:在农场内设立直销店;到专业市场承租柜台进行直销;根据订单直销送货上门,在一些发达地区还实行了网上订购和邮购。第二是有机食品专卖店。第三是店铺专柜、专区销售。德国农业现代化水平高,政府采取资金补贴、强化管理、法律保障、协会推动和严格检验等措施使得有机农业发展较快。德国“联邦有机农业计划”每年投入两千万欧元,而对于有机市场的研发更是不遗余力。英国的有机农业从业人员相对较少,但有机产品的销售额很高,这主要得益于其有机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以及有机农业理念的不断普及。英国有机产品市场中所占份额上升的营销方式分别是:箱子计划、送货上门、邮购和餐饮服务。

相较于国外有机农业,我国有机农业发展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有机农业开始在我国逐步推广。1989年,我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农村生态研究室加入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成为中国第一个IFOAM成员;1990年,浙江省临安县的裴后茶园和临安茶厂获得了荷兰SKAL的有机颁证。此后,中国相继成立了自己的认证机构,根据IFOAM的基本标准制订了部门的推荐性行业标准,以开展相应的认证工作;并以2002年11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为起点,中国不断完善有机产品的相关法律规范,使我国有机产品事业走向规范化。2015年8月25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修正版)取消了有机转换认证及其标志,进一步规范了有机产品生产。

目前,我国有机农业发展迅速,从出口国家数量和出口额看,大豆、蔬菜、茶叶、杂粮等,主要出口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并且其出口额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从培育土地和生产总值方面看,我国有机农业土地面积广大,2014年我国有机生产面积已达272.2万公顷,有机产品总产值达800多亿元,目前在世界排名前五,居亚洲首位;从有机农业认证机构数量方面看,截至2012年3月,我国大陆处于有效状态的有机产品认证机构有23家,7728家从事有机农业的企业共获得了11090张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我国有机认证机构数量已超过1000余家,这对有机农业的健康良性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在2015年,全国已建成有机农业示范基地19个,形成了水稻、茶叶、畜产品、水果等示范模式,我国已成为全球第4大有机产品生产消费国。

在我国有机农业发展迅速的背后,这个新兴行业依然面临众多问题。首先,从农业运作模式上看,我国有机农业的运作模式比较单一,主要以直供模式、体验式农庄模式、观光生态农业模式为主,其他的鲜有涉及。这就意味着产品体验具有同质性,很难与国外产品进行直接竞争。其次,从有机农业研究水平和推广上看,我国有机生产技术研究水平低下且推广滞后。目前,我国有机农业生产研发投入不足,国内现有技术研究主要集中于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绿色食品等方面,缺乏专门从事有机农业研究的科研机构和多层次的有机农业研究合作平台。同时,有机农业的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大多专业咨询组织主要侧重于质量检测,而未开展有机农业的生产技术指导与咨询,造成了生产者在品种选育、化学药剂的替代技术、病虫草鼠害的自然控制、作物轮作、有机产品加工包装贮运等方面技术缺乏,无法实现技术的配套和集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有机农业的高效发展。此外,从有机认证和监管体系来看,我国有机认证和监管体系不健全。由于我国有机市场保持着年均20%~30%的增长速度,通过的认证企业数及产品数量显著增加,有机产品认证监管方面问题突出。一方面,由于有机产品假冒成本低,消费者识别困难,认证监管存在漏洞,有机产品生产商缺乏社会责任感,唯利是图,导致不法企业给产品贴上假造防伪标志或防伪标志的超范围、超期使用。另一方面,认证公信力较低。一些认证机构为了自身的业务发展,未严格执行国际或国内标准,部分存在认证行为不规范、不透明等问题,造成了有机认证质量不统一等问题,这显然不利于我国有机农业的长期发展。

资料来源:

[1]丁长琴.我国有机农业发展模式及理论探讨[J].农业技术经济,2012(2):122-128.

[2]李春红.有机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上海农村经济,2011(3):14-15.

[3]李言鹏,王玉华,郭鹤群.国内外有机农业发展演化与区域比较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3(3):110-117.

[4]刘晓梅,余宏军,李强,蒋卫杰.有机农业发展概述[J].应用生态学报,2016(4):1303-1313.

[5]谯薇,云霞.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理论基础、现状及对策[J].农村经济,2016(2):20-24.

附录2 社区支持农业

社区支持农业(CSA)的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瑞士,并在日本得到最初的发展。当时的消费者为了寻找安全的食物,与那些希望建立稳定客源的农民携手合作,建立经济合作关系。现在,CSA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草根组织在实践CSA的同时,都发展出各自不同的经验。由此CSA的概念也从最初的共同购买、合作经济延伸出更多的内涵。

从字义上看,CSA指社区的每个人对农场运作做出承诺,让农场可以在法律上和精神上成为该社区的农场,让农民与消费者互相支持以及承担粮食生产的风险和分享利益。这是一种城乡社区相互支持,发展本地生产、本地消费式的小区域经济合作方式。在这种合作的基础上,CSA一方面看重在保育生态及资源下共同承担、相互分享的社区关系,看重社区中情感及文化的传递,另一方面则往往会推行健康农作法、永续生活及包括身心灵在内的整合的健康观念。所以它也不单纯是有机生活或环保,亦不单是消费者运动(consumers movement),背后更多的是我们怎样看待这个世界,而这种看法也反映在社区发展工作中。

社区支持农业,这种理念走的是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之路,这种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相关。真正的CSA在社员身上要求的是在对自然的认识和保护上追求人和环境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