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两兄弟的约定
正月初八,春雷的饭店就开张了,之所以选在初八,是因为八同发谐音,大吉大利。
开业那天,全村的人都去祝贺了,趁着大伙都在的当口,爱民叔强调了一下家长言传身教的重要性,要重视小伢们的教育问题,要求大人们尽量不要当着伢们的面打牌,多给伢们一些好的正面的形象引导,下回再看见伢们摆着桌子学打牌的,请家长到学校去检讨等等。
然后是噼噼啪啪的鞭炮放了半日,一地的红红绿绿,春雷在部队是炊事班长,往日的战友能来的都来捧场了,一溜的精壮小伙子排成排,给大伙表演烹炒煮炸,切菜雕花的功夫,令人拍案叫好,这名头一下子就打出去了。
当天饭馆前就有停车吃饭的人,国道边这个得天独厚的位置也是选对了。
为了表示对村民的谢意,饭店开张当天中午,队长大叔挨家挨护的请,把全村的老人安排吃一次宴席,品尝美味的菜肴,也算是对老人们尽点孝心,
老人们吃得是开开心心热热闹闹。
而且,春雷说了,今后凡是村里的红白喜事,开席的事情饭店承包了,菜品由东家选,价钱打八折,东家再也不用到处借碗借盘借桌借凳,只需要招呼宾客,到点来吃,自己再也不用劳神费力了,真是方便至极。
奶奶也在被邀之列,回来后赞不绝口,说一辈子没吃过那么好的味道。
日后我家青松雪松娶亲,都直接去饭店包几桌就行了,不用操心受累自已整了。
母亲笑着说:“八字都还没有一撇,媳妇在哪里都还不知道呢!能和人家三改比吗?“
春雷的饭店请了几名厨师,兰英婶她二丫头初中毕业后就没再读了,到饭店去当了名服务员,
还有另外几个也是熟人亲戚推荐的,没有切菜的工人,要新招四名配菜的工人,只需要早上八点半青菜肉买回来后,在上午十一点之前切好,切出一天的量供厨师使用就行。
要求手快、稳、准。村里有七八位妇女都报名想去,因为只要工作两个小时,不影响家务和地里的活,还每月有工资,何乐而不为?
报名的人多,春雷碍于情面不好说要谁不要谁,只好说那就比一场赛择优录取,这样大家就都没话说了吧?
于是趁上午没有客人的时候八点就开始比上了,建民大叔计时计数,在小本上记上每个人的成绩。
先是比切丝儿,土豆萝卜青笋豆腐任挑一样,看谁切的细切的快切的匀,只听刀声刷刷声响成一片,似有马蹄飞扬,小婶凭借她经常切萝卜丝做咸菜的功底稳夺第一;
第二项是切片,材料与之前有所不同,分别是黄瓜瓠子土豆莲藕东瓜,这次切声清脆,铿锵有力,光宗媳妇赢得不费吹灰之力,
光宗在旁边看着,刚说了句:你要是来上工家里耀祖不得哭着找妈呀,光宗媳妇瞪了他一眼,把刀在木头砧板上使劲一拍,一声脆响,光宗一缩脖子,赶紧往人缝里钻出去;
第三项是切肉,兰英婶不知什么时候也来了,将小金宝交给大丫头抱着,擦了两下刀,片起肉片来手法熟练,肉丝整齐均匀,不大一会就切好一盘,遥遥领先,
大伙笑起来说,兰英婶你还有个这么小的奶娃,哪里能来上工呀?
兰英婶把嘴的呶,“我知道现在是上不了工,得个名次放着,等我家金宝大点了我再来,看你们比得这么热闹,我手痒痒着呢,这心里也痒痒着呢,巴不得早点能出来跟你们一起上工热闹。“
大伙笑得更厉害了,‘你看她心急的。”
兰英婶虽然得了第一,但是暂时上不了工,所以第二名自动往上升为第一名,
第二名是两个人并列的,志志妈和三改媳妇,建民叔提议加赛一场,两人自已出一个花式切菜,
志志妈拿出一根黄瓜,去掉头尾,把黄瓜放在两根筷子中间,横刀往后切,然后把黄瓜翻个面,再横刀往后切,切完后,从头上拎起黄瓜,黄瓜象有格的窗帘一样垂下来,在场的人一片叫好:“好一个蓑衣黄瓜”
,志志妈将黄瓜盘成一圆圈放进盘子里,撒上点盐倒几滴醋,中间搁上一朵小黄花,边上再搁几片芹菜叶,一盘漂亮爽口的蓑黄瓜就上桌了,大伙儿都啧啧称赞不已
,三改媳妇自叹不如,主动放弃,笑说要跟志志妈好好学学。
一场切菜工的选拔赛暂告一段落了,小婶孙玉芬、光宗媳妇秋阳、志志妈三人入选,兰英婶后补。
建民叔说没想到咱们高庄还藏有这么多的能人,这次比赛比出了‘四朵金花“(本来是四朵,兰英婶有特殊原因就只当是暂时蔫了一朵),说是“四大金刚“也合适,
这四个人也是高庄娘子军里的厉害角色,堪比花木兰。
由于没有竞争,饭店的生意十分的好,一到饭点,饭店里坐满了人好不热闹。
队长婶也就是春雷的姆妈,又是个勤俭之人,看到金钗家门口的峨眉豆结满了果实吃不过来,就打个招呼自己去摘了满满一篓子,饭店的菜谱上没有这道菜,可是帮工的人也是要吃饭咽菜的呀,这峨嵋豆可以给服务人员们吃嘛
,金钗婆婆笑着说:“你家要是不发财,老天爷都不会答应。“
三月里荠菜花开的时候,毛货的建筑队要开拔了,
这次他在高庄带了一队自己人走的,攒了两年的工钱加上家里卖猪的钱再跟亲戚借了点,准备自己当小包头单干,
临行前毛货去镇里派出所改了名字,乡亲们叫他毛货也就罢了,如果在外跑业务签合同,对方称呼他高毛货先生有些呦口,落款高毛货也有些不妥,显得没文化,未免叫人小瞧,
于是他翻了一天的字典,觉得改为高福毛不错,村里人叫毛货就只当是叫个小名的了,出门在外一定得有面儿。
高福毛先生带着他的一队人马十多人在春雷的饭店吃饯行饭,拍着胸脯说今年一定把业务干大点,回来再在春雷的饭店请大家。
三年之内,你,高春雷,你负责把从国道进村的这条土路修了,沥青柏油马路外带绿化。
我,高福毛,负责把通往七家村的的那座小木桥换成砖石结构的的拱桥,青石护栏,
两兄弟说好了,一碰杯,一饮而尽。
高福毛先生今年外出做工,连媳妇也带去了,说是两个人在外面有个照应,媳妇也能照顾一下他的生活。
两个孩子都在家里老人帮着看,家中老人身体还结实,能帮上他们,所以他们要一心一意地去外面拼世界。
今年他们不去XJ,改去东北,说是东北那边的活多,我们村这些建筑师傅的手艺深得东北人的认可,
就是那边气候比较寒冷,大概到十月份就不能再在室外砌墙了,人受不了。
有一回十月天就下了一场薄雪,大家在被窝里都不想起,催工的包头往每个人被窝里塞一张一百元的大票也没人起来,想想那个场景是有多么的艰苦。
春雷和毛货,不,高福毛两兄弟在饭桌上的约定传回村里时,大家心里都沸腾了,我们高庄有能人呀,祖辈积了德,给村里带来福气。
高福毛这个名字就是改得好啊!
于是乎这两件事就成为乡亲们茶作饭后最期盼的话题,那一条土路,有多少人期盼着它能变成柏油马路啊,孩子们上学也方便了,大人们上集也方便了,交公粮卖菜拖个板车也不会再陷在里面了。
还有那座令人胆寒的小木桥,老人小伢们至今都没有过桥去看一看那边的景致,我想:如果真的修成砖石结构以,一定要去桥上走走,靠在栏上照个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