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网络空间的作用与影响
1.1.1 网络空间的应用场景和作用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指出,人的存在决定了世界的存在。人“在世界之中”的存在方式决定了人生活的世界的存在。人们在互联网之中的学习、工作、休闲、购物等都发生“在网络之中”。所以从海德格尔的空间观念来说,人“在网络之中”的存在方式决定了一个新型人类生活空间的显现和存在。这个空间就是网络空间(Cyberspace)。如今网络空间正在以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渗透进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塑造着一种前所未有的人类生活和未来。
信息时代,网络空间已经开始向世界各个角落辐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领域无不渗透着网络的身影。网络空间的主要部分是互联网,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其中,2016年新增网民4299万,增长率为6.2%;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为4.69亿;我国网站总数为482万,域名总数为4228万,网页数量2360亿。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到2016年年底,我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为6.9亿。全世界约一半人口使用了互联网。
网络空间通过跨国界的网络控制与应用,以及数据库、搜索引擎、电子邮箱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渗透,社交网络、微信、博客、微博和短信成为信息联络与传递渠道。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空间实现以往许多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如人们坐在计算机前面敲击键盘就能够与远在异国的朋友进行信息交流,能够阅读某个大学图书馆的书籍,能够与白宫的某位官员交谈,能够与非洲的陌生人就气候问题交换意见,能够浏览BBC最新的资讯,甚至能够逛一下米兰的商店购买几件自己喜欢的时装等。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网络上交流思想,交换商品,获取信息,合作完成工作,甚至寻求情感慰藉。互联网已经构建了一个人们共同活动的空间,已经从一种单纯的交流工具变成人们生活和实践的一种方式。通过互联网连接,业务可以延伸至全球任何一个地方,为大众创造无以计数的就业岗位和机会;非洲的农妇可以向拉丁美洲的家庭出售手工艺品,从而实现更广阔的经济发展;欧洲的实验室可以利用亚洲生产的硬件和北美研发的软件进行开创性的研究;各个国家的学生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共同学习;各国民众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可以使其政府变得更加开放和负责。
信息技术使国际货物和服务的流动更加便利。水电供应、空中管制、金融系统等维持正常生活所必需的基础设施都离不开网络化的信息系统。政府可以通过“电子政务”向民众提供基本的服务。社会和政治运动也依赖互联网形成新的、影响力更大的组织和行动。网络化的技术在全球无处不在。
对个人来说,计算机网络已经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繁荣,帮助解决了各类缺陷和不足,融合了因语言或疾病而造成的隔离,并使身处偏远贫瘠地区的家庭和亲友建立联系。对社区来说,它提升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扩大了信息共享以打击犯罪,曝光腐败行为,为政治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从而能够关注被忽视的议题。对商业来说,它开拓了市场,培育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产业。对政府来说,它增强了决策透明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便利,并使领导人与其服务的民众之间得以联系和沟通。对国家来说,网络空间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研究、新兴技术与产业的发展,提升了综合国力;对国际社会来说,网络空间的博弈与争夺,提供了一个新的全球思想市场,造成国家间力量的相对上升或下降,为应对灾难提供了更加便利的解决渠道,由此塑造新的国际格局。信息流通越自由,我们的社会就越牢固。若运用得当,这些技术将全面增强我们的力量,将进一步拓展网络技术的应用领域。
数字基础设施日益成为支撑繁荣的经济、活跃的研究团体、强大的军队、透明的政府和自由的社会的基础,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密不可分。一些关乎国民生计的通信、电力、交通、银行等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一旦这些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遭到破坏,国家将陷入瘫痪,甚至将有被颠覆的危险。如果不打击网上犯罪活动,将对世界和平构成新的威胁。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网络空间政策评估》报告中把网络空间作为国家战略资产来对待,保护该基础设施将成为国家安全优先考虑的工作。
网络空间是联结陆、海、空、天等维度空间的中介和桥梁,是自然空间和技术空间的统一。在网络社会化、社会网络化的今天,网络空间正在加速演变为战略威慑与控制的新领域、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平台、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新阵地、信息化局部战争的新战场,正在成为承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的全新空间。抢占网络空间领域的制高点,是保卫国家信息领域安全、捍卫国家网络主权、打赢未来战争的现实要求。其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问题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直接挑战社会管理、公民自由和公众权益。1996年美国空军发布一份报告,预测到2025年,大部分战争可能不是攻击本土,甚至不发生在地球表面,而更可能发生在网络空间。许多人认为,未来的国家安全和战争的胜负,将越来越取决于网络控制权,它是继制陆权、制海权、制空权和制天权之后的一种新权力方式。要拥有网络空间优势就必须在整个电磁频谱内实现全球警戒、全球到达和全球力量,增强精确交战、态势感知以及控制、瓦解、削弱或消除敌人在进攻方面的能力。正如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宣称的那样:未来“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
革命性技术的出现使得网络空间能力大幅提升,并使其产生了对作战前所未有的影响。因为网络空间关系到未来军队建设与发展方向,关系到军队战斗力的高低、军事机器能否正常运行和是否能打赢,关系到国家安危与存亡,是未来战争的重要领域和行动空间,是指挥控制部队的基本依托,是联合作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战略、战役以及战术各级采取有效行动的基础,是我军信息化建设和作战必须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和领域。它将会给未来作战理念、样式和行动、建军方向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挑战和机遇。美国智库兰德公司指出,工业时代的战略战是核战争,信息时代的战略战主要是网络战。
网络空间作战提供了一种相对轻松就能给敌人造成巨大破坏的作战方式。这是一场高技术作战和战略战,它能使得武器系统出现故障、停止工作或出现爆炸,能让火车脱轨,使飞机坠毁,让军队进入埋伏区,让导弹发射到错误地区,使金融系统崩溃、供应链停止、卫星脱离轨道、航班停飞。网络空间一旦遭到攻击并被摧毁,整个军队的战斗力会降低甚至丧失,军事机器就会处于瘫痪状态。谁能够抢先夺取网络空间的战略制高点,就意味着谁将掌控体系与体系对抗的主动权。
在未来网络空间战场上,“芯片比弹药的威力更大”,黑客的作用甚至能够胜过千军万马。保护网络空间是一项要求所有人都积极参与的复杂事业。
1.1.2 网络空间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由于信息社会的特殊属性,网络空间实际上为在技术上拥有优势地位的大国提供了影响和控制实体领域的新手段,如今已经深刻地影响着政府的运作方式、军队的作战方式、企业的经营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同时也对国家安全的各个层面产生影响。
1.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影响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部分,是指一个国家有效地防范来自国内外的政治干预、压力和颠覆以及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从而确保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政权稳定等的良好运行状态。网络空间及其安全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网络空间的出现使得国家主权相对弱化。正如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所说:“信息革命使国家淡化了,这是由于世界已没有界限。但是由什么来取代国家?它们正在被网络所取代。”网络空间的出现使得国家主权的外延从领海、领空扩大到“信息边疆”。由于网络空间本身的物理特性即开放性,使它突破了传统地理距离的空间限制。这冲击了传统的封闭性的主权理论,并产生了“信息主权”。由于信息网络分布广泛,几乎遍及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从而导致频繁越境的跨国信息流突破了地理空间的局限。信息网络的出现使得一个人远在千里之外就可以轻易地实施自己的意图,使得思维与实践相“分离”,这会大大削弱国家对信息的控制权和管理权。没有信息主权的安全,就不可能有国家真正的安全。维护信息主权的安全,正在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完整的核心内容之一。信息网络的发展使得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特殊利益集团,以及非国家行为体,甚至个人等国际政治新兴行为体能够得以依托,从而进一步参与国际活动,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
其次,数字鸿沟的出现。由于在客观上各个国家所发展的信息技术的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这使得在信息技术方面具有优势的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就拥有了对信息网络的相对控制权。其对关键信息技术垄断的行为,阻碍了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国家地位事实上的不平等。如今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信息技术开发和使用方面的差距不断加大,从而加深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自身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问题,形成了信息时代的“马太效应”。大国依然拥有更加雄厚的资源,在互联网中,并非所有的行为者都是平等的。
第三,网络空间成为异己分子进行敌对行动的新媒介。信息网络的开放和便利,为一些异己分子和组织宣扬歪理邪说扩散政治影响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网络散布谣言蓄意挑起事端、攻击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引发国家政局不稳,人民生活不安宁,他们暗地招募恐怖分子进行恐怖主义活动,给国家的政治稳定带来了不利影响。
第四,网络权力的产生。借助于网络空间这个平台使得信息技术等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得以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进,使传统上的权力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认为权力可以分为软权力和硬权力。软权力是指吸引性权力,包括国家凝聚力、文化吸引力、价值观和政治制度的吸引力,以及创设国际机制的能力。硬权力是指支配性权力,诸如军事实力、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等。他认为在信息时代,软权力正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有影响力。网络权力能够在网络空间内部产生希望得到的结果,其作用也可以延伸到网络领域之外的其他领域。
相较于许多其他传统权力领域而言,成本投入低廉、允许匿名操作、脆弱性以及不对称性等特征,意味着非国家行为者在网络空间能够行使更多的硬权力和软权力。网络空间是一个比较活跃的新型人造环境,网络空间自身具备的某些特点能够降低行为者之间权力差异,从而能够使权力扩散。信息领域的变革总是能够对权力产生重要影响,显然世界的权力格局、增长和发展模式、竞争与威胁战略、社会控制和智力结构等诸多方面都出现了新的维度和趋势,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
2.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
在国家安全之中,经济安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网络空间逐渐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场所,其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推动力量和新的增长方式。金融活动信息化和电子货币在电子商务中的广泛普及说明信息已经成为经济活动的资本、支付手段和贸易手段。人们在进行贸易往来的时候只需轻轻敲打几下键盘就能完成所需的经济活动。贸易过程已经表现为信息的传输、流动和转换。现在,借助计算机网络就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调动全球金融资源,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国际资本通过信息网络进行大规模的交易活动已经随处可见。
目前,网络空间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本身的脆弱性给国家经济安全带来影响。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全球一体化明显地加速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中来,可是在许多方面仍然非常脆弱,容易遭到破坏,而且脆弱性在日益提高,其原因就是今天的国际经济体系依赖于一系列的互相联系的关键基础设施,而这些基础设施其范围大多远远超出了国界,并且受控于日益精巧的信息网。
二是屡屡发生网络犯罪行为给国家经济造成影响。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加速了跨国贸易、资本的国际流动以及信息的跨国传播,人员、资源、技术等进行跨国优化组合和资源的重新配置。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的经济逐步形成了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但经济犯罪行为也借助网络空间的平台呈现出跨地域、跨行业的特征。
目前,网络空间的许多威胁都是受个人经济利益的驱动,或者与故意破坏公共或他人的信息安全相关的。网络空间内的罪犯和犯罪企业已经越来越组织化,形成了高度组织化的个人信息、信用卡、身份和其他有价值信息的流动环。许多时候,罪犯和犯罪企业的软件和硬件的发展能力可匹敌于工业领导者发展的软件和硬件能力。当前维护全球经济安全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3.对国家军事安全的影响
(1)网络空间成为军备竞赛的新领域。目前,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军队的新军事变革,使战争领域外延到网络空间。由于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使得网络空间正在成为新一轮军备竞赛的新领域。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苏联海军司令瑟奇·格什科夫(Sergei Gorchakov)曾下过著名的论断:“能够充分利用电磁频谱的国家将赢得下一场战争。”为了取得这一“新”的作战空间的作战优势和控制权,世界各个国家竞相开展相关领域的作战研究,网络军备竞赛已经开始。美军在2001年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认为,军事竞赛向网络空间拓展是军事技术发展的一大重要趋势。在2010年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将“网络空间”与“非正规作战”“战区空运”和“无人机”并列为优先发展的四大重点领域,认为网络空间是陆、海、空、天、电等领域实施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监视和侦察活动的媒介,也是美军建立和运用各种力量,有效实施战略、战役、战术层次行动的基础,是必须争夺的“新边疆”。
(2)网络空间加速推动了新军事变革的进程。空权论的倡导者、意大利著名的军事理论家杜黑说过:“胜利总是向那些能遇见战争特性变化的人微笑,而不是向那些等待变化后才去适应的人微笑。”当今,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推动军事领域的重大变革,使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向信息化战争的方向发展。恩格斯曾经指出:“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在信息时代,军队的指挥控制、情报和后勤补给活动,以及武器技术的开发生产都严重依赖于信息网络,而如果没有牢固可靠的信息和通信网络保障,没有网络空间的支持,仅靠现代化武装部队自身是无法执行快节奏、高效率的作战行动的。美国海军军事战略专家约翰·阿尔奎拉认为:“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如果我们的军队无法实现根本性转变,向更加小型化、灵巧化和高度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美国必将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耗费巨额开支,却无法打败敌人。”
(3)破坏指挥信息系统,影响指挥决策。战时指挥信息系统一旦被敌方通过各种途径侵入并修改,将虚拟现实成果技术植入指挥控制信息系统中,将其假情报、假决策、假部署传输给己方,诱导判断失误;向官兵发布假命令、假指示、假计划,屏蔽或欺骗己方情报系统,以改变作战意图,影响高层的智慧决策。一旦敌方阴谋得逞,会干扰指挥机关的指挥控制行动,使其陷入处理各种复杂信息的事务性工作中,不能集中精力处理有关作战的重大问题,影响并削弱指挥作战,使在战略战术上不能占据有利态势,甚至直接影响到整个战役的成败。
(4)渗透军事信息网络,获取军事情报。网络空间作战大大拓宽了情报的获取方法和渠道,敌方可通过破解对方程序密码,直接或间接进入军事信息网络或军用计算机,获取军事斗争决策、军事力量部署、装备性能参数等军事情报,造成极大损失。同时,由于可以对所窃取的信息进行加密,掩盖痕迹,对方将无法及时察觉网络攻击行动。更有甚者,将永远无法获知敌方窃取了哪些机密信息,造成的后果是无法想象的。2008年的下半年,美国证实了“一次非法入侵机密网络:通过某个受病毒感染的指纹驱动器,入侵到监控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中央指挥系统中,足足一个星期后入侵者才被剔除,且没人知道这次入侵导致的损失究竟有多大。
(5)侵入武器控制网络,削弱作战能力。近年来,随着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很多武器控制系统由计算机智能控制,如果敌方侵入武器控制网络或通过控制带有“预设”后门的计算机、数字信号处理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武器装备,使武器系统按照敌方意图操作或因程序错误而发生自行爆炸、自我摧毁以及相互残杀等,达到摧毁武器平台、削弱作战能力的目的。2011年,美军RQ—170无人侦察机被伊朗俘获,坠落原因有一种可能就是被伊朗网络空间作战部队控制并操控其坠落境内。
(6)瘫痪空防作战系统,降低作战效能。敌方可利用空防作战系统的网络“后门”漏洞,将网络病毒或分布式拒绝服务等工具远程植入或无线注入空防作战系统,在关键时刻使病毒发作,侵害系统软件,使整个系统瘫痪。通过“破网”,破击战场信息网络,瘫痪指挥信息系统和信息基础设施,降低情报支援能力和战场信息情报感知能力,使作战力量难以有效聚合,从而使整个空防体系要素分离、功能分散、结构坍塌,难以实施有效作战。
有学者曾说,在信息时代,一枚核弹的作用,或许不敌一名黑客。“如果你对一幢房屋投掷一枚炸弹,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了解其直接与间接损害有多大。如果你进入并瘫痪某个地方,特别是涉及国家安全的服务器,我们就很难清楚可能的后果。”美国军事专家詹姆斯·亚当斯在其所著的《下一场战争》中曾预言,未来战争中“夺取作战空间控制权的将不是炮弹和子弹,而是计算机网络里流动的比特和字节”。冷战时期,使用战机越洋攻击需要数个小时;冷战后,使用导弹越洋攻击需要几十分钟;而现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空间可以以电子的速度进行运转,一个相对简单的信息攻击能够以发送一封电子邮件所花费的相同的时间来完成。网络空间已成为决胜千里之外的高速战场。
4.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影响
文化安全,是指一国在文化、精神生活方面不受外来文化的干扰、控制和同化,从而保持本民族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民族性以及本国意识形态的自主性。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以文化为精神凝结手段的国家来说,确保本国文化的安全是维持其国家稳定的基础,也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国家文化安全通常包括语言文字的安全、风俗习惯的安全、价值观念的安全和生活方式的安全等内容。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空间作为全球开放的文化共享和传播平台,打破了传统的文化传播模式,对文化发展、创新、传播和管理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同时,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也带来了信息传播模式的重大变化,在加速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同时,也导致了“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甚至“文化帝国主义”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国家文化安全就是国家进行“反霸权”“反殖民”“反帝国主义”的文化战略。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凭借自己掌握的信息优势对媒体进行操控,对其他国家倾销其文化和价值观。这使一些国家传统文化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使国家的文化安全在信息时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互联网的发展使国家行使主权的能力受到制约,国家再也不能以绝对的权威控制信息的传播,干预国际间的交流。美国中央情报局声称:“我们要利用一切手段来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的自尊自信心,尽量打击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美国认为,“在新世界,自由将通过移动电话和因特网传播”。某些被发达国家所掌控的国际组织,在某种程度上也扮演了推行西方价值观的角色。很多与文化领域相关的国际组织,受到一些发达国家的操控,往往有计划有组织地推进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在增进各国间相互了解的同时,甚至在向不发达国家提供援助时也不忘记推销其价值观和所谓的道德规范。这些都会让国家主权内的文化自主性受到冲击。
5.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
现代社会强烈依赖大规模的国家基础设施来保障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公共服务的正常提供。目前,信息基础设施已经具有与电力基础设施同等的重要地位,并成为连接其他各个基础设施部门的关键纽带;信息基础设施的正常稳定运转为政府、金融、能源、交通运输、公共卫生、供水和应急服务等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重要系统,以及政府事务管理提供关键支撑。我国相互依存的关键基础设施模型如图1-1所示。因此,国家网络空间的安全与否将直接影响国家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
图1-1 我国相互依存的关键基础设施模型
6.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东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对抗的主战场
全球一体的互联网平台使得网络信息传播表现出明显的跨国性特点。国家对信息传播的垄断权力受到极大限制,对内的最高性和对外的独立性呈现相对化趋势。正基于此,网络霸权国家利用其优势的制信息权对外进行持续的意识形态渗透和控制。
2010年年初“谷歌事件”之后,美国原国务卿希拉里发表了被称为“希拉里宣言”的互联网自由演讲,指出“互联网自由是美国长期推动国外民主的关键”。美国政府进而提出“信息国界是对民主的挑战、不接受任何可能妨碍信息流动的举措”的观点,将矛头直指中国并以美国宪法和“人权宣言”第19条来压制我国互联网管理政策和措施,英、德等国亦有呼应。
然而,希拉里与美国政府的“伪自由”谎言很快遭到了现世报。2010年11月28日,“维基解密”网站曝光了逾25万份据称是美国国防部的机密文件,显示美国外交官曾被要求监视联合国领导层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代表们。显而易见,希拉里所谓“互联网自由”恐怕只是美国一国对全球互联网信息控制的自由。这也证明了网络传媒已经成为国家宣示主权的重要资源和对外战略的重要手段,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东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对抗的主战场。
7.网络空间安全威胁直接挑战社会管理和公众权益
经过近些年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已成为社会监督、通达民意和了解舆情的重要渠道,社会深层矛盾和各种利益诉求在网络空间均得以充分展现。然而,另一方面,网络舆论导向、道德伦理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和侵蚀问题也已凸现。
例如,非理性的网络舆论不但混淆真相、挑拨是非,甚至通过挟持民意而影响到司法公正;网络社区、手机短信及其他衍生信息服务平台常常被利用成为散播谣言、煽动情绪、激化矛盾和引发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动员工具。
又如,搜索引擎技术的发明为信息搜集与传播提供了快速便捷的通道,使互联网因之成为侵犯个人隐私的主要平台。近年来,所谓网络追杀、网络流言、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事件此起彼伏,甚至出现贩卖个人信息的黑色产业链;网络隐私保护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再如,网络空间中的有害信息泛滥,其中更以淫秽色情和暴力内容为甚,严重影响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目前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14~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有70%的少年犯因受网络色情暴力内容影响而诱发盗窃、抢劫、强奸、杀人、放火等严重犯罪。
诸如此类的安全威胁,均已直接挑战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众权益,如不能有效应对,必将影响广大人民的正常生活秩序、互联网经济的整体发展和政府执政管理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