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师综合技能训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板书技能

一、板书设计

板书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黑板、白板、磁性板等教学板,以精练的文字和符号传递信息的行为方式。板书设计是课时教学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板书包括正板书和副板书2个部分。正板书为相对固定板书,体现教学意图,是一节课下来应该一直留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副板书为临时性、多变性的板书,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擦去,但也要做到有计划,保留时间恰当,整体板面布局合理。

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课题名称;授课提纲,包括研究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程序,知识的系统结构等;教学要点和重点,包括定义、原理、规律、化学方程式、性质、制法等;补充材料和其他内容,包括图表、解决疑难而做出的文字解释等。板书的重点与详略因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风格、学生的接受水平而异。板书的形式有提纲式、表解式、问答式、表格式、图示式。(用简笔画、示意图、框图或图像体现教学内容的板书)。板书的要求方面主要是内容准确,文字简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书写端正,符合规范;字体醒目,速度稍快;板书要与讲授和演示密切配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已经进入我们的教学世界,但作为传统教学的板书依然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

二、板书的作用

1.板书有长时间向学生传递信息的作用

板书首先是文字,它和文字的作用一样。当初,先民制造文字就是为了记录语言,传达信息。将语言和知识用文字记录下来才进行长时间的传递,如果我们没有文字,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只能采用口传身授的办法。这样,我们的知识会越传越少,古圣贤的知识也不可能传到现在,科学也就难以发展,社会也就难以进步!

2.板书具有与实物不同的直观作用

作为教师,在上课时用实物进行讲解,对学生来讲是非常直观的。如在讲英语单词“Pig”时,我们牵一头小猪,然后指着它,大喊一声“Pig”,这非常直观,学生也容易记住。我们嫌它不雅观,可在黑板上画一个,或用多媒体放映都可以。实物和多媒体虽然直观,但它缺少了学生的思维。如果在讲“Pig”时,在黑板上写一个“猪”字,学生看到这个字,大脑会通过间接的思维与“猪”的实物联系起来,即明白了单词的意思。在化学课上,我们用实验的方法讲解两种液体混合后的变化时,学生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当用板书把它们的原理描述出来时,学生也会通过思维,抽象而直观地感受到两种液体的变化。作为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板书也担当了这种责任。

3.板书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原子和分子结构”、“燃烧和爆炸”,易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空间网状结构”等展示了原子和分子的空间分布,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同学空间想象能力不足的问题。但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也有很深的体会,准备一节课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使用现成的教学软件与自己的教学设计相结合也很费时,所以,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要恰到好处,不然可能会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另外,这些教学媒体有一个共同的缺陷:要按照别人预先设计的环节进行,无法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处理教材,即使自己制作的软件,也有类似的不便,因为教学过程中会有突发事件发生,会出现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此时利用板书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特点就能很容易解决这些问题。

4.板书有示范和审美作用

课堂教学的艺术离不开具体生动、富有表达力的语言,离不开基于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不断锤炼出来的教学组织能力,也离不开直观、形象的优秀板书。板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书写能力,因为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我们示范不到位,学生们学的也可能不到位。特别是初三学生,他们正处于心理叛逆阶段,教师的板书不好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反感。我们的板书更应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同时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精心设计的板书,能使学生赏心悦目,兴趣盎然,活化知识,对知识加深理解,加深记忆,是提高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手段。

三、板书书写技法

1.板书的书写姿势和字体大小

板书的书写姿势一般采用侧身书写的姿势,尽量不要正面对着黑板。板书字体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板书的效果。字体太大,写不了几个字,影响板面的利用率;字体太小,学生看不清,失去板书的作用,一般认为,字体的大小,以后排学生能看清为标准。同时字体的使用要注意适应学生的特点,主要采取楷、行楷、行草等字体,整体不能太潦草,板书的字迹要正确、清晰。板书一定要认真书写,不能随意或凭兴趣发挥,课前一定要有板书的设计,书写速度要稍快。

2.板位安排

板位安排就像规划报纸的版面一样,应精心设计,严谨布局,绝不可满板乱画,使板书杂乱无章。板位安排时要充分利用黑板的有效面积,主要应做到四周空间适当、分片书写和字距适当。在板位安排时,应当注意整体效果,合理布局。哪部分在左,哪部分在右,哪部分位上,哪部分位下,必须有一个全局安排,使之位次适当,措置有序,编排合理,给人以整体美感。一般来说,应将板面分出若干区域,譬如标题区、推演区、绘图区、便写区等。标题区比较重要,需要学生注意和记录。通常位于左侧上边,字写得比较庄重、醒目;推演区因内容较多,又要随写随擦,所以应单辟一区,以左右之中为宜。绘图区不一定太死板,可根据图的多少和难易而定,便写区是处理临时情况用的,通常靠右,以免干扰其他区。

在板位安排上要做到主次分明,不可主次不分,平面直推。应准确地把板书内容的主次在板位安排上体现出来,才能使学生明确重点,便于理解和记录。需要分层次时,应正确使用层次序号,如一、(一)、1、(1)4个层次序号。

3.板书行列

由于板书的书写是站立面对黑板而书,最常见的毛病是字行写不直,不是偏上,就是偏下,或者是曲曲弯弯,很不整齐,很不美观,既影响学生观察,也不便于板面的充分利用。因此,有必要对这个问题加以研究。行列不直的原因大体上有三个方面:一是意识的错位,主要表现是意识范围狭窄和意识分散;二是习惯动作的偏差;三是视区的狭小。

如何才能使行列写直?一是让自主意识参与调节;二是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三是不断调整和正确使用最佳书写区。最佳书写区的宽度在视平线上达到最大,距视平线越远,其宽度越窄,书写时,在视平线上每行最多只能写8个字,超过8个字就应当移动脚步,移动时两脚距离仍然保持不变。在视平线之外两行,每写6个字就要换一次;以此类推,视平线之外三行,则每写4个字就要换步一次……有经验的教师在板书时,很注意时时换步,使自己始终在最佳书写区内书写,动作准确合理,有条不紊,带明显的程式化的特点,这正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功。

4.板书内容设计

板书内容构成直接影响板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对板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使其达到科学、精练、好懂、易记的要求。对每堂课的板书内容设计,应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师的设计技巧和学生的适应程度而定,难以做统一的规定。因为即使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对象,可以设计出不同的板书内容来,但无论如何都要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作为板书的主要内容,如钠的教学板书设计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