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脑动脉炎
一、颞动脉炎
颞动脉炎又称巨细胞性动脉炎、颅动脉炎、肉芽肿性动脉炎。颞动脉炎病因不明,是成人最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本病主要累及颞浅动脉和眼动脉,其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不可逆的视觉丧失。
【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本病平均发病年龄70岁(50~90岁),女多于男(2∶1)。本病发病可能是突发性的,但多数患者确定诊断之前已有几个月病程和临床症状,如发热(低热或高热)、乏力及体重减轻。58%的患者合并风湿性肌痛,约25%患者以此为首发症状。而与受累动脉炎相关的症状是本病的典型表现。
1.头痛
是本病最常见症状,为一侧或两侧颞部剧烈疼痛,呈烧灼样或锤击,向头顶或枕部放散,夜间或咀嚼可加重。病侧颞浅动脉变粗、迂曲、搏动减弱或消失,疼痛部位皮肤红肿,有压触痛,有时可触及头皮结节或结节样怒张的颞浅动脉等。
2.其他颅动脉缺血症状
睫后动脉、眼支动脉、视网膜动脉、枕皮质区动脉受累时,可引起复视、眼睑下垂或视力障碍等。10%~20%本病患者发生一侧或双侧失明,或出现一过性视力障碍、黑矇等先兆。失明是本病严重并发症之一。一侧失明,未能及时治疗,常1~2周内发生对侧失明,8%~15%本病患者出现永久性失明,因而早期确定诊断与及早治疗是防治失明的重要原则。咀嚼肌、吞咽肌和舌肌供血不足时,表现典型的间歇性运动停顿,如咀嚼肌痛导致咀嚼暂停及吞咽或语言停顿等。部分患者可出现耳痛、眩晕及听力下降等症状。
3.其他动脉受累表现
10%~15%本病表现出上、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的征象,出现上肢间歇性运动障碍或下肢间歇跛行;颈动脉、锁骨下动脉或腋动脉受累时,可听到血管杂音,搏动减弱或搏动消失(无脉症)等;主动脉弓或主动脉受累时,可引致主动脉弓壁层分离,产生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需行血管造影诊断。
4.中枢神经系统表现
本病可有抑郁、记忆减退、失眠等症状。
(二)辅助检查
(1)常规项目 可行血常规、生化、血沉、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检查。
① 血常规:可有轻至中度正色素性正细胞性贫血。
② 生化:可有血清白蛋白轻度减低,血清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轻度升高。
③ 血沉:增快(多大于30mm/h,活动期常高达100mm/h)。
④ C反应蛋白:定量可增高(>6μg/mL)。
(2)可选项目 必要时可追加动脉活组织检查、颞动脉造影、选择性大动脉造影等项目。
① 动脉活组织检查:颞浅动脉活检是确诊本病最可靠的手段。阳性率在40%~80%,特异性100%。颞动脉活检比较安全,一侧活检阴性可再做另一侧或选择枕动脉活检。
② 颞动脉造影:对本病诊断有一定价值,可发现颞动脉管腔不规则及狭窄等改变,也可作为颞动脉活检部位的指示。
③ 选择性大动脉造影:疑有大动脉受累时可进一步做选择性动脉造影,如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动脉造影等。
(三)诊断标准
凡50岁以上老年人,发热持续2周以上;出现一侧或双侧颞部疼痛、颞浅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沿颞浅动脉触痛和视力障碍(黑矇、视物模糊、复视、失明);两臂血压不对称应疑及本病,抓紧做进一步检查,如颞动脉造影,以确定诊断。如条件不允许,可在排除其他风湿性疾病等情况后,试行糖皮质激素治疗。
(四)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其他血管炎性疾病进行鉴别。
(1)结节性多动脉炎 此病主要侵犯中小动脉,如肾动脉、腹腔动脉或肠系膜动脉,很少累及颞动脉。
(2)过敏性血管炎 此病主要累及皮肤小血管、小静脉或毛细血管,有明显的皮损如斑丘疹、丘疹、紫癜、瘀斑、结节、溃疡等。
(3)肉芽肿性多血管炎(韦格纳肉芽肿) 以上下呼吸道坏死性肉芽肿、泛发性中小动脉炎及局灶坏死性肾小球肾炎为主要特征。
(4)主动脉弓动脉炎 主动脉弓动脉炎病变广泛,常引起动脉节段性狭窄、闭塞或缩窄前后的动脉扩张征等。而侵犯主动脉的颞动脉炎少见。
【治疗原则】
本病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且常侵犯多处动脉,易引起失明等严重并发症,因此一旦明确诊断应即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
【处方】
1.抗炎
处方 泼尼松 40~60mg/d po(逐渐减量,总疗程需数月)
说明:一般主张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持续疗法,如泼尼松,维持到症状缓解、血沉下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时开始减量,总疗程约需数月,不宜过早减量或停用,以免病情复燃。病情稳定后改用晨间一次给药或改用隔日疗法是可取的有效方案。
2.免疫抑制药
处方 环磷酰胺 1~2mg/kg po(疗程6~12个月)
说明:有糖皮质激素禁忌者,可采用非甾体抗炎药与细胞毒类免疫抑制药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联合治疗。也可试用雷公藤多苷治疗。
【预后】
本病对糖皮质激素反应较好,可迅速控制病情,减少和防止失明等严重并发症,一般预后较好。少数轻型病例有一定自限性。
二、主动脉弓综合征
主动脉弓综合征又称高安动脉炎、无脉症、大动脉炎综合征等,是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和肺动脉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本病病因迄今未明,可能与结核杆菌、钩端螺旋体、链球菌感染等以及免疫异常和遗传易感性有关。
【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于年轻女性,发展大多较缓慢,亦偶有自行缓解者。常有发热、乏力、食欲缺乏、关节疼痛等症状。根据受累血管可分为五型。
1.头臂动脉型
占23%~33.3%,为颈动脉、锁骨下动脉、椎动脉狭窄或闭塞。可引起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至脑卒中等不同程度的脑缺血,可有头昏、眩晕、头痛、记忆力减退、视力减退;脑缺血严重者可有反复晕厥、抽搐、失语、偏瘫或昏迷。上肢缺血可出现单侧或双侧上肢无力、发凉、酸痛、麻木甚至肌肉萎缩。颈动脉、桡动脉和肱动脉可出现搏动减弱或消失(无脉征),约半数患者于颈部或锁骨上部可听到二级以上收缩期血管杂音。
2.胸主、腹主动脉型
约占19.3%,血管炎症累及胸主动脉、腹主动脉甚至全部主动脉。上肢血压增高及下肢供血不足的症状:如头痛、头晕、心悸、下肢发冷、间歇性跛行等。下肢皮温低,阻塞远端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阻塞部位可闻及收缩期血管杂音,上肢血压常明显升高。
3.主-肾动脉型
约占15.8%,主要累及主动脉、肾动脉。高血压为重要的临床表现,尤以舒张压升高明显,表现为头晕、心慌,因下肢缺血而有肢体乏力、发凉、间歇性跛行表现。患者上下肢血压相差>20mmHg时提示主动脉有狭窄。大部分患者可于脐上部位闻及高调的收缩期杂音。
4.肺动脉-冠状动脉型
病变累及肺动脉受累并不少见,占14%~50%,可见于单侧或双侧肺叶动脉或肺段动脉,且为多发性病变。冠状动脉受累者少见,以前降支开口或其近段狭窄或闭塞。以心悸、气短较多,但比较轻。冠状动脉一旦发生,后果严重。肺动脉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狭窄重的一侧呼吸音减弱。
5.广泛型
占31.6%~41.5%,具有上述两种类型的特征,属多发性病变,多数患者病情较重。
(二)辅助检查
(1)常规项目 可查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检查;眼底检查;血管超声;CTA检查等项目。
① 血沉:可增快,是反映本病病变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
② C反应蛋白:可增高,其临床意义与血沉相同,为病变活动的指标之一。
③ 血常规:少数患者在疾病活动期白细胞总数增高或血小板数增高,也为炎症活动的一种反应。
④ 眼底检查:视网膜动脉变细,静脉迂曲扩张,膨大呈豆状或梭形,静脉内血流呈念珠状或节段状。视网膜周边部早期有微血管瘤形成。视网膜中央动脉和静脉的吻合为本病最常见的体征,约占81%,吻合可发生在眼底任何部位,但常见于视盘及其周围,呈环形及花圈状。视盘表面也可有新生血管形成,可呈桑葚状或卷丝状。视网膜可有斑点状或火焰状出血,以及视网膜渗出。晚期可产生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脉络膜萎缩,色素沉着,动脉变细有白鞘,新生血管形成导致玻璃体积血,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和牵拉视网膜脱离。眼底改变为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一种特异性改变。
⑤ 血管超声:可探查主动脉及其分支有无狭窄或闭塞,了解肢体血流情况,还可测定病变动脉的远端、近端血流及波形,测定肢体动脉压力。
⑥ CTA检查:CTA检查可以明确主动脉及各分支受累情况,由于肺动脉型和冠状动脉型大动脉炎易被忽略,应注意相应部位的CTA检查。
(2)可选项目 必要时可加查血管造影。血管造影对头臂血管、胸-腹主动脉、肾动脉、肺动脉可进行全面检查,明确狭窄部位、程度、侧支情况等。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
(三)诊断标准
典型临床表现者诊断并不困难。40岁以下女性,具有下列表现一项以上者,应怀疑本病。
① 单侧或双侧肢体出现缺血症状,表现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压降低或测不出。
② 脑动脉缺血症状,表现为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以及颈部血管杂音。
③ 近期出现的高血压或顽固性高血压,伴有上腹部二级以上高调血管杂音。
④ 不明原因低热,背部脊柱两侧或胸骨旁、脐旁等部位或肾区闻及血管杂音,脉搏有异常改变者。
⑤ 无脉及有眼底病变者。
(四)鉴别诊断
(1)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男性多见,无全身炎症活动的表现,胸主动脉可见特定部位(婴儿在主动脉峡部,成人位于主动脉导管相接处)狭窄。
(2)动脉粥样硬化 常在50岁后发病,有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及其他临床表现。
(3)肾动脉纤维肌结构不良 女性多见,肾动脉造影显示其远端2/3及分支狭窄。
(4)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好发于四肢中小动脉、静脉的慢性血管闭塞性炎症。
(5)结节性多动脉炎 累及内脏的中小动脉。
(6)胸出口综合征 可出现动脉受压的症状。选择性血管造影可明确病变的性质和排除其他血管病变。
【治疗原则】
主动脉弓综合征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应该以内科治疗为基础,外科只治疗因该病引起的血管病变(如动脉内膜切除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等)。
【处方】
1.抗炎治疗
处方 泼尼松 1mg/kg qm po(逐渐减量)
说明:对早期或活动期患者效果较好,短期内改善症状。在动脉炎症活动期和全身症状明显时,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至体温下降、血沉趋向正常后逐渐减量直至停药。如有结核或链球菌感染,应同时给予抗结核药物或青霉素治疗。
2.免疫治疗
处方 环磷酰胺 2mg/(kg·d) po或iv
说明:如用激素后仍有症状者,可加用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药。
处方1 烟酸 50~100mg tid po
处方2 己酮可可碱 400mg tid po
处方3 地巴唑 10mg tid po
说明:可以改善脑和肢体血运。
4.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处方1 阿司匹林 100mg qn po
处方2 氯吡格雷 75mg qn po
说明:抗血小板聚集和黏附的药物,可防止血栓形成,可能有助于防止血管阻塞性病变和病情的发展,可用于心肌梗死后预防复发和预防脑动脉血栓栓塞。
5.降压
处方1 氨氯地平 5mg qd po
处方3 比索洛尔 5mg qd po
说明:处方1可加用缬沙坦80mg qd po。本病对一种抗高血压药物效果不佳,需要两种以上药物合并应用。
【预后】
预后主要取决于高血压的程度及脑供血情况。其并发症有脑出血、脑血栓、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心肌梗死、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失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