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一握之秋
先生是打从我中学时代便认识的导师,最近忙着解决自己的人生大事而奋斗。比较之顾染,他素来以自己健康的生活态度自豪,但我总觉得他日渐消瘦。于是,我佯装不晓,漠然置之地写完了一篇小说,希望有朝一日能做到迂回隐晦地点醒作用。然而,他似乎毫不在意,甚至因读了我的小说而说出一句:“看起来,你似乎在尽力用愚昧的语言逗笑别人。”我已经无法说教他了。
东扯西扯地,小说的架构逐步被多数人惊呼盛赞。反倒是我在反复翻阅稿件中,不禁指指点点地嘲笑起书中的主角。这方是我当前触目所见。小说构思成体,要写出上百篇大钢,世界框架也包含其中。至于,那些水到渠成的小说,我必然会喟叹这种行为而沉思片刻。
在老家定居下来后,我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上睡到八点起床,吃过中饭之后,下午去附近的公园散步或者构思小说。我基本把下午的时间消磨在写小说,至于散步也只是辅助而已。再不然就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悠闲地打发时间,常常来的也只有那四人,有时还会在我家吃顿简便的晚餐。我们一边喝着林成带来的红葡萄酒,一边就着果酱吃自己烘焙的面包,在搭配上好的生牛肉,简直就是贵族般的享受。
“下次做烤肉吧。”
“怎么做?”
姜胜漫不经心地从我手里接过一片生牛肉,夹着面包,一只手指着身后的厨房说:“过段时间,我来。”
“你是不是很享受这种环境带来的激情?”林成说。
当看到林成一语道破时,姜胜瞪圆了眼,眉毛也皱了起来。
“你不觉得厨房是不会做菜的人都应该向往的地方吗?”他接着说,“你看徐毅就很向往,我就想人......”
“老天,你还不闭嘴!上一次差点我手都没了。”徐毅打断了他,就差扑上去了。
这种方式的玩闹时有发生。同往常一样,他们看向我,恳求我替他打圆场,可我却无法控制自己,笑得直不起腰来。
有一天我们一起到一家甜品店那里去,徐毅认为那家店至少要花费一百人民币才可以让顾染觉得物有所值。但我们到了那里后,店家却说你们可以去楼上休息,饿了在下来点甜品。我们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做。
“既然不用花钱,环境也说得上安静,以后聚会经常来吧。但说真的这里日常闲聊真的不错。”林成耸耸肩,“说到底我对甜品并没有什么兴趣,可是我们是来这里谈事情的,徐毅你别这么无所谓,你自己也知道,你升学考能考上也只是运气好。”
“你什么时候有空,带我们去你家坟头蹦迪?”
“这里面就你一个考上了,怎么样也该表示表示吧。”
“我拿名誉向你们担保,坟头蹦迪这事去死吧。”徐毅狂吃了几口黑森林蛋糕,继续说道,“这次要不是数学失误,我能上重点班。其实也不难吧。大家都失误了吧。你还记得最后求tan,当时答案明给我都没要。现在后悔来得及?”
“鬼知道你当时怎么想的,那你说说,现在我们有什么前途可言?”顾染问道,他的脸都气红了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都不懂。”徐毅笑了笑。
“口吐芬芳。”我喊道。
“你看姜胜吧,已经决定学厨,无法改变。”
“走了走了,”顾染拉着我的衣领对我说,“再不走的话我可能会杀了这个人。”
有些时候徐毅神思不定地坐在那一言不发,任何人都不理;另一些时候他就比较会说话,就磕磕巴巴地同你闲扯。他说不出什么寓意深长的话来,但是他惯用恶毒的语言挖苦嘲讽,很叫人恼火;此外,这种特异功能顾染可是他的师傅,不过,这次徒弟出师了。尽管他现在在挖苦讽刺,我们心里清楚,接下来一切又会重来一遍。
我们清楚得知道徐毅会不留情面的放肆攻击。因为我们几人的关系有些特殊。有一天他开口询问我关于文学的事情。
“不错。文学可没有那么简单,当年不是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样的说法吗。但文学可是长年积累,才能达成的成就。再说,你想向我请教作文,我毕竟不是你究竟写得好不好也还无法证实。只有听你说过小时候的事情,我还没听见别人说过他好呢。”
“那我怎么才能敷衍过去?”徐毅迫切的问。
“只有一个办法,虚构了角色就能敷衍了事。对方也不知道你和他发生过什么,对吧。在说了,顾染这家伙......”
徐毅眉头一皱,盯着我看了看。
“他怎么了?”
我耸了耸肩,对他笑了笑。
“有什么好笑的?”他说,顺着我的目光转过身去。
“你看人家不就在这吗?”
顾染大摇大摆地朝我们这边走来,顺势踹了一脚在徐毅身上。
“你要是在踹,我会把你就地正法的。”
他咯咯笑起来。
“你听我说,想不想下棋?”
“啊,见鬼去吧。”徐毅说。
我站起来准备走,顾染把我拦住了。
“这么快走,晚饭怎么说?”
“不会吧,像你这种花钱如水的男人,我要请你吗。话说,你又不是没地方吃饭,文太不是说今天请客吗,你怎么不去。”
顾染走过来在我身旁坐下,并在店里点了一杯咖啡。
“都不认识啊,去了怪冷的。”
我的眼里流露出了一丝笑意,伴随着他的拿铁。
回顾整个夏日,并没有过多相聚时刻。这老家也就待了几个礼拜,轻松的时间一点也不多。尽管有几位友人的陪伴,但有两三个星期我们几个根本没有见面;我是因为忙着发表新书等留在HZ市区,姜胜前往某地培训,林成和徐毅反而待在本地继续补课,顾染则因为上次来我家被野猫咬伤后去了医院。
而从某种程度上,他们的生活本身就像一篇文章,有着一种独特的韵。并且几个人的性格和天性还会为文章添加一些古怪的剧情,像一个不和谐的句子,反而使这篇文章更有人情味,这有点像在太严肃的场合里,出现一句英式笑话。啊,我们被打得措手不及。
九月初。先生邀请我和顾染同他一起前往安溪。原因不得而知。他希望能同几个朋友一起按照适当的场合庆祝一下。对方貌似发过一封邮件,上面写道:好久不见的人,就像好久不见的秋天。你可以见证它的美,也可以看见它的零落。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挽留它,回答是,你自己走过去。
“没想到,这家伙也能有这份水平。”
“先生,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回答。”
三人一行,先生看了我一眼,显然若有所思。他的眼睛又回到了国道上。
“秋天,马上就要到了。”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