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敷法:由表及里,中药外治除顽疾
穴位贴敷法是一种外治方法,是指在一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其中,某些带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白芥子等,贴敷穴位可能会引起局部发疱化脓如“灸疮”,又称为“天灸”或“发疱灸”。
穴位贴敷法既有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又通过皮肤组织对药物有效成分的直接吸收,可以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因而具有双重的治疗作用。经皮肤吸收的药物不经过消化道,也极少通过肝脏,一方面可避免各种消化酶、消化液及肝脏对药物成分的分解破坏,从而使药物保持更多的有效成分,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药物对胃肠的刺激而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所以,此法可以弥补药物内治法的某些不足。除极少有毒药物外,穴位贴敷法一般无危险性和毒副作用,是一种比较安全,而且简便易行的疗法。尤其适合于老年人、儿童、体质虚弱、不能服药的人群。
经过数千年的实践证明,穴位贴敷疗法确实具有良好的疗效,且费用相对低廉,容易为患者接受。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对穴位进行贴敷具有局部刺激作用,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其产生抗体,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体质,预防和治疗疾病。
1 贴敷保健原理
中医治病,不外乎内治与外治两法,都以脏腑经络学说作为指导。贴敷疗法与针灸疗法一样,也是以经络学说为依据。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运行气血,是一切疾病的反应部位。病从外入、由表达里,即有外治以应之,故先取其外。病从内生,形之于外,由里达表,亦可以外治,非外治者不能治内。无论病从外入,抑或病从内生,都离不开经络之地面——十二皮部,而穴位又循序分布于十四经脉之上,药切皮肤穴位之上,药气透到经脉,摄于体内而达病所,故贴敷用药,实本于针灸经络穴位治病之理,法虽异而其理则同。同时,又因药物刺激穴位,而收到药效、穴效的双重效应。
穴位贴敷治疗内外诸疾的理论依据是“调节经脉、平衡阴阳”。因为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同时,又能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温腠理,因此,调经脉之虚实,可以治百病。贴敷治病,是通过不同的药物之气味,直接作用于病所(外者外治),或由经脉入脏腑,直到病所(内者外治)。其治疗保健作用主要有三点:
1.扶正祛邪
病从外入,六淫致病则邪入机体,正邪交争,正盛邪退、正虚邪进,甚则伤正,故邪盛时须祛邪。病从内生,七情致病则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耗伤正气。正虚之时,必须扶正,以发挥机体的调节作用,抗邪外出,邪去正安、正复邪却,贴敷疗法就有此作用。
2.平衡阴阳
疾病发生的过程即是阴阳失调的过程。健康人阴阳平衡,互相维系。阴阳一旦失去平衡,则会出现阴阳偏盛偏衰,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因此,治疗疾病,就是协调阴阳,使之平衡。
3.升降复常
升降是人体脏腑气血运动的一种形式,如肝升肺降,水升火降,脾升胃降。一旦升降失常则产生病变,主要表现有三:一是升降不及;二是升降太过;三是升降逆乱。贴敷之药可使升降恢复正常。
贴敷治病之所以能收到上述三大治疗作用,主要依赖于药物刺激穴位产生的局部刺激作用和经络的调节作用,即穴效和药效双重效应的结果。
2 贴敷基本方法
在贴敷之前,首先要定准穴位,用温水将局部洗净,或用乙醇棉球擦净,然后再敷药。对于需要使用助渗剂者,在敷药前,应先在穴位上涂以助渗剂,与药物调和后再用。
对于所敷之药,无论是散剂、膏剂或捣烂的鲜品,均应将其很好地固定,以免移动或脱落。在固定的时候,可以直接用胶布固定,也可以先将纱布或油纸覆盖其上,再用胶布固定。目前市场上有专供贴敷穴位的特制敷料,使用和固定都很方便。
如果需要换药,可用消毒干棉球蘸温水或各种植物油,或液状石蜡轻轻揩去擦在皮肤上的药物,擦干后再敷药。一般情况下,刺激性小的药物,每隔1~3天换药1次;不需溶剂调和的药物,还可适当延长至5~7天换药1次;刺激性大的药物,应视患者的反应和发疱程度确定贴敷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如需再贴敷,应待局部皮肤基本正常后再敷药。
对于寒性病证,可在敷药后,在药上热敷或实施灸法,可增强疗效。
3 贴敷选药原则
凡是临床上有效的汤剂、方剂,一般都可以熬膏或为研末用作穴位贴敷来治疗相应疾病。但与内服药物相比,贴敷用药多有以下特点:
(1)应有通经走窜、开窍活络之品,以帮助药物直达病所。现在常用的这类药物有冰片、麝香、丁香、花椒、白芥子、姜、葱、蒜、肉桂、细辛、白芷、皂角、穿山甲等。
(2)多选气味俱厚之品,有时甚至选用力量猛,甚至有毒的药物。如生天南星、生半夏、川乌、草乌、巴豆、班蟊、附子、大戟等。
(3)需要补法治疗时,可用血肉有情之品。如羊肉、动物内脏、鳖甲等。
(4)选择适当溶剂调和贴敷药物或熬膏,以达药力专一、吸收快速、收效迅捷的目的。常用的溶剂有水、白酒或黄酒、醋、姜汁、蜂蜜、蛋清、凡士林等。此外,还可针对病情应用药物的浸剂做溶剂。一般来讲,用醋调贴敷药,可起到解毒、化瘀、敛疮等作用,即使用药力量较猛,也可缓和其性;如果酒调贴敷药,可以起到行气通络、消肿止痛等作用,虽然用的药的力量比较平和,也可以使其作用发挥得更好;用水调贴敷药,则不会影响药性,而专取药物本身的性能;要是用油调贴敷药,可起到润肤生肌的作用。
4 贴敷宜忌症状
贴敷疗法一般无明显禁忌证。必要时,还可以配合药物或其他民间疗法治疗,从而达到缩短疗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但是,由于贴敷治病无异于内治,所以必须遵循一定的用药原则:
1.辨证论治
中医认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也就是说,只有审因,明位,定性,才能有的放矢。所以贴敷用药,必须以准确辨证为依据,这样才能达到药无虚发的效果。
2.“三因制宜”
贴敷治病,与内治一样,同样要“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并采用适宜的治疗方药,否则会影响疗效。
3.察病位,分先后主次
病有在表、在里、在脏、在腑之分,病变有先后、主次之别,尤当详察。
4.审四时、察病情、分虚实
人与天地相应,病与四时之气相关,准确察病情,分虚实,补虚泻实,自能用药丝丝入扣。
5.分内外
病在外者,贴敷局部或患部;病在内者则要精选要穴。
6.知标本、明缓急
中医认为,“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所以,贴敷治病,一定要知标本、分缓急,才能使疾病获得痊愈。
7.随证立法
药随证变,及时调整所用方药,使之药切病机,达到治疗作用。
要随时观察药后情况。
5 贴敷注意事项
中医学治病须遵内治之理,重视辨证论治。贴敷治病,也要按照中医基本原则,辨证选方用药,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此外,在贴敷治疗的过程中有一些较为常见的问题需要贴敷者学会处理,比如:
(1)有些药物如麝香等孕妇禁用,以免引起流产。
(2)小儿的皮肤嫩薄,不宜用刺激性太强的药物,贴敷时间也不宜太长。
(3)贴敷前对要贴敷的部位及穴位进行常规消毒。这是因为皮肤受药物刺激会产生发红、水疱和破损,容易发生感染。一般可选用浓度为75%酒精棉球进行局部消毒。
(4)合理选择稀释剂调和贴敷药,这样有助于发挥药物的药效。例如,用水调贴敷药,必须视药物的性能而定,并且热性贴易效,凉性贴次之;用醋调贴敷药可起到解毒、化瘀、敛疮的效果;用酒调贴敷药,可起到行气、通络、消肿、止痛的效果。
(5)穴位贴敷后要外加固定,以防止药物脱落或移位。通常选用纱布覆盖,医用胶布固定。如果贴敷的位置在头面部,就应该用绷带固定,这样可以防止药物掉入眼中,避免发生意外。
(6)同一部位不能连续贴敷太长时间,免得药物刺激太久,造成皮肤溃疡,影响继续治疗。此外,用药的厚度也要注意,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
(7)头面部、关节、心脏及大血管附近,不适合用刺激性太强的药物进行发疱,以免发疱遗留瘢痕,影响容貌或活动功能。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以及某些过敏穴位,如合谷、三阴交等处不宜采用贴敷发疱治疗。
(8)要随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中病即止。如有不适,要立刻去除药物,并适当选择其他药方继续贴敷,以治愈为度。
(9)贴敷治病,可单用,也可以与其他疗法并用。但是必须适当选择,不可背道而驰,影响治疗效果。
(10)一般来说,皮肤过敏者,以及皮肤有破损者,不宜用贴敷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