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李斯特经济学在中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李斯特生产力理论的回顾与现实意义

李斯特经济学在民国时期曾传入中国,并成为许多仁人志士探寻中华民族强国之路的重要学习资料。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60年代,李斯特的著述重新被国内学者译介。本章对改革开放后的相关论文进行梳理后发现,国内学界对李斯特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该时期强调对李斯特经济学的整体评介,尤其注重对生产力理论的讨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生产力这一概念逐渐被淡化,多数文献重点讨论李斯特的贸易保护主义,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不多见。进入21世纪,李斯特经济学论文的绝对数量有所增长,但相对浩如烟海的主流经济学论文而言则微不足道。况且,多数论文不再专门探讨李斯特经济学,只是将其作为附属内容。这表明李斯特经济学作为一个整体已经埋没在西方主流学术思潮的洪流中。尽管如此,从近十年的研究趋势看,一方面,李斯特与马克思学术思想的比较研究在逐渐升温,生产力再次受到重视;另一方面,演化经济学等非正统经济学的兴起使学术界重新重视李斯特。李斯特的当代追随者正在汇聚成一股新李斯特主义潮流,对正统经济学发起新一轮的挑战。参见贾根良:《新李斯特主义:替代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新学说》,载《学习与探索》, 2012(3)。中国经济面临的诸多困难一定程度上归咎于正统经济学的误导,因而应该欢迎新李斯特主义的到来。本章正是为响应新李斯特主义而作,相信对李斯特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将有助于新李斯特经济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