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政务:数字政府发展的新生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3 信息生态的主要研究进展

2.3.1 信息生态理论的内涵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Davenport开始使用信息生态(Information Ecology)的概念,来表达日益重要和复杂的信息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信息生态学主要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信息技术、社会组织(政府、企业、个人、社团机构等)与信息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50] [51]。信息生态理论的提出,把人类信息活动及其有关因素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看待,避免了系统内信息人、信息技术、信息环境的相互分割[52-54],改变了过去只重视技术的传统思想[55]。信息生态理论主要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社会学、人类学、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社会信息学等学科理论的基础上,被看成一门利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来探讨人与信息环境关系的新兴学科[56] [57]。李美娣(1998)[58]对信息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系统功能和结构成分进行剖析,同时将信息生态划分为信息素、信息链、信息网和信息圈等,认为信息化的发展不仅受技术、经济因素的影响,而且受社会、生态等因素的制约。

2.3.2 信息生态理论的应用

近年来,诸多学者基于信息生态理论,开展了一系列有关政府信息化的研究工作。李蓓(2011)[59]提出电子政务信息生态失衡问题,基于对构成要素、结构模型的研究,提出应采取自组织与人为外力两种调节方法,实现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刘鹏强(2011)[60]从系统科学和信息生态学理论出发,研究了电子政务生态系统面临的信息污染、信息爆炸、数字鸿沟、信息孤岛等问题,通过对电子政务生态系统内涵、结构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电子政务生态系统平衡策略。罗卫(2013)[61]认为,电子政务信息生态范式的理论派生于信息生态的基本思想,其内容框架表现为信息人、信息和信息环境三要素的组成及相互关系,通过构建G2G信息共享生态框架,分析生态框架中存在的视图,用螺旋模型解释G2G信息共享的生态进化。Maheshwari, Devender & Janssen, Marijn(2014)[42]认为受到持续的组织机构变化及其内部生态系统运作的影响,智慧政务的交互操作将对政府和公民的关系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2.3.3 智慧政务信息生态

基于前期的研究成果,可以认为智慧政务的发展同样受到复杂信息生态系统的影响。智慧政务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建设模式,在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协同体系中,用户的需求导向可以更加清晰地勾勒出政府职能的流程,实现跨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协同[62]。互联网是智慧政务信息生态的主要载体,是政府面向用户提供公共服务并与用户开展沟通交流的主要渠道[63-65]。同时,智慧政务信息生态的开放性,也使得对其发展程度评价数据的采集更具操作性。因此,本书将开展智慧政务信息生态发展程度评价模型的研究。

随着中国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基于互联网环境的智慧政务信息生态环境不断完善。智慧政务的发展要求逐步建立以互联网为基础、政府与企业相互配合、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满足公民和企业服务需求的智慧政务信息生态体系[66] [67]。为此,本书将以信息生态理论为基础,分析智慧政务平台建设、智慧政务服务能力、智慧政务影响范围、智慧政务应用效果之间的作用关系。在此过程中,将综合考虑网络基础设施、信息产业规模、信息技术研发、人力资源素质、信息化应用效益、信息法律制度等因素,具体如图2-2所示。

图2-2 智慧政务信息生态系统组成元素及其关系

系统元素分析是研究智慧政务信息生态首先应当开展的工作。进行智慧政务信息生态分析的基础是准确界定系统涉及的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智慧政务信息生态协同演化受到多个行为主体的影响,是一个政府、企业、个人等行为主体交互耦合的复杂系统。本书将建立智慧政务信息生态发展机制模型,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检验元素的构成,从而确定智慧政务信息生态协同演化的元素边界[68]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