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0章 饭后说礼仪
吃完正餐,按照规矩,是长者先离席。可大家就看见女使们撤离桌面上的碗碟,又给大人们上了茶饮,孩子们桌面上又多了甜羹。孩童们高兴得欢呼,揉揉小肚皮,相视哈哈笑。大人们面面相觑,真是完全按照前面宴会的流程,尾宴寓意的甜甜蜜蜜的甜品也上来了。
范老太太拿茶漱了漱口,便笑眯眯的看了一圈吃饭的人,朗声说道,“老身这里的饭菜算是快结束了。前院的大人们还在喝着酒,你们就不要过去吵闹了。”
下面众人连连称是。
范老太太喝了口水,又说,“院子里有事要忙的,紧着自己忙去。没甚事的,听听老身给你们说说别人家宴会上座的规矩。”
本来还想着带孩子回去午休的各家媳妇一听这话,便屁股不挪窝了。
连包拯媳妇董氏,也微微正了正身子,打算好好听听别人家的宴会规矩。各家各户的后宅规矩,都各不一样。包拯家人口不多,而且父母年迈,董氏自从嫁进去大半时间都是守孝,后宅的规矩也只知道娘家的。
而董家也不是所谓世家,这种用餐礼仪,董氏都是平常跟着自家姐妹或者相熟的人家学的。
董氏想着,日后包拯要是升职,她也不可避免的需要参加各家的宴请,还要开各式各样的宴会,不如现在听听范家的经验,以后也可以小心从事。
吃饱了就想去睡觉的范安却纳闷了。范老太太能懂什么古代用餐礼仪,该不会教现代的西餐礼仪吧?他们用刀叉,还讲究女士优先呢,在这男尊女卑的古代可算奇闻了。范安顿时打起精神,心道,自己可得盯紧点,不要出了错漏。
待到场面议论声停下来,范老太太微笑着开始了她的范式礼仪宣讲。
首先要说的是入席的排位规则。
主位肯定是长者的,如果是官宦人家,主位是品阶最高的。别讶异,北宋的妇女同胞跟大唐朝类似,也是有品阶的,从孺人到夫人。像范老太太在外面被称作张安人,也是她的品阶是“安人”。
接下去的餐桌排位,也是按照这个规则,年龄、辈分,还有品阶。大家族的宴会还会考虑到各家友爱关系给你们排座位。入席之前,一般会有专门的女使去领位。
找好了位置,准备坐下来。范老太太比划着手指,分析着,一般来说呢,是两个。一个是跪坐,那顾名思义就是双膝跪着,然后你把屁股坐在你的脚后跟,还有一个是用胡凳的。
无论哪一种,你们都要小心。安排跪坐的人家,意味着这家主母比较崇尚古礼。而用胡凳的,说明这家人比较偏向新奇的事物。
说道这里,范老太太就站了起来。说道,“你们在入席之后,是不好再去挪动胡凳和跪坐的姿势的。所以在入座的时候,就考虑到你和案几之间的距离,事先调整好。”
随后,范老太太先是示范了一个离得远的座位,又伸手拿起桌面上做教学摆设的干净碗碟。下面的人这下都看明白了,离得远,吃饭得往前倾斜着身体,一餐饭下来,估计腰背可以断了。
见大家明白之后,范老太太又挪动胡凳,贴着案几坐着。分析给他们看,虽然贴近了吃饭是方便了,可餐桌上有些汤水之类的比较容易沾到衣服上。毕竟,大户人家的外出礼服都是宽袖的。
下面的媳妇们听完,都暗自比划着自己跟桌子之间的距离。一时间,大家的身体都在一起摇摆。范老太太心里偷笑,默默给她们配乐,嘣嚓~嘣嚓~嘣嘣嚓~
“跪坐和胡凳,距离并不一致。你们可以回到屋子满满练习,可以用拳头比划着。“范老太太又用拳头在自己和桌子边缘横着做了个示范。
自己琢磨,往往都是需要灵性的。依葫芦画瓢,却只要有脑子就行。
范老太太一示范,连范寅都点头表示自己听懂了。
坐下来之后,就要上菜了。
主位开席,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不用特别强调。
范老太太主要的示范就是第一杯的酒,和第一碗汤。
酒杯都是八分满,喝的时候要抬袖子。这个比较简洁。麻烦的是汤。
端汤碗之前,先用手指去感触一下碗的热度。太烫的话,千万别贸然的端起来。最好是跟别人说说话,消磨时间;差一点的办法是用手绢多垫几层;忌讳的是用汤匙去搅合和用嘴去吹。
这话一落,之前吹汤的不由脸热,连忙敛声屏气的仔细听着。
范老太太端起汤碗,拿着汤匙,双手向前居高,让大家更加清晰的看到接下去的手势,嘴里讲解道,“这喝汤,是汤匙由身边向外舀出,由内向外方向舀着喝。”
下面的众人,在位置上,都虚空的演练着。范老太太左右看了一遍,很好,没有看了现场演示还做错的。
放下碗勺,范老太太又叮嘱道,“喝汤呢,第一次舀汤宜少,先测试温度,浅尝。喝汤不要出声。汤舀起来,不能一次分几口喝。”
见下面的人都听进去了,再接再厉,“这个跟外面宴请喝酒和茶一样,第一口都是浅尝。因为会碰到酒太烈,茶太浓,汤不合口味。你要一大口进去,咽不进去吐出来,是很失规矩的。”
没什么经验的刘氏好奇的插话,问道,“太难喝,还不给吐吗?”
周氏笑着抢答道,“嫂子少出门。你要吐出来了,可就得罪开宴的人家了。”
刘氏眼睛瞪得溜圆,咋的?你饭食做得难吃,我还不能不吃呀。城里人也太可怕了。
老七媳妇小王氏笑嘻嘻的补充道,“当面吐出来,人家会觉得你看不起她家。所以我们都准备几块帕子,偷偷吐在帕子上。”有些人家做的汤饭真是难吃,又腥,又无咸味。
范安仔细回想了一下,貌似没什么人请他吃饭,但是他也想发表下意见,连声问道,“七婶子,那我喝不进去可以要白水吗?”
小王氏打趣道,“小髭去做客,别人家可不会给你白水,能给你上甜汤呢。”
周氏扭头笑骂了弟媳一句,含笑的教导着自己小儿子,“可以换白水,要等到下次女使或者小厮布菜的时候,小声吩咐。可不能直接大声招呼。”
竖着耳朵的刘氏和一脸无知的范安,霎时间满脸的嫌弃。外面的世界好复杂,对待我们这种农妇/直男相当不友好。
吃顿饭,真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