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人口、民族、语言

(一)人口

菲律宾是东南亚人口较多和世界上出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也是亚洲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国家。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菲律宾的人口增长率高达3.1%。随着政府开始提倡计划生育,人口增长率开始下降,从1970年的2.98%下降至2000年的2.23%。多年来,通过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等的不懈努力,2010年、2015年、2017年,菲律宾的人口增长率分别为1.67%、1.6%、1.56%。

菲律宾人口多年来稳步增长。1990年菲律宾的人口还只有6162万人,到2014年7月27日,菲律宾人口突破1亿大关,25年的时间人口增长了近4000万,人口增幅超过60%。根据联合国最新统计,2017年菲律宾人口为1.0492亿,成为世界上第12个人口过亿的国家,在东南亚国家中仅次于印尼。由于菲律宾84%以上的人口信奉天主教,而天主教会禁止任何形式的人工避孕和堕胎,因此菲律宾统计局估计,未来菲律宾人口还将快速增长,到2040年菲律宾的人口将增长到1.4亿以上。

由于人口众多难以就业,许多菲律宾人被迫出国寻找工作机会。因此,除了居住在国内的1亿多人口之外,估计还有1020万菲律宾人生活在国外。由于与美国关系密切,美国拥有最多的海外菲律宾人,估计超过350万。中东也有大量的菲律宾人口,沙特阿拉伯大约有100万、阿联酋有8.22万、卡塔尔有20.4万。此外,东亚邻国也有许多菲律宾人前去务工,如马来西亚有79.3万、日本有18.2万、澳大利亚有39.7万。另外还有4万多名菲律宾人在前宗主国西班牙工作和生活。菲佣成为菲律宾的一张名片,在国外人数很多且很受欢迎。

菲律宾的人口结构非常年轻,不存在老龄化问题。截至2015年,菲律宾15岁以下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4.6%,15~64岁的劳动人口占61.1%,65岁以上的人口占4.3%。男女比例为1.01,男性占50.1%,女性占49.9%。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5年,15~64岁的劳动人口占菲律宾总人口的比重高达63.47%,占比为历年最高。男性平均寿命为66.01岁,女性的平均寿命为72.9岁。婴儿死亡率为19.473‰。

多年来,菲律宾人口平均密度不断增大。独立初期的20世纪50年代,菲律宾的人口平均密度只有54人每平方公里,到70年代上升至100多人,到1995年上升至204人,到2017年人口的平均密度已经达到306人每平方公里,居世界第32位。但由于岛屿分隔、地形陡峭以及历史发展等原因,菲律宾人口的地区分布很不均衡,山间谷地与海岸平原等可耕地多、利于农业发展的地区人口稠密,其周边的高山密林则荒无人烟。如在大马尼拉,人口密度高达平均每平方公里1万人,而在吕宋岛北部一些省份,每平方公里平均仅有几十人。吕宋岛中央平原的人口约占全国的25%;中部米沙鄢群岛的局部平原的人口约占全国的35%,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150人以上。这两个地区的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40%以上。围绕马尼拉的黎刹(Rizal)、甲米地(Cavite)、内湖3省和南部的宿务省,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都在300人以上,是南北两大人口密度高的核心区域。而在棉兰老、巴拉望等南部岛屿,由于位置偏远,居民无力到稠密的热带丛林进行大规模垦荒,因此人烟稀少,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都在30人以下。棉兰老岛虽有两块辽阔的平原,但至今大部分都处于未开发的原始状态,巴拉望岛的人口更少。菲律宾政府一直鼓励北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向南部迁徙垦荒,但也由此产生移民与当地人的民族宗教矛盾和冲突。

(二)民族

菲律宾是多民族的国家,有90多个民族。马来族是主体民族,人口占全国的85%以上,其中包括米沙鄢人、他加禄人、伊洛克人、比科尔人等。他们大多居住在平原地区,生活富裕,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由于他们最早受到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和新教)及其文化的影响,西方文献称其为“基督民族”。在吕宋岛的北部和南部、民都洛岛的东部、棉兰老岛等地的山区,还居住着5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包括邦板牙人、邦阿西楠人、卡加扬人、伊富高人、马拉瑙人、阿埃塔人等。此外还有移民的后裔,包括华人(10%)、印度人(5%)、阿拉伯人(2%)、欧美人(3%,包括西班牙人和美国人)等。此外还有少数仍在刀耕火种的土著居民。

1.主要民族

米沙鄢人(Visayans,也称比萨扬人,Bisayan) 菲律宾最大的民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5%,属蒙古人种马来类型,主要分布在米沙鄢群岛、民都洛岛南部沿海、巴拉望岛北部、棉兰老岛东部和北部沿海地区。包括三个分支,即宿务人(Cebuano)、希利盖农人(Hiligaynon)和瓦瑞瓦瑞(Waray-Waray)人。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的米沙鄢语,分宿务、班乃、萨马和阿克兰4种方言,几种方言差别较为显著,其中半数以上的人讲宿务语,多数人会讲西班牙语和英语。有拉丁字母拼写的文字,文化水平较高。信仰天主教,但仍保留万物有灵信仰的残余,设家庭祭坛,供奉祖先。相传比米沙鄢人的祖先是古代从中国经吕宋岛迁入的,3万年前就出现在米沙鄢群岛各地。7世纪中叶至13世纪末,又有一批“新马来人”从加里曼丹岛陆续迁入,他们相互融合逐渐成为米沙鄢人。米沙鄢人早期受印度文化影响,后来受到西班牙和美国文化的影响。曾经盛行文身,擅长航海。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椰子、烟草等。畜牧业在他们的经济中占重要地位,马斯巴特岛近一半的土地是牧场。米沙鄢人还从事食品、采矿、纺织、冶炼、汽车装配等工业,擅长传统手工业,其竹编、草编、藤编和刺绣水平很高,他们编织的各种凉席驰名世界。

他加禄人(Tagalogs,别称“塔拉加人”) 菲律宾第二大民族,菲律宾语“Tagalog”意为“住在河边的人”或“来自河边的人”。200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以他加禄语为母语的人口约2200万,占菲律宾总人口的29%。主要居住在吕宋岛中部和南部地区,部分住在民都洛岛、马斯巴特岛和马林杜克岛,属于蒙古人种马来类型。使用的他加禄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有拉丁字母拼写的文字。80%以上的人信仰天主教。他加禄人是公元前3世纪由亚洲大陆迁移来的“新马来人”的后裔,多混有西班牙和华人血统。该民族早期受印度文化影响,近代受西班牙和美国文化影响很大,在国内政治、经济和文化上一直处于优势地位。1962年政府把他加禄语定为官方语言。许多生活在城市里的他加禄人经商或在政府机关工作,有的在政府里担任领导职务。大部分他加禄人生活在农村,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并栽种香蕉、椰子、芒果等水果,以及各种蔬菜、蕉麻、甘蔗、烟草等农作物。吕宋岛近海鱼类资源丰富,沿海农村居民都从事渔业生产。还饲养猪、水牛、黄牛、羊、鸡等。也从事纺织、刺绣、制帽、制鞋、金属加工等行业,手工业很发达,主要的手工艺品有竹雕、木雕、草编凉帽、凉席等。

伊洛克人(Ilokos,也称“伊洛卡诺人”) 菲律宾第三大民族。200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以伊洛克语为母语的人口约77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主要分布在吕宋岛西北沿海地区,后来逐渐移向卡加延河谷地及棉兰老等其他岛屿的沿海地区。今天的伊洛克人已经扩散到中吕宋、马尼拉、米沙鄢群岛和棉兰老岛的一些城镇。还有一些人到了美国的夏威夷等地,占菲裔美国人的85%。[4]属蒙古人种马来型。使用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的伊洛克语,有文字。多数伊洛克人信奉菲律宾独有的教派——阿格里佩教,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少部分人保持着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仰。伊洛克人是1000多年前迁入的“新马来人”的后裔,历史上先后受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影响,近代以来受西班牙和美国文化影响较多。主要从事灌溉农业,种植水稻、玉米、烟草、甘蔗和薯类,是菲律宾群岛上第一个引种棉花的民族。饲养水牛、猪、鸡。沿海地区渔业较发达。手工业主要有制陶、织毯、金属加工等,其棉制品行销全国,手工艺品中尤以贝壳和黑檀木制品最富有民族特色,畅销国内外。

比科尔人(Bicol,西班牙语为Bicolano) 菲律宾第四大民族,20世纪后期人口约407万,占全国总人口的5%左右,分布在吕宋岛东南部近海地区、比科尔半岛以及卡坦端内斯岛、马斯巴特岛等地,属蒙古人种马来类型。使用比科尔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分10种方言。无文字。比科尔人是1000多年以前迁入的“新马来人”的后裔,多数比科尔人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其中一些人有华人、阿拉伯人、西班牙人混合血统。比科尔人与他加禄人、米沙鄢人接触频繁,在文化上有许多共同点,深受西班牙和美国文化的影响,多信仰天主教。由于地处台风地带,经济比较落后,居民主要从事农业,进行人工灌溉,种植水稻、番薯、豆类、可可、蕉麻等。渔业和手工业发达。近年来不少人到种植园和采矿场做工。

2.少数民族

除了上述四大民族外,菲律宾本土的其他民族一律被认为是文化意义上的少数民族,不到总人口的10%(1000多万人),分布于各地的高山、森林和滨海地带。其中,15%的少数民族居住在吕宋高山地区,包括伊富高人、邦都人、加当人等6个大系;10%的少数民族稀疏地分布在吕宋中南部的森林地区和米沙鄢群岛,其中较为人知的有阿埃塔人(Aeta)等;75%的少数民族居住在棉兰老岛和苏禄群岛,包括马拉瑙(Maranew)、马京达瑙、伊拉农(Ilanos)人等。由于大多少数民族生活简单,经济落后,至今仍保留传统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加之殖民统治者长期把他们与主体民族区别对待,因此两者在各方面都有很大差别。独立后菲律宾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并采取大力发展当地经济和教育、吸收当地官员进入议会等措施,以缩小他们与主体民族的差异。但一些少数民族仍与政府有很大隔阂,南部地区的天主教徒与穆斯林时常发生冲突和流血事件。以下按照居住地区介绍各少数民族。

(1)居住在吕宋岛中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

邦板牙人(Pampangan) 亦称“卡潘潘甘人”(Kapampangan)。分布在吕宋岛的中央平原邦板牙省农业地区,另有一部分住在打拉(Tarlac)省部分地区、新怡诗夏(Nueva Ecija)省南部以及巴丹(Bataan)省东北部。使用的邦板牙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语音与他加禄语相似。2000年人口普查,以邦板牙语为母语的人就有240万人,占总人口的3.1%。有本民族文字。大部分邦板牙人是天主教徒。在西班牙统治时期,邦板牙人骁勇善战,在殖民军中有一支邦板牙分遣队帮助守卫马尼拉,也帮助西班牙人与荷兰人、英国人及穆斯林战斗。在近代,邦板牙人与他加禄人一同在菲律宾革命中扮演主要角色,现在已逐渐同化于他加禄人。社会经济文化水平较高: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稻谷、甘蔗、蔬菜和水果;手工业发达,刺绣手工艺水平很高,产品行销世界多地。

邦阿锡楠人(Pangasinan) 居住在吕宋岛西北部的沿海地区。200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以邦板牙语为母语的人口有154万,约占总人口的2%。大多数是天主教徒,有不少人与来自吕宋岛北部的伊洛克人通婚,此两集团有许多共同的传统,语言接近伊洛克语,属南岛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族,现逐渐同化于伊洛克人。有本民族文字,居住地是菲律宾最富庶的农业区之一,主要从事农业。稻米是主要作物,其中大部分经由铁路运送到马尼拉各市场出售;次要作物有椰子、芒果等热带水果以及玉蜀黍、甘蔗和烟草等。

伊巴纳格人(Ibanag) 也称卡加延人。生活在吕宋岛卡加延河中部谷地卡加延省、伊莎贝拉省和新比斯开省,在许多地方与伊洛克人杂居并逐渐同化;人口50多万,是菲律宾最大的少数族群之一。使用伊巴纳格语,但也有很多伊巴纳格人使用伊洛克语。无文字。经济上主要种植烟草。

桑巴尔人(Sambal) 主要分布在三描礼士省、奥隆加坡市。2000年人口普查显示,人口13.48万。使用桑巴尔语。有本民族的文字。主要从事渔业。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北部桑巴尔人与伊洛克人杂居通婚,南部桑巴尔人与他加禄人杂居通婚,因此形成混合人种,生活习惯与伊洛克人和他加禄人逐渐接近。大多数人奉行偶像崇拜和自然崇拜。主要从事渔业。

(2)住在吕宋岛北部山区的伊戈罗特族(Igorot)

伊戈罗特族是住在吕宋岛北部科迪勒拉山脉一带高山地区的少数民族,属蒙古人种马来类型,被称为“高山民族”。20世纪晚期人口约50万。可分为阿巴尧(Apayao)、卡林加(Kalinga)、邦都(Bontoc)、伊富高(Ifugao)、本格特等大系,还可细分为坎卡奈、加当、丁银(Tingian)、里板独(Lepanto)、伊巴吕(Ibaloi)、沙加达(Sagada)等11族。语言属菲律宾语族北吕宋语支。他们的文化和习俗基本相同,信仰原始宗教,迷信精灵。该民族性情勇猛,从前以善战和有猎人头习俗而著称。他们能吃苦耐劳,开辟梯田,以农耕狩猎为生,也擅长编织土布、木雕等手艺。主要乐器有铜锣、鼓和竹制的鼻箫等,爱唱山歌,以动物献祭。中国学者通过长期研究认为,伊戈罗特人与中国南部苗、瑶、黎、老等少数民族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高山族颇多相似,应该是他们的后裔。而菲律宾学者根据伊戈罗特人的容貌形体特点、灌溉和饲养家禽方式认为,他们属于印尼和马来族。

伊富高人(Ifugao) 伊戈罗特人中部落最大、经济最发达、被外界了解最多的民族。相传是2000年前迁入的“原始马来人”的后裔。生活在吕宋岛北部山区,主要居住在伊富高省,也有人住在相邻的伊莎贝拉省和新比斯开省,到20世纪晚期,人口增加到19万多;属蒙古人种马来型,但混有尼格利陀人血统;使用伊富高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无文字;保留万物有灵和多神信仰,以猪、鸡为祭品,定时献祭,也盛行祖先崇拜。主要从事灌溉农业,种植水稻、玉米和薯类,也饲养猪、鸡、牛、羊,有制陶、榨糖、酿酒、编织、雕刻、木工和打铁等手艺;以在高山上修筑大规模的梯田而闻名,梯田用巨大的石头垒砌而成,有的甚至修建在海拔1500米的山坡上。“巴纳韦”(Banaue)梯田的灌溉水渠盘山环绕,总长达1.9万公里,工程浩大,历时千年,是菲律宾著名的旅游景点。

阿巴尧人(Apayao) 生活在阿巴尧河岸及其支流地区,使用阿巴尧语,以往有猎人头的风俗,从事刀耕火种的旱稻种植,但在周边地区的影响下也开始种植水稻。男人负责清理林地,从事狩猎和捕捞,女人负责耕种和收割,处理家务并从事手工业。主要经济作物是咖啡。

卡林阿人(Kalinga) 人口近10万,分布在卡林阿-阿巴尧省,部分居住在卡加延。他们身躯瘦长,擅长木匠技巧,会造木屋,自称是摩洛人的后裔,主要种植水稻与旱稻。卡林阿人分为几个支系,包括纯卡林阿人、卡拉瓜人、巴尔巴拉桑吉南人、卢布阿甘—苏马得尔人、曼加利卢博人等。纯卡林阿人是主要的一支,喜欢佩戴很多佩饰,主要种植水稻和旱稻。

邦都人(Bontoc) 也译为班都人,约有8万人,分布在吕宋岛西北部干旱山区。主要从事农业,稻田都是修在山坡上的梯田。他们从山泉取水,通过竹桶流入田里。邦都人仍保持较原始的集体协作式劳动。按照习惯,大家帮谁干活,谁就为大家提供饮食;修建梯田、水渠网以及在田里干活的时间等,均由村中长老会决定;田间农活主要由妇女承担,男人负责修梯田、谷仓、房顶,建造新房等。

加当人(Gaddang) 分布在吕宋东北部,主要种植水稻、旱稻,耕作方法十分原始。制陶业和纺织业比较发达,所制陶器上都刻有美丽的螺纹,所织的布染上鲜艳的颜色。他们还善于编织筐篮等用具,有文身习惯。

延吉安人 人口约6万,分布在吕宋岛西北部,用刀耕火种的方法种植旱稻,也在山坡梯田或河谷里种植少量水稻。他们还种植甘蔗、玉米、南瓜、甜瓜、棉花、烟草,栽种香蕉、橙子、芒果等水果。饲养水牛、猪、狗、鸡。普遍会纺织、捻绳和织网。

伊巴坦人(Ivatan) 2000年人口普查显示,人口15.83万。生活在吕宋岛与中国台湾省之间的巴坦群岛上,语言与伊洛克语相近,属南岛语系。尽管保留有祖先崇拜和精灵崇拜,但大多数人是天主教徒。主要农作物有稻谷、玉米、甘蔗和各种蔬菜;饲养水牛;纺织和编织业较发达。

(3)居住在各岛森林地带的尼格利陀族(Negritos)

他们是菲律宾群岛上最古老的民族,身材矮小结实、成年男性身高1.5米左右,女性1.4米左右,皮肤黝黑、毛发曲卷,广泛分布在吕宋岛东部和北部山区以及棉兰老、民都洛、巴拉望、班乃和内格罗斯等岛屿的山林地带,到2001年约有5万人。他们文化落后,原有自己的语言,现改说马来语。无文字。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尼格利陀人在各地有不同的称呼,住在吕宋岛西北沿海地区的叫阿埃塔人(Aetas)、阿提或伊他人(Ati,Ita),住在吕宋中部的叫巴鲁牙斯人(Balugas)、住在吕宋东部的叫杜麻牙斯人(Dumagas),住在巴拉望的叫巴达克斯人(Batacs),住在民都洛岛屿的叫芒扬人(Mangyan)。阿埃塔人的祖先是旧石器时代后期从亚洲大陆迁徙过来的,后来部分被同化,部分退居山林,分布地区日益缩小,有凿齿和刻肤的习俗。阿埃塔人一般是20~30人生活在一起,以渔猎和采集为生,19世纪末,他们才开始转向刀耕火种的农业生活,种植旱稻、玉米,过着半定居生活;捕鱼,用弓箭、套索、猎网、烟熏、火赶等方式狩猎;饲养鸡、猪;采集蜂蜜;编制精美的席筐,并用这些产品交换陶器。由于生活环境恶劣,该民族死亡率较高,寿命平均20岁左右。

(4)居住在南部岛屿西南沿海地区的摩洛族(Moros)

“摩洛”的含义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摩尔人”。16世纪第一批西班牙人来到菲律宾后,惊奇地发现这里的人很像非洲北部和西班牙南部的摩尔人,信奉伊斯兰教且英勇善斗,于是称他们为“摩洛”人,含有贬义。摩洛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分布在棉兰老岛西部和西南部、苏禄群岛、巴兰西岛和巴拉望岛南部。他们由15~16世纪接受伊斯兰教的当地居民和来自印尼、马来亚的马来人混合而成,属于蒙古人种马来型;使用多种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有阿拉伯字母组成的文字,有独立的司法系统和教育体系。摩洛人因语言不同分为10个亚族,包括北哥打巴托、苏丹库拉达、马京达瑙等省的马京达瑙人(Maguindanao,约160万),北拉瑙和南拉瑙等省的马拉瑙人(Maranaos,约190万),霍洛岛的陶苏格人(Tansugs)3个大的亚族,以及苏禄群岛的萨马尔人(Samals)和巴召人(Bajaus)、南三宝颜省的亚坎人(Yakans)、南棉兰老地区的伊拉农人(IIanons)和桑吉尔人(Sangirs)、巴拉望南部的美拉布格南人(Melabugnans)、卡加延群岛的贾马-马蓬人(Jama Mapuns)等7个较小的亚族。

这些民族在血统、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历史背景等方面并不完全相同。亚坎人并不信仰伊斯兰教,散居在各小岛的巴召人没有宗教信仰。他们的社会经济活动也不尽相同。马京达瑙人主要居住在南、北哥打巴托省的棉兰老河流域,多数人从事农业,用刀耕火种的方式种植稻谷,有些人经营手工业,会制造各种武器。马拉瑙人主要居住在拉瑙湖周围地区,种植稻谷和玉米,并从事渔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陶苏格人主要居住在苏禄群岛,住在内地的人以务农为主,种植稻谷、玉米、椰子、木薯等,住在沿海的则以经商和航海闻名,部分人从事渔业。萨马尔人分布在三宝颜半岛沿海地区及苏禄群岛南部,靠打鱼和经商为生,常年生活在船上,过着流动的生活,因此有“水上吉卜赛人”之称。亚坎人主要分布在巴西兰岛,从事旱地农业,种植稻谷和番薯,同时也捕鱼和狩猎。

菲律宾的穆斯林历史上相互联系并不密切,各亚族除语言和社会政治结构不同外,对伊斯兰教的信仰程度也不尽相同。如,陶苏格人是新马来人的后裔,是虔诚的伊斯兰教徒,有“穆斯林中的穆斯林”之称。伊斯兰教对陶苏格人来说不仅是宗教,也是生活方式,因而他们在菲律宾穆斯林中政治、文化地位最高,社会地位优越,经常指责巴召人和亚坎人在伊斯兰教义的遵守和实践方面不够虔诚。

(5)居住在棉兰老岛东南部和山区的少数民族

棉兰老岛东南部以达沃地区为中心聚居着该岛最多的原住民,有吉昂甘人(Guiangans)、巴戈博人(Bagobos)、马提萨卢人。棉兰老岛山区的少数民族有苏巴农人(Subanunl)、马诺博人(Manobo)、比兰人(Bilan)、塔加考洛人(Tagkaolo)、曼达亚人(Mandayas)、卡拉甘人(Kalagans)、芒萨卡人(Mansakas)。他们的村子都不大,以捕鱼、耕种和狩猎为生;主要农作物是旱稻,还种植薯类、芋类和西葫芦、辣椒、番茄、茄子等蔬菜;经济作物有烟草、棕榈、蕉麻;手工业发达,会制陶、纺织、编织、木雕、打制首饰和铁器等。由于未曾遭到西班牙的有效统治,该地区民族较好地保留了他们的传统文化。

(6)居住在民都洛岛上的少数民族统称“芒扬人”

这些民族根据语言的不同分为10个部族,其中有6个部族分布在民都洛岛的东部,很多部落与外界没有联系,很难统计他们的确切人数,总人口大概有10万。他们可能是尼格利陀人的一个支派,主要有哈努诺人(Hanunoos)、布熙德人(Buhids)、阿郎甘人(Alangans)、塔狄阿望人(Tadiawans)、古巴农人(Gubatnons)、邦贡人(Banguns)和伊拉亚人(Irayas)等。芒扬人各部落之间的语言尽管有一些共同的词语,但难以相互交流。该族人身材矮小,头发硬直,肤色也不太黑。性情温和,不喜争斗。崇尚万物有灵宗教,大约有1/10的人皈依了基督教。他们过去都隐居在海拔较高的热带丛林,以采集野生食物、猎取鸟兽或从事简单耕种为生,过着半定居的生活。现在也有人住到山下,在外族人开设的农场工作,以获取低廉的工资。他们受教育程度低,多数人信仰天主教,但也相信神灵主宰着他们的命运。

(7)居住在巴拉望岛上的少数民族

沿巴拉望岛东南海岸,散居着一些巴塔克人(Bataks),他们是游牧民族,部落事务大小都由酋长决定。巴拉望岛最北端居住着塔巴努阿人(Tagbanua),他们生活在海上,其中有些人已在沿海地区定居,有自己的音节字母。苏斯旺人(Sauswans)大约有5万,颇为强大,他们在烧荒的土地上耕种,采摘野菜野果,狩猎和捕鱼,其宗教含有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成分。1978年才被发现的多特巴图人(Yaut Batus)与世隔绝地生活在巴拉望岛最高的曼塔灵阿汉(Mantalingajan)的山脚下,在台风多雨的夏季,就栖身在高海拔的岩洞里,以抓捕蝙蝠和鸟类烤熟充饥。现在他们生活的地区被政府划为自然保护区。

3.华人

根据专家研究,在东南亚国家中,华人与当地人种混血出生最多的,当属泰国,其次就是菲律宾。根据人类学家的这项研究,在菲律宾民族中,有华人血统的人口约占20%。根据菲律宾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在菲律宾的华侨华人约有110多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5%,90%以上的人加入菲律宾国籍。[5]他们的祖先多来自闽南(泉州、漳州、厦门),以泉州为最多,约1/10来自广东,其他省籍的很少。闽南语是华人社区的通行语。专家研究认为,中国人移居菲律宾,主要是由于开展贸易的需要,一些商人或海员不得不在海外做短期或长期的居留。华人移居菲律宾最多的时期,主要是7世纪、16~17世纪和19世纪。[6]

上千年来,华人与菲律宾原住民融洽相处,通婚十分普遍。现在菲律宾的华人绝大多数是土生土长的华裔,其中相当一部分具有菲华混合血统。一部分人由于没有接受华文教育,并信奉天主教,已经完全变成菲律宾人。仍保留华人特征的有60万~80万人,集中在大马尼拉地区的约占60%,散居在其他各地的约占40%。他们保留了本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加入华人社团、让子女接受华文教育,以华人为子女择偶的主要对象,庆祝华人传统节日,喜爱华文电影和戏剧等。

华人移居菲律宾年代很早。据中国史料记载,唐朝时期中菲贸易逐渐增多,到宋代时福建泉州一带的客家人就漂洋过海到了菲律宾,成为第一代华侨,至今已有千余年。明朝时更有许多华人移居菲律宾,明亡后又有大批中国人移居菲律宾。华人对菲律宾早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尤其是引进外国的技术、资本和生产设备、开创初期的农耕与手工业。西班牙人统治菲律宾后,由于华人越来越多,经济力量日益强大,西班牙殖民统治者开始对华人采取种种迫害手段,多次颁布驱逐令,甚至进行大屠杀。1603~1683年,华侨遭遇4次大屠杀,死亡5万多人。美国统治菲律宾时期,允许华人自由办学,华侨学校应运而生。当时虽然也受到种种限制,但总的来说华侨社会比较安定,经济活动有所发展。日本入侵菲律宾期间,华侨组织起2万多人的游击队,与菲律宾人民一起抗击日本侵略者,战功卓著。

但在1946年独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初,菲律宾当局多次掀起排华浪潮,通过了一系列旨在剥夺华人经营商业权的法令,包括《公共市场菲化法》(1946年)、《银行菲化法》(1948年)、《进口商业菲化法》(1950年)、《零售商业菲化法》(1954年)等,限制华侨从事自由职业领域的许多行业,严格限制华侨加入菲律宾国籍,并完全禁止中国移民入境。菲化政策给菲律宾经济造成许多困难。从60年代后期开始,菲律宾政府实施了吸收华侨加入经济建设的政策。1975年中菲建交以后,菲律宾政府对华侨采取同化政策,鼓励华侨加入菲律宾国籍。1976~1986年,有20多万华侨入籍。入籍后的华人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开始跻身菲律宾各层级的政府部门。还有许多华裔加入菲律宾国籍后,通过竞选当选议员,担任内阁部长、大理院首席法官等高级官员,甚至成为显赫人物,如菲前总统阿基诺夫人(Corazon Aquino)、拉莫斯、阿基诺三世,现任总统杜特尔特也有华人血统,其祖父是福建晋江人。

菲律宾政府还把华文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序列,实行菲化华侨学校政策等。这些政策取得很大成功,华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基本融入主流社会,成为菲律宾具有重要影响的少数民族。1986年的菲律宾宪法承认华人现有的菲律宾国籍,允许未入籍者申请加入。如今华菲和睦相处,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

现在菲律宾华人主要分布在各岛屿的商业中心,多数集中在大马尼拉(约50万人)、宿务(约18万人)、达沃(约9万人),以及八打雁、三宝颜、怡朗等主要城市。马尼拉的华人区是著名的商贸区和旅游中心,华人多数是商人、手工业者、小业主,也有大实业家,主要从事商业、纺织业、木材业、金融业等,颇具规模,在当地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华人经济在菲律宾经济中占20%~30%的比重。华人经营的商业约占全国的40%以上,商店超过2万家。如华商经营的餐馆就有3000多家,生意兴隆,在大城市极受欢迎。

近十几年,华资企业在电子电器、钢铁、化工、汽车装配等新兴行业的投资迅速增加,出现不少大中型企业,如庄清泉经营的“阿波罗钢铁厂”总资产达到1.5亿比索,是菲律宾最大的钢铁厂之一。华人开办的银行有十多家,主要有郑少坚的首都银行、杨应琳的中华银行、陈永裁的联盟银行、施至成的金融银行等。华人创办的房地产公司有500多家,许多华商投资兴建各种基础设施和旅游项目,如郑敏周在菲律宾拥有大量的土地,郑少坚拥有5家房地产公司,兴建了十几座豪华大厦。吴奕辉的罗宾逊置地公司,是菲律宾四大上市地产公司之一。目前,菲律宾一批颇具规模的华人企业集团,经营日益向现代化、多元化和跨国化方向发展,成为菲律宾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显示,菲律宾排名前10位的富豪中有6位是华人,而最富的3位也都是华人。

菲律宾华人对促进菲律宾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显著。1899年,华人创办第一所华文学校——小吕宋华侨中西学校。20世纪50年代,菲律宾华人教育达到鼎盛时期,1956年有华校166所,在校生6万多人,教师2000多人。这些学校都是政府批准开办的,但一切费用全靠华人华侨捐助。60年代以后,华文学校被不断“菲化”,学校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减缩,进入低潮。1975年中菲建交后,华文教育有了新的发展。从80年代至今,共创办华文学校30多所。目前,菲律宾有华文学校168所,主要分布在吕宋岛的大马尼拉、棉兰老岛、米沙鄢群岛等地区,有学生10万余人,教师数千人。近10年来,华人还捐款为所有贫困农村建立了学校。多数华人学校还招收贫民子弟,减免学费,这类学生在一些学校占学生总数的15%。

菲律宾华人社团有数千个,包括商会﹑退伍军人组织﹑青年团体﹑防火会﹑童子军理事会﹑宗亲会﹑同乡会﹑国术会﹑妇女会、文艺团体﹑体育团体﹑康乐团体、结义社﹑狮子会等。“华人商联总会”(简称“商总”)是全菲华族团体中规模最大、最有代表性的商业团体,财力雄厚、人员众多,会员遍布全菲,是各地区工商业团体的联盟,其宗旨是协助全菲华族各中小企业的商人,维护华裔族群权益,推动中菲民族的友好关系。商总在资讯、经贸、教育、治安、医药、救灾等事业上做出很大贡献,是华族公认的最高领导机构。

慈善机构的代表是“华侨善举总会”,旗下拥有崇仁医院、华侨义山公墓、养老院、免费医疗院、护士学校等,规模很大。民间文化团体应推菲律宾各宗亲会联合会(简称“宗联”)为代表,下有38个宗亲会,包括100多个姓氏。菲律宾体育总会(简称“体总”)会员众多,包括各种运动团体,规模庞大,在华人中富有代表性。菲律宾“华文学校联合会”(简称“校联”)是华人教育界的代表,拥有127家华校,有教职员数万人,学生数十万人。

菲律宾华人的新闻、广播和文艺事业也非常发达,规模较大。华人报纸如《商报》《世界日报》《联合日报》《菲华时报》《环球日报》等,均属大型华报。华语广播社如“正义之声”“启声广播社”等也拥有很多听众,另外还有多个音乐团体﹑票房﹑剧社组织等。

(三)语言

菲律宾语言种类很多,分为本地语言和外来语两大类别。本地语言包括菲律宾语和各地方言;外来语言包括英语、西班牙语、汉语等。官方语言是以他加禄语为基础的“菲律宾语”。英语是半官方语言,普通民众也普遍会说英语,菲律宾被称为“世界第三大英语国家”。

由于民族众多和岛屿隔绝,菲律宾各地的语言纷繁复杂,差别很大。据官方统计,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全国共有11种语言和87种方言(一些学者认为有100多种方言),绝大部分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与马来语和印尼语相关,但它们之间不能相通。90%的菲律宾人使用10种最主要的方言——他加禄语(Tagalog)、宿务语(Cebuano)、伊洛干诺语(Ilocano)、伊罗戈语、比考拉诺语(Bicolano)、邦邦格诺语(Pampangan)、邦阿西楠语(Pangasinan)、瓦莱语、八打雁语。摩洛语包括马京达瑙语、陶苏格语和马拉瑙语。说这些方言的人相互之间听不懂,难以交流。在那些有大量移民的地区,人们在谈话中使用各种方言的混合语,包括宿务语、他加禄语、英语和其他方言。

根据菲律宾政府2000年的人口普查资料,在总数7633万菲律宾人当中,有2148万人是以他加禄语作为母语的,比重约为28%。此外,还有将近5000万的其他菲律宾人,将以他加禄语作为第二语言。在菲律宾的将近170种本土语言中,他加禄语是唯一具有官方地位的语言。讲他加禄语的人主要分布在吕宋岛的中部和南部。

美国几十年的统治和极力推广,使英语在菲律宾深深扎根,在所有外来语中,英语最为流行,是半官方语言,被工商界和政府、学术机构广泛使用。美国1898年占领菲律宾后,为更好地实行殖民统治,广泛推广英语,免费向学生提供英文课本,又从本土请来英语教师,各种考试都用英语进行。英语的推广普及使全国持多种不同方言的人有了共同语言,因此英语在殖民地时期长盛不衰,到美国统治结束时,约有40%的菲律宾人会说英语。西班牙语在菲律宾也较为流行。西班牙统治的300多年间,西班牙语一度是大学的必修课,现在仍为菲律宾官方通用语言,特别是上层社会人士,多数会讲西班牙语。汉语则在工商界占据重要位置。西班牙语、英语都对菲律宾的方言有很大影响。人们发现,三宝颜一带的方言是从西班牙语演变而来的,大家称它是“破碎的西班牙语”。此外,菲律宾社会还流行“他加禄英语”,即英语与他加禄语的混合语,就连电视主持人也说这种语言。

1935年菲律宾自治政府成立后,致力于推广使用以他加禄语为基础的“菲律宾语”,但影响较大的仍是英语。1937年奎松总统宣布他加禄语为菲律宾的官方语言。1940年,他加禄语开始在菲律宾所有学校中教授。独立后,政府于1959年正式宣布菲律宾语为官方语言,规定本地语言(方言)为小学一、二年级的教学语言,菲律宾语和英语为第二种教学语言,从三年级起才用英语授课。通过这一系列措施,说菲律宾语的人持续增加。1970年普查时,已有55%的人会说菲律宾语,其作为官方语言的地位已经非常稳定。从20世纪80年代起,学校里所有社会科学课都使用菲律宾语教学,小报、电台广播和电影也用菲律宾语。但政府机关、国会、电视台和商业金融单位在工作时,特别是在外交场合和文化交流中,仍主要使用英语,首都的大报也多是英文报纸。更多场合人们将菲律宾语和英语混合使用。除少数民族外,许多人会讲两三种语言,包括菲律宾语、英语、方言等。华人则使用汉语,主要是闽南话,但除老年人外,很多华人也会讲菲律宾语和英语。菲律宾的英语优势为其吸引外资、对外贸易、外派劳工等提供了较大方便,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在西班牙占领之前,菲律宾许多民族都拥有自己的文字。古代的文字来自印度,叫作“巴伊巴图”,共有17个字母,其中有3个元音、14个辅音。但古文字现在几乎失传,只有民都洛岛的芒扬人和巴拉望岛上的塔格巴纽人还在使用。

以他加禄语为基础的菲律宾语是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文字,语言中的许多词汇来源于梵语,并吸收了不少西班牙语、英语、阿拉伯语和中国闽南方言的词语。此外,菲律宾大部分方言也都采用拉丁字母拼写,西南地区的穆斯林则采用以阿拉伯字母拼音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