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建筑艺术

菲律宾的建筑风格多姿多彩,风格各异。在马尼拉,有宽阔的街道和巨大的广场、摩天大楼和气派的现代建筑,如马卡蒂这样的中心商业区。而在贫民区和乡村,又有原始质朴的建筑。总之,菲律宾是一个东方、西方、原始、现代色彩交融的国家,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多元复杂的美感。菲律宾的建筑主要分三种类型:分布于各岛上的土著部落传统建筑、西班牙时期的欧式建筑、美国殖民时期的现代派建筑。

1.土著建筑

菲律宾各岛屿的民居主要是干栏式建筑,即建造在陆地、水旁或水上的高脚屋。房屋的墙用藤条片编结,屋顶用棕榈叶覆盖,地板用竹片制作,四周用竹篱笆围住,墙上留一个长方形的窗口。高脚屋离地1~3米不等,室内干爽通风。

2.欧式建筑

西班牙入侵菲律宾后,欧式建筑风格传入,巴洛克风格的教堂、修道院等宗教建筑和军营随处可见。菲律宾的巴洛克式教堂群位于吕宋岛的巴奥阿伊、圣玛利亚、马尼拉以及班乃岛的米亚高等地,其中以圣奥古斯丁教堂、奴爱斯特拉·塞纳拉·台·拉·阿斯姆史奥教堂、比略奴爱巴教堂最为著名。马尼拉市还遗留了许多西班牙时期的古老建筑,如巴洛克式的西格斯门教堂、多明尼克教堂及圣地亚哥古城堡等。这些融合了欧洲巴洛克风格的建筑是由中国工匠和菲律宾工匠共同建造的。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菲律宾的巴洛克式教堂群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菲律宾的巴洛克式教堂是从16世纪开始出现的,是西方基督教文化与建筑艺术相结合的建筑杰作。这种建筑有大量镀金图案、装饰奢侈的墙面以及雕刻精美的柱子。教堂建筑以西班牙的教堂为样板,但也考虑到当地多台风、多地震的气候和地质因素,因而将建筑设计成长方形,无侧廊和交叉部,并适当降低建筑的高度,加上坚固的备用墙壁、天棚低矮的回廊,成为菲律宾基督教堂的特征。这种建筑同时还受到中国宗教建筑的影响,正面结构讲究,教堂与钟塔分离,钟塔又起防御和避难作用。

菲律宾的巴洛克式教堂位于菲律宾吕宋岛等地,其中以圣奥古斯丁教堂、奴爱斯特拉·塞纳拉·台·拉·阿斯姆史奥教堂、比略奴爱巴教堂最为著名,它们那独特的欧洲巴洛克式的建筑风格在中国和菲律宾工匠的手中得以再现。其中马尼拉市的圣奥古斯丁天主教堂是菲律宾最古老的石造建筑之一。它始建于1571年,初建时用的材料是竹子、泥巴及椰树叶子,1574年和1583年曾发生过两次火灾,1599年重建,1661年竣工。大殿长60米,宽15米,用珊瑚和砖修筑的墙壁厚1.7米,墙垣、天花板和地面都是大理石材料,天花板的石块上雕刻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图案,雕刻技艺高超,非常逼真。精美的青铜大门出自意大利雕刻家之手,8块铜板上刻画的都是大教堂的故事,彩绘玻璃窗和玫瑰色石雕精美绝伦。备用墙壁高出外壁5米,顶部筑有小塔。教堂内装饰有大量雕刻、绘画和一些精细的木雕,且有防震设施。后来,这里还修建了以珊瑚为材料的钟塔。

吕宋岛南伊罗戈省圣玛利亚有著名的奴爱斯特拉·塞纳拉·台·拉·阿斯姆史奥教堂。教堂建于1810年,传说此地发现了圣母玛利亚雕像,人们认为圣母有在这座山丘上建一座天主教堂的愿望,因此兴建。教堂入口处有宏伟的石台阶,正面两侧建有圆塔,墙壁上用砖砌成的花叶为阿拉伯式图案,明显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而教堂附近的钟塔为八角形平面的4层建筑,具有中国佛塔的特征,明显受到了中国建筑的影响。

米亚高位于班乃岛南部港口城市伊洛伊洛以西约40公里处,比略奴爱巴教堂就坐落在此地。教堂竣工于1809年,两侧矗立着两座钟塔,钟塔上方用棕榈等热带植物作为装饰品。它并非仅仅是教堂,还是一座矮而坚实的防守堡垒,在战争中曾起到防御要地的作用。

菲律宾建筑风格还受到东方建筑尤其是伊斯兰和中国建筑的影响。伊斯兰风格的建筑从13世纪下半叶开始出现。它的影响体现在清真寺和陶苏格人的房子上。而建于16世纪的历史名城维甘的建筑,不仅反映出西班牙的建筑风格,而且还融入菲律宾和中国的建筑特色。许多房子依街而建,巷道长而狭窄,这在东亚和东南亚都是比较少见的。这些古建筑因而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3.现代建筑

随着美国人的到来,菲律宾的大都市摇身一变呈现出气派的美式风貌,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地矗立在宽广笔直的大道上。最新式的房屋皆属于美国西部电影中的大牧场和布洛瓦海岸巴洛克式建筑的混合物。这种建筑修有雅致的门廊和平台,镶以精制的金属饰品,并用岩石砌成的围墙围就,表面都有特殊纹路和用金银色细线织成的网络,以利于通风。建筑周围铁栏上的雕刻装饰生动灿烂。今天许多官邸和大型建筑物的设计皆体现了现代风格,如马尼拉大学及马卡蒂金融区的高楼大厦。现代商业和政府办公大楼已逐渐用窗帘、遮阳篷和玻璃门窗取代了原来的列柱和柱廊。最有代表性的宏大建筑集中在马尼拉,包括菲律宾文化中心、国际贸易展览中心、椰子宫等。

菲律宾其他地区的建筑也各具特色、花样繁多。红砖、红瓦加上深棕色的木构架的建筑物多为北部省份建筑,既小巧又简约。草木结构的建筑多为南部群岛上的民居,热带适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