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文化政策研究实验基地观察报告(2018~2019)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基层文化建设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唐健春[1]

摘要: 基层文化建设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基层文化建设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在取得重要进展的同时,依然存在着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供需错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基层文化建设认识不充分、建设不到位、队伍不整齐、措施不明确、发展无力度密切相关。对文化馆而言,建立完善总分管制,健全相关政策措施,是有效推进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文化馆 总分馆制

2016年12月29日,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文公共发〔2016〕38号),把总分馆制建设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进一步健全城乡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打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夯实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础,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扩大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等制定了规划蓝图。这无疑是近年来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对探索基层文化建设路径、提升基层文化建设水平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出于诸多历史和现实原因,基层公共文化长期存在着条件差、底子薄、人才少、后劲不足等诸多现实难题。因此,多年以来,公共文化建设的基层实践力度不大、效果不好、作用不强,要素缺失严重,文化供给不足,群众满意度差,导致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和服务双缺,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路在“最后一公里”长期处于断裂状态。

一 基层文化建设重要性

基层文化建设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基层文化能对群众起到宣传、组织、示范和引导的作用,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乡镇文化的消亡是社会的损失。而如今,一些农村原有文化资源不足、农村基层文化设施贫乏,导致很多传统文化得不到保护,最后走向消亡。在实际生活中,通过加强基层文化建设能够有效调动基层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一)乡村是传统文化延续的资源富矿

推动基层文化建设就是强化民族民间文化的根基。民族民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以农业文明为主体的文化渊源,以农耕文明为传承背景的中国广大基层农村,蕴含着许许多多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元素,应以何种有效的方式方法延续民族的血脉、构建精神家园?具体来说还是要重视乡音、培育乡情、发展乡土。我国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二)乡村是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深厚土壤

文化起源于乡土,人才生成于草根。长期以来,基层是民族民间文化的发源地,乡村是民族民间文化人才的“富集区”。民族民间文化的根系深植于民间,广大乡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有待于下大力气去认识、研究和发掘。诸如节庆文化、传统民俗活动等,这些丰富多彩、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众多的文化资源无不都是起源于乡土、活跃在乡村,是经历过世代传承,历久不衰的优势文化资源,无疑对维护、延续本民族独有的文化因子,体现民族文化个性,彰显文化价值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乡村文化建设力度弱化,传统文化、文化记忆不断衰落和消亡,文化生态环境不断“水土流失”,民族民间文化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复兴乡村文化事业,以公共文化建设为依托,以农村群众为主体,开展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传承弘扬含有中华传统文化基因图谱的文化资源,培育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生态土壤,已是一项时不我待、需要全力推进的重要文化工程。

(三)基层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阵地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平台,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阵地,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载体。尤其是文化馆(站)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有生力量,一直以来都是服务社会最底层、联系群众最密切、开展活动最广泛、保障民生最直接的平台和载体,长期发挥着宣传政策“主阵地”、保障文化安全“桥头堡”的作用。文化馆(站)不仅仅是为群众提供娱乐活动的场所,还通过免费开放的服务方式,以及健康向上的传播内容,发挥着社会教育的功能作用,是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群众基本文化生活需求、提高群众的精神文化素质、弘扬正能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和抓手。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巩固基层文化传播阵地,是熔铸中华民族核心文化价值的重要举措。

二 基层文化建设的问题分析

在了解基层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当前其文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层文化建设缺位已呈固化现象

基层文化建设的困难和问题长期以来积累叠加,已导致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发展严重滞后,在过去经济欠发达、社会发展程度较低、群众需求不旺的情况下,这种矛盾和问题一度被掩盖被忽略。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社会公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普遍高涨,长期被尘封的基层文化建设矛盾一下被凸显了出来,已成为制约基层公共文化发展的最大障碍。当下,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一是文化政策指引力度不足,政策的有效实践在基层长期形成空转;二是传统文化保护意识、专业水准及传承能力严重缺乏;三是基层各类文化人才早已青黄不接;四是民族民间文化、乡土文化记忆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亡;五是基层文化的资源配置与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存在严重错位;六是基层文化建设诉求长期存在整体性失语,基层文化建设的困境正在被固化。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基础仍然薄弱

乡村级文化建设仍然缺乏精确的制度性设计,存在着组织不健全、设施不完善、内容不丰富、投入不充足、服务水平不高、社会参与不畅等问题。一是设施建设仍然滞后。目前除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县级文化馆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外,有的乡村没有文化站(文化中心),建了的也存在功能性缺陷。基层文化活动不少还停留在自发的、散乱的、无组织,甚至有的还处于停顿、瘫痪状态。二是文化服务队伍建设不适应发展需求。组织协调能力不强,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创新意识薄弱,不少地方的用人体制过于死板,服务能力和水平还不能适应当前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需要。三是运行机制仍存在僵化现象。从目前实施的情况来看,因为机制的问题,有些设施建设好后,如何管好、用好存在问题。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矛盾突出,与城市相比,农村文化建设条件最差、资源最少、人才最缺、信息不畅等都是制约因素。许多地方仍然存在“重项目,轻运作”、“重硬件,轻软件”、“重外延,轻内涵”现象。

(三)基层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与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严重错位

——农村出现“空心化”。农村社会现状正在加速演变,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矛盾已从文化产品供给总量不足发展到文化服务对象的参与缺位。当前农村已经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农村人口大量外流,老人、妇女和儿童等留守人员成为农村的主要群体,农村已经出现“空心化现象”。当前农村人口迅速减少,社会结构正在失衡,弱势群体成了农村社会的“中坚力量”。留守人员中老人、妇女已然是目前农村的主要劳动力,他们承担着农业生产和养育后代的主要责任和繁重任务,空余时间相对较少,享受文化服务和参与文化活动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意愿相对缺乏,传统建设模式、集中活动方式以及阵地化服务格局难以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基于农村分散居住、相距遥远的地理环境,农村文化建设标准和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基本文化需求,无法适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需要。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标准怎样设置,服务方式的着力点如何定位等问题都需要认真研讨和重新审视。

——城市社区人口不断“膨大化”。当前城乡的文化易位深度交织,传统欠账和新增问题不断迭加,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承受的压力在逐渐加大。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农村人口迅速向城市集中,使城市人口呈爆发式增长,过去由农村担负的文化发展压力正在向城市转移,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面临挑战,文化资源、服务能力与人口比例严重失衡,服务压力进一步增大。总体上来说,城市社区比农村面临着更大的建设和发展压力。随着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社会格局显著变化,不仅传统服务对象的文化服务供给存在不足,而且快速增长的新兴群体更加重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负担,社区文化建设和服务面临的压力呈几何式增长,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中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新城市群体(进城务工人员)被“边缘化”。当下,人口的流动不断加速,大批的外来务工人员形成新的城市群体,是当前中国社会的特殊现象。新城市群体的出现,对制度设计、公共服务模式、文化权益保障等都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城市群体,他们虽然没有城市户籍身份,却长期生活和工作在城市,为城市创造财富,是事实上的城市人口。这个庞大的“城市群体”,在城市资源配置中却被边缘化,是文化权益保障中的最弱势群落。一方面他们的户籍地在农村,由于长期不在农村居住而无法享受农村提供的基本文化服务。另一方面,虽然他们生活在城市,却没有城市户籍身份,在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中还没有被广泛纳入保障范围,参与文化活动、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观意愿和客观条件尚不具备,文化权益没有得到应有保障,这是未来城乡建设、社会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中最关键、最紧迫、最直接的现实问题,需要在发展规划上、具体措施上加以研究和应对,以此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消除文化服务空白点,促进全社会共享文化建设和发展成果的政策落地生根。

三 原因分析

广大基层一直是公共文化建设最重要、最关键、最核心环节,但事实证明,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也是最薄弱、最困难、最落后的一环。切实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造就基层乡土文化人才,消除基层文化服务断层,保障广大群众均等化获取文化服务的基本权益,培育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生态,无疑都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认识不充分、建设不到位、队伍不整齐、措施不明确、发展无力度等问题仍然是基层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和现实际遇。长期以来,植根于深厚乡间土壤的民族民间文化由于缺乏深耕与培植正在逐渐“荒漠化”,在基层、在乡村,中华文化的传统基因正在逐渐衰落,人才队伍大面积流失,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的能力正在弱化,特色文化元素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解,部分受到重视和保护的传统文化稀缺资源也由于理念缺失或认识错位而被外力强势植入,已出现一定的基因变异。

(一)基层公共文化认识缺位

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还是认识问题。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基层文化面临多方面的建设停滞和发展制约的困境。一是政府缺位。表现在文化政策不配套或资源配置不精准,不能有效地推进基层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二是公共文化机构自身缺位。表现在自身建设水准不高、自身能力不强、公共产品品质不高,难以满足社会精神文化需求。三是社会缺位。表现为社会公众不关心、不重视、不参与的现象比较突出。

(二)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短板

长期以来,公共文化体系设计,都是行政化建设框架,行政化色彩浓厚,效能化特点缺失。从体系上来看,我国文化建设按照省、市、县、乡、村五级行政层级体制来设置,多年以来已经形成一种行政模式,而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作用不强。体制上看,虽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按照行政层级设置,但层级之间缺乏机制接口,事实上是县不管乡、乡不管村的建设和运行模式,形成机制脱轨,导致各自为政、互无交集的分散、封闭甚至是瘫痪状态。

(三)基层文化生态萎缩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大批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使农村人口规模、数量、人口结构失去平衡。从农村流出的主体人口结构当中,从年龄上看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从知识结构方面看主要是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同时,这一群体也是农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骨干力量,他们向城市流动,不仅损失了农村经济建设的生力军,也重创了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后备力量,使培育基层农村文化人才的土壤逐渐稀薄,从而导致了农村的文化传承、文化创造、文化建设整体性萎缩。

(四)基层文化资源匮缺

——人才荒。基层文化人才十分缺乏,人才队伍严重断层。农村应有的文化管理人才、规划人才、专业人才、传播人才、创作人才、科研人才等基本缺乏,人才匮缺,队伍不整,是制约基层公共文化机构有效运转和基层文化建设提质增效的最大瓶颈。

——资源少。基层文化设施是推动基层文化建设、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基础保障,但是当前基层文化建设仍然面临设施缺、质量差、总量少等现实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基层文化建设及发展。很多的乡村缺少开展文化活动的设施设备,演出没有剧场、活动没有舞台、培训没有教室、唱歌没有音响等基本设施设备的地方相当普遍。

——待遇差。基层公共文化事业长期不受重视,已经成为基层文化人才建设的软肋。一是缺乏价值认同。基层农村的现实情况是人手少、事务杂,因此大多的基层文化从业人员除文化工作外还必须承担文化之外繁重的工作任务。受工作条件或自身精力等因素影响,文化工作自然会被耽搁或被忽略,基层文化工作既难以开展活动,也难以做出成绩,久而久之,基层文化从业者的价值取向就会发生偏移。二是缺乏职业尊严。基层文化从业者待遇偏低,使这支队伍长期以来就极不稳定。在基层乡镇的事业体制人员中,文化从业者与其他事业人员相比工资待遇偏低,导致事业体制内存在着同工不同酬现象,从而挫伤基层文化从业人员的从业信心。三是缺少出口通道。基层文化从业人员进口小、出口窄,缺乏从业培训机制,没有技能提升平台。长期不重视基层文化功能建设,平台少,使专业人员创作难,创作出的作品发表难、演出难、评奖难、出成果难、评职称难,从而导致基层文化专业人员没有成就感,缺少文化自信。尤其是职称评定上不去,偏低的待遇状况就会被长期锁定,难以改变,使基层从业人员没有人生归宿感,缺乏价值认同感,基层文化队伍建设长期以来难以稳定,有些时候人们只是将进入基层文化队伍作为进入体制的“跳板”,而安心基层文化建设、热爱基层文化事业的愿景缺乏制度支撑,专业的人才留不住,进来的人员又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形成恶性循环。

四 对策建议

全力推进重心下移,关注基层,着力乡村,夯实基础,提升效能,整合社会文化资源,充分保障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打通公共文化建设“最后一公里”。

(一)创新总分馆制建设内容和方式

建立县级文化馆(站)总分馆制是保障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法制自觉,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文化权益的意愿。

——创新体制机制。总分馆制建设首先就是要破除体制障碍,改革隶属关系,将过去分级断层、互不关联的格局进行有效破除并整合。通过体制的调整归并、资源的整合汇聚,尽可能消除目前存在的有岗无人、有人不专、人岗不适等建设断层和服务盲区,从而形成集约式资源配置模式,集团化整合服务格局、极大地提升资源配置效能,盘活闲置不良资源,通过新的机制使之得到有效合理利用,形成集成化规模效应,达到分散布点、集中配送、统一标准、突出均等的目的。

——调整结构。理顺县、乡、村之间的权属关系,明确总、分馆之间的功能定位、职能职责,包括经费的配置、管理及使用,岗位人员的调配及安排,设施设备的整合和利用等,实现体系化的统筹规划、统一调配、一体化运行。形成统筹管理、上下联通、横向合作、精准考评、运行有序的基本格局。

——强化队伍。进一步落实岗位和优化配置人员,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制定考核评估办法,优胜劣汰,强化专业技能,提升基层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从而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服务效能。

(二)探索总分馆制建设路径

——强化政府责任。回顾基层公共文化建设过去长期存在的问题,并不完全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基础和文化资源有无的问题,也还存在体制机制僵化、资源分散闲置、人员人浮于事等问题。要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关键也还是取决于落实行政责任、改革决心和推进效能,需要通过行政行为来推动才能实现,没有政府的主体责任落实,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不可能产生实质性的效果。因此,应该由政府牵头抓总,各相关职能机构分工协作,制定明确规划,构建科学的运行机制,保障有效运转。

——有效整合资源。一是做到设施统管。要有效地认真梳理文化资源,充分激活闲置资源,通过总馆统一规划、整体调配,发挥辖区文化资源激活效应,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基本参与需求。二是实现人员统配。要构建总馆对基层文化专员管理联系机制,明确隶属关系和工作考评方式,切实改变基层文化互不关联、互不从属、互不配合的松散状况。改变过去基层长期存在的“有设施无专人”、“有专人不专业”、“有专业不专心”的老格局,实行基层文化专业人员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统一培训、统一考评,形成工作有岗位、事业有舞台、发展有业绩,从而改善基层文化专员的工作条件,提升基层文化的服务效能。三是落实经费统用。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运转,关键要落实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经费自主权,使基层在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中能够具有经费使用自主权,有规划工作的主动性,有公共文化设施功能运转的基础保障条件。四是建立运行统筹机制。总分馆制建设要优化功能布局,形成总馆居中统筹规划、集中管理、全面协调、整体运作,各分馆紧密配合的全域推进格局。

(三)提升总分馆制的运行效能

——切实改变基层文化建设长期存在的“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散乱局面。总分馆制的核心是让过去分散、独立的文化馆(站)形成组织体系,从本质上说是促进文化馆(站)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革。它针对目前县级文化馆(站)服务能力不强、县域内公共文化资源缺乏整合、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均衡等突出问题。

——实现资源流动,提升服务效能。总分馆制建设要充分整合县域内群众文化艺术资源,加强对县域内公共文化设施、群众文化活动、文艺创作、文艺辅导、送戏下乡、队伍培训以及演出器材设备调配等方面的统筹利用。

——构建开放体系,实现共建共享。将公共文化馆、企业、中小学及街道社区文化资源都纳入联建共享范畴,构建跨区域、跨行业、跨系统的联建共享一体化的新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实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建设目标和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制度设计。

(四)应充分估计总分馆制建设推进中存在的困难

1.能否有效打破体制机制屏障

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履职力度是县级文化馆(站)总分馆制建设效能最关键最直接的因素。历史表明,我国基层文化建设发展长期滞后的原因,除了经济发展水平偏低、社会观念滞后外,各级政府履职意识弱化、责任担当缺位也是极其重要原因。因此,县级文化馆(站)总分馆制建设的有效推进,没有政府的强力担当、切实破解体制障碍、大力消除制约发展的关键环节、打破基层文化建设瓶颈,是难以有序推进并取得实效的。县级文化馆(站)总分馆制建设的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是破除体制机制屏障,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肠梗阻”切除,“断头路”打通,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2.能否修复资源配置断层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及不同的行政区在管理上都是“分灶吃饭”,这导致了附着在各行政区域的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机构,在提供文化服务上也实行“分灶吃饭”。由于无法共享,群众的文化选择和资源配置也只能局限在本行政区域内的“信息孤岛”上,这也导致文化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城乡公共文化发展差距拉大。因此,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县、乡(镇)、村(社区)的文化馆(站、中心)必须突破单一设施“单打独斗”的局面,以体系化运营为目标。一是强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自身建设、完善内部功能、发挥组织引导作用;二是整合学校、部队、企业等社会资源形成分馆或基层服务点;三是探索引入社会专业机构管理运营总分馆;四是动员社会专业人士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参与总分馆制管理和运营,从而实现资源整合、运行一体、服务协同、供需对接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五 保障措施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不仅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也是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沿阵地,更是守护中华文化安全的最后底线。当下基层的现状是人才外流,资源短缺,乡村不振,文化衰竭,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除了要充分扶持乡村文化自身建设、激发乡村文化修复活力外,还需要大力以“城市反哺农村”,探索建立城市扶助乡村文化联系机制,鼓励城市资源回流,为乡村文化输血供氧,振兴乡村文化,从而筑牢公共文化建设基础。

(一)强化政策引领,夯实建设基础

公共文化建设政策是生命线,科学制定政策规划、有效运用政策杠杆、因地制宜合理施策,是做牢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基础、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当下,随着公共文化建设力度加大,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历史欠账正在得到建设性恢复,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颁布实施,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长期形成的惯性思维、拖拉作风,公共文化建设要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需要花大力气、下真功夫才行。

(二)加强阵地建设,完善服务功能

一是文化馆(站)设施基本利用,要把“门打开”,而且“有内容”;二是馆(站)功能基本完善,标准化专业化的公共文化配置要基本齐全,基本能满足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需要;三是文化馆(站)的专业人员要基本配置,要有人员、有机制能满足群众得到基本的辅导和咨询服务;四是文化馆(站)的运行经费要基本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是公益性质,政府的资金有效供给是公共文化服务常态化、效能化的重要前提。

(三)加强功能建设,切实满足群众需求

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方法,组织创作优秀的文艺创作成果,满足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公共文化需求。一是以固定设施为载体,在人口集中区引导组织开展广场文艺演出、社区文化活动。二是以流动服务的方式,在人口分散居住地适时创建适应群众需求的活动方式如:农家院落文化,村社活动,流动配送文化服务等。

(四)培养乡土文化人才,发展乡土文化事业

基层文化随着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逐步转变和发展。新时期基层公共文化工作要树立“培养乡土文化人才,发展乡土文化事业”的全新理念。

——政策扶持。各级政府要大力启动基层人才建设工程,各级职能部门要制定乡土文化人才培养规划,出台人才培养办法,构建乡土文化人才荣誉制度,采取相关政策措施,提高基层公共文化人才待遇,切实为将文化人才留在基层搭建制度平台,提供政策支撑。

——建立机制。加强公共文化队伍素质提升,组织编制规范的公共文化服务教程,培养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构建公共文化培训绩效评估办法,切实建立各级公共文化培训机制,明确分解、量化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培训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中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发挥培养人才、造就队伍、提升技能、推进事业发展的平台作用。

——整合资源。加大培养力度,构建一支扎根乡土、服务基层的人才队伍,发挥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主力军作用。同时探索构建基层公共文化自愿服务方式,吸引和培训一批有技能、讲道德、有公心的社会人士投身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和传播中来,在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从文化生活的需求者成为先进文化创造者。


[1]唐健春,研究馆员,编剧、导演,四川省文化馆副书记、副馆长,四川省文化专家库专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群众文化学会副会长兼常务秘书长,四川省社会音乐舞蹈研究会会长等。长期从事文艺创作、公共文化理论研究和大型文艺活动组织策划。公开出版《公共文化背景下文化馆的实践与探索》、《漫步梨园》等文艺专著十余部,主持完成2015~2016年度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课题,导演大型川剧及电视综艺晚会数十部,策划创作省级以上大型文艺活动数十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