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书院和讲会
(一)书院
书院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独特的教育机构,源于唐末,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诏令天下所有书院均改为各级学堂止,先后存续了一千多年。其间,书院的性质﹑特点﹑功能和地位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难对其下一个准确﹑全面而又简明扼要的定义。较有代表性的对书院概念的界定,例如,教育史专家毛礼锐先生称“书院是自北宋至清代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它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在政治上和教育上都有其重要的地位,起过相当大的作用”[113];也有学者概括“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114]。一些大型的工具书中对书院概念做了界定,例如1989年版《辞海》称书院是“古代私人或官府所立讲学肄业之所”[115];1991年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书院” 条释其为“中国古代教育机构”[116];1993年版《辞源》“书院”条称之为“唐代中书省修书或侍讲的机构……宋至清私人或官府所立肄业之所”[117]。以上种种提法,均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又存在不同程度的模糊性。其根本原因在于对书院的性质和特征理解不同。其实无论何种性质、何种类型的书院,其本质特征是一致的,即存在教学活动,是一种教育机构。本论文采用了学界普遍认为较为权威的1993年版《辞源》中对书院概念的提法,即:书院是源于唐末延至清末的,由私人或官府所立的讲学肄业之所。本论文所涉及的安徽书院只包括作为教育组织的机构,而基本不涉及单纯作为藏书或供祀机构的书院。
(二)讲会
《教育大辞典·中国古代教育史卷》对“讲会”的解释是:“与书院教学、学术活动相联系的学术组织。名称最早见于宋朱熹《白鹿讲会次卜文韵》诗。”[118]《中国书院辞典》对讲会的解释为:“讲会,又称联讲会。一种与书院教学、学术活动相联系的学术组织。开展活动时,一般均有特定课题,或有关读书、问难、规劝等具体内容。据讲会规约,规定时间、地点、主持人等。宋淳熙六年(1179)朱熹曾以《白鹿讲会次卜文韵》赋诗;明代以胡居仁倡办较早,到明中叶,渐及南北,规矩亦趋邃密,如惜阴会、青原会、紫阳会、东林会等。”[119]《中国教育史研究·明清分卷》:“讲会是书院讲学的一种形式。其目的在相互探讨争辩,或发挥一个学派的精义,或辨析不同学派之间的差异。讲会地点可在书院,也可在书院之外。南宋的鹅湖之会,首开不同学派同台论辩之先河,奠定了书院讲会的良好传统。入明以来,王守仁重振理学,讲会乃大盛。”[120]讲会与书院、文社密切相关。很多颇有影响的书院,在讲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出现会讲式书院。张正藩先生曾言:“书院有会讲式书院,有考课式书院,而明以会讲式之书院为盛。”[121]本书 “讲会”的概念认同并采用陈时龙的概括,认为“讲会是活跃于明代中后期、伴随着阳明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以理学家为领袖,以诸生为主体,以培植学问和道德修养为目的,以四书五经为内容,依托于书院、会馆、精舍、宗祠等场所而举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学术集会。”[122]
二 安徽建省和三大文化区
(一)安徽省
安徽历史悠久,早在三四十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六十万年到一万年以前),就有古人类“和县猿人”的活动踪迹。新石器时代(一万年到四千年以前)安徽是著名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青莲文化和印纹釉陶文化的地域。夏朝相传建国于今天安徽境内。史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123]商朝的许多部落,当时都居住在现在安徽境内,如位于今六安市北的六、萧县境内的萧、亳县境内的焦、巢湖岸边的巢、亳县北部的危等。春秋争霸,安徽先后为吴、越、楚所有。战国后期,安徽全境并归强楚。秦灭六国,在安徽设立五郡。西汉时期又增加封国,在安徽境内设立十郡国。三国时期安徽境内为吴、魏两国分割。到了西晋,安徽地区的郡县继续增加,共有十四郡国,分属徐、豫、扬三州。隋朝在安徽境内设五十个县,涉及十六个州、郡。唐对全国政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安徽地区分属河南(今安徽淮河以北地区)、淮南(今安徽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江南(今安徽长江以南地区)三道。北宋将全国分为二十三路,安徽分属江南东路、淮南东路、淮西西路、京西北路四路。元在今安徽境内设六十一县,涉及十一个州,十三个路、府。
明代因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于凤阳,安徽的行政区划也处在显赫的位置。明朝实行三级区划,南北直隶和布政使司为一级区划,府、直隶州(厅)为二级区划,散州、县(厅)为三级区划。安徽属于南直隶西部地区,设凤阳、庐州、安庆、太平、池州、宁国、徽州七府,以及徐、滁、和、广德四直隶州。
清初袭明制,安徽属南直隶一部。顺治二年闰六月乙巳(1645年8月19日)属江南省。[124]康熙六年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改江南左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析江南省属之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七府,广德、滁、和三直隶州来属。安徽建省始于此,省会寄治于江苏省属之江宁府。[125]雍正二年九月己未(1724年11月4日)升六安、泗、颍、亳四州为直隶州。十三年七月己酉(1735年8月29日)升颍州直隶州为府,降亳州直隶州为散州。[126]乾隆二十五年(1760)安徽布政使司自江宁府徙驻于安庆府,安庆府始为省会。[127]咸丰三年三月十七日(1853年4月24日)徙省会于庐州府。[128]同治元年(1862)复徙省会于安庆府。[129]至清末,安徽省领府八: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颍州;直隶州五:广德、滁、和、六安、泗。
(二)三大文化区
文化区(Culture Region)是指某种文化特征在空间上的分布。文化区是人类文化的空间结构形式,也是历史文化发展的累积与凝结。长期以来,文化区的界说虽然异见歧出,莫衷一是,但是大致可归为两大类别。其一,认为文化区仅是一种理智概念与分类范畴,作为先验的方法以整理、叙述、分析各地纷杂的文化内容。著名人类学家克鲁伯、洛伊等都曾把文化区称为文化的空间类别,威斯勒的“年代与区域假说”,更是把文化区视作复原文化历史的良好工具。其二,与上述观点截然不同,认为文化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地理实体与文化形式。21世纪初,萨皮尔就曾论述道:“文化区是地理上相互毗连的部族群体,这些群体拥有许多共同的文化特质,并以此与其它群体相区别。”[130]文化区一般有三种概念:形式文化区(Formal Culture Regions)、功能文化区(Functional Culture Regions)和乡土文化区(Vernacular Culture Regions)。形式文化区是一种或多种相互有联系的文化特征所分布的地理范围;[131]某种受政治、经济或社会功能影响的文化特征,其空间范围则是功能文化区,例如安徽各层级的行政区,就是一个个不同的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也称感觉文化区),即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区域意识,这种区域意识是在对当地文化的感性认识中产生的。
本文所论述的文化区基本上属于形式文化区,即根据方言、宗教、风俗、学术文化等多项主导因子的地域分布特征划分出来的地理区域,也可以说是对各项单一文化要素的地域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的一个总结。根据这一标准来划分安徽文化区,可以划为皖北、皖中、皖南三个文化区。以清代安徽建省时的行政区划为例,皖北文化区主要是指凤阳府、滁州直隶州所包含的地域范围,以淮河文化为主;皖中文化区主要是指安庆府、庐州府、和州直隶州所包含的地域范围,以桐城文化为代表;皖南文化区主要是指徽州府、宁国府、池州府、太平府、广德直隶州所包含的地域范围,以徽州文化为代表。
[1]毛泽东:《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新时代》第1卷第1号,1923年4月15日。
[2]胡适:《书院的历史与精神》,《教育与人生》1923年第9期。
[3]有关书院的研究论文和资料、专著等发表情况,主要根据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统计,并参考邓洪波等编《中国书院研究论文索引(1923—1990)》,《中国书院辞典》附录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邓洪波等编《中国书院研究论文索引(1991—1997)》,《中国书院》第2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邓洪波等编《中国书院研究论文索引(1998)》,《中国书院》第3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邓洪波等编《中国书院研究论文索引(1999—2001)》,《中国书院》第5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邓洪波等编《中国书院研究论文索引(2002—2003)》,《中国书院》第6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邓洪波等编《中国书院研究论文索引(2004—2005)》,《中国书院》第7辑,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邓洪波等编《八十三年来的中国书院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4]刘海峰:《“书院学”引论》,《教育评论》1994年第5期。
[5]季啸风主编《中国书院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6]赵所生、薛正兴主编《中国历代书院志》(全16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7]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全3册),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8]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学规集成》(全3卷),上海:中西书局,2011。
[9]胡适:《书院制史略》,《东方杂志》1924年第21卷第3期。
[10]曹松叶:《宋元明清书院概况》,《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第10辑第111~115期,1929年12月至1930年1月。
[11]柳诒徵:《江苏书院志初稿》,《江苏国学图书馆年刊》1931年8月第4期。
[12]陈东原:《书院史略》,《学风》1931年第1卷第9期。
[13]吴景贤:《安徽书院志》、《安徽书院沿革考》,《学风》1932年第2卷第4~8期连载。
[14]王兰荫:《河北省书院志初稿》,《师大月刊》1936年第25期、第29期。
[15]钱穆:《五代时之书院》,《贵善半月刊》1941年2卷17期。
[16]章柳泉:《中国书院史话——宋元明清书院的演变及其内容》,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17]李国钧主编《中国书院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18]陈雯怡:《由官学到书院——从制度与理念的互动看宋代教育的演变》,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4,第15页。
[19]白新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
[20]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
[21]邓洪波:《中国书院史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第305~322页。
[22]邓洪波:《中国书院史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第512页。
[23]王兰荫:《河北书院志初稿》,《师大月刊》1936年第25~29期。
[24]王兰荫:《山东书院志初稿》,《师大月刊》1935年第29期。
[25]容肇祖:《学海堂考》,《岭南学报》1934年第3卷第4期。
[26]徐梓:《元代书院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7]刘卫东、高尚刚:《河南书院教育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28]李才栋:《江西古代书院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29]胡昭曦:《四川书院史》,成都:巴蜀书社,2000。
[30]杨慎初、朱汉民、邓洪波:《岳麓书院史略》,长沙:岳麓书社,1986。
[31]李才栋:《白鹿洞书院史略》,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
[32]朱汉民:《岳麓书院的历史与传统》,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
[33]陈瑞、方英:《十户之村不废诵读——徽州古书院》,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
[34]李伟:《山东书院史话》,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35]白新良:《明清书院研究》,北京:故宫出版社,2012。
[36]盛朗西:《中国书院制度》,上海:中华书局,1934。
[37]刘伯骥:《广东书院制度·序》,台北:“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58。
[38]邓洪波等:《八十三年来的中国书院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39]孙彦民:《宋代书院制度之研究》,台北:“国立”政治大学教育研究所,1963,第8 页。
[40]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41]张正藩:《中国书院制度考略》,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81。
[42]丁钢、刘琪:《书院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43]杨布生、彭定国编著《中国书院与传统文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44]胡青:《书院的社会功能及其文化特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45]朱汉民、邓洪波、高峰煜:《长江流域的书院》,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6]丁钢、刘琪:《书院与中国文化·前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47]陈东原:《清代书院风气之变迁》,《学风》1933年第3卷第5期。
[48]吴万居:《宋代书院与宋代学术之关系》,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
[49]朱汉民:《湖湘学派与岳麓书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50]朱文杰:《东林书院与东林党》,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51]钱茂伟:《姚江书院派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52]王建梁:《清代书院与汉学的互动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2002。
[53]徐雁平:《清代东南书院与学术及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54]刘玉才:《清代书院与学术变迁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5]刘玉才:《清代书院与学术变迁研究·前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6]康有为:《请饬各省改书院淫祠为学堂折》,《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第439页。
[57]光绪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二日上谕,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四,北京:中华书局,1958。
[58]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初二日上谕,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四,北京:中华书局,1958。
[59]刘少雪:《书院改制与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60]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1]田正平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2]刘少雪:《书院改制与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第11页。
[63]张传燧、李卯:《晚清书院改制与近代学制建立的本土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13年第1期全文转载。
[64]邱小云:《书院教育的校园文化特征及其历史地位》,《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65]张宇:《古代书院教育特点及其现代启示》,《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第1期。
[66]张辉:《复修懿范,继美前贤——论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人文理念及现代启示》,《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67]陈谷嘉:《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理念及人文精神再论》,《大学教育科学》2006年第3期。
[68]谭曙光:《古代书院的人文特质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江苏教育研究》2007年第9期。
[69]王娟:《中国古代书院教育活力探源》,《教育探索》2007年第10期。
[70]周景春、朱兴涛:《中国书院教育的理念及其现代启示》,《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第2期。
[71]蒋春洋:《书院教育传统与当代研究生教育》,《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72]于华梅:《书院教育特色及其对高校研究性学习的启示》,《中国农业教育》2005年第6期。
[73]魏军兰:《论书院的教学特点及对研究生培养的借鉴意义》,《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74]官志隆:《宋代书院教育与教材教法》,硕士学位论文,台湾“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2002。
[75]林凌:《古代书院教育对于现今课改的启示》,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4。
[76]杨慎初:《中国建筑艺术全集:书院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77]王镇华:《书院教育与建筑:台湾书院实例之研究》,台北:故乡出版社,1986。
[78]杨慎初:《中国书院文化与建筑》,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79]邓洪波:《中国书院楹联》,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80]梁申威:《中国书院对联》,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81]金相根:《韩国书院制度之研究》,台湾: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1966。
[82]闵丙河:《朝鲜书院的经济构造》,〔韩〕《大东文化研究》1968年第5期。
[83]李春熙《李朝书院文库目录》,韩国国会图书馆,1969。
[84]崔完基:《韩国书院考》,〔韩〕《历史教育》1975年第18期。
[85]丁淳睦:《韩国书院教育制度研究》,韩国岭南大学民族文化研究所,1979。
[86]大久保英子:《明清时代书院的研究》,东京:国书刊行会,1976。
[87]毕乃德:《上海格致书院:向中国人传播西方科学的尝试》,《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徐寿父子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88]Busch Heinrich,The Tung-Lin Academy and It’s Political and 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New York: Columbia Press,1953.
[89]Linda A.,Walton, Academies and Society in Southem Sung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i Press,1999.
[90]〔美〕本杰明·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赵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第80~84页、第95页。
[91]Benjamin A.Elman,From Philosoph to Philosophy: Intellectual and Socia Aspects of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China,pp. 112-137、254-256.
[92]张雨青:《安徽书院考》,《安徽史学》1985年第5期。
[93]宋良文:《安徽历史上的书院》,《安徽教育》1986年第9期。
[94]白新良:《安徽书院考述》,《史学集刊》1993年第2期。
[95]刘秉铮:《论徽州的书院》,《江淮论坛》1993年第3期。
[96]卞国金:《亘古教育话书院》,《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0年第3期。
[97]李琳琦:《略论徽州书院与徽州学术思想之演变》,《学术界》1998年第6期。
[98]李琳琦:《徽州书院略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第2期。
[99]李琳琦:《清代书院的教学和经营管理特色》,《清史研究》1999年第3期。
[100]李琳琦:《明清徽州书院的官学化与科举化》,《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
[101]李琳琦、张晓婧:《明代安徽书院的数量、分布特征及其原因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02]李琳琦:《徽商与明清徽州教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103]李琳琦:《徽州教育》,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104]庄华峰:《明清徽州书院考述》,《江淮论坛》1993年第3期。
[105]陈孔祥:《论学术名流与徽州书院的兴盛》,《历史档案》2005年第4期。
[106]陈孔祥:《明清时期徽州书院办学成功的因素》,《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07]陈瑞:《元代安徽地区的书院》,《合肥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08]江小角:《姚鼐主讲安徽书院述略》,《合肥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109]江小角、王蔚林:《敬敷书院与皖江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思考》,《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110]汪青松:《敬敷书院与皖江文化的和合内涵》,《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11]徐雁平:《书院与桐城文派传衍考论》,《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12]阳光宁:《池州书院的历史文化考述》,《池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113]毛礼锐、沈灌群等:《中国古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第314页。
[114]王廷:《元代书院考略》,《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1期。
[115]《辞海》(上),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第273页。
[116]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8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第54页。
[117]《辞源(合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第790页。
[118]《教育大辞典》编委会:《教育大辞典·中国古代教育史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第145页。
[119]季啸风主编《中国书院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第700页。
[120]周德昌:《中国教育史研究·明清分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第102页。
[121]张正藩:《中国书院制度考略》,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5,第64页。.
[122]陈时龙:《明代中晚期讲学活动(1526-1626)》,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4,第14页。
[12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哀公七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第1645页。
[124]《清世祖实录》卷18。
[125]《清圣祖实录》卷23。
[126]嘉庆《重修一统志》卷73。
[127]嘉庆《重修一统志》卷73。
[128]《咸丰三年三月十七日朱批李嘉端片》。
[129]《清朝续文献通考》卷313。
[130]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历史地理》第9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31]王恩涌:《文化地理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第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