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剿夷派崩溃
林则徐死了,徐广缙离开广东打太平天国去了。在广东负外交重任的是叶名琛。他十分轻视外人,自然不肯退让。在外人方面,他们感觉已得的权利不够,他们希望加开通商口岸。旧有的五口只包括江、浙、闽、粤四省海岸,现在他们要深入长江,要到华北。其次他们要派公使驻北京。此外他们希望中国地方官吏不拒绝与外国公使领事往来。最后他们要求减轻关税并废除厘金。这些要求除最后一项外,并没有什么严重的性质。但是咸丰年间的中国人反而觉得税收一项倒可通融,至于北京驻使,长江及华北通商及官吏与外人往来各项简直有关国家的生死存亡,绝对不可妥协。
咸丰四年(1854年),英、美两国联合要求修改条约。当时中国没有外交部,所有的外交都由两广总督办。叶名琛的对付方法就是不交涉。外人要求见他,他也不肯接见。英、美两国的代表跑到江苏去找两江总督,他劝他们回广州去找叶名琛。他们后来到天津,地方当局只允奏请皇帝施恩稍为减免各种税收,其余一概拒绝。总而言之,外人简直无门可入。他们知道要修改条约只有战争一条路。
咸丰六年(1856年),叶名琛派兵登香港注册之亚罗船上去搜海盗,这一举动给了英国人开战的口实。不久,法国传教士马神甫在广西西林被杀,叶名琛不好好处理,又得罪了法国。于是英、法联军来和我们算总账。
七年(1857年)冬天,英法联军首先进攻广东。士大夫阶级所依赖的民心竟毫无力量。英、法不但打进广州,而且把总督、巡抚都俘虏了。叶后来被押送印度,死在加尔各答。巡抚柏贵出来做英、法的傀儡维持地方治安。民众不但不抵抗,且帮助英国人把藩台衙门的库银抬上英船。
八年(1858年),英法联军到大沽口。交涉失败,于是进攻。我们迫不得已订《天津条约》,接受英、法的要求。于是英、法撤退军队。
1857年12月29日上午,广州城墙被联军大炮攻破,下午战斗即终止,联军仅以阵亡15人的代价就宣告了广州的沦陷。随后,联军抢劫了清政府衙门仓库里的物资,并在广州城内大肆放火和抢劫。图中所绘即为联军士兵带着抢来的财物准备返回驻地的场景。
在联军占领广州期间,当地人民亦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譬如广州附近就有乡民在佛山镇成立团练局,一度集合数万人。此时,很多乡间田地都成了抵抗的战场。
1858年1月5日,联军逐一搜查各个衙门。当搜查到左副都统署时,发现了不肯逃亡的两广总督叶名琛,遂将其擒获,并押至英舰送往印度加尔各答,不久死去。为了恢复广州的秩序,联军成立英法总局。1月9日,柏贵复职广东巡抚,与英法总局共同治理广州,但却没有实权。这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傀儡政权。图中着袍服者即为柏贵,后面站立者为广州将军穆克德纳。
1858年5月20日,大沽口海面的英法联军照会清政府限其2小时内交出大沽炮台,遭到拒绝,随后联军舰队开炮轰击。中午,大沽炮台失守。26日,联军占领天津。图中所绘为英法舰队进攻大沽炮台的场景。
清廷对于北京驻使及长江通商始终不甘心,总要想法挽回。清廷派桂良和花沙纳到上海,名为交涉海关细则,实则想取消《天津条约》。为达到这个目的,清廷准备付出很大的代价。只要英、法放弃北京驻使,长江开通商口岸,清廷愿意以后全不收海关税。幸而桂良及何桂清反对这个办法,所以《天津条约》未得挽回。清廷另一方面派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在大沽口布防。僧格林沁是当时著名勇将之一,办事极认真。
九年(1859年),英、法各国代表又到大沽口,预备进京去交换《天津条约》的批准证书。他们事先略闻中国要修改《天津条约》,并在大沽口设防,所以他们北上的时候,随带相当海军。到了大沽口,看见海河已堵塞,他们啧啧不平,责中国失信,并派船拔取防御设备,僧格林沁就令两岸的炮台出其不意同时开炮。英、法的船只竟无法抵抗。陆战队陷于海滩的深泥,亦不能登岸。他们只有宣告失败,等国内增派军队。
1859年6月25日黎明,英国海军司令贺布少将亲率联军舰艇12艘(其中有英国浅水蒸汽炮舰11艘,法国浅水蒸汽炮舰1艘),向海河口开进。他的作战计划是:炮舰冲过河口的防御设施,在炮台的上游处占据有利阵位,进而与留在海面上的舰队一起两面夹攻,然后在炮舰的火力掩护下,海军陆战队从正面登陆,迅速夺取炮台。
可在行动的过程中,联军士兵发现河口两岸的炮台上毫无动静,一位参战的英国士兵曾回忆说:“所有炮台都像怪物似地沉睡在沙岸上,听不到它们的一点声音,也看不到什么旗帜。”下午15时,就在海河口的第一道障碍物被拆毁时,两岸炮台上的大炮突然间一起开火,给予联军舰队重大杀伤,就连贺布本人也身受重伤。随后,联军的数次反击均被清军击退。
此役,是清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共击沉敌舰4艘、重创6艘、俘虏2艘,毙伤英军426人、法军14人,俘虏英、美士兵各1人;而清军仅阵亡38人。战后,僧格林沁对这次战役的评论是:“该夷此次之败,率因骄傲欺敌。其意以为炮台营垒垂手可得,水战失利,继之步卒。是该夷不信中国敢于一战。”
此图是当时英国人所绘的此次战役的形势图。
咸丰九年(1859年)的冬季及十年(1860年)的春季,正是清廷与太平天国内战最紧急的时候。苏州被太平军包围,危在旦夕。江、浙的官吏及上海、苏州一带的绅士听见北方又与英、法开战,简直惊慌极了,因为他们正竭力寻求英、法的援助来对付太平军。所以他们对北京再三请求抚夷,说明外人兵力之可畏及长江下游局势之险急。清廷虽不许他们求外人的援助,恐怕示弱于人,但外交政策并不因大沽口的胜利而转强硬。北京此时反愿意承认《天津条约》。关于大沽口的战事,清廷的辩护亦极有理。倘使英、法各国代表的真意旨是在进京换约,何必随带重兵?海河既为中国领河,中国自有设防的权力,而这种防御或者是对太平军,并非对外仇视的表示。海河虽阻塞,外国代表尚可在北塘上岸,由陆路进北京。中国根据以上理论的宣传颇生效力。大沽口之役以后,英、法并不坚持要报复,要雪耻。他们只要求赔偿损失及其他不关重要之条约解释与修改。这种《天津条约》以外的要求遂成为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的起因。
十年(1860年),英、法的军队由侧面进攻大沽口炮台,僧格林沁不能支持,连天津都不守了。清廷又派桂良等出面在天津交涉。格外的要求都答应了。但到签字的时候,一则英、法代表要求率卫队进京,二则因为他们以为桂良的全权的证书不合格式,疑他的交涉不过是中国的缓兵之计,所以又决裂了。英、法的军队直向北京推进。清廷改派怡亲王载垣为钦差大臣,在通州交涉。条件又讲好了,但英使的代表巴夏礼在签字之前声明,英使到北京后,必须向中国皇帝面递国书。这是国际间应行的礼节,但那时中国人认为这是外夷的狂悖,其居心叵测,中国绝不能容忍。载垣乃令军队捕拿英、法代表到通州来的交涉人员。这一举激怒外人,军事又起了。
咸丰帝原想“亲统六师,直抵通州,以伸天讨,而张挞伐”。可是通州决裂以后,他就逃避热河,派恭亲王奕䜣留守北京。奕䜣是咸丰的亲弟,这时只二十八岁。他当然毫无新知识。咸丰八年(1858年)天津交涉的时候,他竭力反对长江通商。捕拿外国交涉代表最初也是他提议的,所以他也是属于剿夷派的。但他是个有血性的人,且真心为国图谋。他是清朝后百年宗室中之贤者。在道、咸时代,一般士大夫不明天下大势是可原谅的,但是战败以后而仍旧虚骄,如附和林则徐的剿夷派,或是服输而不图振作,不图改革,如附和耆英的抚夷派,那就不可救药了。恭亲王把握政权以后,天下大势为之一变。他虽缺乏魄力,但有文祥做他的助手。文祥虽是亲贵,但他的品格可说是中国文化的最优代表,他为人十分廉洁,最尽孝道。他可以做督抚,但因为有老母在堂,不愿远行,所以坚辞。他办事负责而认真,且不怕别人的批评。我们如细读《文文忠年谱》,我们觉得他真是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政治家。
1860年9月18日,英法联军攻陷通州。9月21日,增格林沁率清军与英法联军在八里桥展开激战,遭到惨败。次日,咸丰帝仓皇逃往热河(今河北承德),恭亲王奕䜣留守北京负责和议。就在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时,俄使伊格纳季耶夫向联军提供了北京城的布防情况。10月13日,联军攻入安定门,控制北京城。图中所绘为清军与联军激战与安定门下的场景。
奕䜣与文祥在元首逃难,京都将要失守的时候,接受大命。他们最初因无外交经验,不免举棋不定。后来把情势看清楚了,他们就毅然决然承认外人的要求,与英、法订立《北京条约》。条约签订以后,英、法退军,中国并没丧失一寸土地。咸丰八年(1858年)的《天津条约》和十年(1860年)的《北京条约》是三年的战争和交涉的结果。条款虽很多,主要的是北京驻使和长江通商。历史上的意义不外从此中国与西洋的关系更密切了。这种关系固可以为祸,亦可以为福,看我们振作与否。奕䜣与文祥绝不转头回看,留恋那已去不复回的闭关时代。他们大着胆向前进,到国际生活中去找新出路。我们研究近代史的人所痛心的就是这种新精神不能出现于鸦片战争以后,而出现于二十年后的咸末同初。一寸光阴一寸金,个人如此,民族更如此。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当时,从通州败退的僧格林沁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后即行逃散。随后,联军即不费吹灰之力占领了圆明园。当英国公使额尔金看到之前在通州谈判时被抓走而此时被放回的谈判人员时,他极其愤怒,因为被抓走的39人中已有20人死去,而且他们普遍受到了残酷的虐待。额尔金决定火烧圆明园,因为这些人就被关押在这座皇家园林里。10月18日,额尔金在北京城张贴了告示,他说:“任何人,无论贵贱,皆需为其愚蠢的欺诈行为受到惩戒,将以火烧圆明园,作为对清国皇帝食言的惩戒,作为违反休战协定之报复。与此无关人员皆不受此行动影响,惟清政府为其负责。”图中所绘为联军在火烧圆明园之前对其进行大肆劫掠的场景。
1860年11月,英法联军依约从北京撤走。次年1月20日,由奕䜣提议,咸丰帝批准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是专门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的中央机构。其不仅主管外交事务、派出驻外国使节,还兼管通商、海防、关税、路矿、邮电、军工、翻译以及派遣留学生等事务。图中所绘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中的官员,左二为毛昶熙,向右依次为奕、文祥、董恂、沈桂芬和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