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车辆段工程业主施工管理工作指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场内协调管理

一、概述

车辆段施工的一大特点就是由总承包商在20到30万平方米场地内进行统一指挥协调。根据车辆段施工合同,总承包商除了完成站场、房建、风水电安装、部分设备安装等工程,还须委托网架、轨道、电务等专业分包队伍,配合驾车机、不落轮镟、洗车机、立体仓库、污水处理、空调等甲供设备安装。设备安装商分别由不同的业主部门管理,根据不同专业的设计图纸施工,协调难度大。

车辆段主要包括地基处理、站场土石方、道路、给排水、房建、轨道、通信、信号、接触网、牵引供电、给排水、煤气、通风空调、机电设备、气体灭火、防灾报警、电力监控、自动监控及综合监控、计算机网络、门禁、电梯、车辆工艺设备等多系统工程,具有项目繁多、专业性强、技术标准高、专业关系复杂、接口繁多的特点。参与施工的单位多,合同主体各不相同,管理难度大,施工现场的协调管理和总承包与专业施工人员之间的合作与默契就显得十分重要。

协调是项目建设的资源、目标及相关各方之间要求与利益的平衡调整,体现在各方关系的处理上。总承包商在车辆段工程中的协调在项目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协调是指为避免各关联方相互之间出现相互制约、矛盾与冲突而进行的关系处理。沟通是协调的手段,没有沟通就无法进行协调,只有充分沟通,各方相互信任、理解,才能实现协调的目的。总之,总承包商协调工作结果的好坏不仅反映总承包商管理能力和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建设项目的成败。

二、协调依据

总包单位依据总包合同和各参建单位合同有关条款进行协调。

车辆段总承包商负责车辆段内施工的协调管理,要处理各类矛盾、纠纷,使各施工单位合作默契、协调,会涉及各方利益,产生各种费用,须妥善处理各方利益关系。有关权责应在总包合同中明确,并衔接车辆采购合同及车辆段内各甲供厂家合同。工程在签订总承包合同和专业分包合同时,业主单位、专业工程使用单位和施工单位要通过协商,在合同中明确相关各方应承担的责任和费用并将其列入合同条款,明确责、权、利。

合同条款衔接工作由车辆段业主负责。应在各合同会审会签过程中核实有否加入服从车辆段总承包单位统一指挥协调的条款。

合同条款衔接流程如下:

施工过程中的对外协调也在业主的指导下,由总包单位承担主要工作。

三、总包协调内容

1.进度及工序协调

合理安排交叉施工工序,进退场时间符合总体工期安排,整体进度合理可控。

2.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总包单位为安全文明施工主要责任单位,总包在指挥安全文明施工的过程中对各进场单位和人员有绝对指挥权和相应的控制措施。

3.接口施工协调处理

总包对设计接口和合同接口有合理方案和原则。

4.档案资料管理

档案资料由总包统筹安排,保证顺利移交。

5.联调

总包会同各方编制联调方案,参建方按方案提供人力、物力和技术支持,保证联调及整改通过。

6.移交

总包牵头移交项目,各方移交内容须提交给总包统一编制移交方案,按方案对移交过程进行统筹安排,保证移交完成。

7.对运营单位的协调

包括施工过程的沟通协调和验收移交的协调。在业主项目部的指导下,由总包单位负责。

8.其他重要工程活动的组织

对牵涉多专业、多区域的工程活动,如限界检查、冷滑、热滑等重要工程活动的组织、协调及统一指挥。

四、总包协调具体工作

由总承包施工单位牵头,各专业施工方参与,建立强有力的项目协调小组和统一的指挥协调机制,统一组建生产指挥、矛盾协调、质量检测、安全管理、资料汇总及统一指挥、分工协作机制。具体要做到以下方面:

(1)统一编制施工节点计划。总承包方在编制施工方案和节点计划时,要综合考虑各专业工程的施工特点,使主体工程和专业配套工程之间有序衔接,开工前要召集参与施工各方对施工方案进行会审,并将会审确定的施工方案和计划,以书面形式通知各施工方按统一的方案和进度计划组织施工。

(2)统一制定项目管理目标。项目开工前,总承包单位要按照与业主签订的工程总承包合同中的履约目标,制定工程项目实施的管理目标。管理目标中要包括工期、质量、安全、环保,还要包括工程建成后满足使用功能的主要指标等内容。将项目管理目标以合同形式与各专业施工单位进行责任分解。

各专业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总承包合同和统一确定的工程管理目标组织项目施工,并通过实行动态管理和考核奖惩等措施有效控制随意性施工行为,确保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

(3)统一指挥协调。施工现场要建立协调管理机制,建立现场例会制度,通报生产动态,会审施工中的难点问题,协调矛盾,明确处置方案和责任,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协调管理,使各方生产行为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4)统一编报工程资料,保证资料的完整有效。国家规定建设工程竣工资料实行备案制,由总承包单位牵头,各专业施工单位配合统一编报工程资料。

五、注意事项

1.接口处理

接口处理在合同签订阶段应有一致、衔接的条款约束,并在进场后尽快编制接口处理方案,经各方会审通过。对方案未尽事宜,按接口处理原则处理。对原则有争议的,由监理组织各方会商。

2.区域管理责任制

总包负责在车辆段内进行区域划分,按施工阶段由不同合同主体进行管理及施工,统一制服,责任到人,并完善财物交接和进退场管理。

3.成品保护

总包须对未有正式验收手续但队伍退场的工程进行实体预验收,对实体成品的状态进行各方确认,对后续队伍进行交接,审查后进场队伍成品保护方案并定期检查落实,对破坏成品的行为予以严惩。

4.甲供设备安装协调

甲供设备厂家有厂家包安装、厂家指导总承包安装两种类型,详见《设备采购管理》有关章节。

对厂家包安装的设备,要求厂家确认基础,在设备生产完成后进行出厂检验,到货后,由总包单位按合同约定提供施工配合,包括提供临水临电和保卫措施。厂家在监理单位的协调下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后,纳入分部工程验收。大型设备的预验收要单独进行。

对厂家指导总承包安装的设备,由总承包单位按到货清单或工程量清单领取设备,总承包单位负责设备的安装、保管、验收和安装质量保证工作,设备安装并调试完成后在各分部工程中验收。大型设备的验收工作单独进行。

无论是甲供还是乙供设备,均由总承包单位负责设备资料的组卷和归档。设备厂家提供相关资料。

甲供设备安装人员要与总承包单位签订安全协议,接受总承包单位对场地和现场人员的统一管理。

5.争议及时上报处理

对于施工现场的一些矛盾,施工总承包单位应积极协调处理。但如果经过协调后仍然没有解决方案,应及时上报监理单位或业主请求协调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