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详解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 )。
A.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B.以学生发展为本
C.研究生学习
D.素质教育
【答案】B
【解析】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总体框架。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课程要求:①课程必须要着眼学生的发展;②课程要面向每一位学生;③课程要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2.下列属于科学探究要素的是( )。
A.记忆
B.默写
C.背诵
D.评价
【答案】D
【解析】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试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3.下列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一级主题的是( )。
A.质量守恒定律
B.物质构成的奥秘
C.我们周围的空气
D.化学物质与健康
【答案】B
【解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一级主题有五个,分别为: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
4.某学生根据CaO、K2O、MgO、Na2O等物质都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得出结论是“金属氧化物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这种学习运用的思维方法是( )。
A.归纳
B.直觉
C.比较
D.演绎
【答案】A
【解析】归纳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它是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来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征,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由几种金属氧化物在同等条件下产生的相似现象,归纳总结出金属氧化物具有的共同性质,这种学习运用的思维方法就是归纳法。
5.下列属于化学课程标准中体验性目标行为动词的是( )。
A.知道
B.解释
C.感受
D.区分
【答案】C
【解析】“知道”“解释”“区分”都是认知性目标。体验性目标划分为经历(感受)水平、反应(认同)水平和领悟(内化)水平三个层次。其中,重点是经历(感受)水平,强调只要学生有机会并获一种经历和感受就表明课程目标实现了,至于还能进一步达到什么结果则不作要求,也无法做出统一的要求。
6.关于化学课程目标的正确表述是( )。
A.化学课程目标规定了学生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应达到的最高要求
B.化学课程目标描述的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
C.化学课程目标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D.化学课程目标比课程内容标准更加详细和具体
【答案】C
【解析】化学课程目标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A项,化学课程目标规定了学生学习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最基本的学习要求,但不是最高的要求,它并不包含每位学生的最大发展,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智慧、能力等实际情况适当地进行扩宽和加深;B项,化学课程目标的主语是学生,描述的是学生所要达到的发展目标;D项,课程内容标准介绍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具体的内容标准等内容,所以课程内容标准更加详细和具体。
7.在实际情境中,针对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改进而得到研究结果。这种研究方法可以称为( )。
A.调查法
B.行动研究法
C.观察法
D.教育经验总结法
【答案】B
【解析】A项,调查法是指通过交谈、答卷等形式获得原始资料,并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从而获得关于研究对象的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C项,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D项,教育经验总结法是研究者以来自教育实践的经验事实为素材,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这些材料加以分析、概括认识,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
8.直接感知式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参观法和( )。
A.练习法
B.自学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答案】D
【解析】直接感知式教学方法是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A项,练习法以实际训练为主,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B项,自学法是指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只针对学生的疑惑进行指导的学习方法;C项,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9.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化学学科发展特征的是( )。
A.从宏观到微观
B.从定性到定量
C.从描述到推理
D.从原子到原子核
【答案】D
【解析】经过两百多年的努力,化学进入现代时期。总体来说现代化学有五大特点:①化学家对物质的认识和研究,从宏观向微观深入;②从定性和半定量化向高度定量化深入;③对物质的研究从静态向动态伸展;④由描述向推理或设计深化;⑤向研究分子群深入。
10.建立氧化学说,揭开了燃烧现象本质的化学家是( )。
A.拉瓦锡
B.道尔顿
C.门捷列夫
D.舍勒
【答案】A
【解析】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71年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11.在一个单元的化学教学内容中,教学的难点是( )。
A.一定是教学的重点
B.不一定是教学的重点
C.是技能性学习目标最高要求的知识点
D.是认知性学习目标最高要求的知识点
【答案】B
【解析】教学重点是课堂要求掌握的知识要点,而教学难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要点。由此可见,教学要求掌握的知识要点并不一定全部是教学难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学重点往往包含了教学难点。
12.推动、指导、支配学生化学学习的内部力量是( )。
A.学习习惯
B.学习方法
C.学习动机
D.学习成绩
【答案】C
【解析】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它与学习活动可以相互激发、相互加强。学习动机是推动、指导、支配学生化学和其他学科学习的内部力量。
13.设计化学教科书的编排体系时需要重点考虑三个基本问题(简称“三序”),下列不属于“三序”之一的是( )。
A.化学知识的逻辑顺序
B.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
C.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
D.学生的身体发展顺序
【答案】D
【解析】教材的编排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水平以及现有知识结构,而与学生的身体状态无关。
14.下列选项内容不属于试题的质量指标的是( )。
A.标准度
B.信度
C.难度
D.效度
【答案】A
【解析】试题的质量标准有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信度是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可信度程度;效度是测验的有效性,即测验分数能够代表所要测量的心理特征的程度,或测验结果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难度是测题的难易程度;区分度是项目得分对被试实际水平的区分能力或鉴别能力。
15.将只含一种杂质的铁粉5.6g放入足量稀硫酸中,最终可以收集到氢气0.18g,则铁粉中不可能含有的杂质是(相对原子质量Fe-56,Cu-64,Zn-65,Mg-24,Ag-108)( )。
A.Cu
B.Zn
C.Mg
D.Ag
【答案】C
【解析】依据金属反应时产生的氢气质量=×金属的质量,可以判断等质量的锌、镁、铝三者反应时生成的氢气关系,而后利用极端假设法计算出5.6g金属全部都是铁时的氢气量,据此判断混入的金属。
假设5.6g全是铁时生成的氢气量是X
Fe+H2SO4=FeSO4+H2↑
56 2
5.6g x
x=0.2g,因此混入的金属等质量时生成的氢气要比铁少。
根据氢气质量=×金属的质量,因此等质量的锌比铁生成的氢气要少,而铜、银与稀硫酸不反应,混入这三种金属杂质都会使氢气质量降低。只有杂质为镁时,生成的氢气质量要多于铁,因此杂质不可能是Mg。
16.在F2+H2O——HF+O2(未配平)化学反应中,若有10.8g水被氧化,则被水还原的F2的物质的量是(H2O的式量是18)( )。
A.0.6mol
B.1.2mol
C.0.3mol
D.4mol
【答案】A
【解析】由题意知0.6mol的水被氧化,转移电子数0.6×2=1.2mol,即F2被还原转移的电子数为1.2mol。1molF2参与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mol,则转移1.2mol电子,F2的物质的量为0.6mol。
17.已知298K时,2SO2(g)+O2(g)=2SO3(g)△H<0,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向某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SO2和1mol 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1,向另一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 SO2和0.5mol 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Q2=0.5Q1
B.Q2>0.5Q1
C.Q2<0.5Q1
D.Q2=Q1
【答案】B
【解析】由△H<0可知,正向反应为放热反应。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当反应物投入量减半时,化学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由化学反应的计量数可知,产物计量数之和小于反应物计量数之和。因此,化学平衡正向移动,Q2>0.5Q1。
18.下列物质中沸点最高的是( )。
A.2,2,3—三甲基戊烷
B.正辛烷
C.2—甲基庚烷
D.2,2—二甲基己烷
【答案】B
【解析】烃的熔沸点规律:烃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越多熔沸点越高;碳分子数目相同的烃,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19.下列氧化还原电对中,E值最大的是( )。
A.Ag+/Ag
B.AgCl/Ag
C.AgBr/Ag
D.AgI/Ag
【答案】A
【解析】标准电极电势越高,其氧化态的氧化性越强,反之,其还原态的还原性越强。
20.a,b,c三种溶液分别由下列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组成:
a溶液:0.10 mol·L-1 HCl和0.20 mol·L-1 CH3COONa
b溶液:0.20 mol·L-1 CH3COOH和0.10 mol·L-1 NaOH
c溶液:0.10 mol·L-1 CH3COOH和0.10 mol·L-1 CH3COONa
则a,b,c三种溶液pH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a<b<c
B.a=b<c
C.a=b>c
D.a=b=c
【答案】D
【解析】三份溶液最终都是0.05mol·L﹣1CH3COOH和0.10mol·L﹣1CH3COONa.
二、简答题(共2小题,21题12分,22题13分)
21.阅读下列教学论文片段,试回答有关问题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当中,最经常被用来与讲授法相对照并分别加以褒贬的便是发现法(含探究法),而且基本处于价值判断的两级。不过还是有学者提出不同的观点,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指出:“讲授法从来就是任何教学法体系的核心,看来以后也有可能是这样,因为它是传授大量知识唯一可行和有效的方法。”
……
讲授法有一定局限性,如果在运用时不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又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极易形成注入式教学,但不能简单地把两者等同看待
(摘自丛立新,讲授法的合理与合法,教育研究,2008年第7期)
问题:
(1)举例说明某化学知识教学时,讲授法比发现法更合理。(6分)
(2)我们今天对待讲授法的科学态度应该是什么?(6分)
答:(1)例如:在学习《化合价》之前,学生学习过化学式、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但是只知道书写化学式的一般规则,还不会确定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化合价知识内容本身比较抽象、难懂,结合学生的思维和知识水平,在该知识的教学中,讲授法比发现法更合理。
在化合价知识的教学中,教师的讲授可以使深奥、抽象的课本知识变得具体形象,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许多不必要的曲折和困难;并且,这部分知识还夹杂着很多系统的化学知识,如:失电子为正价,得电子为负价,化合物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原子和原子团常见的化合价等,这其中所蕴藏的学科思想、思维方法等对于学生来讲是不易发现的,只有借助老师的系统讲授和分析,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领会学科思想。
(2)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它通过循序渐进的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规律、定律、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并促进学生的智力与品德的发展。由于语言是传递经验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所以讲授法在教学中起到重要作用,是教学中使用的一种主要方法,运用其他方法,都需要配合以一定的讲授。
①讲授法可分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
a.讲述是教师向学生描绘学习的对象、介绍学习的材料、叙述事物产生变化的过程。
b.讲解是教师向学生对概念、原理、规律、公式等进行解释、论证。讲述讲解各有侧重,但在教学中常结合使用。
c.讲演则是教师在中学高年级教学中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要求教师不仅要系统而全面地描述事实,而且要深入分析和论证事实,通过分析、论证来归纳、概括科学的结论。
②我们今天对待讲授法的科学态度应该是在充分重视讲授法重要性的同时,把讲授法更有效地应用到教学中。这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a.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既要突出重、难点,又要系统、全面;既要使学生获得可靠知识,又要让他们在思想上有所提高。
b.注意启发。在讲授中要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他们能够积极开展认识活动,自觉地领悟知识。
c.讲究语言艺术,力求语言清晰、准确、简练、形象、条理清楚、通俗易懂;讲授的音量、速度要适度,注意音调的抑扬顿挫;借助姿势更好地表达观点,提高语言的感染力。
22.阅读下列素材,回答有关问题
1868年,化学家迈尔研究已知元素的原子量与其物理性质的关系时,把性质相近的元素划分为一个族,并于1869年制作了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1869年,化学家门捷列夫研究元素原子量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时,把63种元素排列成几行,同年,他公布了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后来他吸取了迈尔周期表的优点,进行了更详细的族的划分,并于1871年公布了他的第二张元素周期表。
之后,元素周期表被不断完善,成为化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到20世纪初,物理学家们逐步揭开了原子结构的秘密,人们才逐渐清楚了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
问题:
(1)迈尔和门捷列夫进行“族”划分时,运用的是什么科学方法?(2分)他们在研究元素原子量与性质的关系时的不同之处是什么?(2分)
(2)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对化学科学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
(3)举例说明元素周期律对化学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5分)
答:(1)①迈尔和门捷列夫进行“族”划分时,运用的是化学分类方法。
②他们在研究元素原子量与性质的关系时的不同之处在于:
a.迈尔研究的是原子量与物理性质的关系;门捷列夫研究的是原子量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b.迈尔研究原子量与其物理性质的关系时,把性质相近的元素划分为一个族;门捷列夫研究元素原子量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时,把63种元素排列成几行,后来进行了更详细的族的划分。
(2)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①物理学家们逐步揭开了原子结构的秘密,逐渐清楚了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并制定了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②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工具,我们可以利用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来指导我们对化学的学习研究。
③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为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提供了线索。
(3)例如:学习钠、镁、铝与水的反应时,学生可以通过以下实验:
得出结论:
金属性强弱顺序为:Na>Mg>Al
结合原子结构知识对这一现象加以解释: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最外层电子越来越多,原子半径越来越小,金属性越来越弱。所以三者金属性强弱顺序为:Na>Mg>Al。
三、诊断题(共1题,15分)
23.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试题】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K+,Mg2+,Al3+,中的若干种离子,现依次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逐滴滴入过量的NaOH溶液并振荡,发现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并且沉淀有减少的过程,最终仍有沉淀
2.过滤沉淀,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滤液做焰色反应,焰色呈黄色
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判断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什么?不能确定含有的离子有什么?
【考试结果】有很多学生提交了下面的答案:肯定含有的离子是Na+,Mg2+,Al3+,不能确定含有的离子是K+,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题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什么?不能确定含有的离子是什么?(5分)
(2)试对学生答题错误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诊断。(4分)
(3)为了确定该溶液中离子的真实存在情况,还需要做的实验及其现象和结论是什么?(6分)
答:(1)肯定含有的离子是Mg2+,Al3+,不能确定含有的离子是Na+,K+,。
(2)产生错误的原因:同学忽略了实验操作过程中加入的NaOH溶液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直接由焰色反应现象推测溶液中含有Na+,但未考虑到Na+可能是由加入的NaOH溶液引入的Na+。
(3)①另取少量原溶液,用洁净的珀丝蘸取滤液做焰色反应,焰色呈黄色,则溶液中含Na+;②同样蘸取原溶液,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呈紫色,则含K+;③取原溶液,加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先无白色沉淀生成,后生成白色沉淀,则含SO。
四、案例分析题,阅读并回答问题(共1题,20分)
24.案例
下面是某教师“蜡烛及其燃烧实验”的教学片断实录。
学生实验1:点燃蜡烛,取一根火柴梗,拿出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图1)约1s后取出。
图1
老师提问1:仔细观察燃着的蜡烛,注意蜡烛燃烧时发生了什么变化?火焰分为几层?哪层最明显?哪层最暗?
学生实验2:分别取一个干燥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图2)
图2
教师提问2:仔细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物质?
学生实验3:蜡烛熄灭后,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图3)
图3
问题:(1)上述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3分)
(2)从此教学片断分析,说明这些实验内容在选材上有哪些特点?(4分)
(3)图1实验中火焰温度最高的部分是哪部分?(2分)图2实验中两个烧杯壁上的现象分别是什么?根据此现象可推测出蜡烛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是什么?(4分)图3实验中蜡烛是否可以重新燃烧?(2分)
(4)在该内容的后续教学中,学生讨论得出了“蜡烛中含有C、H、O元素”的结论。判断该结论是否正确并分析学生得出这个结论的推理过程。(5分)
答:(1)上述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验内容选材的特点有:
①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社会生活,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依据。选取的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实验的仪器方便可得、实验操作步骤简单,使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或者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实验。
②选材与教学目标匹配,将素材与教学目标形成对应关系。
③体现了综合化和多元化,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培养专业化人才的选题方式,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④实验选材凸显改进性和创新性,有助于使学生的大脑活跃起来,产生想象和推理,有利于教师进行引导,同时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
⑤选材体现了实验的探究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外焰温度最高;干燥的烧杯上有水珠产生,说明蜡烛燃烧的产物有H2O,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上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蜡烛燃烧的产物有CO2;可以重新燃烧。
(4)这个结论不正确,忽略了O2参与反应。
学生的推论可能为: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产物中有H2O和CO2,共有C、H、O三种元素,通过质量守恒原则,得出蜡烛中含有C、H、O元素。
五、教学设计题(共1题,50分)
25.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1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课程,内容标准为:能用金属活动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实验探究酸溶液,盐溶液与金属发生的置换反应及其规律。
材料2 某版本教科书中有关“盐溶液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探究实验如下所示
探究金属活动顺序
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如图1),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图1
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如图2),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图2
把另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材料3 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已学过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并知道了置换反应可作为金属活动性的判据,如铁比铜活动性强。
要求:(1)谈谈你对该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教学价值的认识。(6分)
(2)根据上述3个材料,完成“金属活动性顺序”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进行叙述(不少于300字)。(24分)
答:(1)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在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和氧气、酸等反应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现象的对比,结合生活现象及理论解析得出的,因此它的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是对前面学习到的金属、非金属等重要反应的规律的总结,是化学知识中的一个重要规律,也是学习置换反应、金属腐蚀的条件等知识的基础。
②对本知识的教学宜采用探究的方式,通过将实验、经验结合起来,层层引导学生,使学生深入讨论并归纳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中,培养自身的实验探究能力,加强对比、类比等科学方法的学习。
③知识的学习过程本身吸引着学生不断深入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④金属活动性顺序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习这部分知识,有助于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使学生学以致用,有助于学生理解资源合理利用的方法与价值,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设计
①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理解金属与金属盐溶液发生反应与金属活动性顺序之间的关系;学会利用置换反应判断两种金属的活泼性。
b.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实验的方法,学会用实验现象判断两种金属性活泼性。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组实验,形成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教学方法
小组实验法,教师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③教学过程
a.情境导入
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很多,有些不法分子时常以镀金的材料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这是我们社会所不允许的,必须严惩,但是你们知道他们是怎样把金镀在其他材料上的吗?”总结同学们的回答,引出教学内容,“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可以了解违法犯罪分子是如何得到镀金的材料的了”。
b.新课教学
同学们进行分组完成以下三个实验:
第一,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如图1),过一会儿取出,观察。
第二,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如图2),过一会儿取出,观察。
第三,把另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
小组讨论回答这三个实验各有什么现象发生,并由各个小组代表把他们的实验结果写在黑板上,最后由师生共同讨论总结现象:实验①铝丝上有红棕色的铜产生,实验②铜丝上有银白色的单质银生成,而实验③铜丝上没有反应.最后老师解释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是因为金属的活泼性不同,从而得出结论(金属活动性顺序是:铝>铜>银)。
c.知识巩固
回顾教师上课开始时提出的问题,根据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思考镀金是怎样得到的(比如铁棒放在金的盐溶液中),以此理论联系实际来巩固今天所教授的知识点。
d.小结作业
由学生自己对本节课进行回顾,回想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东西。教师安排作业:老师想知道金属铁与金属铜谁的活泼性强,现在请大家根据本节课学习内容写出你们自己的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