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问卷调查结果总结
(一)基本信息描述
1.护工以女性为主,且大多来自外地
杭州地区公立医院护工群体男女比例接近1:5,女性居多。在收回的424份有效问卷中,有357份来自女性护工,占样本总数的84.2%;而仅有67份来自男性被调查者,占样本总数的15.8%。且护工大多来自浙江省外,仅36人来自杭州本地。而持浙江省外或省内外地户口的共388人,高达样本总数的91.5%,户籍地大多是安徽、四川等地区。
2.中老年占比大,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调查显示,样本中分布在46~55岁这一年龄段的护工占比最大,其次是56岁及以上的护工,而18~35岁这一年龄段则没有护工。其中年龄最小的护工为38岁,最大的为64岁,平均年龄接近54岁。由此可见,护工群体老龄化严重,在体力、健康等方面都不如青壮年。除此之外,护工群体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样本中学历仅小学及以下的人数占总体的78.77%,初中学历的人数占17.45%,高中或中专的占3.54%,而学历为本科(或大专)及以上的仅有1人,占0.24%。这说明绝大多数护工的文化水平偏低,这对具体护理工作的开展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工作现状描述
1.工龄普遍较长,模式多为一对一
本调研小组在回收的424份有效问卷中,工龄达到5年及以上的护工占58.7%,而仅少部分护工工龄在0~3年,说明样本中护工的职业稳定性较高。与此同时,样本中最多同时照顾1个病人的护工人数占62.3%,最多同时照顾3个及以上病人的护工人数占21.9%,且病人病情均较轻微。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大多数公立医院管理部门或护工管理机构规定一名护工只能照顾一位病人,因此同时只照顾1个病人的护工人数占比最大。
2.受培训率较高,但体检率较低
大多数杭州地区公立医院的护工群体接受过培训。在回收的424份有效问卷中,320人接受过培训,占75.5%。其中155位护工是在第一次上工前接受培训,占36.6%;其余165人在工作期间,会不定期接受培训,占38.9%。在从未接受过培训的人员当中,36~45岁年龄段的占比最大,为43.3%。然而作为护工,大多数人从未接受过体检。23.8%的人只在上岗前体检过一次,44.3%的人从未接受过体检,只有31.9%的人是定期进行体检的。经过与护工的交流了解到,体检的费用需护工本人承担,故部分护工为减少开支而放弃体检。
3.日收入水平集中,受多种因素影响
在424份有效问卷中,334位护工的日收入在120~150元,所占比例远高于其他收入区间,且大多数护工群体的日收入在100元及以上,收入较为集中。同时,日收入易受年龄、区域、文化水平、工作量等因素的影响。文化水平越高,工作量越大,护工的日收入就会越高。且护工群体的日收入具有区域性,上城区护工群体日收入150元及以上的占比为20.8%,而西湖区为6.6%,江干区为3.1%,上城区护工的日收入相对比江干区、西湖区更高。
(三)生活现状描述
1.用餐问题刻不容缓
数据调查表明,有373位护工表示吃饭是由自己解决的,剩余的51位表示如果碰上好的雇主,病人家属会解决其用餐问题。其中,54.0%的被调查护工在医院食堂自费用餐,24.1%自己做饭解决用餐问题,其余9.9%的被调查护工在医院附近的餐馆进行用餐。这是由于医院并没有专门为护工开设的食堂或员工食堂不对护工群体开放造成的。因此,在用餐问题上,政府及医院等相关机构应引起重视。
2.住宿问题亟待解决
在杭州地区公立医院的护工群体中,94.4%的护工由于工作性质,必须24小时照顾病人,故只能住在病房内,且并没有专门的床位。只有2.1%的护工可以住在医院提供的宿舍中。而其他护工在没有病人需要照顾的时候,只能选择回家或借住。这是由于工作的周期性不确定,导致护工群体租房较为困难,因此住宿问题亟待解决。
3.社会保障覆盖率低
在回收的424份有效问卷中,77.6%护工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两者都无;仅6.4%的两者都有;8%的仅有医疗保险,与仅有养老保险的占比相同。且医保覆盖率受户籍及区域等因素影响。杭州市本地的护工,两种保险皆无的占比为72.2%,浙江省内外地的护工,两种保险皆无的占比为74.8%,而浙江省外的护工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覆盖率最低,两者都无的人数高达79.4%。西湖区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两者都无的护工人数占67.7%,江干区为78.1%,上城区护工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覆盖率最低,两者均无的高达92.3%。
4.受尊重情况有待改善
杭州地区公立医院护工群体中56.8%的护工认为生活中受到了好的尊重,但仍有36.8%的护工认为只是一般,6.4%的护工认为被恶劣地对待。相比男性护工,女性护工更易获得生活中的尊重。然而,杭州地区公立医院护工的文化水平越高,其认为自己受到的尊重越不足。
(四)满意度及需求描述
从均值方面来看,杭州地区公立医院护工对生活现状的整体满意度、医院环境满意度和受尊重情况满意度均在3以上,其中最高的是对医院环境的满意度,为3.250。这说明护工们对工作环境较为满意。满意度量表中均值最低的是对现有医保的满意度,为2.255。这说明护工们对医保的实现情况最不满意,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除此之外,对工资情况、工作强度、住宿条件、饮食情况、现有老保的满意度也都没有到3,因此这些也是需要着重改善的方面。
护工群体对生活的整体满意度会受到工资、社保、尊重、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根据量表显示,对于工资以及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情况,总体满意度略小于3。而对于环境及受尊重情况,总体满意度略大于3。上述数据表明,从物质层面上看,护工的整体满意度略低于一般水平,需要政府及相关机构制定或改善其福利政策。从精神层面上看,护工的整体满意度也并不高,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这也是社会各方需要关注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