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与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从林森浩案想到日本“拼”教育公平

2015年1月8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复旦大学学生林森浩投毒案做出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一审判决中,林森浩被判处死刑。

这个案件在中国社会引起了极大的议论,一时间关于“高分低德”的争论不绝于耳。事实上,在深度调查中,林森浩本人的家庭背景也引起了各方注意。林家在广东农村,家中还有兄弟姐妹,生活并不富裕。有分析认为,林森浩之所以痛下杀手,和他在学校中感受到的经济压力不无关系。据统计数据,近年来中国高校中农村生源比例严重下降,重点高校更是“重灾区”,农村学生比例极低。排除其他因素,农村教育投入少,师资力量薄弱是主因。城乡教育不均衡的现象明显。克服了千难万险,踏过了千军万马进入重点高校的农村学生,发现自己一年的生活费抵不过室友的一个电脑时,心态很难维持平衡。这或许是造就高校毒杀案件的另一个原因。

而在日本,虽然没有“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口号,但在教育公平问题上,日本也是“蛮拼的”。

日本的学校“反不平等”,不惜用“同质化”造就平等。从上幼儿园开始,日本的小孩子就要开始习惯“集体社会”。在中小学阶段,每个学生都要穿着统一的校服。校服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统一管理,更深层的原因是避免“衣物攀比”。日本人热爱时尚,即使是童装也有价格不菲者。如果不要求统一着装,部分家庭条件较好的孩子很可能选择昂贵的衣物,使其他同学“相形见绌”。

学校的餐食也是“必争之地”。所有学校一律实行“给食制”,统一由学校发放午餐。每个学生在学期伊始向学校交伙食费。每天中午,由当天值日的学生抬着大饭桶去食堂打饭,搬到教室后分发给每个同学。每到“饭点儿”,就能看到戴白帽、白口罩、白围裙的小小身影,在努力地“发饭”。这样就有效避免了“豪华便当”和“粗茶淡饭”的差别,还有利于从小培养自理能力和集体意识。

出行是“两条腿走天下”。日本中小学生就学基本上遵循就近原则,学校通常在离家10多分钟的步行距离内。每天上下学,孩子们就结伴同行。但是为了保障低龄儿童的出行安全,由学校组织家长在上学道路上轮流值班。常常能看到头戴黄色帽子的一队队学生整齐过马路,前方还有老师或家长手拿小黄旗做引导。学校原则上不许家长接送,开车接送更是严令禁止。有一些家长偷偷开车送孩子,也只敢送到离学校较远的路口,“豪车竞争”的现象绝不存在于学校中。

学校在组织集体活动上也是力求公平。集体出游时,规定每个孩子只能携带一定数量以下的、极少的零花钱。大家要带上统一的小背包,里面有出行必需品。而且这些物品也是老师提前列好清单由家长照做的,不能多也不能少。每年学校组织运动会,不同年级的同学被打乱分配,只分成红队和白队,避免同年级的同学因为身体状况不同而恃强凌弱。这里只有集体的输赢,没有个人的胜败。

在这样的衣食住行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日本孩子,在进入大学与同学相处时,心态就相对平和一些。大学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愿意负担较高的费用的学生可以选择私立大学。公立大学在教学质量上绝不逊于私立大学,只是教学设施不像私立大学追求豪华而已。

在教育公平的背后,日本社会贫富差距相对较小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曾流行过“一亿总中流”的说法,逐渐扩散成为一种国民性的意识。尽管90年代泡沫经济的崩溃使日本经济一蹶不振,但直至2013年,日本内阁府实施的“国民生活相关舆论调查”显示,日本国民有九成以上都自认为生活程度在“中等水平”。2008年联合国公布的基尼系数排名中,日本仅次于丹麦,排名世界第2。近年来,随着日本老龄化、税收再分配等问题,基尼系数开始上升。日本国内对此较为警惕,“格差社会”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孔子云:“不患寡而患不均。”我在想,能否这样说:教育公平才是社会公平的希望和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