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易心神学:《黄帝内经》核心思想探研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余序 “神本论”是对《内经》的创意性见解

我有幸阅读上海中医药大学匡调元教授撰写的“《黄帝内经》的‘神本论’研究”“论人类生命与元神作意”等数篇大作,深感匡教授在治学上的勤勉卓识。我和匡教授都是早期的“西学中”道友,过去我曾拜读他有关人体体质论等论著,从中获益匪浅。回想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参加卫生部中医研究院首届“西学中”研究班后,又拜在卫生部中医顾问秦伯未先生门下,先生曾让我重订他的早期编著之一——《内经类证》(以下简称《内经》),故亦曾通读《内经》全文,但主要是研究《内经》全书所述病证,于1962年春出版了《内经类证重刊本》(秦伯未原编,余瀛鳌重订)。匡教授集中精力,也通读了《内经》全文,并深入思考提出该书有关“神”的阐论,重点阐发有关人体保健医疗,有一指导思想,即“神本论”。我在过去阅习古今有关医著,虽未见此专论,但它是我们医者应予重视,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学术见解,匡文的学术价值当予重视。

《灵枢·本神》指出:“两精相搏谓之神。”说明这是人类不断繁衍的要素。一个人在生命诞生后,“神”即开始指导全身。“神”有调节,统御全身的作用。人们很注意《内经》中的精、气、神学说,都知道其中的“神”尤为重要。精与气的健康须靠“神”的调控起主帅作用。

《内经》一书,虽是托名著作,实际作者较多,但此书反映了当时的各家学说,我们所见《素问·灵兰秘典论》谈到人体最重要的脏腑时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中亦昭示“神”能指导、推动脏腑气血之运行。正常的“神”对维护阴阳平衡和人体综合功能均负主持要任。

关于《内经》学说,我们从古今多种注本和研究性著作中可以看到某些医家泛论该书主旨,但匡文在生平多项研究课题中,又以研究《内经》体质学说和“神本论”为重点,并在学术界有较大的影响。他的《内经》“神本论”,过去未见专论,这当然是他对《内经》典藉论著中的创意性见解。古今中医药所以能不断地发展,这和历代医家的传承、弘扬有密切关系,也与当前党和政府领导所倡导的中医药学的继承与创新是分不开的。

中国中医科学院 余瀛鳌

2017-09-20

致谢:余老是我国中医史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学富五车,对《内经》造诣尤深,故早负盛名。多年来,我们除偶遇于全国性学术会议外,平时难得相聚,但心仪已久。最近,有缘在无锡多次见面,并畅叙了一番。天赐良机,我将拙著呈上,请他审阅指正。今见余老对我提出的“神本论”能如此肯定,实在三生有幸。不胜感激!志此为谢。

匡调元

2017-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