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针刀闭合性手术治疗的机制主要有哪些?
答:针刀的治疗作用常常归纳为刀的作用与针的作用的总和,所谓的亦针亦刀,用刀的切割松解解释不通了就用针刺的作用解释,八面玲珑,左右逢源。但是总显得有些模糊,总结一些具体的治疗机制,大约包括以下几种:
(1)消除高应力纤维的作用,调整受力平衡:
持续的静力牵拉作用,使许多胶原纤维紧张,这些紧张的纤维组织使附着于骨骼上的部位应力过高,日久而产生“骨刺”,其症状仍来源于使力平衡失调的变性软组织。如头上斜肌紧张挛缩可以压迫椎动脉,造成椎动脉供血不足表现一系列症状;背部菱形肌腱膜损伤压迫与它垂直走行的脊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引起的背痛和神经对内脏的反射。用针刀将紧张挛缩应力过强的纤维组织切断,即可消除对骨表面及周围神经、血管的压迫和刺激。
(2)阻断疼痛反射机制:
对应力性骨膜肌腱炎部位的治疗,除了松解高应力纤维外,还在切割、纵行疏通、横行铲剥等操作过程中破坏掉了异常敏感的神经感受器。在松解粘连和瘢痕组织的过程中,同样将裹夹在变性组织中的异常敏感的感受器破坏掉了,阻断了疼痛反射弧,从而达到了止痛的目的,对内脏的异常反射作用也自然消失。
(3)改变组织间的相对位置:
长期慢性的静力作用,使关节原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同时也使周围的组织按其固定的位置生长,特别是结缔组织,可以在应力作用下增生。临床治疗时,除松解原发高应力状态的纤维外,要松解关节周围增生的固定的组织,使关节恢复原位,消除骨与骨之间的应力作用,阻止骨质增生。应力消除后,使增生组织吸收或停止进一步增生。将固定的位置改变后,还可以消除对神经血管的压迫作用,如颈椎的钩椎关节增生和上下关节突错位所致的对神经根或椎动脉的压迫。
(4)对硬化组织起撬松作用:
对纤维组织间粘连和硬化,正如硬化了的土地一样需要翻松,针刀刺入软组织中,将组织之间的粘连、硬化、瘢痕疏通剥开。这种作用在临床上证实是一般的推拿手法难以做到的。如膝关节僵直的患者,髌骨被硬化组织包裹固定,针刀在髌周撬动松解,可使软组织明显软化,关节松动,髌骨活动度增大,促进周围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进程。
(5)组织减压作用:
无论是关节、滑囊、筋膜间隔,还是骨骼,当压力增高产生病变时,针刀均可进行有效的减压治疗。切开关节囊、滑囊、筋膜、跟骨钻孔,使它们与外周组织相连通而达到减低内压的目的,从而改善血液循环,减少对神经末梢的刺激作用,阻断压力循环障碍,使囊壁细胞迅速恢复,消除囊壁的肿胀,并分泌正常的关节液或滑液。
(6)消除相对运动的异常摩擦力:
相对运动的异常摩擦力通常是狭窄造成的,伴软组织管狭窄、骨纤维管损伤等都可通过针刀对狭窄部位的软组织部分切开松解而消除狭窄及相互摩擦,恢复正常的肢体运动。如最常见的狭窄性腱鞘炎,用针刀切断部分鞘环状韧带即可达到治疗的目的。
(7)闭合性地切割矫形:
对某块肌肉、韧带紧张、挛缩、硬化引起的肢体畸形,可用针刀切割软化松解矫形。如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用凹刃针刀或钩针刀切断部分挛缩变性的胸锁乳突肌;臀肌挛缩综合征采用针刀切断硬性条索组织、小儿脑瘫后遗症的肢体痉挛同样采用针刀切割矫形的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自理能力。
(8)造成局部瘀血起到长期刺激的作用:
针刀操作必然造成治疗部位一定的损伤,可以使治疗部位组织水肿、瘀血。松开的粘连、瘢痕组织也成为体内的“异物”,而起刺激的作用,从而调动人体的自身调节功能发挥作用,长时间适宜的刺激可以消除人体内形成的异常变化使疾病得以恢复,这种治疗机制也就是针刀有后效应的原因。
(9)调整肌肉组织的微细结构变化:
研究证实,骨骼肌的损伤首先表现在肌肉组织的微细结构变化而引起症状,针灸的斜刺法可迅速调整骨骼肌肉的微细结构变化。针刀在治疗时,刺达变性软组织时有明显的酸胀感即是有微细结构变化的软组织特有的指征。纵行疏通剥离并不是剥离其粘连而是与肌肉纤维方向一致的摆动刺激,可以起到针灸斜刺法同样或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