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青春期生长发育
青春期是由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到成熟的阶段,也是决定一生的性格、体质、心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刻,是人类个体发育中必然经历的过程,约占人生生长时期的一半或更多一些。青春期开始于生长突增,终止于骨骼干骺端完全闭合、躯体停止生长、性发育成熟。这一时期人体在形态、功能、内分泌、行为等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一、青春期形态发育
青春期的形态发育:以身高、体重为代表(包括其他身体长度、宽度、围度指标)出现生长突增,标志着青春期的开始。生长突增、生殖系统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共同发育为表现,导致男女两性之间在身体形态方面的差异越来越明显。男性、女性中也分别出现早、中(平均)、晚等不同的成熟类型。这些类型对青少年最终能实现的成年身高和体型特征有重要影响。
1.生长突增
儿童在一般生长基础上出现快速生长的现象叫做生长突增。进入青春期,在神经内分泌作用下,身体迅速增长,出现生长突增,这是人的第二个快速生长期。青春期生长突增发生和终止时间、突增幅度大小和突增的侧重部位都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和个体差异。男生肩宽突增幅度较大,女生则以盆宽的突增更明显。
2.发育顺序
青春期身体各部发育时间及发育速度不同。肢体生长早于躯干,脚长最先加速增长,也最早停止增长,脚长加速增长一个月后,小腿开始增长,然后是大腿,上肢突增稍晚于下肢,其顺序是手-前臂-上臂;最后是躯干加速生长。由此可见,身体各部突增顺序为从远端到近端,这一现象被称为青春期生长的向心律。
3.体型的性别差异
男、女童进入青春期后身体各部出现一系列变化,使得男、女童具有不同的体型:男童较高,肩部较宽,肌肉发达结实;而女童较矮,臀部较宽,身材丰满。
4.骨骼发育
体格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许多形态指标(如身高、坐高、肩宽、骨盆宽等)的大小都决定于骨骼的发育状况。判断骨骼的发育程度可用骨骼年龄(骨龄)。骨龄可较时间年龄更好地反映机体的成熟程度。全身许多部位的骨,如肩、肘、踝、膝及手腕等部位的骨骼能用作骨龄测定,但以手腕部最为理想。
二、青春期功能发育
青春期伴随形态发育的同时,儿童、少年的呼吸、循环、消化、代谢、造血、免疫、运动等各种生理功能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一般常以循环、呼吸功能及肌肉力量反映功能发育状况,常用的指标有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肺活量、血红蛋白及肌力等。功能指标在青春期的变化不同于形态指标的变化。
1.心肺功能
常用于反映心肺功能的指标有心率、血压、肺活量等。应用极量运动负荷下的最大耗氧量测定,可以更全面反映心肺功能。
肺活量随年龄而增长,女童的增长量低于男童。而且随年龄增长,性别的差异更大。心率呈现负增长,即测定值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在男童青春期到来前,女童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值高于男童;而当男童青春期来到,男童的血压值即高于女童,这表明青春期对血压有较大的影响。
2.肌肉力量
反映肌肉力量常用的指标是握力和背肌力。握力用于表示手及臂部肌肉力量,男童握力值始终高于女童,随年龄增长性别差异增长。背肌力具有相同的趋势。
3.运动能力
人体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力量、速度、灵敏性及柔韧性,统称为运动能力。各项速度和力量的发展都是男童优于女童。
三、青春期性发育
性发育是青春期的重要表现,性发育包括生殖器官形态、生殖功能和第二性征发育。
1.性器官
男性性器官包括睾丸、附睾、精囊、前列腺、阴茎及阴囊。女性性器官包括卵巢、子宫、输卵管及阴道。这些器官在出生后的第一个10年内发育很慢,几乎处于静止状态。进入青春期后,性器官迅速发育,其速度远远超过其他系统,最终和其他系统共同进入成熟阶段。
2.第二性征
第二性征系相对于第一性征(性器官)而言的、区别性别的附属特征。女性的第二性征主要是乳房、阴毛、腋毛;男性的第二性征主要是阴毛、腋毛、胡须、变音、喉结等。
性发育分期见表2-3。
表2-3 性发育分期(Tanner)
3.月经和遗精
当性器官发育到一定程度时,女性出现月经,男性出现遗精。
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并从阴道排出脱落组织及血液的现象为月经。女童进入青春期,第一次的月经称月经初潮。由于种族、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经济条件以及个体的差异,月经初潮的年龄有很大的差异。初潮后身高将不再会大幅度增长。
月经不调是青春期女性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是心理因素造成的。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出血期延长或缩短,出血量增多或减少,甚至闭经。
青春期后,男童在无性交或手淫的情况下发生的射精称为遗精。大部分发生在夜间睡眠状态中,也可在清醒状态下发生,是未婚男性的生理现象。
月经初潮、首次遗精是青春期发育过程的重要标志,但它们的发生并不意味着性成熟。
四、青春期内分泌的变化
青春期内分泌的调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许多因素影响,其中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的调节起重要作用。在神经系统对内分泌调节的同时,周围靶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作用于下丘脑和腺垂体,实行“正”或“负”反馈调节,从而使下丘脑、腺垂体、靶腺间形成几个重要的轴系统,其中与青春期发育关系最密切的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社会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和瘦素(leptin)水平,都是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活动的因素。
1.促性腺激素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是青春期内分泌变化的主体。青春期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就已经存在,但其活动水平很低;青春期该轴迅速发育,功能充分发挥。可以观察到该轴中垂体分泌的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呈脉冲性释放,这与促性腺释放激素(GnRH)的脉冲性分泌有关,它们调节与控制着性激素的分泌。
2.性激素
在青春期到来前两年,血浆和尿中肾上腺源性雄激素水平逐渐增高,称为肾上腺皮质功能初现。在女性,青春期雌激素和肾上腺源性雄激素水平呈进行性升高;在男性,青春期开始,睾丸对促性腺激素(Gn)的反应增强,随着Gn升高,血浆中雄激素水平增高。
3.生长激素和甲状腺素
生长激素(GH)是调节儿童生长的主要激素,其主要作用是增加蛋白质的积累;促进钙、磷等无机盐代谢平衡。生长激素促进骨和软骨的生长和成熟,但这一作用是通过生长激素介质实现的。
青春期血浆甲状腺素含量不高于童年期,但它对青春期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甲状腺素与生长激素对生长具有协同作用,是正常生长及骨成熟必不可少的激素。它对维持神经细胞正常发育与成熟,对促进性器官发育及生殖功能也是很重要的。适量的甲状腺素还有刺激促性腺激素及性激素分泌的作用。
五、青春期心理和智力发育
儿童进入青春期出现了一系列巨大的体格和生理变化,这些给他们带来了复杂的心理变化;由童年期进入青春期,他们生活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要同时适应生理和环境变化带来的心理问题,承受较大的心理适应负荷。
1.认知能力
青春期少年对周围发生的事情具有丰富、强烈的感情,易于激动。他们既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经常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也不能客观评价别人或周围的事物,这与他们的知识、经验不足有关,与辩证思维发展不充分有关。因此,在纠正他们的错误认识,发展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要引导、启发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
2.独立意向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发育的成熟,与社会更密切的交往,青少年思维由儿时的形象思维逐渐变为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多种思维方式,伴随诸多方面变化的一个特殊的变化,就是“自我意识”的逐渐明朗化,处处要体现“自我”的存在,渴望独立的愿望更加强烈。他们很注意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很反感父母、教师的训导,并出现疏远成人的意图。由于他们在经济上依附于家庭,他们的独立性不能在家庭中充分表现出来,出现心理上独立性与依附性的矛盾。在家庭中不能得到满足的独立意向,往往在与伙伴交往中加以表现。由于青少年认识能力的发展落后于独立意向,此时若受社会不良因素影响,则可能出现偏离社会的行为。家长、教师应该承认、尊重青少年的独立意向并加以正确引导。
3.性意识
人在童年期虽然存在着性意识,但比较幼稚,仅仅知道自己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青春期开始,由于性生理迅速发育,性心理也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逐渐意识到两性的差别,出现对异性的关心。表面上表现男女同学间回避,而事实上却对异性关心,渴望与之接触,这是青春期少年心理上突出的矛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营养摄入增加,大众传媒的影响等因素,个体的性成熟时间大大提前,而心理成熟相对滞后,加上来自社会的束缚和影响,容易导致个体产生性心理障碍。
青春期少年对自身及异性的性发育怀有强烈的神秘感、好奇感,要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性教育。在性教育中,不仅应进行性生理解剖知识教育,而且要开展有关性伦理道德教育,既要鼓励男女同学间的正常交往,又要引导他们遵守社会道德规范,避免专注性的异性交友,更要注意防范非婚性行为发生。
4.智力发育
青春期是智力发育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感、知觉非常灵敏,精确性更加发展,记忆力增强,有意识记忆开始占主导地位;思维能力不断扩大、加深,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增强,但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仍起重要作用,思维活动的组织性、创造性、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显著发展;能正确掌握概念,并进行判断和推理;随着学习内容丰富,生活领域扩大,逐渐建立比较明确的理想。家长、教师应有意识培养青少年具有远大的理想。
(方建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