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经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建筑功能评价

一、建筑功能评价的主要内容

1.社会性功能

建筑的社会性,首先是要让人们认可的,有区域性特征,要具体地体现环境的寓意,同时充分地融入环境中,它代表的是一种特有的文化。建筑在外表看来是一个工程成果,但实质是一段永不磨灭的时代文化,它有深刻的时代性。

1)建筑的区域性

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是没有抽象的建筑的,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被具体的地形条件、自然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所制约。从广义上来讲,建筑首先受地理的气候、区域的影响;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建筑的地域性主要是指建筑地段的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和城市周围的建筑的环境;建筑的地域性还表现在地区的历史、人文的环境之中,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的长期生活决定了历史文化的传统。

(1)区域建筑经济

区域建筑经济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及提高城市就业率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建筑业实现建筑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面对当前宏观调控新形势下的建筑市场,继续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加强领导和服务、加强行业管理、重视市场开拓、加强人才建设、培育企业骨干、优化企业管理六个方面是提升区域建筑经济的有效手段。

①建筑业的地位、作用和环境决定了区域建筑经济的发展。

提升区域建筑经济,就必须营造良好的环境,这个环境主要体现在领导与服务上,主要表现在县(市)委、政府均明确分管负责人,定期与不定期调查研究,协调解决建筑行业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企业搭设各种发展的平台。乡(镇)党委、政府要明确分管负责人,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建筑队伍外出后的忙收忙种等问题。人事、劳务、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要为建筑企业的人才引进、技术培训、社会保障、资金融通等提供周到服务。因此,无论是从建筑业的政策导向,还是区域建筑经济的作用和地位来看,各级政府和建筑业主管部门都要确保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在“十三五”规划中,将建筑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来促进与发展。

建筑产业要保持有序发展,必须加强行业管理,否则建筑产业就难以得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区域建筑经济阶段性目标提前实现,得益于有效的行业管理。县(市)级行业管理直接面对施工一线、市场一线,其行业管理是否到位、有效,将直接决定区域经济的有序发展。因此,区域建筑经济行业管理,尤其是建筑业发达地区要建立健全行业管理机构,有必要实行“小范围,大发展”,即在一定的区域内,确保经费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才能确保建筑经济发展到位。此外,建筑市场专项整治、信用体系建设、农村建筑市场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都很重要。

②区域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市场。

发展区域建筑经济,必须把市场开拓作为一个重中之重,培植规模市场。从静态角度看,区域建筑经济要加快发展、提高总量,必须以一定量的规模市场作为支撑。从动态角度看,每个建筑市场都在发生变化,原有的规模市场优势可能丧失,必须不断培植新的规模市场。作为一个发达的区域建筑经济地区,要有数十个甚至更多建筑面积在数十万平方米以上或建筑业人数在几千人以上的规模市场作支撑。同时,巩固老市场,着力拓展新兴市场,前瞻性地开发潜在市场,使之成为建筑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

③人才是提升区域建筑经济的第一资源,是发展的根本。

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对于区域建筑经济来说,人才建设最主要的问题是难以引进、不易留住,技能型人才相对缺乏。因此,必须提高建筑企业负责人对人才的正确认识,建立宽松的人才发展环境,加强职业教育的力度。

为此,首先,要有计划地做好人才的引进工作,把吸纳优秀人才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实行双向选择,择优录用。

其次,要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用薪酬体系作条件,做好待遇留人的工作。同时要及时掌握人才的思想动态,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并提供用武之地,使他们的专业特长得以充分发挥。

④区域建筑经济的发展,必须提高龙头建筑企业的实力。

在发展区域建筑经济过程中,龙头建筑企业可以起到支撑作用、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尤其是总承包企业的发展,将带动当地的专业分包、劳务企业共同发展。在“十三五”期间,更要积极鼓励建筑企业做强、做精,打造出一批总承包、专业总承包和劳务分包的信誉好、资本实力雄厚、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建筑企业。有条件的县(市)要培育集建筑业上下游产业链于一体的综合型企业。

⑤提升区域建筑经济,必须优化企业管理。

由于总体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水平低下造成中国建筑企业竞争力低,发展缓慢。因此,重点要抓住以下三个环节:

首先,管理组织上,要着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尤其是注重领导阶层的战略研究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

其次,管理思想上,要注重危机管理,这是区域建筑经济中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较弱所决定的,要求企业注重排找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隐患。要坚持依法经营、诚信经营,重视企业的维权。

再次,管理手段上,要加快建筑科技应用,提高建筑产品的科技含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龙头企业要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加强企业标准建设和工程技术研发。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建筑业电子商务和协同建设系统,实现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信息化,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

(2)中国区域性建筑产业的发展状况及解决方法

目前,中国建筑产业生产效率由东到西依次呈现出梯次发展趋势,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地区则最低。区域科技投入状况、建筑市场开放度、市场的所有权、结构和产业发达程度四个控制变量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建筑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而建筑业人力资本和区域金融业发展状况两个控制变量对中国建筑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产生了负面效应。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区域间与区域内建筑产业生产效率的差异化程度均存在着严重的比例失调现象。这种状况的产生是中国建筑市场局部垄断性造成的,这种垄断性既有自然因素造成的市场分割,也有人为因素导致的市场分割,具体包括:

首先,建筑产品的不动产特性形成了建筑产业的区域性市场结构。

其次,我国建筑市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形成地区市场和细分行业市场的条块分割。

再次,多层次承包、发包生产体系和资质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程度的专业垄断因素。

有效遏制地方保护,促进先进地区技术与管理向落后区域的有效扩散将是未来中国建筑产业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针对目前中国建筑产业生产效率低下,且区域间与区域内生产效率的差异化程度均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趋势,解决方法有以下五种。

方法一:统一建筑市场准入、清出机制,彻底清除地方保护主义,有效遏制地方保护,实现公平竞争,促进各地区优秀建筑企业的互相融合,加强各区域间交流,以促进先进地区技术与管理向落后区域的有效扩散。

方法二:进一步完善工程交易的相关法规,规范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行为,实现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和建筑市场秩序的改善,从外部环境上为建筑企业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促使企业意识到“通过提升竞争效率、降低工程成本”是企业获得工程的唯一途径。

方法三:积极扶持、鼓励大型建筑企业上市,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难题,促进企业面临更广泛的监督、更大的责任,实现企业的科学发展;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通过股份制改造、合并、兼并、重组,壮大自身实力;放手发展民营建筑企业,为其营造平等的竞争环境。

方法四:各地区要切实为外商创造更为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吸引更多符合要求的、优秀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建筑市场,并带来新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技术等。

方法五:政府应推进制定建筑企业科技投入的激励政策,从政策与资金两个方面鼓励企业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完善我国建筑企业的融资渠道、担保机制和中国建筑企业联营等的相关政策。

2)建筑的文化性

建筑具有双重性,它既是物质的财富,又是精神的产品;它既是技术产物,又是艺术的创作。一座优秀的建筑,其精神内涵的作用常常超越功能的本身。建筑作为一个文化形态,它既是人类文化大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思想息息相关,各种观念,无时无刻不在制约着建筑文化的表达和发展。

(1)建筑文化性的地域特点

建筑是一个区域性的产物,受所在地区的基地环境、地理气候条件、地貌特征、自然条件,以及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的制约。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气候不同,因此炎热的南方跟寒冷的北方的建筑就形式、功能相比显然是不同的,南方高温多雨、气候潮湿,建筑功能处理着重通风、遮阳、隔热、防潮,因而形成的建筑风格多轻巧通透、淡雅明快、朴实自然。北方多以平原为主,四季分明,功能要求墙体保温、防冻,建筑形式讲究院落布局的封闭严谨,雄伟威严。

建筑文化性的地域特点除受上述环境、气候等因素影响外,与所在地公众的观念、传统、审美观点也分不开。东西方观念认识上的差异对建筑的影响就是很好的体现,西方体现的是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布局对称、规则、严谨,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表现的是强烈的节奏韵律感。而中国园林则追求的是自然美、情趣美。设计者多以生态观的角度顺应自然的地形地貌的要求,与地段环境融为一体,一切要素洒脱自如,没有任何规则可循,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相融合,使人赏心悦目。

(2)建筑文化性的时代特点

建筑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环境,也影响着建筑的发展,因此建筑具有时代特征。这一点从建筑材料的发展使用上就可以得到证明。

古代,人类建造房屋时首先是就地取材选用当地传统的建筑材料。正是由于传统的石材、木材、砖、瓦、石灰、石膏等天然材料尺寸、性能的制约,大跨度、大规模、大空间的建筑物较少。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钢筋、水泥、混凝土材料出现,使材料的性能大大改善,也使得建筑物向空间、立体发展。如今随着高科技含量材料的研制和开发应用,建筑的空间跨度、高度和空间的品质有了更大的灵活性,更多的建筑设计和构想变成了现实,建筑物也更科学、美观。因此,建筑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是对这一时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综合反映。每一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及这个时代赋予人们的思想、观念,建筑创作就应该适应这个时代的特点和要求,通过自己特殊的语言,来表达所处时代的实质,表现这个时代的科技观念。现在,信息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空间观念、思想观念和工作模式,也孕育了新的建筑类型,科学技术带来的变化,使建筑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如今,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这些建筑的出现除了与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技术和性能卓越的高性能材料被开发并运用到建筑当中有关外,主要是知识经济带来的社会观念的变化和思维模式的更新,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多元的综合的观念和思维方式,而这些时代带给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体现在建筑领域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在建筑形式上追求不同的甚至是独特的风格。因此,时代精神决定了建筑的主流风格,把握时代脉搏,融合优秀地域文化的精华,建筑才会创新和向前发展。

(3)建筑文化性的政治特点

城市以空间和环境的利用为基础,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它不仅是交通枢纽、信息中心、交流中心,还是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将建筑物、档案馆、纪念性建筑、石碑、书籍等作为自身集中的物质和文化的力量来加速人类交往的程度,并传递自身的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集中了传递和扩大这一遗产所需的物质手段,而且也集中传递了统治者的政治力量。因此建筑作为城市最基本的组成单元,略去技术和经济的因素,其文化性的政治特点显著。

(4)建筑文化性的民族特点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文化性格,任何一个民族的生存须臾不能离开本民族的生存文化,单纯模仿别人就是削弱了自己的凝聚力。建筑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基本构成与人类文化类似,它的特点还表现在民族性上。东西方由于社会发展进程的不同,各自的民族在哲学观念、文化传统、性格气质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反映到建筑艺术上也是风格迥异。

(5)建筑文化性的综合特点

关于建筑的文化性并没有明确的概念,但是建筑作为一个文化形态,应该是人类文化大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思想息息相关,同时各种观念也无时不在制约着建筑文化的表达和发展。建筑文化是一种兼容的、综合性的文化,它的地域特点、时代特点、民族特点、政治特点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是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时代特点是建筑的内涵和品位,政治特点体现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它们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在当今这个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科技与人文同步发展的时代,人们更应该重新审视建筑的文化内涵及文化意义,并充分挖掘它的经济价值。

(6)建筑文化蕴涵的经济意义

丰富文化蕴涵是提升建筑经济价值的必由捷径,继承和发扬我国住宅建筑文化蕴涵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建筑文化的经济价值也将因不同的文化蕴涵而产生不同的市场价值。在实践中,建筑的风格、特色、文化设施配套,甚至地形布局等都构成了企业的品牌价值,同时也是购房者关注的重要内容和决定购买的关键因素。

保护和丰富建筑文化蕴涵是历史文脉的延续,可提高城市品位和竞争力。在人类社会演变进程中,建筑从原始初期的挡风避雨、遮阳避寒、防止野兽袭击到如今成为美好温馨的精神生活乐园和人文关怀的重要场所。建筑文化促进了建筑经济的发展,为建筑经济带来了不同方式的提高。

丰富建筑文化蕴涵是建筑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经营策略。我国建筑行业迅猛发展成为各地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和支柱产业,而建筑企业竞争又十分激烈,为此,企业在经营中为增强竞争力,通过丰富建筑文化蕴涵提升产品的品位,创立品牌的有力手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促进地区旅游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建筑文化蕴涵因具有独特的旅游观赏性而丰富旅游内容和提升旅游产品档次与品位,增加旅游满意度,构成历史人文旅游资源和现代社会休闲旅游资源。不同的建筑文化,有力地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我国的江南鱼米之乡、丽江古城、徽州古村落等因特色建筑和文化蕴涵吸引大量游客,兴旺了地方旅游业,促进了经济发展,充分说明了丰富的建筑文化蕴涵不仅是当地发展旅游业吸引游客的亮点,而且是发展经济的强劲的动力。

3)建筑的时代性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是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综合反映。现代建筑创作应该适应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建筑要用自己特殊的语言,来表达所处的时代的实质,表现这个时代的科技观念,揭示思想和审美观。时代精神决定了建筑的主流风格,把握时代脉搏,融合优秀地域文化的精华,建筑才会创新和向前发展。

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三者又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地域性本身就包括地区人文文化和地域的时代特征;文化性是地区传统文化和时代特征的综合表现;时代性正是地域特征、传统文脉与现代科技和文化的综合和发展。如果建筑师能够很好地理解和综合应用建筑的三性,强调整体性和统一性,创作具有特色的建筑,那么,建筑设计师将给社会带来更加优秀的作品。

2.适用性功能

对于建筑结构来说,在结构安全性问题得到保障后,影响建筑功能和设备与设施正常运行的结构性问题归为结构适用性问题。适用性问题会转变成为影响结构安全的问题,且应以保障建筑功能和建筑中的设备与设施正常运行为目标。其指标体系包括:结构与非结构构件的适用性、建筑使用功能适用性、装修的适用性、配套设备的适用性、建筑管线的适用性。

1)适用性

建筑结构、门窗与幕墙、建筑内的设备与设施都有适用性要求,建筑功能空间的设置与尺度、建筑的各项功能(日照、采光和通风等)都可归入建筑适用性的范畴。对于建筑结构来说,在结构安全性问题得到保障后,影响建筑功能和设备与设施正常运行的结构性问题归为结构适用性问题,即是建筑结构的适用性设计应该以保障建筑功能和设备与设施正常运行为主要目的。

2)适用性的功能评定

建筑结构适用性有以下显著特点:以保障建筑功能和建筑中的设备与设施正常运行为目标;建筑做法会对结构适用性构成影响;建筑做法存在问题会影响建筑的功能与安全;需要准确判定影响因素及发展情况;适用性问题会转变成为影响结构安全的问题。

结构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这是对于结构适用性的基本要求,现有规范规定了以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限值作为衡量结构适用性的指标,其包括: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较大变形,影响正常使用的局部缺陷、损伤、开裂,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影响正常使用的其他特定状态。

各结构设计规范以这一规定为基准确定了结构正常使用界限状态的限值,如构件的允许挠度等,这些规定虽然是正确的,但是似乎目标不够明确。对于建筑结构来说,结构的适用性应该以保障建筑应有的功能以及建筑中设备和设施的正常运行为主要目的,即建筑结构构件变形等的限值应该以建筑的功能不受影响为基本目标,而不是为了限制构件的变形而设置限值。

3.安全性功能

建筑安全性功能主要体现在结构安全上,结构安全性是结构防止破坏倒塌的能力,是结构工程最重要的质量指标。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主要决定于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水准,也与结构的正确使用(维护、检测)有关,而这些又与土建工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条例等)的合理设置及运用相关联。

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对结构工程的设计来说,结构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与结构的耐久性等几个方面。

1)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设置水准

与结构构件安全水准关系最大的两个因素是:

第一,规范规定结构需要承受多大的荷载(荷载标准值);

第二,规范规定的荷载分项系数与材料强度分项系数的大小。

前者是计算确定荷载对结构构件的作用时,将荷载标准值加以放大的一个系数,后者是计算确定结构构件固有的承载能力时,将构件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加以缩小的一个系数。

2)建筑的整体牢固性

除了建筑构件要有足够承载能力外,建筑物还要有整体牢固性。建筑的整体牢固性是结构出现某处的局部破坏不至于导致大范围连续破坏倒塌的能力,或者说是建筑不应出现与其原因不相称的破坏后果。建筑的整体牢固性主要依靠其结构能有良好的延性和必要的冗余度,用来对付地震、爆炸等灾害荷载或因人为差错导致的灾难后果,从而减轻灾害损失。

3)建筑的耐久安全性

我国建筑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规范,重点放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强度要求,而对环境因素作用(如干湿、冻融等大气侵蚀以及工程周围水、土中有害化学介质侵蚀)下的耐久性要求则相对考虑较少。混凝土结构因钢筋锈蚀或混凝土腐蚀导致的结构安全事故,其严重程度已远远超过因结构构件承载力安全水准设置偏低所带来的危害,所以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格外重视。

4.艺术性功能

建筑虽起源于遮蔽,虽由使用需求而产生,但由于建筑的大而壮,关联到人的视觉和感觉,人们在使用建筑功能的同时还把建筑用来表达自己的身份、情趣和理想。建筑是人类生活所决定的,生活怎样,建筑所表达的场景氛围就该怎样,以体现建筑起源于人类生活的本意。生活需要美丽来修饰自己,生活需要艺术化,人类需要诗意的栖居,所以建筑的艺术性并非全是由建筑师个人表现特征所决定的。

建筑的艺术性是由人类生活的艺术性所决定的。人类是由孤独的个人,和谐的家庭,有效率的组织、团体,公共场所的公众所组成的,这些人所构成的个人和社会,它们对自己生存的场所、环境要与自己的心情、社会的气氛、情绪和所处的地点、时间关联,建筑由此产生了场所气氛、情感样式、身份象征、时代标志等艺术要素。建筑就是用建设材料,通过合理而艺术化的结构体系,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进行艺术化的平面布局、立面构图和空间形态及场所环境气氛的创造,从而使人类生活达到艺术化。

由于艺术具有永恒性和普适性,而功能是具有个体性、短暂性、功利性和确定性,因此,功能要求是比较容易满足的,而建筑的艺术性则要求建筑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很高的境界、艰苦的训练和超长的天赋。如今,人类生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所以建筑的艺术性也要求得更高,建筑更艺术化。

建筑艺术是指建筑师通过对天、地、人、神的思考,进而在建筑中表达一种伟大的思想和理念的感性化的形式。

从建筑本身来讲,一是建筑的思想性,二是形式性。小到一块石头、一种色彩、一根柱子,大到平面布局、立面构图、空间意境、环境气氛,单纯的一块石头在路边是谈不上任何艺术性的,一种色彩,如白色的没有任何审美价值。单一块石头被组织到建筑的某个部位,表达一种受力和重力的关系,白色被组织到白色的建筑里表达一种圣洁感,就是艺术。希腊柱式建筑就是人性的联想与无生命的材型共同构成才成为艺术的。

从使用功能来讲,建筑形式、材料、色彩,甚至无形的空间、氛围都要使使用者产生一种快感、意念、思想的联想,这一点在当代美学理论中是非常盛行的。建筑的艺术性,一方面,取决于建筑师是否对材料、形式色彩赋予一种思想、意念以及其特征是否表现得明显,手法是否高超,艺术性是否强烈;另一方面,与受到建筑艺术快感的人们对建筑色彩、形式、氛围的理解、把握、联想有极大的关系,人们赋予建筑的理解是否恰当、是否与建筑师相谋和,是建筑审美的关键,最理想的形式是使用者与建筑师合拍,使建筑师想要表达的艺术性最大限度地被理解。然而,有时对艺术的体验只是朦朦胧胧的感觉,不能清晰地把思想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建筑师要有高超的艺术技巧,把意义、理想、思想准确地表达出来,并且特征明显。

5.经济消耗

经济消耗具体体现在建造过程中人力、物力、时间的消耗量以及使用中的能耗和维护使用费支出等方面,即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消耗。

1)全寿命周期经济评价阶段的划分

建筑需考察其运营维护,以及最终废弃拆除的情况,所以通过全寿命周期经济评价来衡量它的阶段划分时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策划阶段

策划阶段作为建筑的概念阶段,其方案直接影响到建筑在随后的设计、建造、运营维护阶段的环境、经济,是一个项目成败的关键。在本阶段主要是做好项目的前期管理、规划工作与可行性评价,即根据环境、市场、自身条件与发展,以及政府、地区的用地规划,运用科学方法进行风险分析与综合论证,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的根据。

(2)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将项目策划阶段所确定的方案具体实施的过程,是建筑方案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设计方案作为建造的依据,其技术是否可行、工艺是否可行、经济是否合理、设备是否配套、结构是否安全可靠、建成后运营维护是否方便等因素,不仅决定着工程项目的使用价值,而且决定着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

(3)建造阶段

建造阶段是将策划方案、设计方案具体落实到有形的建筑实物的重要阶段,通过综合考虑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使建造阶段所需费用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同时在建造过程中有效利用废弃物,有效维护环境。

(4)运营维护阶段

建筑的优势最终是体现在使用阶段,通过制订合理的运营和维护方案,有效降低运营和维护费用,营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体现建筑的价值。

(5)废除阶段

废除阶段中建筑剩余价值的有效利用,以及对场地的有效维护也具有显著的作用。

2)在全生命周期控制经济消耗的意义

经济消耗充分反映出建筑在最终综合经济效益比选上的差异,所以控制经济消耗对建筑功能具有重大的意义。

(1)全面性控制

建筑的经济消耗的控制不仅包括在全寿命周期内传统成本的降低,而且包括生存环境的改善、工作效率的提高、健康舒适的生活等,所以对经济消耗还应考虑这些方面的因素,将对比方案的差异全面融入到经济消耗控制中。

(2)科学性分析

经济消耗的数值要体现真实可靠的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于不确定性较强的数据,须对比分析大量的实践数据,这样才能合理控制建筑的经济消耗,真实反映建筑的价值。

(3)灵活性运用

不同建筑类型所需的经济消耗也不尽相同,在选用控制经济消耗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它们之间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灵活控制经济消耗。

二、建筑功能评价的指标体系

1.建筑功能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

建筑物的功能,可以用一系列功能因素来表现,对建筑工程功能的评价,也往往通过评价一系列反映这些因素的指标来实现。在设置建筑功能评价指标时,应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①指标的设置要能反映建筑工程技术方案的特点。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应该选用不同的评价指标。

②指标的设置要因地制宜。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建筑工程,指标设置要体现差别。

③评价指标的设置及其衡量标准应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意识的转变而进行修改,并结合我国国情加以补充调整,使其能够符合形势变化的需要。

④评价指标必须准确简练、概念清晰、尽可能定量化,即做到繁简适宜。

2.建筑功能评价指标

对建筑功能的评价,往往通过评价一系列反映这些因素的指标来实现。对于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住宅建筑的功能,应采用不同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各部分建筑功能的内容在建筑功能的总体评价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1)公共建筑的评价指标

公共建筑的功能评价指标由节地与室外环境功能要求、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部分组成。

(1)公共建筑的评价指标的内容

公共建筑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分为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具体评价内容见表2-1~2-6。

表2-1 节地与室外环境功能要求

表2-2 节能与能源利用

表2-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表2-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表2-5 室内环境质量

表2-6 运营管理

(2)公共建筑的经济评价指标

不同用途的公共建筑,其技术经济的评价指标各不相同。常用的有:

①面积与体积指标。包括:建筑面积、建筑体积、使用面积、交通面积、公用面积、辅助面积、结构面积,以及主要建筑物占地面积和全部建筑用地面积等。

②费用和收益指标。包括:工程总造价、单位建筑面积造价、每一使用单位(人、席位、床位等)的投资额,每年的使用、管理和维修费用以及收益等。

③消耗指标。包括:主要建筑材料、劳动量和能源等的消耗量。

④工期指标。即建筑工程从开始到完结的时间。

通过对上述技术经济指标的综合分析,全面衡量,寻求功能好、费用低、建设快、效益高的最佳方案。此外,公共建筑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反映出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科学技术水平、民族风格和艺术成就,因此在综合评价时,还要考虑社会效果、艺术效果等多方面的因素。

2)工业建筑的评价指标

工业建筑的评价必须满足绿色工业的要求,目前,工业建筑的评价主要是按照《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GB/T50878—2013)来实施的。

(1)工业厂房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对工业厂房进行绿色建筑评价时,必须针对工业厂房的特点,如跨度大、需满足不同工艺的不同要求等,综合运用建筑生命周期理论、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建立一套适用于我国工业建筑的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在选取具体指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全面性原则。工业厂房绿色建筑评价的指标应该全面反映工业厂房涉及的各类绿色环保措施,要覆盖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包括设计、施工、运营到最终拆除和废旧建材的处置;不但要考核其自身的节能、减耗、减排等效益,还要充分评价其对周边的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②针对性原则。工业厂房必须满足生产的各种工艺要求,因此对其进行绿色建筑评价时必须具有针对性,不同的评级对象和评级目的,各类指标体系的权重应有所不同,要针对各类工业的类型特点而定。

③科学性原则。各项指标必须有机配合,形成工业厂房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且相互之间既不重复,又无矛盾。同时,指标的计算和评价方法必须科学,有一定的依据可循。整个指标体系的建立,要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充实提高,最后通过一定形式,形成正式文件。既要防止随意更改,造成指标体系的随意性;又要满足市场适用性,不断地进行动态更新。

④客观性原则。工业厂房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的选取,要符合客观事实,能正确反映评价对象绿色等级的真实面貌,指标体系在具体运用时不能倾向于评级对象或工业建筑市场的任何一方,评级标准的拟定和评级方法必须客观、精确。

⑤可操作性原则。工业厂房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既要符合我国工业建筑发展特点,能够对我国工业厂房绿色建筑进行客观、公正、权威性的评价,又要参照国际惯例,考虑日后与国际接轨。要具有实用性,便于实际应用和操作。

(2)工业建筑的经济评价指标

工业建筑选址、勘察、设计、施工和使用全过程技术经济效果的分析、评价和论证。目的是选用技术与经济最佳结合的方案,建成符合一定功能要求的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并使之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内容包括厂址选择、设计、施工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技术经济问题等四方面。

①厂址选择的技术经济问题。根据生产力布局要求,全面分析当地地形、地质、气象、水文、动力和原材料供应来源、技术力量、产品市场、物资运输、环境保护以及生态平衡等一系列因素,综合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它直接影响建设投资和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与当地的区域规划和城镇建设有密切关系。

②设计的技术经济问题。在适合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设计中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使建设费用与经常费用之和为最小。主要措施有:

提高厂区土地利用系数。要求做好总图设计,使工艺流程合理,材料仓库和工作场所布置紧凑,厂内运输道路和各种管线长度较短,占地面积合理,并适应厂区地形做好竖向布置,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建筑立面设计简洁、朴素、美观。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合理布置建筑平面,控制厂房高度,充分利用建筑空间,适当安排管理部门与生产区以及生产区与生活区的联系,选择合适的厂内起重运输方式,在有利的条件下,有些生产设备可露天或半露天布置。

建筑结构方案合理,符合厂房结构统一化基本规则,适当扩大柱网尺寸,尽量选用定型构件,减轻建筑自重和使用荷载,选用高效、廉价的建筑材料,充分利用当地材料。

采用经济适用的隔热、保温、供热、通风、采光、给水、排水方式,降低能源消耗。

采取妥善的抗震、防火、防爆等安全措施和“三废”治理措施,防止有害物质在厂区内外扩散,保证正常的工作条件,保护水源和环境。

③施工的技术经济问题。主要是编好施工组织总设计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合理安排工期,做好流水搭接,保证工程质量,尽快竣工投产。

④使用过程中的技术经济问题。主要是合理确定建筑构件和装修材料的使用年限,选择好维修、加固、改建方案,节约能耗等。

为了正确评价工业建筑的技术经济效果,要对不同技术方案的费用和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各个方案的生产规模、占地面积、建筑系数、建筑体积、道路和管线长度、建筑安装工程量、建设投资、建设期限、主要建筑材料消耗量、能耗量、总产值、产品成本、管理费、维修费、利润等一系列指标,进行全面的经济比较,从中选出投资少、工期短、效益高的最优方案。

包括厂区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占地面积等等。

3)住宅建筑的评价指标

(1)住宅建筑功能

住宅建筑功能,是指住宅满足居住者对于适用、安全、卫生等方面基本要求的总和;社会劳动消耗,是指为取得建筑功能所付出的全部社会劳动消耗量。

住宅建筑功能评价的指标体系由以下两级构成。

控制指标——包括满足适用性、安全性、经济性和艺术性四方面的需求。

表述指标——直接反映住宅技术经济多方面的具体特征。

住宅建筑技术经济指住宅建筑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技术经济效果的分析、评价和论证。住宅建筑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符合的要求见表2-7,住宅建筑工程评价指标体系应符合的要求见表2-8。

表2-7 住宅建筑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表

表2-8 住宅建筑工程评价指标体系表

(2)住宅建筑经济

住宅建筑经济是指住宅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造价和平面利用系数等。分析住宅建筑经济的主要依据是每平方米建筑面积造价、平面利用系数等指标。

住宅建筑经济直接影响用地的经济,而用地的经济往往又影响对住宅建筑经济的综合评价。分析住宅建筑经济的主要依据是每平方米建筑面积造价,平面利用系数等指标,而用地经济的主要依据则为每公顷居住面积密度。下面就住宅建筑经济和用地经济比较密切相关的几个因素分别进行分析。

①住宅层数:就住宅建筑本身而言,低层住宅一般比多层造价经济,而多层又比高层经济,但低层占地大。对于多层住宅,提高层数能降低住宅建筑的造价。

②进深:住宅进深加大,外墙相应缩短,在采暖地区外墙需要加厚的情况下经济效果更好。至于与节约用地的关系,一般认为住宅进深在11m以下时,每增加1m,每公顷可增加建筑面积1000m2左右;在11m以上时,效果相应减少。

③长度:住宅长度在30~60m时,每增长10m,每公顷可增加建筑面积700~1000m2,在60m以上时效果不显著。住宅长度也直接影响建筑造价,因为住宅单元拼接越长,墙体也就越省材料。但住宅长度不宜过长,过长就需要增加伸缩缝和防火墙等,且对通风和抗震也不利。

④层高:住宅层高的合理确定不仅影响建筑造价,也直接和节约用地有关,据计算,层高每降低10cm,能降低造价1%,节约用地2%。但层高不应降得过低。

⑤平面系数(K):在住宅建筑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提高K值能增加居住面积,K值每提高1%时,如果建筑面积单位造价不变,以居住面积平均计算,投资可减少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