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你没长胡子
两首词,都是万中无一的佳品!
两首词,风格迥异!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的话,实在是想不出,这样的两首词居然会出自同样的一个人手中。
赵楷脸色铁青,他对着旁边的一名才子说道:“安排一个人去说,就说这首词是他所写。”
赵楷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想要坐实赵栩是抄袭的。
“安康王,过分了!”一名才子向前,对着赵栩说道。
赵栩仰头喝了一口酒,斜着眼看着这人,说道:“有屁快放!”
这名才子一脸的正气,对赵栩说道:“安康王,这首词难道是自己所做的吗?”
赵栩一听,便明白了这人的企图,反问道:“你不会是想说这首词是你写的吧?”
“没错,这首词乃小生所写,不知道何时居然被安康王看了去。”这名书生皱着眉头说道。
赵栩看着这位书生,皱着眉头说道:“这位仁兄,不知道你为何没长胡子?”
这书生没有想到赵栩为何会突然撤到这个话题,一时间有些发蒙,支支吾吾的说道:“吾每日洁面……胡子……”
“本王知道了,你是脸皮太厚,胡子根本钻不透啊!”赵栩没等这名书生说完,打断了他说的话说道。
全场冷却了一段时间以后,紧接着爆发出了一阵大笑声。
你没长胡子这个梗,在之后开始在汴京城流传了出去,成为了讽刺别人脸皮厚的一种暗语。
这名书生自然也是反映了过来,脸唰的一下就红了,他涨红着脸说道:“安康王,你怎么可以骂人呢?”
赵栩冷笑,说道:“本王何时骂你了?”
“你说吾脸皮厚!”
“说你脸皮厚那是在夸你呢,我应该说你不要脸。”
“陛下,请为学生做主啊!”论到斗嘴,那名书生怎么可能是赵栩的对手,这个时候只能向赵佶求助。
“栩儿,不得无礼!”赵宋与文人共治天下,读书人在社会上的地位极高,不管你有没有钱,只要是你是一个读书人的身份,定然就会受到世人的崇敬。
赵佶即位之初,甚至广开言路,向众人纳谏,自己做的不对的地方,就算是指着鼻子骂他,也不会获罪,那个时候,俨然就是一副明君的姿态,只不过现在这些都成了一种形式罢了。
“本王问你,你说这诗是你所做?”赵栩笑眯眯的询问道。
那人看着赵栩脸上的笑容,总感觉他笑的有些诡异,但是这个时候只能硬着头皮说道:“没错,正是学生所做。”
“你撒谎!你说是你所做,有何证据?”
“吾做这首诗的时候,博仁兄也在场,他可以为吾作证!”这名学子说着,拉过了旁边的一名书生来说道。
“博仁兄,有劳了!”
“诸葛兄,吾定当证明诸葛兄的清白!”两个人一唱一和的说道。
“你可以作证?”赵栩盯着面前的刘博仁,说道:“你可是要想好了,在官家面前撒谎,那可是欺君之罪!”
刘博仁心里面哆嗦了一下,不过这是赵楷安排的任务,他只能硬着头皮顶上去,反正这种事情,也无从考证。
“这样证明没有任何的意义,要是我再找一个人来证明是我写的,你再找一个人,难道是比较一些谁找的人多不成?”赵栩摇了摇头说道。
“安康王莫非是承认是抄袭了?”诸葛明对赵栩说道。
“非也非也,这样吧,既然你说这首词是你写的,那你将你之前写的诗词拿出来跟这首词比较一下,这样就可以证明是不是你写的了。”赵栩换了一个思路说道。
诸葛明闻言,大笑起来,说道:“安康王,要是这样说起来,那就更能证明你是抄袭的了,你看这首如梦令和贺新郎,很明显的就是风格迥异的两首词,你却是偏说是你写的,当真是觉的吾等是傻子不成?”
这人反应倒还算是迅速,赵栩笑着说道:“你自然是傻子,”
“你!”诸葛明没想到赵栩居然直接承认了,赵栩完全不会按照套路出牌,让他有些反应不过来,“逞口舌之利罢了!”
“这样说来,你就是没有别的诗词了?”赵栩步步紧逼的问道。
“像是这种诗词,本就是佳作偶然所得,每一个字和词都需要仔细的推敲,怎么可能信手拈来。”顿了一下,诸葛明阴恻恻的说道:“学生自然是比不了安康王,可以剽窃到别人的诗词。”
“说这么多的废话,你就直说你没有别的诗词不就行了。”赵栩有些腻烦的说道。
“王爷你难道还有不成?”诸葛明问完以后,就有些后悔了。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同样是一首《如梦令》,两首词的风格相同,意境迥异,但是明眼人,这两首词定然是同一人所做,而且,都是万中无一的佳品。
“你不会说这首词还是你所写的吧?”看到诸葛明想要说话,赵栩笑着说道。
这个时候根本不用多说,大家也都明白了过来,诗词肯定不是赵栩抄的,诸葛明才是那个碰瓷的人。
不过知道了这一点以后,众人心中反倒是更加的震惊了,诗人都是借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心境,而眼前这人,写了三首词,每一首都是流芳百世的佳品,但是却又是在同一时间所做,这人的心境在同一时间自然是不可能发生这样大的逆转。
那就只能说明了一点,那就是此人的文学水平太高了,这些所谓的文字,不过是他手中的玩具罢了。
想来经此一夜,什么所谓的第一才子,恐怕就再也没有人敢叫了吧。
赵佶这个时候心中大喜,一方面是今天见识到了这样三首绝佳的词作,还有就是在这场比试中,赵栩代表皇家赢了。
“传旨,诸葛明、刘博仁欺君罔上,即刻起逐出京城,发配岭西,永世不得进京!”赵佶的声音清晰的传到了在场的每个人耳朵里。
诸葛明和刘博仁一听,当场就傻了,宋朝不杀读书人,但是流放却是可以吧,一个文弱书生,发配到岭南,看你死不死,就算是不死,永世不得进京,这辈子也就彻底的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