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孩子,不怀疑孩子的能力
一位妈妈在检查孩子的作业时,发现孩子做错了一道题,在给孩子讲解了三遍后,孩子还是不明白。最终,妈妈失去了耐性,无奈地说:“你就按照我说的步骤进行吧,这么简单的一道题目,你怎么就不会呢?怎么就这么笨呢!”
其实,未必是孩子智力存在问题,有可能是妈妈高估了孩子的理解能力,也可能是孩子没有理解当天的知识,所以才不小心出错。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如果妈妈经常否定孩子,那么时间长了,孩子难免会被这样的负面暗示侵扰,怀疑自己学习真的不行,是一个笨孩子,最后变得越来越自卑,就会丧失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和助手来到一个小学,煞有介事地告诉校长和相关教师,他们要进行一项“潜力发展趋势测验”,并将一份该校最具发展潜力的学生名单交给了他们,罗森塔尔神神秘秘地告诉教职人员一定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结果。其实,罗森塔尔只是撒了一个谎,因为名单上的孩子只不过是他们随机挑选出来的。可8个月之后,凡是名单上的孩子,都较一般孩子表现优秀。
显然,罗森塔尔的谎言发生了作用:这份名单影响了教师对学生的判断,他们坚信名单上的这部分学生就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并将这样的心理通过自己的情绪、言行传染给了学生,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期盼和关爱,从而变得更加自信、自强,并最终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因此,在辅导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妈妈一定要谨言慎行,不要随便就给孩子贴上“笨”“懒”“脑子不好使”等负面标签,而是要相信孩子的能力。
1.相信孩子可以完成作业
妈妈经常盯着、手把手教孩子写作业,这在干扰孩子写作业的同时,也在暗示孩子:你自己做不好,所以才需要妈妈事无巨细地管理你。其实,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压力,慢慢地,孩子就会变得不自信,遇到什么问题都会让妈妈帮忙。
因此,家长不妨把决定权还给孩子,相信孩子可以独立完成作业,让孩子自己安排做作业的时间、顺序,要求孩子自己检查、自己查资料弄清难题,妈妈只在一旁做适当的监督、引导即可。虽然刚开始对孩子来说比较困难,但是时间长了,孩子就会从家长的言行中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信任,从而会越做越好。
2.不给孩子过高的期望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如果刚开始就给孩子制定过高的作业目标,比如,对于平时经常马虎出错的孩子,妈妈某次要求他作业必须达到100%的正确率,那么,孩子未必能实现,此时,不用家长说,孩子内心也会觉得自己很笨。
因此,妈妈不要一次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不妨要求平时经常马虎出错的孩子,作业正确率先提高20%,再提高30%,一步步地提高孩子的自信,最终实现100%的正确率。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不要拿孩子与别的孩子比。“你看小明做作业比你认真多了,你写得像天书一样!”“你看小丽这次作业都做对了,你都是叉号。”这样的对比,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笨,自己不如别人。因此,家长不妨这样对孩子说:“你说为什么小明每次作业都得优呢?”让孩子自己找一找差距,并引导孩子改掉自己的坏习惯,鼓励孩子向做得好的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