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立体裁剪探源
探究立体裁剪的萌芽与发展,要追溯到欧洲文艺复兴(Renaissance)时期(公元1460~1640年)。在文艺复兴时期以前,即中世纪以前意义上的古代,无论是欧洲人还是亚洲人,所穿着的衣服或披挂或围裹,都是平面的结构形式,即上下衣以及衣服上的领子、袖子与整体服装是连在一起,正面、侧面、背面没有明确的独立结构,并不根据人体的颈部、躯干、手臂、下肢的实际形态去分别构成领子、袖子等。或许它是机能的、舒适的、庄重的,但是显然不能完全展现人体美。从流传下来的历史资料中可以很容易地发现这一点。
一、古埃及服饰
古埃及服饰如图1-1所示。
图1-1 古埃及服饰
二、古罗马服饰
古罗马服饰如图1-2所示。
图1-2 古罗马服饰
三、古希腊服饰
古希腊服饰如图1-3所示。
图1-3 古希腊服饰
四、古代中国服饰
古代中国服饰如图1-4所示。
图1-4 古代中国服饰
五、拜占庭式样
拜占庭结构形式的服装,如图1-5所示。人们一直穿用到了15世纪中叶。即使是在当时对服饰文化已经比较讲究的后期拜占庭(Byzantine)式样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无论搭配什么样的贵重装饰品,选用多么绚丽的色彩或图案,总是无法真正把人体的造型与线条表现出来,无法改变服装像“口袋”的特性。
图1-5 拜占庭式样
这种形式的服装持续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才得以改观,而这种改观在人类服装发展史上意义极其重大。今天看来,其产生变化的社会基础,是文艺复兴运动所推动的自然科学的发展,给传统的服装理念以强烈冲击的结果,是人们开始用多维的眼光看世界的具体表现。
梳理服装结构形式变革的脉络,北欧哥特式样服装服饰的兴盛,显然是文艺复兴服装式样空前发展的前奏。从哥特式样后期的服装中已经可以看出,服装开始有了更趋合理的分割,有称之为“窄衣文化”的说法。此时的服装不再是口袋状,有了明显的上下装分别,而且内外层衣服有了刻意的搭配,层次感更加鲜明。
六、哥特式样
哥特式样服装如图1-6所示。
图1-6 哥特式样
服装的真正变革应该发生在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期这一时期,也就是文艺复兴的高潮阶段。回溯这期间的社会文化背景可以发现,正是这个时期,在将近200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一批引领各个领域自然科学发展的人物对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用多维的眼光看世界,解释自然界。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创立了“日心说”,告诉人们宇宙天体是立体的。哥伦布(Cristopher Columbus,1451~1506年)用环球航海告诉人们不再有天涯海角,地球是圆的。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 Bounaroti,1475~1564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用一个传世之作“大卫”告诉人们,人的身体是这样的。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年)等巨匠的油画充满着透视的感觉,让人们眼中的世界成为立体的。正是这一大批时代的弄潮儿所倡导的多维看世界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形成了在将近200年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主流新思潮,也启发、引导着人们把这一观念运用到了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自然也反映在穿着的服装上。立体的观念带给服装的变化就是:服装从此不再是口袋状的了,连铠甲都成为不能折叠只能站立的铁质套架(图1-7)。显然,一种符合人类生活的自然科学技术或者意识形态一旦被倡导起来,并有其应用价值,那就肯定是无孔不入的。就如同当今时代计算机的诞生一样,开始人们出于计算的目的发明了它,现在已经发展为各行各业离不开的工具与技术。
图1-7 西式铠甲
七、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
在服装发展史的漫漫长河的激流里可以发现这样几朵具有独特风采的浪花:远古时代人们为了生存需求而穿衣,所有可以保暖或遮风雨的东西都成为遮体之物;至中世纪末以前,人们在服装装饰的配件和色彩图案方面不断创新发展,赋予服装审美功能;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在服装中融入科学与美学观念,并使之完美结合。从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装束中(图1-8)我们可以看出,人们从这个时期开始,把原来口袋状的衣服进行了分割裁剪,腰以上部位和腰以下部位先分割后组合,纵向强调了人体比例;单独制作一个领子使之符合人体颈部曲线,或者加以变化来衬托和修饰颈肩曲线;单独裁剪成圆筒形的袖子更符合人体手臂形态,美观而富有机能性;腰部经分割收紧使之紧贴住腰身,充分体现人体线条;用藤条或鱼骨制作的多种形式的装身具大多采用了几何形状,夸张地表现胸、腰及臀部,体现了人们对时代科学的崇尚。这不仅是人们科学地依据人体特征构成服装观念的萌芽,也为服装各个部位的变化设计开拓了广阔的余地。无疑,这些变化都来自于人们用立体的眼光看世界、用多维构成的方式改造社会生活的结果。
图1-8 文艺复兴时期服饰
可以说,在人类服装发展史上,这种服装结构形式的变化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从观念到技术革命性的进步。而这种观念的进步需要有技术支持,这种支持就是立体裁剪,确切地说是萌芽的、原始的立体裁剪。
从制衣工匠的角度讲,缝制一件合体的服装没有准确的人体尺寸作为参照肯定是不行的,在制作一件既合体又美观的服装的过程中还必须随时比对穿着者的体型特征。上面有关文艺复兴时期服装的几张图片并非一般百姓的装束,这样优美但不适合劳作的服装首先是贵族特权的象征。那么贵族们是否有那么充裕的时间供制衣工匠们去比对自己的身体?显然没有。这可能是当时摆在制衣工匠面前前所未有的难题。然而身处社会下层的制衣工匠无疑适时地发挥了劳动人民的无限智慧。或用藤条编制,或用圆木刀砍斧凿,人体的替代品——制衣用木雕或藤编人台应运而生(图1-9)。在人台上缝制服装不仅给制衣者提供了极大方便,更对稳固服装的时尚观念起了积极的作用,着实功德不小,或许当时是粗糙简陋的,但后辈制衣工匠,包括现代的服装设计师、样板师以及所有穿衣服的人们而言,都足以为此而欢呼庆幸。
图1-9 藤编人台
关于人台的由来,至少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在公元前1350年的欧洲Tutankhamen国王的坟墓里发现过木头雕制的人体躯干模型,但作为制衣用人台不太可信。另一种说法为起始于13世纪的藤编的人台(日本文化出版局《服饰词典》),似乎与服装结构形式的变迁节奏不太相符。比较可信的说法是荷兰在公元1570年首次有文字记录的Mannekijn(人体模特)。荷兰语的Mannekijn,从字词字义上与英语的“mannequin、manikin”十分接近,是真正意义上的服装用人台。而且它所处的年代是16世纪末,正是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应可以作为立体裁剪萌芽产生的佐证。
经过几个世纪的变迁,伴随着立体裁剪技术不断成熟,原来的人台从粗糙简陋的藤条编结和刀劈斧砍的简单象形体变成了当今轻便、足以展现人体特征、用途广泛的立体裁剪用人台,如图1-10所示。立体裁剪技术也从只适合单体服装的裁缝制作,逐步演变成了可以采取样板制造、指导批量服装生产的成熟技术。
改革开放带来了成熟的立体剪技术。尽管在中国的制衣行业里,广泛地应用立体裁剪技术还需要一个过程,但了解立体裁剪的渊源,知道它的意义和分量,必将对提高我国服装工业技术水平有一个极大的推动作用。
图1-10 现代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