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教育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十一节 教育经费

一、国家与集体投资

新中国成立后,公办学校的教育经费以国家投资为主。1949年至1952年,榆、绥两署各县基本上实行薪米制,国家投资也以小米折算。1949年榆林县政府补给各级学校教职员8至12月份薪粮总计为小米49.868斗;神木县1949年下半年完全小学教育经费(事业费、办公费、杂支费)决算为小米10.8518石(合3255斤);教师薪米1949年8月份至1950年1月份总计小米19458斤(最高的王君武859斤,最低的姜发谓458斤)。横山县1949年下学期普小经费(办公费和杂支费)合计为小米7.8石;榆林县1950年教育经费(薪工资、办公费、修建费、杂支费)共计小米69.56石。从1953年起,国家投资的教育经费以人民币计算。1953年,榆林地区12县社会教育经费为327.5万元(最高的绥德县46.4万元,最低的府谷县18万元);1954年为339.3万元(最高的绥德县52.4万元,最低的靖边县17.4万元);1955年为397.2万元(最高的绥德县68.1万元,最低的靖边县18万元);1956年为705.3万元(最高的绥德县119.5万元,榆林县119.13万元,最低的府谷县31.5万元)。从1956年起,农村民办学校的教育经费由生产队集体投资,国家给以适当的补贴。1957年国家投资为733.6万元,1958年为860.4万元。1959年至1962年,教育经费急剧增加,1959年为410689万元,1960年为11426969万元,创历史最高纪录。1963年以后,又趋于平稳,这一年为863万元,1964年为923万元,1965年为1395万元(最高的榆林县144万元,最低的吴堡县66万元)。1964年榆林地区农村教育工作调查组对神木县永典、活鸡兔、贺家川和沙峁4个公社的15个生产大队办教育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民校学生只出学杂费,教师工资、学校维修、设备购置等均由生产大队集体负担,王家沟生产大队全年共收入副业款为264元,教师工资一项就支出250元;另外还补给口粮300斤。这一调查认为民办学校群众负担过重。

五六十年代,国家投资的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基建投资、职工工资、福利,人民助学金、公务费、会议费、修缮费、业务费、差旅补助费,以及设备购置费等。从1966年到1979年,全区教育经费1112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的基建款为720万元,实际完成838万元,超过部分由各县财政支付。国家投资的基建款约占教育经费的6.4%。1967年,陕西省教育厅先后两次给榆林地区追加教育经费63万元,主要用于补助民办教师的工资和小学办公费的不足。

进入80年代,由国家投资的正常教育经费逐年增加,1980年为1986万元,1986年为3805万元,增长率为91.6%;1989年为5940万元,是1980年的3倍。1980年至1989年10年累计18345万元。10年中陕西省政府给榆林地区教育系统专项款1986.5万元,加上陕北老区建设专款用于普通教育的投资611.24万元,总计国家投资为20942.74万元。

80年代,由于农村推广生产责任制,部分农村学校的设施受到破坏,农民致富后,对教育的投资又有所增加。

二、学生负担与勤工俭学

1950年以前,全区大部分县级中小学的学生实行供给制或义务教育制,1950年以后改供给制为人民助学金制,对家庭确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助,同时向学生征收一定数量的学杂费,以弥补学校日常开支的不足。由集体投资的民办中小学则免交学杂费,主要通过勤工俭学来维持学校开支。在六七十年代全党大办农业的进程中,榆林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基本上都办起了农场,作为勤工俭学的基地。据1977年统计,绥德县各类学校有校办工厂15个,总产值约4万元,纯收入1.36万元;有校办农场401个,总面积2372.8亩;校办林场189个,总面积655,45亩;校办果园29个,总面积115.9亩。这些农场产的粮食总值人民币35.2万元,农副业纯收入5.5万元,其他勤工俭学收入4.43万元。米脂县各类学校有校办工厂23个,总产值2,1万元,纯收入0.8万元;校办农场、林场、果园529个,产粮494万斤,农副业纯收入4.75万元。佳县各类学校有校办工厂3个,总产值0.2万元,纯收入0.09万元;有农场、林场、果园995个,产粮44.8万斤,农副业纯收入4.69万元,其他勤工俭学收入2.67万元。吴堡县各类学校有校办工厂7个,总产值2万元,纯收入1万元,有农场、林场、果园149个,产粮8万斤,农副业纯收入1万元,其他勤工俭学收入1万元。清涧县各类学校有校办工厂9个,总产值0.9万元,纯收入.0.31万元;有农场、林场、果园428个,产粮24.7万斤,农副业纯收入3.08万元,其他勤工俭学收入3.68万元。子洲县各类学校有校办工厂13个,总产值2.16万元,纯收入0.7万元;有农场、林场、果园406个,产粮24.64万斤,农副业纯收入2.97万元,其他勤工俭学收入0.92万元。

进入80年代,由于初高中毕业生数量剧增,榆林地区各县重点中学,以及部分乡镇中学都在正常教学之外,招收中考、高考落榜的学生继续复习应考,编为“补习班”,在补习班学习的学生称“补习生”。为了保证重点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各县在招收学生时作了一定限制,并向转学学生收缴转学费数十元乃至数百元,“补习生”则根据考试成绩的高低收取补习费,成绩高的收的少或不收,成绩低的收的多。1989年在省地教育部门三令五申下,各县招收补习生滥收费的现象有所收敛。

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加强学生劳动观点的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从1982年起,全区32%的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总收入14.64万元,居陕西省第10位;1983年,全区61%的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总收入28.85万元,每个学生平均0.84元,居全省第10位;1984年,80%的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总收入67.6万元,生均1.82元,居全省第8位;1985年,90%的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总收入101.5万元,生均277元,居全省第6位;1986年,94.3%的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总收入122万元,生均3.21元,居全省第5位;1987年,94.8%的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总收入141万元,生均3.61元,居全省第5位;1988年95.5%的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总收入211.2万元,生均5.72元,居全省第5位;(1988年全国生均15.40元,全省生均7.86元)。这一年,榆林市牛家梁中学、横山县朱家沟中学、府谷职业中学和清涧县的李宗义出席了全国勤工俭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会议。1989年10月,陕西省教育厅在绥德召开了全省勤工俭学陕北片现场会。这一年,全区勤工俭学总收入达301.6万元,生均收入7.46元,其中绥德县98.5%的中小学开展此项活动,收入64.5万元,生均16.48元,超过全国生均水平;榆林市94%的中小学开展此项活动,收入55.8万元,生均9.82元,超过全省生均水平。全区有农林渔基地32311亩,校办工厂37个,第三产业79个。但校办工厂基础薄弱,收入仅占勤工俭学总收入的11.2%。榆林地区教育局于1983年成立了地区勤工俭学办公室,配齐了人员。以保证勤工俭学活动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

三、多渠道集资办学

进入80年代,国家和集体投资的教育经费,满足不了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榆林地区各地办学条件也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根据“国家补助一点,群众支持一点,学校勤工俭学解决一点”的方针,全区广泛开展了多渠道集资办学活动。1982年全区社队集体和群众集资共813834元,用于新建校舍38282平方米,修缮校舍53843平方米,添置课桌凳10012套。这一年,榆林地区供电局给新建的榆林镇南郊小学投资3000元。1983年,全区集资82.2万元,用于新建校舍14544平方米,修缮校舍61493平方米,添置课桌凳596套。1984年,榆林地区乡、村集体和群众投资553万元,学校师生勤工俭学投资29万元,用于新建校舍128783平方米,修缮校舍93401平方米,修筑围墙45060米,修建厕所1100间,购置课桌30700张,课凳31130条,办公桌753张。这一年,地区供电局支援新建的榆林县第二中学“跃进牌”载重汽车一辆,接送职工上下班使用。

1984年12月,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开辟多种渠道筹措农村学校办学经费。1985年1月,榆林县召开了集资办学、勤工俭学工作会议。这一年榆林地区召开了流动现场会,表彰奖励了子洲县人民政府和靖边县红墩界乡人民政府等37个集资办学先进集体和高登山、房德仁等28名集资办学先进个人。子洲县瓜园子湾乡15个行政村总计群众集资48692元,改善了17所小学的办学条件;靖边县红墩界乡集资17.5万元,将全乡12所小学土木结构的校舍全部推倒,重建为砖木结构的新瓦房。这一年,榆林县已故离休老教师胡颖民和夫人张少华将生前节省下的2900元存款全部捐献给教育事业;横山县勤俭办副主任黄文高将多年积蓄的1000元捐献教育事业,表现了人民教师的赤胆忠心。

1986年,横山县制订出征收教育费的具体办法;米脂县桃镇前王坪小学民办教师高大荣为学校捐款200元;带动了群众集资办学的积极性,使该小学实现了“一无两有”。神木县瓦罗乡政府为大中专学生设立了奖学金。榆林县青云乡南峁村党支部、村委会决定从秋季起对全村所有的小学生免收学杂费、课本费和作业费;对全村所有的中学生每人半年发放助学金5元。这一年,全区群众集资1300万元,90%的小学实现了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定边县堆子梁乡寨子村青年农民王效一次拿出2000元交给乡政府用于办学;吴堡县薛下村乡后胡家山农民王常德,两次捐资1400元,支援家乡办学,表现了农民致富后的办学热情。

从1983年到1986年,全区累计集资4236万元,相当于上级拨款的3倍。1987年全区教育系统大力开展了双增双节活动,共节资95万元。绥德县党家沟小学勤工俭学生均收入25.27元,名列全县第一。1988年,继米脂中学之后,绥德师范建立了“李子洲奖教奖学基金会”,榆林中学设立了“王森然奖学金”。米脂县姬岔乡按农民人口筹资,集中解决了乡办中学的校舍问题。全区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学校已先行建立了校长基金制。这一年,神木县个体户杨正国捐款12万元资助创办神木第一幼儿园,被誉为“资助幼教楷模”。从1978年到1988年,美籍华人曹振铎先生(杜聿明夫人曹秀清女士的侄子)的儿子曹希文、大女儿曹嘉美、二女儿曹嘉仪给米中捐赠图书2100余册。给榆中也赠过一批英文版书籍。1989年由榆林籍香港爱国同胞胡星元先生捐资90万元人民币新建的西沙星元小学竣工,并开始招收新生。进入90年代,以勤工俭学为主要途径的集资办学活动在全区继续开展。1990年9月,原镇川堡著名实业家艾润兰(1967年逝世)的四个儿子及大儿媳,根据艾先生的遗愿,将13.3万元遗产捐献给镇川中学,榆林市政府决定建立“艾润兰奖学基金会”,并在镇中树立艾润兰奖学基金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