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苑史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

泾渭河流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考古调查和发掘表明,远在五千年以前的母系氏族公社的时候,在今泾渭河沿岸的马南村、上马渡村、韩村、杨官寨、高刘村等地就有仰韶文化时期先民生存的遗迹。那时候,亘于县南的奉正原是原始森林地带,原下又是肥田沃地,他们在这肥沃的河谷地带种植谷物,滔滔的泾渭二水是他们天然的鱼塘,奉正原茂密的林木为他们提供了狩猎和采集之便。

何谓仰韶文化?1924年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了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文化遗址,以后人们就把类似于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叫仰韶文化。西安半坡遗址就是关中地区典型的仰韶文化代表。

石斧

仰韶文化也就是母系氏族社会,那时还没有村庄,每个聚落就是一个氏族或胞族的住地,分布于河流的二阶台地上或河流的转弯处、交汇处。这样既便于用水,又能避免水患。在氏族内部,全体成员生活在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当时的生产已经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同时也有捕鱼打猎和采集等。生产工具是磨制的石器。陶器是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用具,有盆、灶、碗、杯、罐等。器物的表面还装饰有线纹、绳纹、鱼纹,还有奔驰的鹿,展翅飞翔的鸟等。

仰韶人是我国最早的农人,也是最早的蔬菜种植者,当时他们就发明了种植白菜、芥菜的方法。采集在当时的经济生活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河滩和水塘中的螺及淡水中的蚌类,是采集的主要对象。当时人们穿的衣服,夏天用麻布,冬天用兽皮制成。

母系氏族社会是以女性来计算世系的,因为在当时原始的经济条件下,妇女担负着生产和生活的主要任务,因而受到普遍的尊敬。他们的婚姻状况是族外的对偶婚姻,男女双方分别住在各自氏族内部,每个氏族或家庭都要为成年妇女准备房屋,以接待外族来的男伴侣,而少年和老人则住在公共聚会的大房中。由于这种婚姻缺乏稳固的经济基础,所以两性关系比较松散,结合的时间也短,因而“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所谓龙山文化是1928年在山东省历城县龙山镇城子崖发现,故定名为龙山文化。它是继仰韶文化发展起来的比较晚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这一时期的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同时畜牧业也繁盛起来,生产工具也得到了改进,发明了镰刀等。由于男子从事主要的生产活动,创造的价值高,拥有很大的经济权力,因此在家庭和社会中逐渐取得了统治地位,故这一时期也被称为父系氏族公社。

辖区内龙山文化遗址大多同样分布在泾河、渭河沿岸。其中米家崖遗址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